教材的特点

一:人教版小学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了学校,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人教版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然而,当他们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又跳不出旧的框框,感到很茫然、很苦恼;还有的教师认为,现在都课改了,以前的方法都得换掉。面对这两种现象,我们提出: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在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较老教材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新教材通过其题材选择、结构编排等充分体现了最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同时又提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去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很好地引领我们走进新课程。

二:电子课本的特点

1、以人教社纸质主体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及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教材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传统教材模式向网络化教材转变提供了良好范式。2、具有交互功能、多媒体、丰富性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问题提示、图文介绍、动画演示、真人实景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强化记忆,从而轻松地攻破知识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写作的教材结构及特点

写作涉及的文体广泛,本课程根据高中生语文能力要求而设计,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后,具备了初步的写作知识和基本能力。高中阶段的写作,仍旧应以实践为主,要多思多写,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这套教材,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重视应用能力培养,既考虑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重视学生个性写作的发展需要。教科书在必修阶段的教学基础上,针对学生写作上的难点、要点设置教学专题,每个专题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教科书以学生写作的流程为基本线索,逐步深入展开。全书分为12个专题:“修辞立其诚”、“不能对牛弹琴”、“走好关键前两步”、“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世间惟有情难画”、“于细微处见精神”、“文似看山不喜平”、“敢于说出‘我认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顺理而成章”、“用形象说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分别围绕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及文字表达等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以提高思维、观察、想象诸方面能力。这套教材重视学生写作学习的思维过程,注重实践。每个教学专题分为 “走进现场”、“活动体验”和“写作实践” 三个部分。“走进现场” 以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学习,提供的学习材料丰富多样,有经典范例,有典型病文,有的是有价值的写作个案,还有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文字材料。这部分内容展现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专题教学内容的关注,使之产生兴趣。“活动体验” 围绕专题教学重点及基本要领,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如问题探讨、文本研习等等,在具体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写作基本要领。“写作实践”配合专题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写作。写作实践设计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尽可能地拓宽自由写作的空间,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他们的才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选做,从而实现写作个性化。

四:大学教材应具备哪些特点

其实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所谓特征,有外表和内涵的体现,具有积极心态的人的特征可能就更要求有一个阳光的表象和内涵。积极的心态主要表现在自我能力的发挥,能够理智对待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凡事能够看开,并且是以宽容之心待人,以乐观之心做事。拥有积极心态的人一般就拥有自信和坚强的理念,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安排自己的一切,做到主动、自觉和向上。思想意识和行为是连接在一起的,有了阳光心态自然身心就健康。实际上人不可能永远开心,可是你看透了其中的道理,积极地去寻找开心,那你的心态也一定是积极的,这些都是你所说的特征。

五:数学教材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二、 高中数学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教材按模块编写,分必修与选修,必修五个模块(5本书),理科选修系列2——三本书,共8本书, 文科选修系列1——二本书,共7本书。其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五种基本初等函数、 数列、概率,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但是教材编写时,也把这些比较系统的内容分散开来编写,显得内容繁杂、无序,学生学起来零乱、不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和 “思维链”。加上高中课程进度快、知识容量大、思维深入、基本功要求高。学生刚上高一适应起来困难( 各种能力要求忽然提高了);而高一、高二两年就结束整个高中课程。(学生还没没找到感觉就结束了)。这就要求我们提前了解教材、针对教材及个人思维特点提前练好基本功,做好吃苦的准备。

三、针对数学教材特点建议尝试以下学习方法——三个学会

(1)学会解读课本:

解读课本每一章的内容、包括每一节内容所呈现的知识、所体现的重要结论、所渗透的数学方法思想。解读整个高中教材,例如函数在整个高中的地位高中都学习哪些基本函数,他们的性质如何等等。;平面解析几何——首先在必修2介绍直线与圆,然后在选修里介绍…另外几种曲线。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不忘复习旧的,温故而知新,将知识系统起来,形成知识结构和 “知识链”。学习就会越来越轻松、效率越来越高。

(2)学会做同步练习题:

