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一: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代之战: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碛口之战: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蔡州之战:李靖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奉天、灵台之战: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象牙潭之战: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六合之战: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六合之战: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鄂州之战: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山海战: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朱元......余下全文>>

二:列举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 三个

肥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彭城之战

三: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赤壁之战,巨鹿之战,睢水之战,淝水之战,国外的坎尼战役,马拉松之战

四:中国历史上十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排名?

NO.1 牧野之战

“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现代人根据史书记载的天象,甚至推算出了具体时间是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汇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军的共约17万人于牧野。

NO.2 城濮之战

面对锋芒必露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于楚军3路兵马实行各个击破,最后战斗以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结束.

NO.3 长平之战

秦赵为了上党的归属展开了3年的拉锯战.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出现了百万人大战的局面.赵王"临阵换将",派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相对应的秦派上了战神级人物白起.白起创造了一个兵力接近而围杀对手的奇迹,45W赵军全军覆没.

NO.4 巨鹿之战

项羽破釜沉舟,以三万之众带三天的口粮打败秦将章酣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此一役消灭了秦主力军队,为汉朝的统一奠定基础,也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

NO.5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

韩信率领3万汉军,面对号称20万的赵军,以"背水一战,致之死地而后生",开创了中国历史战争的一场新典范.

NO.6官渡之战

曹操以两万之众击败原绍十万大军,奠定了曹操同意整个北方的基础.

NO.7赤壁之战

没什么好说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为3万:20万,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多。

NO.8淝水之战

什么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投鞭断江”,皆来源于此.东晋谢玄以8万对前秦苻坚80万.

NO.9朱仙镇大捷

狄雷、岳云、严成方、何元庆4员小将主动请缨攻打金军重镇朱仙镇。金银铜铁8柄大锤左挥右抡,上挡下砸,骁勇无比,直杀得金兵鬼哭狼嚎。岳家军大获全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河南取得顺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

NO.10 淮海战役

60万对80万,历史以来在中原大地上最辉煌宏大的战斗,堪称大兵团运动战的教科书,共产党勉强凑足的60万人马战胜了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并歼灭了其中的55万。

五: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以少胜多的战例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一说4.5万)——17万(一说70万)商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武、伍员、磕闾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10万——24万 全歼 鄢郢之战 白起 7万余-----楚国举国之兵(一说35万) 全歼35万 即墨之战 田单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20万——60万 大败燕军 巨鹿之战 项羽6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3千——数万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3万——11万 歼8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7000——10万(一说3万) 大败吴军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彝陵之战 陆逊5万——9万(本军四万,援军五万)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8万——97万(一说87万) 苻坚败至洛阳,仅剩10余万 钟离之战 韦睿、曹景宗 20万——数十万 北魏死伤被俘30万 邺城之战尔 朱荣 7千——30万 北伐之战 陈庆之 七千——50多万 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 沙苑之战 宇文泰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8千——10万 全歼敌军 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 李世民5万——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一说2万)——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六合之战 赵匡胤2千——2万 歼5千 和尚原之战 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3千——11.5万(骑兵15000,步兵10万),大败金军 八盘山 岳飞8百(精兵)——10万,大败金军 陈家岛海战 李宝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六合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鄂州之战 伯颜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崖山海战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余下全文>>

六: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牧野之战

“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现代人根据史书记载的天象,甚至推算出了具体时间是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汇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军的共约17万人于牧野。

城濮之战

面对锋芒必露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于楚军3路兵马实行各个击破,最后战斗以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结束.

长平之战

秦赵为了上党的归属展开了3年的拉锯战.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出现了百万人大战的局面.赵王"临阵换将",派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相对应的秦派上了战神级人物白起.白起创造了一个兵力接近而围杀对手的奇迹,45W赵军全军覆没.

巨鹿之战

项羽破釜沉舟,以三万之众带三天的口粮打败秦将章酣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此一役消灭了秦主力军队,为汉朝的统一奠定基础,也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

韩信率领3万汉军,面对号称20万的赵军,以"背水一战,致之死地而后生",开创了中国历史战争的一场新典范.

官渡之战

曹操以两万之众击败原绍十万大军,奠定了曹操同意整个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没什么好说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为3万:20万,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多。

淝水之战

什么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投鞭断江”,皆来源于此.东晋谢玄以8万对前秦苻坚80万.

