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威先生的文章原文
华威先生转弯抹角算起来──他算是我的一个亲戚。我叫他“华威先生”。他觉得这种称呼不大好。“嗳,你真是!”他说。“为什么一定要个‘先生’呢。你应当叫我‘威弟’。再不然叫‘阿威’。”把这件事交涉过了之后,他立刻戴上了帽子:“我们改日再谈好不好?我总想畅畅快快跟你谈一次──唉,可总是没有时间。今天刘主任起草了一个县长公余工作方案,硬叫我参加意见,叫我替他修改。三点钟又还有一个集会。”这里他摇摇头,没奈何地苦笑了一下。他声明他并不怕吃苦;在抗战时期大家都应当苦一点。不过──时间总要够支配呀。“王委员又打了三个电报来,硬要请我到汉口去一趟。这里全省文化界抗敌总会又成立了,一切抗战工作都要领导起来才行。我怎么跑得开呢,我的天!”于是匆匆忙忙跟我握了握手,跨上他的包车。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这个城市里的黄包车谁都不作兴跑,一脚一脚挺踏实地踱着,好像饭后千步似的。可是包车例外:叮当,叮当,叮当──一下子就抢到了前面。黄包车立刻就得往左边躲开,小推车马上打斜。担子很快地就让到路边。行人赶紧就避到两旁的店铺里去。包车踏铃不断地响着。钢丝在闪着亮。还来不及看清楚──它就跑得老远老远的了,像闪电一样快。而──据这里有几位抗战工作者的上层分子的统计──跑得顶快的是那位华威先生的包车。他的时间很要紧。他说过──“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我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抗战工作实在太多了。”接着掏出表来看一看,他那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了起来。眉毛皱着,嘴唇使劲撮着,好像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敛到脸上似的。他立刻就走:他要到难民救济会去开会。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他在门口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叮!同志们彼此看着:唔,华威先生到会了。有几位透了一口气。有几位可就拉长了脸瞧着会场门口。有一位甚至于要准备决斗似的──抓着拳头瞪着眼。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他先前那副忙劲儿好像被他自己的庄严态度消解掉了。他在门口稍为停了一会儿,让大家好把他看个清楚,仿佛要唤起同志们的一种信任心,仿佛要给同志们一种担保──什么困难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来。他并且还点点头。他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他是在对整个集体打招呼。会场里很静。会议就要开始。有谁在那里翻着什么纸张,窸窸窣窣〔窸窸窣窣(xīxīsūsū):拟声词,模拟细小的摩擦声音。〕的。华威先生很客气地坐到一个冷角落里,离主席位子顶远的一角。他不大肯当主席。“我不能当主席,”他拿着一支雪茄烟打手势。“工人抗战工作协会的指导部今天开常会。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议也是今天。伤兵工作团也要去的,等一下。你们知道我的时间不够支配:只容许我在这里讨论十分钟。我不能当主席。我想推举刘同志当主席。”说了就在嘴角上闪起一丝微笑,轻轻地拍几下手板。主席报告的时候,华威先生不断地在那里括洋火点他的烟。把表放在面前,时不时像计算什么似地看看它。“我提议!”他大声说。“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希望主席尽可能报告得简单一点。我希望主席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报告完。”他括了两分钟洋火之后,猛地站了起来。对那正在哇啦哇啦的主席摆摆手:“好了,好了。虽然主席没有报告完,我已经明白了。我现在还要赴别的会,让我先发表一点想见。”停了一停。抽两口雪茄,扫了大家一眼。“我的意见很简单,只有两点,”他舔舔嘴唇。“第一点,就是──每个工作人员不能够怠工。而是相反,要加紧工作。这一点不必多说,你们......余下全文>>
二:《华威先生》中华威先生的形象特点?