初中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大多是直观或动手做的, 计算、思维量不够大,在完成老师不值得作业之余,最好有一本适合自己的同步练习题,坚持每天做;基础较好的同学可在周末直接做“中考分类编 ”;高中就做“高考分类编 ”,有固定的本子,写好步骤、像写作业考试一样规范;这样不会的题问老师时老师也很愿意与你交流。

(2)学会读书、思考、解题三步曲:

多看课本、学会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边读书、边思考,总览整个高中教材,理出知识主线、形成知识链。解题步骤规范、学会反思,讲究一题多解,对同一个题的认识随着学习的深入要逐步提高。

三、 初中升高中的两种倾向:

1、 “吃老本”:

有一些的同学——初中学习不规范、但脑瓜好用,没下多少工夫,就学得不错, 中考也很理想。这部分同学上了高中易“吃老本”——即听听课、也不记笔记、作业还是有时做、有时不做,学习不能持之以恒,靠着初中基础不错的底子,坐吃山空,不及时调整学习习惯,下工夫。结果会怎样呢?

听课、记笔记——作业、练习——总结典型题——周末复习这几个环节作为学习的基本步骤,根据自己的情况查看自己的弱点和优势。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 重视解题、重视知识,忽视读书、知识产生推导的过程。

也有一些要求上进的学生重视解题、重视知识,忽视读书、知识产生推导的过程,初中可以这样——知识容量小,但高中不行 —— 动脑子与刻苦并重;知识与思维并重。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并重。具体来说就是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重视重要结论的推导的过程,理清知识主线;再加上重视解题、知识,重视 读书。只“重视解题、重视知识,忽视读书、知识产生推导的过程”要一去不复返。

高中数学教材历来在编排上重视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在如内容陈旧,知识面窄,结构单一,应用重视不够等方面不足,而新教材相比有如下优点:

一、新教材提高了知识的趣味性,启发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思想。

旧教材对学生学习规律研究得不够,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有些学生把教材当成查找公式的工具书......余下全文>>

六:教师自编教材的优缺点

编写教材,曾经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也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如今却显得稀松平常。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纷纷主动或被动编起了教材,交由出版社出版发行,主要供自己所在高校本科生课堂教学使用。可以说,高校教材编写工作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教材编写和出版“繁荣”的背后,我们却看到很多教材内容大同小异,重复现象普遍,也没有达到应该具有的高水准,甚至有些是不合格的,这与中国高校一直在致力于实现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标是相悖的。因此,需要我们反思一个前提性问题——应该提倡高校教师自编教材么?

为什么今天的高校教师开始热衷于编写教材?首先,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刺激教师开始自编教材。现在有很多所谓国家、省市层面的“精品课程”、“教改项目”评选,学科实力评估,重点研究基地申报,等等,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是否有自编教材,有多少自编教材。有了“高显示度”的自编教材,各高校、相关教师就能在各项评比、申报中“攻城拔寨”,名利双收。高校为了获得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这些好处,也出台政策要求教师自己编写教材。其次,现在很多高校都意识到教育教学对于大学的重要意义,开始反思过分重视科研的弊端,于是将教学作为教师评价和职称晋升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师是否重视教学,自编教材就是可见的、可测的评价指标。因为,课上得如何,评价相对是主观的,效果如何,更无法在短期内看到,而是否有、有多少自编教材出版,则是显见的、客观的。因此,教师虽然编写出了教材,但可能并不真正重视教学。最后,出版社也在极力推动教师自编教材。教师在出版社出版个人学术著作,一般要向出版社支付出版资金,而出版教材,尤其是出版大批量、多次印刷的教材,出版社则会支付编写者稿费,根据合同,编写者与出版者还可以按比例分享出版利润。出版社也会经常主动与教师联系,要求教师编写有关教材,供本科生使用。大学里有一些通识课程,每年选修的学生有几百、上千人之多,出版社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会要求承担该课程的教师编写出相关教材。大学教师自身具有选择、指定教材的权利,为了其和出版社的共同利益,他们当然会选择自己编写的教材作为本科生课程学习的内容。

