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论文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客源市场分析

包括旅游资源对各层次游客的吸引力,确定目标市场、潜在市场及市场的地理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及其理论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评价方法分为两类:①经验分析法。在大量调查、考察的基础上,凭经验进行评价;②定量评价。将评价指标数量化,建立量化模型,一般采用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加权,即评价值为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ai分别加权后的数值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复杂性,给定量评价带来许多困难,纯粹的定量评价往往带有机械性,而单纯的定性评价包含主观成份,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出科学评价。

二:北京的主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评价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地带,山清水秀,地貌多变,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特定的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区域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基础。

北京市的山地和峡谷风景是自然观光资源的主要载体,

北京的人文景观资源不仅类型和数量丰富,而且品位极高,一些名胜古迹享誉中国乃至世界。按照资源的开发方向,可分为历史遗产、现代人文、抽象吸引物等类型.

此外,还包括风俗习惯、居室建筑、神话传说故事、音乐舞蹈、戏曲文化、绘画雕塑、民族工艺、婚丧嫁娶、传统节庆、文娱体育、宗教仪式、服饰饮食、乡土集市、待客礼仪等内容的社会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完整性指的是什么

一种固定用于评估网友评价的系统,就像写议论文讲究个论点论据那样,旅游资料评价可能包括旅游时间、旅游地点、旅游线路、景点介绍、景点评价这样!

四:旅游管理的论文题目

浅谈旅游文化的内涵挖掘

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

国内旅游信息系统研究概述

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期

对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思考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项目评价

海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的选择研究

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

基于旅游伦理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游资源的思考

论旅游区位对区域旅游市场的影响

基于旅游者角度的中国旅游区划分研究

高等院校校园旅游研究

旅游地调整规划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特种旅游的种类及特点初探

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研究

"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从概念到内涵

现代旅游动机分析

浅议生态旅游与旅游地学

旅游场平衡研究

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

区域旅游发展中的风险分析和管理

论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

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休闲时代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的辨析

旅游经济与旅游伦理相关性分析

旅游动机及其激发

旅游目的地系统吸引力分析

旅游形象定位与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关系

五:关于滕州旅游资源分类的2000字论文

滕州旅游资源分类简简单单的就行,原创,我行.

六:关于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

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

(一) 旅游文化蕴含真实的历史文化。历(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林。汉代徐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便说:“历,过也,传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现象。”(英国.IB.泰勒)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应该“真实”,这种真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靠拉几个“洋专家”,“土权威”捏造、篡改的历史。在这场“丝路起点”争论中。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易学考古研究所所长蔡运章在古籍《穆天子传》找到了佐证:西周时期穆天子从洛阳出发,西游到昆仑山会见西王母。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佐证”,只能是传说而已,笔者认为并不能构成历史文化的真实场景。获取历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别是“丝绸之路”作为涉及气象、宗教、贸易、艺术等方面的特质“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更应运用现代的考古方法进行科学断定,通过多方面寻找史料,多方论证,才能还原其本真性。

(二) 旅游文化的真实性也是相对的。要绝对复原“丝绸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时,我们应尽可能的在现阶段考虑周全。在张骞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丝绸资料可走。蔡运章先生认为,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前,丝绸之路已经开通。商代时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条“玉石之路”,安阳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阳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实上,商州时期,直至张骞出使,长安以西是蛮荒之地,汉朝对此冷淡,甚至有放弃掉“凉州”的打算。我们研究问题,要用哲学的观点,应该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研究“丝绸之路”要首先确定其历史概念上的内涵和外延。唯有张骞是代表大汉政府主权国家出使西域的,这是其一;学术界认可研究丝绸之路的起止时间和起止路线已有定论,就应在这个范畴内深入研究,这是其二。丝绸之路陆路有三条,在历史中有过演变,但应有一个公认的界定。当然,我们不应反对历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种颠覆是要有根据的。所以,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的,应考虑旅游、历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结合。这样才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一些考古的东西仅限于历史的范畴,对旅游文化的作用应有所选择。经过慎重考虑,中国专家目前侧重于主张以张骞出使西域时间为起点,清中期为时间终点,这一主张在“新疆会议”上基本被中亚沿线国家接受。

(三) 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还表现在它的“真实性”不受政府及其媒体的歪曲。政府出于政治目的,经济意识或者为了迎合某种观点、理论,主导宣传、媒体轰炸,造成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在体验、传播中褪色或者变味。西安、洛阳媒体报道时各有偏颇,缺乏“中立”立场,这也许是为了制造新闻“卖点”。但有点“祸国殃民,贻误子孙”。洛阳媒体在对“新疆会议”上的《初步行动计划》表述有意篡改,这种“黑色幽默”有悖于职业良知。

旅游文化主体从心理上需要真实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学术探讨,不应将民间调查上升到学术依据。旅游客体应反映客观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实、准确、最新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尊重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赋于客观真实历史意义上的旅游文化,才能发展本地、本区域、本民族的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的市场商品性

