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教学设计

一:大班语言教案:太阳能

太阳能教案

教案示例

第三节太阳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能源宝库。

2.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经历自制太阳集热器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了解太阳能奥秘的兴趣,能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的感情。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难点:发明装置。

二:《猜一猜》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猜一猜”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事件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或一定发生,初步感知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不同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知道事件发生可能出现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体会可能性发生的结果是与事物所占比例的多少有关的。教材中提供了转转盘、抛图钉和摸球3个实验活动,其中设计第一项“转转盘”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与不同颜色所占的转盘的面积大小有关的;第二项“抛图钉”实验,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体验并研究简单事件发生的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图钉着地面积的大小有关;第三项摸球实验,是从摸出一个球来罗列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一步探讨复杂的、摸出2个球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以及不同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猜想与验证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知、探究随机事件所蕴涵的发生规律,突出实验在研究随机现象中的功用,培养学生的猜想、操作、分析、交流、概括等能力,体验成功,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有大小之分的,能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初

步感受到数学实验的意义与价值。

2、让学生能对生活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学会和同伴交换意见,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3、让学生学习通过实验获取、分析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培

养学生的猜 想、操作、分析、交流、推理和概括等能力,

体验成功,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难点:判断简单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转盘、图钉、纸箱、球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

1、小东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期末数学成绩能得100分吗?

2、守株待兔,这个农夫还能捡着兔子吗?

3、太阳能从西边升起吗?

4、龟兔赛跑,乌龟能胜吗?兔子呢?

师:这些问题有的可能,有的不可能,有的可能性很大,有的根

本不可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活动一:神奇大转盘

(1)这种转盘你在哪里见过?

(2)师: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转转盘,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好不好?(板书课题:猜一猜)

请观察一下这个转盘,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教材中类似

的转盘图片。)

(4)转盘活动:

①猜一猜:如果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

②说一说:猜测的理由是什么?

(利用猜一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的知识储备

的条件。)

③ 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来验证。

验证:请几名同学上来转转盘,指针停在哪?把结果记录在表

格上。

④讨论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活动二:抛图钉

刚才我们经过猜想和验证,感觉好象事物占得多,出现的可能性就大,到底这规律是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一定是这样的呢?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变化着的,很难判断它停下来后出现的情况,就像这个图钉:

①猜一猜:把它抛起来,等它落地停下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哪种情况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

②说一说:猜测的理由是什么?

③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来验证。

(小组内进行游戏,把五次抛得结果记录在课本73页表中)

④在小组内交流,并把小组4人抛的结果统计在一起,算一算每

一种结果分别是多少次,全班汇报每个小组的试验结果,并

说一说根据试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看到这个结果,你们想说些什么?(图钉抛到空中落地后有可能

出现2种情况,其中图钉铆着地面积大,出现的可能......余下全文>>

三: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关注哪些课程资源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思路和轨迹。在新课改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课上师生的角色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设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

一、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目前,新编的八年级物理教材在内容上的要求是基础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但综合性、弹性都比以往有所增大。这就要求教者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处理,让课本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如对教材中“信息库”的把握等。为此,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物理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补充什么素材内容才能使其更加完善?在校内、校外以及网站上可利用哪些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课程资源?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如何定位比较恰当?如何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突破难点?一节课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如何实施得更有效、组织得更合理?活动与探究课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哪些内容可进行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练习中如何处理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这样,教师师以新教材为基石,既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必然会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二、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一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原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为提高探究的质量、合作的效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l把握问题起点,精心设计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是思的动力,是创造新思维的基石。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速度加快。学生的求知欲比成年人旺盛,对新信息的采集在很多方面比教师要快、面要广。因此,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往往超出教师的想像。学生未学之前就已经通过多种渠道知道了不少物理现象甚至部分物理现象所蕴涵的原理。例如:太阳能的利用、广播电视对信息的传播、超声波在医疗上的运用、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像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设计问题时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实际,按照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实际能力设计教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物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哪些超出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景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采取何种教学策略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样,教学设计中教师做到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己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沟通新旧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求知欲促......余下全文>>

