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观摩具有那些好处?
有效评价观摩课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观摩课的导向、示范作用,直接影响到观摩的有效性,即有效观摩。我个人认为有效观摩应该是指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按照好课的标准和学科目标教学内容,客观评价教学活动,达到相互学习交流目的一种教学行为,通过有效观摩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听课、认真研究课、积极参与评课活动,是我们的基本工作和基本要求。这几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认真上课是核心,其余的环节都是为上好课服务的。因此,我认为,要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以外,还需要认真听课、评课、积极观摩,善于向优秀的同行学习,汲取他们的宝贵经验、尤其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以及这背后所包含的理念,以一种开放的、进取的心态去学习、借鉴,并把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
观摩课,顾名思义是可供观看、研究、揣摩的课,一般都是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一定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地方。既然是观摩课,往往是一些好的课例。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有哪些呢?
一、一节好课的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老师认为:
①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②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层面上说,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程度上说,效率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③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④常态性。平实自然和谐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有人说讲课的实质就是把一件事情讲给别人听, 并非时时都要激情四溢, 高亢有力。 平和、稳重,自然,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效果会更好。当然,在平和的背后,蕴含的是教师的功底,越是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越不显山露水,语言直白简捷,情绪轻松随意。一位学生曾经这样说,我最喜欢内容充实的课,可惜现在的同学都更喜欢老师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很多传统教法被定义为“枯燥”,于是更多老师把时间花在形式上,把课堂娱乐化了,一上课就上上下下嬉哈一片,短时期内似乎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兴趣,可是长时间来说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们上课就当看电影,听故事,看图片展览,根本很少注意到自己要跟着老师去思考,反而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培养善于思考的品质,故课贵在自然、平实、和谐。
⑤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做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二、走出评课的误区
一是听后不评。这是评课大忌,也就失去了听课的意义。
二是重听轻评,即听的多评的少,如果有些该评的课而不评,一方面执教者心里没底,一另一方面评课的作用没有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是不痛不痒,敷衍了事,走过场。”不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
四是平淡肤浅,抓不住关键。
五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评课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需要有所侧重。
六是老好人。害怕伤害执教者,就说一些好话。
七是语无伦次。让人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八是孔中观人。听了一节课就将执教者的上课水平“打入地狱”,这与评课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九是评“新”弃“旧”凡是有“新”东西的地方就门庭若市,评课时认认真真,而对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
十是追赶......余下全文>>
二:教学中的观摩课与公开课有什么区别?
就一般而言,观摩教学有四种不同的情况,意义也各不一样:①新任课教师或实习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向优秀教师学习,同时锻炼分析课的能力;②富有教学经验的地理教师,观摩实习教师或新教师教学,目的是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帮助实习教师或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③为了开展教学的研究工作进行的观摩教学,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师综合的水平;④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的观摩,这大多是学校领导或教研室对教师的教学检查,因此,也称为检查性听课。进行观摩的方法1、教者的教学是否达到教案规定的目的2、教学的内容是否准确3、教者运用课前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得法4、教者的组织能力和教学风度然后进行观摩课的评议。参加观摩教学的人,在整理听课记录的基础上,互相交换意见,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很多学校及教育机构的专家赋予了公开课很多职能,把公开课作为评定教师教学成绩、选拔教学能手、晋升职称及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公开课的特点:一,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参照二,传递了崭新的课程理念三,公开课成为新理念、新课程的导向公开课后也会组织对讲课进行评价。开课范围一般就是指自己所教的课程。
三:如何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观摩活动的类型与目标 从活动时间上,教育教学观摩活动可以分为半日观摩、一日观摩或一周观摩;从活动性质上,可以分为展示性观摩、汇报性观摩和交流性观摩;从活动内容上,可以分为专项性观摩和综合性观摩.观摩的类型不同,目标也不尽一致.只有明确目的
四:如何组织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观摩活动的类型与目标 从活动时间上,教育教学观摩活动可以分为半日观摩、一日观摩或一周观摩;从活动性质上,可以分为展示性观摩、汇报性观摩和交流性观摩;从活动内容上,可以分为专项性观摩和综合性观摩.观摩的类型不同,目标也不尽一致.只有明确目的,准确地实现目标定位,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作为县、市示范小学,我校前不久面向全县举行了一次整体性的观摩活动,其目的就是将其视为办学水平的一次检阅
五:观摩课观什么
为了听课,跋山涉水奔波数千里,这对中国的老师来说十分寻常,而且不以为苦;为了上好课,点灯熬油、四处请教、反复打磨,“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成了中国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道独特景观。现在,完全可以这样说,生活在当下的中国小学语文老师,无论是名家大腕还是普通草根,没有谁能够完全屏蔽或者拒绝观摩课的影响。观摩课已然成为中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灵敏的风向标,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力推手,成为教学观念传播的最佳载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可以观赏品味的教学艺术。——对老师而言,观摩一节精彩的公开课,那种享受真的不亚于看一部电影或者一场演出。