张天翼的短篇幽默讽刺小说《华威先生》中,华威先生的形象特点是:
嘴上念念不忘救国,却迟迟不见实质性行动,整天沉迷于会海,空谈政治纲领,是很典型的官僚主义者,“形”上爱国,实则误国。
张天翼在当时很敏锐地觉察到这样的人物,并写成讽刺作品,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尽管后来这篇作品引起不小的争论,但是其文学地位最终获得公认。
三: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读后感
在《华威先生》中,作者不用具有中心意味的事件,不用大的矛盾冲突和十分连贯的情节,而是以叙事者“我”作为外视点,用漫画的方式,通过对华威先生三次参加会议的忙碌、衣着以及像“变色龙”一样的市侩形象,重复的陈词滥调以及可笑的行为动作的绘声绘色描写,以异常简单的“写意”手法,几笔就勾画出忠实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虚伪狂妄、庸俗浅薄、色厉内荏的国民党党棍和文化官僚的形象。华威先生就像刚刚改换装束,活生生地从《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儒林外史》、《阿Q正传》等作品中走出来,在中国最早暴露和刻画了假抗战的现实典型,体现了张氏高超的讽刺艺术。
张天翼对主人公华威先生的深刻讽刺,从不直接进行评论和指出,而是在似乎不经意中搭建起一个让其自我表演的舞台,通过“我”的观察并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出来,显得不温不火,诙谐幽默,含蓄学深沉,发人深思。
首先,在人物形象刻画上蕴含讽刺性。主要是通过形象和行动上的前后矛盾和不协调,让主人公“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达到深刻的讽刺效果。
一是仪表和风度上优雅与失范的矛盾。他“立刻戴上帽子”,“永远挟着公文皮包”,“永远带着那根老粗老粗黑油油的手杖”,同时还“戴着戒指”,十分注意仪表和形象;他经常“划洋火”、“抽雪茄”、“翘兰花指”、“拍几下手板”,显得很有领导风度,风雅高贵;当没能参加战时保婴会时,“他开始打听,调查”,“把下巴挂了下来”,“食指点对方的胸脯”;当没能参加日本问题座谈会时,他“发脾气”、“吼着”、“猛地跳起来了”、“瞪着眼”、“咬着牙,嘴唇在颤抖着”、“没命地喝许多酒”、“嘴里嘶哑地骂着”、“打碎了一只茶杯”等等。原来他优雅的外表和风度只是故作姿态,吓唬人的,哪怕是一点点威胁到其领导地位的风吹草动,就令他丑态毕露、歇斯底里,毫无风度可言,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仪态和尊严。
二是日常“工作”中快与慢的矛盾。他坐的包车“‘叮当,叮当,叮当——’一下子就抢到了前面”,“黄包车立刻往左边躲开”,“小推车马上打斜”,“担子很快让到路边”,“行人赶紧避到两旁的店铺里去”,“来不及看清楚就跑得老远老远”,“像闪电一样快”,“速度全城第一”,总让人觉得他有十分要紧的事情;他经常“掏出表来看一看”,“把表放在面前”,“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起来、眉毛皱着、嘴唇使劲撮着”,“立刻就走”,让人觉得他时间观念非常强;但他每到一个会场,“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态度很庄严,用种从容的步子”,“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有几位拉长了脸”,“有一位甚至抓着拳头瞪着眼”,对他敢怒不敢言,每次开会总是迟到早退;“他每天都这么忙着”,“要到刘主任那里去联络”,“要到各学校去演讲”,“要到各团体去开会”,“这就戴起帽子去赴一个宴会”,“而且每天——不是别人请他吃饭,就是他请人吃饭”。原来他的忙不过是一个幌子,他其实是虚张声势,欺民扰民,忙于泡会、应酬、宴请,虚伪无聊而又毫无时间观念。
三是对待他人和事情媚上与欺下的矛盾。小说着重写了华威先生参加的三个工作会议。三个会议级别不同,主人公的态度明显不同。第一个会议,他到会场时,别人都在等他,他“点点头”,“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旁若无人,态度傲慢;“他不大肯当主席”,“拿着雪茄烟打手势”,指定“刘同志当主席”,限定“主席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报告完”,他在主席报告时“猛地站了起来”,“摆摆手”打断主席报告,然后抢先发言,发言后“挺着肚子走了出去”,又“把当主席的同志拽开”,“伸出个食指顶着主席的胸脯”,居高临下,颐......余下全文>>