四:在教学设计发展进程中的起到关键作用的学者有哪些

一、基础研究始终推动着新的科技进步

人类文明进步史告诉我们,在科学的基础研究中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许多技术发明曾经走在相关理论知识发展的前面。但是近二百年以来,基础研究越来越成为发明与创新的源头,现代技术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科学的技术”。当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等无一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突破之上。如果把现代科学技术比作一条长河,基础研究则是其源头。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强烈地依赖于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突破。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同近代力学、热力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应用,是电磁理论突破引发的成果。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础理论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

科研项目的重大发现、理论突破往往孕育着新的知识革命,知识革命意味着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大调整、大变革,必然将引发技术和生产方面的新的发展。今天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就是在播撒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种子,明日的应用研究及商业竞争力一定是根植在雄厚的基础研究沃土中。

二、基础研究引领着当代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研究对引领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我国科学家在973计划支持下,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理论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推动了该领域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在水稻研究方面,开展了杂交水稻理论和克隆水稻中与株型相关的单分蘖突变体分子生物理论研究,通过控制分蘖形成数量,大大提高了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产量;在小麦研究方面,育成了国际上小麦第一套全基因组近等导入系/近等基因系,发现了在供体亲本中“隐藏”的大粒、多粒、优质、早熟等重要目标性状,进而为培育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在猪品种优化方面,确定了猪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为猪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高产仔数基因诊断盒,可以准确、快速的选择高产仔的猪种,已在全国9个省市的12个国家级和省级的原种猪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没有分子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就不会产生转基因技术和相关产业。我国是美国之后自主研制转基因抗虫棉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第二个国家。从1997年转基因抗虫棉花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到2006年我国种植转基因棉花大约3500万公顷,占棉花种植面积的60%以上,每亩减支增收130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农民可以减少80%以上的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农药污染和人畜中毒,提高了棉花的单产和总产,众多的新型抗逆基因被发掘。随着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普及,一大批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粮转基因作物诞生,一批新型生物技术公司诞生,带动了生物技术育种产业和转基因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对我国非粮农作物丰产稳产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对基因的基础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新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和调控机理、转基因安全理论等又对相关的基础研究不断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促进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不断向纵深发展。

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LED)正在引发新的照明变革。近年来,在一系列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的互动发展的创新局面,实现了从物理、材料、器......余下全文>>

五:小学科学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案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将观察到数据绘制成图表。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六:园艺设施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案有!如题 谢谢了

园艺设施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说明 《园艺设施》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一村一名大学生种植专业课程开放的学习者开设的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8学时,复习课2学时,全课程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园艺设施学发展现状、温室大棚基地选择与规划、温室大棚结构优化设计、温室大棚内部环境调控、温室大棚建造材料、无土栽培装置等章节,是种植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本课程对合理利用与设计温室大棚结构与配套设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教材情况 1、文字教材《园艺设施》为合一型,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一版,主编邹志荣教授。文字教材较系统、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内容。 2、录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包括习题课、复习课在内。由邹志荣教授主讲,每课内容安排如下: 讲次 章节(录像标题) 内容 1-1 绪论(25分钟) 园艺设施的发展,园艺设施生产的现状与展望,园艺设施生产技术变革。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及媒体配合。 1-2 场地选择与布局(25) 场地选择、设施园艺用地配制、建设规模等。 2 结构构筑物、构筑物的基本理论与计算(50分钟) 温室类型与结构,各部件名称及作用温室建造主要步骤。荷载、梁、柱、拱的计算 3-1 采暖装置 通风设备 (50分钟) 降温设备 采暖装置种类及性能、采暖计算与配置。 3-2 通风设备种类与方式、配置。 3 降温设备种类与方式、配置 4 灌水设备、 二氧化碳施用设备(50分钟) 灌水方式、设备、喷灌设备、多孔塑料软管灌水设备。二氧化碳施肥设备与方法、测试。 5 温室配电(50分钟) 配电设备、配电方式与计算。 6 光源和自动控制(25分钟) 光源选择与配置、自动控制设备系统、自动控制方法 7-1 材料(25分钟) 骨架材料、覆盖材料、基本性能。 7-2 无土栽培装置(25分 浮板水培、NET水培装置、固体基质型营养液栽培装置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装置。 8-1 地域能源利用(25分) 太阳能利用技术、地下水的利用技术木质系能源的利用技术其它能源的利用技术。 8-2 园艺设施现场介绍(25分钟) 3、根据教学进度、安排6次教学重点提示、习题解析、综合练习和公布答案,同时,网上可通过BBS、电子邮件解答问题: 次数 内容 1 第一章 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变革 2 第二章 温室和大棚的建造计划 3 第三章 温室和大棚的结构设计 4 第四章 园艺设施环境调控 5 第五章 建筑和覆盖材料的种类及选用 6 第六章 无土栽培装置及利用 三、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文字教材 录像教材 网上辅导 第1周 第一章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变革 第一章 1-1 1 第2~3周 第二章温室和大棚的建造计划 第二章 1-2 2 第4~5周 第三章 温室和大棚的结构设计 第三章 2 2 第6周 第四章 第一节采暖装置与计算 第四章 3 第7周 第四章 第二节通风设备 第四章 3 第8周 第四章 第三节降温设备 第四章 3 第9周 第四章章第四节灌水设备 第四章 4 第10周 第四章 第五节二氧化碳气体使用方式与设备 第四章 4 第11周 第四章第六节温室配电 第四章 5 第12周 第四章 第七节人工光源设备 第四章 6 第13周 第四章第八节现代园艺设施环境自动控制 第四章 6 4 第14周 第五章建筑和覆盖材料的种类及选用 第五章 7—1 5 第15~16周 第六章无土栽培装置及利用 第六章 7-2,8 6 四、教学媒体使用信息......余下全文>>

