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年度工作计划

一:2016年乡镇党委工作报告总结,党委工作报告怎么写

强调基层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二:乡镇一级政府机关公文 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 有啥区别吗

同意前面网友回答,要点和计划两者最大区别就是,要点饥是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且要求一般较为原则而不具体,计划则是工作的全面部署,且要求比较细。一般较高级别的机关安排工作用要点,较低级别机关、基层部门用计划。

实施方案、细则、办法等等,一般都是针对某一项工作或法规制度进行具体安排的文件。个人理解,实施方案偏重于综合措施,重点在于程序步骤;实施细则偏重于针对规定条文或工作要求的解释说明和具体细化,重点在于操作说明;实施办法同样是对工作的细化,但重点在于组织方法。当然这些内容也可以混合交叉,不必为落实一件工作而出了方案再出细则,除重要的综合性、大项工作外,一般性的工作只要有一个具体落实措施的文件就可以了。

至于总体规划,是对一个大项工作或者需要较长时期完成的任务进行总体部署,提总体要求等等,一般是框架性的、纲领性的文件。

以上人浅见,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一、 负责党委全面工作,主持召集党委会议和党员(党员代表)大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贯彻党委的决议和决定;研究安排党委工作,将党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党委和党员(党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二、 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三会一课”制度。

三、 负责党的建设工作,保证党建目标的实现,及时准确地完成是上级党委下达的各项任务。

四、 负责党委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负责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与管理。

五、 负责党委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按时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搞好党委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集体领导作用。

六、 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职能部门,广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七、 检查党委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按时向上级党委和党员(或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党委副书记除协助党委书记处理党委的日常工作外,还可负责党委分工的某些专项任务,党委书记不在时,由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

四:党组织工作计划

必须紧密围绕乡镇党委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的要求和村级党建工作的实际来写。必须突出如何发挥好村级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必须突出如何组织、激励全体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能够把实现两个突出作为工作计划的主线,有目标、有方案,就是一份很好的工作计划了。

五:乡镇政府的党政办是干什么的

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务,写材料啊、机关事务啊,很多的,很忙的

六:乡党委书记的职责是什么?

乡党委书记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之下,负责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召集并主持乡党委委员会议和党员大会,接受民主集体中制的原则。讨论决定在乡的重大问题;组织传达、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讨论安排党委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了解和掌握本乡党的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三、负责检查本乡党委委员、党员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党委会、党员大会讨论;定期向党的委员会和党员大会及上级党委报告工作。

四、负责组织研究决定本乡政治、经济及其他各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五、负责组织制定本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总结交流村建设经验,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六、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研究乡工会、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群众组织工作的重大问题,支持他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独立地开展适合自己组织特点的各项活动。

七:乡镇党委副书记都分管什么

一般分管纪检、组织、宣传、统战工作,一个副书记分管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工作。

八:乡镇党政办公室的职责 30分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乡镇党政办工作职责

1、起草党委、政府文件及各种文稿;

2、负责来文来电办理,及时、准确、保密、统一;

3、具体做好党委、政府有关会议和会务工作;

4、调查研究、编发信息、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做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

5、做好印章管理,电话管理及其他行政事务;