四:华威先生 缩写100到200字
华威先生很忙。他先后来到了难民救济会和通俗文艺研究会两个会场,两次都中途打断别人的发言,并借词自己时间紧迫,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两点完全相同的意见。第一要加紧工作,第二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他到抗敌总会的会议室,要求先发言,反复强调了领导中心的作用。继而又去赴一个宴会。妇女界组织战时保婴会没有找他,他恐吓威胁负责人加他为委员。每次开会却只坐五分钟发表两点意见便离席。那晚,他醉了,夫人密司黄扶他上床,他还念叨着:“明天十点钟有个集会……”。
五:写动物的一篇作文,题目叫华威先生
要说我喜欢的动物,那可是多的数不清了。有袋鼠、熊猫、树懒、狮子、老虎……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了。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大熊猫吧!
开始,我还并不对大熊猫感兴趣,只是觉得它身体肥胖,走来走去,好玩而已。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书房上小黑班上写着“查一下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今天晚上我检查。爸爸。”我情不自愿的打开“百度”输上“大熊猫”这几个字。边输嘴里还嘟囔着:“大熊猫有什么好查的?不就是胖一点肥一点,爱吃竹子,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吗?会了什么好查的真无聊。说着边删除了这几个字。转身去干别的事了。晚上,爸爸回来以后。问我:“大熊猫有多高?”这个问题可把我给问住了。一时半会也没答上来。看着我抓耳挠腮的表情,爸爸好像出了我的心思。在“百度”里面打上“大熊猫”这几个字。又在挑选了半天。才挑了一个有关“大熊猫”的网站。让我看了一下。看着看我逐渐对“大熊猫” 感兴趣了。网站里写着关于大熊猫的简介。以及保护“大熊猫”的感人故事。简介上面说:“大熊猫是我国特产动物,从其祖先出现到现在至少有八、九百万年。
大熊猫属食肉目大熊猫科,与熊类是表兄弟。其体型似熊,头大而圆,身体肥胖,尾巴极短。一般成年大熊猫体长在120-180厘米,体重60-11公斤。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及四肢全黑。
大熊猫主要栖息于海拔800-3000米的山区森林中,其喜爱在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以及落叶阔叶林带的竹林内活动,主要以竹茎、竹叶和竹笋为食。大熊猫有一定区域的家域,夏季和秋冬季活动区域有所不同,夏季多在海拔较高的区域活动。大多数时间,大熊猫喜欢单独活动,但是近两年在秦岭进行的大熊猫监测活动发现,既是在冬季和春季,也经常能见到几只在一起的大熊猫,在春季更容易见到3-4只在一起的大熊猫。
大熊猫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觉、听觉都较差,很少有攻击行为,捕食能力也较差。因此,其主要以竹子为食,也偶食小型动物或其它草类。
大熊猫目前只分布在陕西秦岭,四川的岷山、邛崃山、大小湘岭以及甘肃南部的岷山。
看完这些我对“”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一起来保护“大熊猫”。不要在捕杀大熊猫了。 www.zidianwang.com/zuowen218813
六:开车时,一只脚开车会比两只脚开车好吗?
一只脚开车.就是油门.刹车都是由右脚完成.
这是国人常久的开车习惯.
其实在美国.很多人是用你所谓的两只脚在开车.
左脚负责刹车.右脚负责油门.
认真讲起来.这种方式其实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只是国内不提倡.
习惯就好.安全最重要.
保持行车距离.不超速.良好的驾驶状态.随时注意路况.车子按时保养.