七:怎样控制电路优秀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上节课学习了电路的组成和电路连接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在解决了如何使一个灯亮起来的问题后,进一步深入探讨怎样使两个灯亮起来的问题。本节课从生活中的情景“在房间里需要安装吊灯和壁灯”引入,如何把两只灯接入电路?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把两只灯可能的连接方式找出来,并区分寻找它们的特点,分别命名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再利用连接好的电路进一步比较两种电路中的电流路径、电灯的工作状况,从而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尤其是开关分别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不同作用。最后应用前面总结出的串并联的知识来识别实际电路的连接状况。整节课从生活情景出发,最终落脚点还是落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电路知识以后贯穿于整个电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一个基础,如果无法正确连接电路图,后边的学习将无法进行,它对学生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学会了画电路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电路连接的不同方式——串联和并联。它既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深入研究,又为学生学习后面的有关内容做了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刚学习了电路,知道组成电路的元件,也了解了家用电器,但家用电器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并不了解,根本不知道串联和并联,对于不善于观察生活的学生来说,更不了解这些家用电器相互的工作情况,所以本节由理论到实际,从纸面到生活,从电路图到实物元件,一步步对学生进行引导,有利于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的独立操作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根据设计的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连接实际的电路,同时尽可能自己动手设计一些有应用价值的串、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生活、生产实际中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提高观察能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两种电路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串联、并联电路的识别及电路连接的方式的判断和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

1、 干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2、 洗衣机、电饭锅、电灯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3、 什么是电路?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复习巩固,为引入新课作铺垫

引入新课

如果给你一个开关、一个电源、两个小灯泡,你如何连接它们?请画出电路图。

教师指出:这是两种不同的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这节来研究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学生在练习本设计,并让设计出不同电路图的两个学生板演。

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

新授

1:串联电路

PPT展示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讲解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组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连接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活动1:桌上现有两个带灯座的小电灯、电池、开关和导线若干,同桌合作,按展示的电路图组成串联电路。

活动2:

a.同桌讨论:沿着电流方向看,电流由正极到负极有几条路可以走?

b.同桌合作,取下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灯泡是否发光。

c.同桌合作,改变开关的位置,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的作用是否改变。

讨论:串联电路有哪些特点?

引导:1.有几条电流路径?2.各元件是否相互......余下全文>>

八:大班语言《关于太阳发不发热的争论教案

提问

宝宝知道宝宝问题妈妈知道立即下载

中班优质课 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十分钟内有问必答,下载百度知道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活动目标:

1、看图折纸,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2、压折四角,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

活动重点:

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