(一)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主体、客体、媒介各种关系的总和,在初期表现为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旅游产品。一旦形成旅游产品,其市场商品性随之而来。“丝绸之路起点”之争,说白了是一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与旅游文化之争,西安、洛阳两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丝绸之路起点”这种旅游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撑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余下全文>>

七:景区评定报告中旅游资源概述怎么写

第1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书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 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 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 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4)标准。

⑷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 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 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最富魅力,观看、参与的游人络绎不绝。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葬和崖洞葬,也给人留下难解之谜。

花溪以南12公里处的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明初。镇四周原建有城墙,分内城、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筑有敌 楼、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为残垣 。现修复的定广门城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与古道、石坊、寺庙交相辉映。西镇的3架古石牌宏伟壮观。 古镇的古建筑栉比鳞次,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余下全文>>

八:求3000字的旅游论文

近几年,许多大城市外围形成了以近城乡镇景观为主的环城游憩带,这是经济发展、都市人休闲选择的结果。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有效满足了城镇居民的休闲需求,但环城旅游的开展也带来一些负相关作用,超过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者、超过文化承载力的都市文化等的涌入导致环城游憩带社区环境、社区文化变更,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的矛盾凸显。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自上世纪末,在济南市周边已逐步形成一个环城游憩带。济南市环城游憩带也存在着发展经济与环境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导致环城区域经济社会非协调发展。高级化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促进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进,能够规避由发展旅游而附生的问题,实现环城游憩带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

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知网,自1980年至今,以“题名”、“环城游憩带”为词条的精确检索中,共有记录80条,其中硕士论文19篇,会议文章1篇,报纸报道2篇,年鉴1篇,期刊57篇。以 “题名”、“环城旅游带”为词条的精确检索中,共有记录3条。以“主题”、“环城游憩带”为词条的精确检索中,共有记录197条。以“关键词”、“环城游憩带”为词条的模糊检索中,共有记录183条。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集中于三个层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探讨环城游憩带的概念、要素、形成机制等。1993年,国家旅游局首次提出环城市休闲度假带,学者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沙润将其界定为城乡交错带。学者吴必虎界定了环城游憩带的地理空间和功能。学者魏小安从要素的角度界定了环城游憩带。陈右启先生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分析了环城旅游带内景观的特征。还有一些学者则探讨了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郭鲁芳,2008)。二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探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配置、资源评价、环城游憩带与乡村旅游发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战略等。三是针对一些大城市做的专项研究。一些学者在为某些城市做环城游憩带做规划时,针对实践做的专门研究,这类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价值,并为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抽样调查

在实地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8月到12月,共发放问卷305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80份。本次问卷针对的群体为济南市18周岁以上的居民,主要调查城镇居民的旅游选择及对环城游憩带旅游业的评价等。应用excel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

二、济南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地理分布

济南市环城游憩带系环绕济南外围、依托于近城乡镇景观、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综合性旅游服务的区域,在该区域内,游憩设施密集,旅游业呈带状规模性发展。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着济南市环城旅游带的空间地理位置及分布态势。旅游资源丰度较好的南部山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以山岳、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自然景观为主,泰山余脉的诸多山体、水库以及野生动物等增强了这一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其旅游价值高,市场开发较为充分。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依托黄河水体开展旅游活动。西部发展缓慢,旅游资源相对匮乏,也使得济南市环城游憩带在此缺口。从空间地理上来说,济南市环城游憩带具有如下特点:

1.环城游憩带的范围处于不断延伸的状态,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进一步外延的趋势。

2.环城游憩带呈不规则形态分布。环城旅游活动集中于南部山区和东部地区,......余下全文>>

九:旅游类论文参考文献

直接下载,注意地址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王建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www.lw(删除)23.com/pdf_1(此处)2985ba4-62bc-47(中文)75-b993-0132835f3939/lu(下载)nwen.pdf

景区升级与服务质量管理

杨振之, 魏荔莉, 张丹… - 2009

www.huaiyao.org/446303.pdf

[图书]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

王国新 - 2007

www.huaiyao.org/377283.pdf

旅游景区安全容量分析与事故风险评价

罗振军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www.xjzyaq.com/...12.doc

十:景区评定报告中旅游资源概述怎么写

第1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书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 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 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 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4)标准。

⑷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 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 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最富魅力,观看、参与的游人络绎不绝。那里,古代苗族的悬棺葬和崖洞葬,也给人留下难解之谜。

花溪以南12公里处的青岩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明初。镇四周原建有城墙,分内城、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筑有敌 楼、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为残垣 。现修复的定广门城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与古道、石坊、寺庙交相辉映。西镇的3架古石牌宏伟壮观。 古镇的古建筑栉比鳞次,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于崇山峻岭中,因两座山峰间凌空飞跨着一座天然石桥--鬼架桥而出名。鬼架桥桥长约11米,宽约60厘米,系石岩与树根相伴天然生成。从桥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层楼高。站在墙上往下看,令人心惊胆颤。不少游人最初抱有“不过此桥非好汉”的决心,但到了桥头都却步不前了。从花溪到黔陶,一路环境幽静,山风吹来,林涛起伏,响声不绝。在鬼架桥的山后,还有一个直径数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