这些比一只脚.二只脚还要还要重要.
七:文学题(含答案的)拜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国演义》。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悲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悲剧式的人物。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3.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自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4.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
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
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
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
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
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5.“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
A.《水浒》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广为后人传诵。
B.《韩非子》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材料,形象生动,趣味浓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我国地理学名著《山海经》,因其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源。这些神话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说的萌芽,故又被称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说之祖”。
D.《淮南子......余下全文>>
八:华威先生写作背景
颜一烟,1912年生,北京人。中国电影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
1930年至1933年先后在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大学等校中文系学习。1934年至1937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学习。曾任中华留日戏剧学会干事、留日左翼文化团体联合会执委等职。抗战爆发后回国,在上海救亡演剧二队任秘书、编剧等,创作了《渡黄河》等独幕剧本。1938年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五大队学习,后任抗大文工团编剧组长。1939年至1945年任狃艺术文学院艺术指导科教员,编译处翻译。1945年任东北文艺工作团编辑部长、编剧,创作了《东北人民大翻身》等多部剧作。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保江山》。
抗日战争揭开了中华民族空前雄伟悲壮的一页,它以博大的气势力和深刻的内涵,彪炳于世界民族解放斗争的史册。在这场战争中,文学和艺术忠实地履行了表现中华民族新的崛起的天职,文艺工作者们从各个角度,运用各种形式,史诗般地记录下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恢宏画卷。人们从大量的文艺作品中,不仅看到了一个民族在血泊和烈火中傲然屹立起来的英雄形象,并且从中感受历史性转折的伟大契机。 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最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在文艺家笔下展现为揭露侵略者的罪行、描写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歌颂英雄业绩、批判妥协投降等多姿多态的辉煌作品。它们有的怒斥为虎作伥的民族败类,有的在血与火的交融中化作必胜的豪雄之气,时而塑造战场上身手不凡的具体人物,时而描绘战时寻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笔触所及,无一不体现了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的民族韧性,从而使民族精神得到有力的张扬。
抗日战争不是单纯的卫国战争,也是一场民族复兴运动,抗战文艺同样肩负着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双重史命。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中不断壮大,它首先体现在民族意识获得前所有过的觉醒之中。这种觉醒过程,在文艺作品中初期表现为对侵略行为的无比仇恨,进而融入与封建和落后意识的抗争,相持阶段以后则集中在呼吁团结抗战、争取民主自由方面。这种思想意识觉醒的客观记录,真实反映了人民进步的轨迹,加深了人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坚持抗日斗争,坚持统一战线,使人民力量迅猛发展。大量作品较好地反映了这一事实,人们从中真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民抗战寄寓着民族新生的历史要求,而抗战怒潮更造成了近百年来民族积郁的总爆发。综观抗战时期的文艺作品,大多在历史命运和现实土壤的交错中诞生的。它们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精神与现实社会的有机结合,记录了历史转折关头民族的情绪与变化,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积极进取精神,勾勒出中华民族英勇迈进的时代轮廓。于是,谱写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敌历史篇章的文艺作品,获得了“信史”荣誉,成为映射抗战社会发展的镜子。
中国人民率先举起反对法西斯侵略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旗帜,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同情和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运动成为一体,同一营垒中的各个国家加强联系,互相支援。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抗战文艺在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等方面,与各反法西斯国家彼此补充、遥相呼应,成为反法西斯文艺运动的重要一翼。 沟通各国人民互相了解是文学艺术的重要使命之一。全国文协诞生之初,即发布《告世界文学家书》和《致日本被压迫作家公开信》,它在成立宣言中呼吁“全世界中国之友的文艺家给予我们更多的力量”,“为争取远东的真正和平、自由发展”,“携手共同前进”。介绍中国人民的战时生活,在抗战初期对外宣传中尤为迫切。抗战开始不久,上海就出版了第一种专门对外发行的《中国吼声》。随后,广州、武汉相继出现《新阶......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