6、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党政办:党政办公室是镇党委、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领导的参谋助手、决策的督促检查、部门的协调综合作用。服务领导、服务部门、服务基层,认真履行职责,服务全局,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主要职责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畅查、督促、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及重要工作计划的贯彻实施情况,负责重大问题归口报告,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负责安排党委会议和党委召集的其它会议,做好会前准备、会议记录和会后督查落实工作;根据党委政府意见组织起草党委政府工作计划、报告、决定、总结等文件或材料;负责安排各类办公会议和职工大会,做好会议记录,并协助分管领导督查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执行。做好接待和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处理工作。做好职工的政治学习、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镇党委领导下,具体执行上级的指示、决定和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统一管理文件的制发,组织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发布行政事务通知、通告;安排节假日值班工作。做好宣传、信息工作;负责文书档案工作、报刊、信函收发工作、文印工作和机车管理工作;负责车辆的调度安排、维护管理及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做好机要事务处理和保密工作,坚决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各种行政介绍信、证明信和其他函件、党政印章等的管理和使用;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做好办公室内部建设工作;协助党委做好离退休人员和群团组织的工作;协助分管领导搞好后勤接待保障工作,加强食堂建设,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及时完成党政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九:乡镇的行政机构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几千年来,我国乡镇设置不断演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需要,乡镇机构进行多次重大改革。 乡官制“乡制”始建于西周,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乡镇作为国家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从理论上讲,应具有以下特征:保持行政地域的完整性、人口规模的适度性、管理层级的有序性、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职能定位的科学性、组织制度的规范性、政权名称的固定性。“乡镇建制”经历了“乡官制”、“职役制”、“自治制”等多次变革。“乡官制”:就是乡治为官治,乡官是官。据史载,西周初年,大小国家和部落多至数百个,周王朝为了加强对乡里社会管理与控制,开始建立“乡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户”。此时的“乡制”规模较大,层级划分细致,注重“相保、相爱、相葬、相救、相周、相宾”等社会功能。“乡官”皆有品级,是“公务员”。“邻长位下士,自此以上,稍登一级,至乡而为卿也”。秦朝时期,对“乡制”进行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据史载,秦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朝廷授予地方官员一定的权力,即根据人口多寡可随时调整和变动“乡”的建制规模及员额编制,从而使后来的“乡”建制规模越来越小,地位和作用也逐渐降低。魏晋、隋唐时期,“乡”的规模仅为500户左右,与周代的“万户之乡”无法相比。“乡官”隶属关系复杂,各自为政,肢解了基层政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到中唐以后,随着均田制的废弛、两税法的实行,地主阶级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动,原来实行乡官制的乡里制度,已经开始向“职役制”转化。职役制“职役制”:就是乡治由官治转为半官式的绅治。由于隋唐实行“科举制”,“官”与“吏”分设,“官”作为“士”身居要职,而“吏”的地位逐渐降低,颇有义务服役的性质,乡官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再是官,乡制逐步从“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自此,隋唐至清末的千余年间,我国乡里社会的政治下层,实由官治而沦为半官式之绅治。北宋中期,王安石在全国推行了保甲制度,即“保甲之法,十户立一牌头,十牌头立一甲长,十甲长立一保正”,保甲人员之都保正、都保副正、大保长都不支薪,出现轮差、募充,几乎把“乡官制”的政治色彩全部抹去。清代除了继承明朝以来的自然村落的形态之外,采取明朝的里甲制,作为赋役征收的机构;采取宋朝的保甲制,以维护地方治安。但上述改革措施大大增加了吏胥人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致使“吏胥视民如鱼肉,民畏吏胥为虎狼”。这是“职役制”下的乡村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自治制虽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没有“地方自治”之说,但在清朝末年也出现了乡村自治的萌芽。一是太平天国的乡村组织采取寓兵于农的方法,建立守土乡官制,此时的“乡官”均由保举或公举的本地人充任、且多由贫苦农民构成,平时负责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战时执行军事任务。二是光绪末年和宣统初年开始提倡“乡镇自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晚清政府制订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城镇乡自治章程》,规定:城镇乡为地方自治的基层单位,城镇人口10万人以上者设为“区”,5万人以上者设为“镇”,乡村人口5万人以下者设为“乡”。城镇乡分别成立“自治公所”,设“议事会”和“董事会”等机构,主要负责“学务、卫生、道路工程、农工商务、慈举、公共营业”等事务。议事会的议员均由选民互选产生,但属于名誉职务,不支付薪水,只有董事会的成员才发薪水。民国时期进入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国家行政权开始从县一级下沉到了乡村......余下全文>>

十:什么是党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党务和群众文化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