于是,在多种力量、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师们开始自觉不自觉地编写教材。然而,编写教材是一回事,编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又是另一回事。在众多自编教材中,我们的教师有几人敢保证,自己编的教材是有特色的,不是低水平的重复;又有几人敢保证,自己编的教材是本学科领域最优秀的或比较优秀的,而不是劣质品。笔者并不是要剥夺高校教师自编教材的权利,因为优秀的教材、经典的教材也是当初教师自己编写,后来不断修改完成的。只是希望教师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能够考虑自身的学术积累和专业水平,考虑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

编写教材需要长期的积累,并不那么简单,不是随便把别人的教材拼凑、重组就可以实现的。编写教材需要教师长期浸淫于某学科领域,思考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深度掌握本学科理论流派的演化过程,然后用自己的专业语言陈述出来。教材虽然是本学科领域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但同时也会陈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没有或有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在前人基础上继续探索。在欧美一流大学中,每个学科的经典教材也就那么几本,比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通常由那些知名教授、学者独自或联合编写完成,且需要很长时间。这意味着,一般并不是由刚入行的青年教师、年轻学者来完成教材的编写,他们对本学科领域的涉历或研究还不够,而需要那些年长的资深教师、知名学者(合作)完成,为学习本专业的大学生......余下全文>>

七:教材帮的优点有哪些

1.教材帮·新知课:涵盖教材所有知识点,知识讲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在知识讲透的基础上,右栏特设“学思用”,以典例试做的形式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应用、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

2.方法帮·解题课:通过对大量典型例题加以详细讲解,归纳出该典例所代表题型的通解通法、易错警示、解题模版、方法规律等,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3.高考帮·考试课:精选与本节知识点相关的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剖析解读,帮助学生了解本节知识在高考中的常考热点、考查形式,明确考察动向,进而在学习时能够有的放矢。

4.作业帮·习题课:锁定教材知识所有考点,精选最新的创新题、高考题、模拟题,围绕重难点,分级设题,强化训练。

章末特设名师帮·复习课,帮助学生全面复习本章内容,构建本章知识网络,然后通过专题的形式查漏补缺、全变扫盲。

一句话概括其优点为:知识讲解最细,例题讲解最透,方法总结最全,试题练习最多,市面上内容最全性价比最高的“全能用书”。

八:教材分析是什么

一、什么是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就是对于给定的教材,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出教材的结构,即找出构成教材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层级关系(形成关系)。

二、教材分析的特性

1.综合性

我们在进行教材分析的时候并不是孤立地就教材看教材,而是综合各种和学生学习相关的因素来整体分析教材。我们要了解当前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教材、教参、相关教学资料、各类网络资源、学情等等,只有在充分掌握这些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承接性

我们知道,对于学校来说,文化传承的普及方式有三个层面:编者、教者、学者(即教材、教师、学生)。编者通过对众多文化类型的筛选、优化和整合,形成系统的教材方式呈现给学生。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的局限,他们很难掌握和运用这些教材,他们需要一种媒介来支撑他们的学习过程。教师就是很好的一个临近媒介,他们作为学生的学习引领和支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教材编写具有很强的普及型,缺乏指向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了解编者意图,获取教材信息,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拉近教材的主观性和学生的具体性之间的距离,做好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承接。

3.主观性

同样的一份教材,不同的老师由于经验、思考方法、价值观等的不同,就有可能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教材分析反映了每个教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反映了每个教师的思想方法、思维特点。这些决定了教师分析教材的根本观念和根本思想,也就是教学观,而这些带有强烈主观性的教学观直接决定了教材分析的质量。

三、教材分析的一般步骤

分析教材最好的方法是结合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教材、教参、教学资料等,按全书、各部分教材、章节等层次进行分析,通常采取“读”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最终把学习要点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其基本步骤可概括为“四读”。

1.泛读有关资料,建立教材观

所谓泛读,指在进行教材分析时,阅读音乐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期刊和杂志等。通过泛读,明确音乐课程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任务,使教材分析既按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全面深入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落实音乐教学的各项任务。在此基础上,尽量建立一种富有自身特色的系统的思想。