但是近来,观摩课也遭遇着“窘”。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观摩课上,教师作秀、作假;这样的课只是一种表演,于实际教学没有作用……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观摩课上,老师说话拿腔作调、满脸堆笑,举手投足都似乎精心演练过;学生投其所好,发言的内容和节奏都把握得恰到好处,甚至连质疑都能够直捣老师的“预设”…… 观摩课,逐渐偏离了观摩的初衷与正轨:“体验”必有音画渲染,“人文”必有材料补充,“资源”必有美轮美奂的多媒体展示,“感情”必有抓住深度的开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观摩课这样的际遇呢? 我们不妨思考:观摩课与常规课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很明显,二者除了都有教师与学生外,观摩课还加入了“第三者”——观课的人。于是与日常教学相比,观摩课具有了公开性,从而也便具有了双重的主客体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观摩与被观摩的关系。那么,能否正确处理这两对关系,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成为观摩课是否偏离“正轨”,是否“变质”的关键。
以上问题的出现,就是执教者本末倒置,把观摩与被观摩的关系放在了教与学的关系之上。
因为眼里只有观摩,故而求华而不实。在花哨、华丽的外衣下,鲜见实在的内容与丰厚的文化底蕴。授课者眼里、心里因装了太多的“观摩者”,而极尽包装、渲染、夸张、展示等手段,极力追求轰动、精彩、艺术的课堂效应,使课堂呈现类似流行歌曲演唱会的“盛况”,使课堂教学与时装展览无异。
因为心里想着观摩,故而求新且立异。不按传统套路出牌:能开门见山的,反来个曲径通幽;能戛然而止的,偏处理得“回味无穷”;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再来个合作探究……不知不觉,一味求新求异成了课堂的主导。
因为要被观摩,故而求多还求全。执教者往往希望通过课堂呈现最完美的自己。既然要完美,势必得全面。样样顾及,点点落实:教学环节不能落,三维目标不能少,教学手段求丰富,精彩亮点不能漏……一堂课,时间有限,容量也有限,这样的一番顾此顾彼下来,试想: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充实”了,但思考会是充分的吗? 还是因为要被观摩,故而求动而失静。观摩课上,求热闹似乎成了理所当然。因为,不热闹就是“冷场”,“冷场”就没有看点,没有看点就无从展示功力,没有功力就不成其为“观摩”。于是,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各种热闹的手段所挤占。学生没了静心与文本接触的时间,没了静静思考的时间,没了提笔写写的时间。
如此,观摩课还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 如果观摩课穿上了功利的外衣,观摩课成为一种表演;如果课堂虽有教师的教与学,但教师不是真教,是“教”给观摩者看,学生也不是真学,学习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如果教学最终沦为一种异化的师生活动,那么,这样的观摩课就丧失了教学的本质,进而也就失去了观摩的价值。
理性分析观摩课的性质,回想举办教学观摩活动的初衷,我们会发现,观摩课的存在其实有它独特的功能:它作为教学研究的有效载体,能加速教师......余下全文>>
六:教学观摩的教学观摩
具体说来,就是, 从后者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吸取教学经验及教学技巧。一般说来, 教学观摩后, 需要听课教师做一份教学观摩记录, 总结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和特色, 并进行反思与感悟。
七:幼儿园教学活动观摩记录怎么写
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名称
区域活动
活动目的
活动准备
区角名称
补充材料
活动过程
八:如何评价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
一,在设计幼儿园各类保教活动时(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如何真正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创设宽松的活动情景,让幼儿自主选择,以小组的形式为主开展活动,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我的经验是:找到预设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能激发起有些幼儿兴趣的因素。在前一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幼儿空间和时间,让幼儿自主地去选择,根据他们自己选择的内容,按自己的方式,或在与教师、同伴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开展活动;幼儿对于环境的变化是最敏感的。在进入春天以后,班级自然角又丰富起来。有的幼儿带来的黄豆发芽了。有的幼儿带的黄豆则烂了。结合正在进行的对于“春天秘密”的探究主题,我决定以小组形式,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发芽材料、自由选择发芽条件,自由结队进行发芽实验。根据孩子的提议,这项活动命名为“快乐试验田”。对于种子发芽的认识是教师计划中的任务。幼儿对发芽确实很感兴趣,然而,每个幼儿对于发芽的观察角度和兴趣是不同的,有的幼儿乐衷于不断地浇水,有的幼儿感兴趣的是种子发芽后的情况,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尊重幼儿的选择,满足他们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好奇心和需求,使儿童的探索活动更为主动、深入,更具创造性在后一种情况下,教师则创设生动活泼的活动情景,通过对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让儿童寻找资料、让幼儿制作和展示作品等活动,引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为此,我特地设立了“顾问”一职,可以请老师担任,也可以请同伴兼职。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发芽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探究性行为,激发幼儿对于结果的期待,把教师预设的内容成为幼儿愿意去探索的问题,从而在实效上提升活动的质量。
二、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在选择活动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
(2)教育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在制定和落实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本班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活动的组织实施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参与活动兴趣和身心的发展。
(4)教师应当为每个幼儿的充分活动提供机会条件和充足的丰富的材料,以保证每个幼儿各种方面发展的需要。
(5)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在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时,怎样充分利用本地区(包括农村)的各类资源?
我所在班级是大班,在组织大班集体实践活动时,我更注重活动的参与面、活动的目性,大班孩子他们对活动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也有自己的创新,我作为支持者,我会尊重他们的个性,大班孩子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探索,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孩子们对这些变化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就开展了这次种植活动,我们来到种植园地,让孩子们动手把自己带来的种子,种子自己准备好的容器里,并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管理这些种子,还要每天来管擦自己种子的生长过程,孩子们做的很认真,种植完成后,我让孩子在自己的种植记录本上几下自己种子的情况。过了两三天,孩子们又来到了种植园,看见自己的种子发芽了,孩子们可高兴啦,马上为种植浇浇水。最后蹲在自己种植的小苗苗前,画下了自己种植发呀的样子。这样不停的观察记录,孩子们最终知道了,种子的生长过程,也感知了植物的神奇变化。到了采摘期我和孩子一起观察、感知蔬菜瓜果的特征,充分利用看、听、摸、闻、尝等多种感官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孩子一起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一同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从中培养亲子孩子爱劳动,感知劳动的光荣。并且培养了孩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最近我观摩了一位老师的活动,整个活动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