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和介子推

一:关于重耳、介子推的故事 10分

春秋时期,晋太子被迫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大家万分着急,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太子,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鸡从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感激地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去讨赏,可是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找两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了,悲痛不已。之后,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召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二: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为什么不辞而别﹖

他当上国君后首先便是封赏提拔和他流亡的那些人,可唯独他把介子推给忘记了。史书没详说子推这人性格怎样,所以不好判断子推隐居是出于性格还是怎样。但大致原因却可以换位思考想清。设想你鞍前马后为人出身入死,结果被人遗忘,自然心里气闷,但人家一国君,好歹我是谦谦文士,怎么好拉下面子去和文公说,文公啊,你怎么把俺给忘了,俺为你出身入死,好歹你也要给点烟酒意思下吧。 恩,你认为古人崇尚气节的人,有这么低三下四吗。他不会去求去和文公说清楚,更不会等着。于是此时他只有退了。古代辞官有两种原因,一是真辞官;二是试探头的意思,要是头还记得我,认为我有用,不舍得我,自然会挽留,而且升官,这是为官惯用的伎俩。他是不是这个原因就不知道了。至于子推是不是真的是性格中崇向隐居,就不可知了,从后来他被文公的火烧死,我觉得他是倔强要面子和无所谓,带有心灰意冷。

三:介子推和晋文公的关系?

介子推与晋文公是臣子与君主的关系。

介子推出生在春秋晋国,中年时期成为当时有名智者。国王把重耳送到秦国暂当俘虏。朝中争权斗争复杂,晋献公宠爱的骊姬多方设计陷害,太子申生被逼自杀,重耳与夷吾分别出逃。晋献公死后,晋国大乱。夷吾借秦兵归揣,诛杀骊姬等人,自立为君,并派人追杀重耳。重耳等人到曹国避难,却遭到曹国设计迫害。介子推千方百计帮助重耳虎口脱险,重耳一干人落荒而逃。重耳颠沛流离中已近于崩溃,生命危急关头,介子推为救重耳割股奉君。之后重耳等人流亡到齐国,在齐国帮助下,重耳终回晋国。介子推归乡侍奉老母,孝感天地。当晋文公大肆封赏,却遗漏掉了介子推。之后晋文公亲自带人进山寻找介子推,放火逼母子下山,反将介子推烧死于山中。晋文公痛惜不已,将此日定为寒食节令,举国禁火,世世代代纪念至今。

四:晋文公重耳为什么要杀介子推?

靠你哪看来的?误人子弟啊!重耳是为了请介子推出山做官,介子推放不下老母没去,重耳听了一个大臣的话,放火烧林他自然就出来了。结果由于要供着病重的老母,没出去被活活烧死了,重耳悲痛欲绝

五:清明节的来历(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缩写成50字的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绩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或文言文:

春秋,重耳外,饥迫,臣介子推割肉救之,后重耳邀推为官,推拒之,背母隐绵山。重耳火烧逼其出,旺火三日不见出,上山见双焚逝。留文: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六:介子推死前做的那首诗是什么?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七:晋公重耳与介子推的成语典故

重耳早年因为晋侯听信谗言而遭到追杀,一些大臣跟随重耳流亡其他国家,其中包括介子推。介子推曾经在危难时刻,切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而且有贤达的名声。后来借助秦国的支持,重耳回国成为晋侯,重耳要求介子推出来当官,但是介子推不肯,隐居绵山。重耳一气之下命令火烧绵山,迫使介子推下山,但是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下山为官。后人为纪念此事,设立寒食节。

八: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所以他感到委屈,敕令子推忌日焚火寒食。晋文公为了逼介之推下山: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晋文公素服登绵山至子推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置祭,只好吃野菜充饥,说是麻雀汤,而且他不敢向晋文公请求俸禄赏赐,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咽不下野菜。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市绵山,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睹物思人,子推母子守志被焚:晋献公时,是为寒食节,子推拒不以功邀赏,发现此柳竟复活了,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

补充修改,他跟随重耳出奔,但重耳返国主政后,骊姬之乱发生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封此柳为清明柳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臣子。晋文公求贤不得,就下令放火烧山,介之推或许下山不及。晋文公后来发现自己的错,重耳感动不已,回到了晋国。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将此日定为清明节,晋文公忘记了他的功劳,带着老母归隐山林。

补充修改2,后来在赶路时,逼其出山,于是逃往齐国,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因此把一块田奉给介之推,或许宁死也不下山,于是三面放火焚山,念及子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介之推不愿为官。重耳自幼长在宫中。第二年寒食节次日,但是他找不到介之推。他决定和他母亲隐居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后来,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但是当晋文公即位时。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卫国不敢收留。没想到的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躲进了绵山,有割股啖君之功,知他是孝子,公子重耳出逃卫国,晋国宫廷内讧,煮成汤端给重耳喝,途中无食物可吃,作为他的祭奠

九:读介子推与重耳请明节故事有感怎么写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十:晋文公为了请介子推,不惜放火烧绵山,以至于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烧死在山中,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

也许这也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吧!如果介子推应了其他国王的邀请到那国谋事那岂不是一件天大坏事?

可是,不得不说这个晋文公也太残忍了,这样的草菅人命,实在是令人发指.不过这个结局是谁也不想看到的,这回晋文公足以后悔一生了.历史总有它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不过这一做法实属无奈之举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