朱仙镇大捷

狄雷、岳云、严成方、何元庆4员小将主动请缨攻打金军重镇朱仙镇。金银铜铁8柄大锤左挥右抡,上挡下砸,骁勇无比,直杀得金兵鬼哭狼嚎。岳家军大获全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河南取得顺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

淮海战役

60万对80万,历史以来在中原大地上最辉煌宏大的战斗,堪称大兵团运动战的教科书,共产党勉强凑足的60万人马战胜了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并歼灭了其中的55万。

关羽白马坡之战

在三国时期中原争夺的最高潮上演了这么一个传奇,曹操以500兵和众老百姓面对袁绍的数千部队的一次奇袭。名将关羽于乱军中斩杀敌军主将颜良之首。

其双方兵力对比之大,对双方战局影响之大是古代战争史很少有的。关羽斩杀颜良直接遏制了袁绍军对中原地区的袭击,并为后来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牧野之战

古代社会规模最庞大的一次战争。也是在军力数量极大反差的情况下,西周的军队战胜了商朝的军队。而在战争的过程中,出现的商军集体倒戈,成为古代战争历史的奇观。

曹彬灭南唐之战

宋朝是个武将匮乏的时代,但在杯酒释兵劝之前还是有一大批优秀将领存在的。曹彬就是其中一位。在中国全史,下度长江战役都是十分庞大的,两面的伤亡同样是十分惊人的。但宋朝的这次渡江战役却没损一兵一足,可算古代战争历史的一大奇观。

项羽的巨鹿之战

背水一战而求生。此战是霸王人生的辉煌篇章,一个天下无双猛将的闪光点。此战消灭了恐怖的秦朝军队的主力部队,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战术范例。以一军之力消灭战斗力和兵力远胜于己的军队,这是古代战争史难以见到的。

大明的两次北京保卫战

第一次。明朝30万军队在土木堡被瓦喇也先部队歼灭,皇帝英宗被活捉。瓦喇大军直扑北京,兵部尚书于谦临危受命,于乱军中立景帝,号集民兵誓死守卫北京城。经过惨烈的战斗,不但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且顺利迎回英宗皇帝,创造了北京保卫战的第一次神话。

第二次。比第一次北京保......余下全文>>

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钜鹿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9156984.html

八: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有那些?

一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统治,点燃起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一时间,"天下从者如流水"。项梁、项羽起兵于江东,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帝,也称作楚怀王,定都于盱眙。张耳、陈余参加了起义,立赵歇为王,在信都(即邢台市附近)定都,建赵国。秦朝统治者对农民起义进行残酷镇压。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率军北上击赵,军于邯郸。赵军不支,退保巨鹿,为秦将王离部所围困。当时,在河北攻赵的秦军,不下三十万之众。而这时在巨鹿城中的兵力不多,粮草将尽。赵将陈余虽领兵数万屯巨鹿之北,但不敢出兵,筑营壁自保。其它援赵的齐、燕诸军,也震慑于秦兵的声势,皆筑垒固守,不敢出战。

巨鹿被围之际,赵使求救于楚。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北上救赵。但宋义为秦军的气焰所吓倒,在妄阳(今山东曹县)逗留四十六天而不敢前进。项羽愤而杀宋义,楚怀王便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遣英布和蒲将军率兵二万渡漳攻秦。继而亲率主力渡河,为了表示与秦决一死战的决心,他命令士兵把船只沉没,把饭锅砸破,烧掉营舍,只带三天的干粮。项羽先以雷霆之势包围王离,经过往返九次冲杀,切断秦军通道,获得巨大战果。秦将苏角被打死,王离作了俘虏,涉闻自焚而死。在交战中,楚军"以一当十"、"呼声震天"。而援赵的其它诸军则在营壁上观看,惊恐而不敢出战。之后,项羽又不断击败秦军,章邯不得不竖起降旗,项羽声威从而大振。

巨鹿之战,全歼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这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大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地描述和记裁了这一巨大战役,成为名传千古的不朽之笔。"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渐渐成为流传极广的两个成语。

二 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23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 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在这次决战中,刘秀等人领导的农民 起义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一举全歼王莽军的主力,撞响了新莽 王朝彻底覆灭的丧钟。它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西汉末年,政治腐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危机四起。 外戚王莽利用这一形势,玩弄权术,夺取政权,建立新朝。但王莽上台后“托古改 制”的做法,不仅没有使情况有所起色,反而导致阶级矛盾更趋激化。广大民众在忍无 可忍的情况下,纷纷揭竿而起,以武力反抗新莽的统治。一时间起义烈火燃遍黄河南北 和江汉地区,新莽王朝完全处于众叛亲离、风雨飘摇的境地。

在当时的众多农民起义军队伍中,尤以绿林、赤眉两支声势最为浩大。他们在军事 上不断打击新莽势力,逐渐向王莽统治腹心地区推进。新莽王朝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拚凑力量进行垂死的挣扎,农民起义于是进入了最后进攻阶段。昆阳之战正是这一历史 背景下的产物。