2.通读整册教材,总体认识教材

所谓通读,是指教师阅读所教小学或中学的整册教材。它不要求对教材的细节进行研究,而是通过对阅读,了解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搞清楚教材内容是怎样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的,并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分析学情、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系统分析、教学的目标要求分析、教学的重难点分析等,梳理整册的教材内容,给自己的教学进行定位。

3.细读每一单元教材,分层了解教材

所谓细读,是在通读的基础上,对音乐教材中的每个单元进行深人研究,从整体上对该单元教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要搞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该单元教材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②该单元教材中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依存关系;③该单元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④该单元教材知识和学习者经历、生活、社会的结合点;⑤该单元教材中包含了哪些科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的因素;⑥该单元教材渗透了哪些思想教育的因素。

4.精读每一课教材,具体分析教材

所谓精读,是在细读的基础上,对音乐教材中的某一课进行深人钻研,进行细致、具体地分析。做到以下几点:①透彻理解该课教材中的全部知识,深入了解该课教材所述内容的背景材料,要能解答该课教材中......余下全文>>

九:课本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问题被认为是教材设计的根本问题,“它既决定教材的编制理念和具体思路,又直接影响教材的功能,特别是影响课程知识与学习者的关系的性质”。〔1〕语文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具有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统一的特点,特别是在文选型教材中,人们往往分不清语文知识的界限。

如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除了与课文相关的语句、诗词、文体知识、写作知识外,我们还可以挖掘跟荔枝有关的植物学知识。顾黄初通过对国外母语教材的研究发现,“知识除了语言类和文学类本身的知识以外,还涉及历史的、现实的甚至未来的多学科的知识。教材的编者是力图用语言文字本身的知识,以及与语言文学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例如航天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生态知识、环保知识甚至健康知识等等,来丰富学生的头脑,尽可能充实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2〕根据要素主义课程的知识观,知识不仅包括工具价值,还包括背景价值。巴格莱认为:“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他不否认知识的工具价值,但更重视知识的背景价值,因为后者能够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持久、深刻和广泛影响。〔3〕李海林认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在人类文化的划分中不处在同一个逻辑层次上,语文学科具有背景性质。语文教学长期高耗低效、少慢差费,主要源自对语文背景性质的茫然无知,对语文与其他文化内容的“背景—前景”二分关系的浑然不解,因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要把语文从一般文化活动中分离出来,从而导致语文的泛化和空洞化。〔4〕可以说,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语言文字,还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起到“立人”的作用。当然,这种底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虽然知识和课文的编排各异,但在编排方式上表现为几种有代表性的形式。

一、系统式呈现和随文式呈现

系统式呈现指教材编排按照知识体系本身的规律,给学生呈现一种严密的、层级式的知识内容和体系,学生通过这个体系的学习,可以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知识脉络和框架。如1956 年编写的《汉语》教材,从“文字”一直讲到“篇章”,语文知识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知识点层层推进,便于学生形成一个关于汉语语法知识的整体图式。事物的优点也往往会变成该事物的缺点,由于汉语语言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言规则具有特异性,如果用语法规则去规范活生生的语言实际,必然导致语言学习的僵化。另外,对母语学习者而言,语言学习的规律也许不应该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入手,而应从较高级的语言单位“句群”开始。语文知识脱离语言应用成为系统式知识呈现的缺点。

随文式呈现指知识随课文内容而确定,不追求知识体系的严谨与层级,知识随文编排,注重知识与语言实践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领会知识。根据陆俭明的研究,这种知识呈现方式的教学可以采用随机教学的方式,即紧密结合课文的讲解或作文、练习的评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知识教学,使二者融为一体,而不是把语言知识教学跟课文讲解、语文实践(如做练习、写作文)弄成两张皮。〔5〕如1981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邹忌讽齐王讷谏》一文的“思考和练习”中设计了这样的知识内容:“《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写人记事十分生动。在这篇课文中,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使齐国强盛起来。这种政治见解是有积极意义的。用设喻的方法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往往生动明白,易于打动听者。写作时可注意学习这种方法。”再如现行上海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以卡片的形式随机附于......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