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孝祥词集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 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骘,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水调歌头· 闻采石矶战胜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浣溪沙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西江月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西江月 十里轻红自笑,两山浓翠相呼。意行著脚到精庐。借我绳床小住。 解饮不妨文字,无心更狎鸥鱼。一声长啸暮烟孤。袖手西湖归去。 西江月 半旧鞋儿著稳,重糊纸扇多风。隔年煮酒味偏浓。雨过樱桃色重。 有距公鸡快斗,尾长山雉枭雄。烧残银烛焰头红。半老佳人可共。 蝶恋花·怀于湖 恰则杏花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卜算子 风生杜若洲,日暮垂杨浦。 行到田田乱叶边,不见凌波女。 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 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 念奴娇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 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 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 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 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 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 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多丽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 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 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 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 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 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羇愁。 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 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 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 无言久,余霞散绮,烟际帆收。 多丽 小庭阶。帘栊婀娜蓬莱。 恨匆匆、归鸿度影,东风摇荡情怀。 不多时、见他行过,霎儿後、依旧回来。 银铤双鬟,玉丝头道,一尖生色合欢鞋。 麝香粉、绣茸衫子,窄窄可身裁。 偶回头,笑涡透......余下全文>>
二:宋代著名词人 张孝祥的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生于明州鄞县桃源乡(今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 简州(今属四川)人,先祖曾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再迁明州(今宁波),为唐代诗人张籍的后代。 宋朝词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廷试第一。曾因事忤秦桧下狱。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俯因赞张浚北伐,事败被革职。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颇有政绩。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
三:张孝祥写词的风格和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他们都属于哪一流派?
苏轼把
四:南宋的张孝祥的相关资料 5分
张孝祥(1132~1169)
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父祁,曾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绍兴二十四年(1154)参加廷试。与秦桧之孙秦埙同场。主考官魏师逊及汤思退等为逢迎秦桧而定秦埙为第顶,张孝祥第二。高宗读策后,认为他“议论雅正,词翰爽美”,亲擢为进士第一。因此秦桧对张孝祥极为不满。及第后,又上疏为岳飞辩冤,更为秦桧所忌恨。秦桧使人诬陷其父与张浚、胡寅等人谋反,于是张祁、胡寅等皆被下狱,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才获释。张孝祥入仕后,先补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转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以后几年历任秘书郎、尚书礼部员外郎等职。他“性刚正不阿”,在朝任职期间,曾先后上《论先备札子》、《论治体札子》、《论涵养人才札子》等奏议,提出了加强边备、抵御金人;扫除积弊,改革政治和培养、选拔人才的种种主张,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远大理想。隆兴元年(1163)授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军府事。张浚北伐,他又被任为建康留守。以后知静江、潭州、荆南湖北路安抚使。在地方官任上,他严明法纪,锄抑强暴,赈济灾荒,“庭无滞讼”。张孝祥举进士出自汤思退之门,曾受到汤的举荐提拔。但后来他却反对汤思退的议和主张,而支持主战派将领张浚的北伐,因而不断受到主和派的诽谤、打击。乾道五年(1169)因病以显谟阁直学士的身份离职,退居芜湖,讲论理学,徜徉山水。
张孝祥的文章对于南宋王朝政治的腐朽黑暗多有揭露和批判,表现了坚决抗敌、收复失地的爱国精神。他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黄州》:“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等,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思想性。他的诗文在当时流传甚广,并得到过很高的评价。谢尧仁称赞他的文章“如大海之起涛澜,泰山之腾云气,倏散倏聚,倏明倏暗,虽千变万化,未易诘其端而寻其所穷。”(《张于湖先生集序》)他写诗有意学习苏轼,韩元吉称赞他“清婉而俊逸”,说:“其欢愉感慨莫不发于诗,好事者称叹以为殆不可及。”(《张安国诗集序》)
张孝祥的词现存220余首,其中尤以表现爱国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成就最为突出。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写“万里中原烽火北”,表达了对在金人统治下的北中国的怀念;〔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以“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表达北伐抗敌的热情。他的代表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概括了自绍兴和议、隆兴元年符离兵败后20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对于南宋王朝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实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词中写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据说当时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赋此词,张浚读了之后深为感动,为之罢席而去(《说郛》引《朝野遗记》)。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可见其影响之大。张孝祥词中较多的是写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如〔念奴娇〕《离思》、〔水调歌头〕《泛湘江》,通过对江上“处处风波恶”的描绘和对屈原的吊念,表达了自己“天涯漂泊”和无辜被黜的感慨。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放旷、豁达的人生态度,显然是受到苏轼很深的影响。如〔西江月〕《洞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浣溪沙〕的“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等,在清疏淡远的韵调中隐含着作者在饱受打击之后的牢骚不平。又如〔念奴娇〕《过洞庭》是乾道二年(1166)因受谗毁罢官后自桂林......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