新莽地皇四年(23年)初,绿林军各部乘王莽主力东攻赤眉,中原空虚之际,挥兵 北上,在沘水(今河南泌阳境)击灭莽王荆州兵甄阜、梁丘赐部。接着又在淯阳(今河 南新野东北)击败严尤、陈茂所部,势力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在胜利进军的形势下, 农民军开始萌发了建立政权的要求,于是在二月间,推举汉室后裔刘玄为帝,恢复汉制, 年号更始。 更始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新的阶段,王莽在政治、军事各个方面日益 趋于被动。

更始政权建立后,即以主力北上围攻战略要地宛城(今河南南阳),并开进到滍川 一带。为了阻止王莽军的南下,保障主力展开行动,更始政权另......余下全文>>

九:历史上为什么以少胜多的战役会成功?

拿破仑与孙武相隔千年万里,武器装备、军队组织、战争形式也截然不同,但这两位军事奇才却有着几乎相同的论述,可见,他们所论述的这一军事原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超越了军事形式的变化,从而具有了客观规律的性质。这也就是我要论述的第一个军事原则:在战术上,当双方在装备训练士气组织战法等方面没有质的差异的情况下,兵力/火力的数量优势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关键因素,在很多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

。在战争进入火器时代,特别是自动火器时代之后,人数的作用有所下降,不过,只要在这里论断上将“兵力”改成“兵力/火力”,实践证明,这个规律依然是有效的(以后的兵力均指兵力/火力)。

针对这个规律,常见的一个疑问是:既然人多可以打败人少,那么为什么会有一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存在呢?对于这个疑问,我们必须全面的来看待。首先,数量因素只是决定战斗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不是唯一因素,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别的因素的作用是有可能超过数量因素的。其次,这种以少胜多的战例其实是很罕见的,与众多以多胜少的战例比起来,它们只能算是规律中的某些特例。第三,很多所谓“以少胜多”的战例其实只是在总兵力上以少胜多,在战术上依然是“以多胜少”。譬如拿破仑的第一次意大利远征,表面上看起来是拿破仑以40000法军击败了80000奥地利-撒丁联军,以少胜多。但其实,拿破仑是利用了奥撒联军兵分3路,兵力分散的机会,将敌人各个击破,在15天内连打6仗,每一仗都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击败敌人,最后取得歼敌1万,俘敌15000多人的胜利。又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金采石之战,表面上看起来,虞允文指挥18000宋军击败了南下的完颜亮40万金军,成为以少胜多的典型。但实际上,在这一战中,由于船只有限,真正渡江与宋军接战的金军可能不足万人(该战宋军歼敌近五千,而逃回去的金军都被完颜亮鞭死,可见数量也不多)。这一战实际上宋军才是在战术上数量占绝对优势的一方,是一个典型的以多胜少的战例。再如昆阳之战,表面上,绿林军以2万左右的兵力击败了王莽军主力42万人,是一个奇迹般的以少胜多之战。但实际上,在昆阳保卫战的过程中,绿林军确实不足万人,但是他们却有着坚固的城垣工事,能够支持一段时间并不奇怪。在决定战役结局的解围之战中,刘秀率领3000精锐勇士为先锋,宛城绿林援军万人紧随其后,而莽军主帅王邑轻敌,仅率万人出战,并且严令其他各营不得擅自出战接应。这样,双方实际投入战斗的兵力悬殊并没有那么大。而当绿林军在战斗中获胜之后,由于主帅一个逃走(王邑),一个被杀(王寻),其他部队顿时斗志全无,陷入混乱之中,加上恰遇大风飞瓦,暴雨如注,滍水剧涨,才导致了王莽军的总崩溃和在撤退过程中遭到重大损失。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的一个共同模式:前锋被击败,冲乱主力,导致全军溃散。并不是全军都在战斗中被击败了。

对占数量优势的一方更加有利的是,通常情况下,当优势兵力的一方击败敌人时,其所受到的损失也会大大小于敌人。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在战斗过程中,占优势兵力的一方损失就会较小。譬如按照福煦的理论,如果兵力是对方的两倍的话,那么战斗中的损失率也只有对方的二分之一。另一个因素,也很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是,战斗中主要的战果常常是在追击过程中取得的。在此过程中,失败方常常会无法继续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从而被胜利方大量歼灭。溃退中造成的混乱很多时候甚至比敌人的攻击造成的损失还大。譬如唐军平定安史之乱中的邺城之战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这一战中,由于在激战时突然变天,造成了交战双方的混乱......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