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档案工作总结

一:十二五档案数字化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一、工作情况概述、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三、努力方向

二:档案工作“两个体系”

1、要树立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核心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的思想。我们提出要“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那么这个资源体系由谁来建设,或是以谁为核心来建设呢?是由国家档案馆来实现呢还是通过有关部门一起联合建立?以笔者之见,应当由国家综合档案馆来承担此重任。原因在第四点“意义”中具体论述。

2、要树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是一个动态概念的思想。目前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将已进馆的涉及民生的档案加以整合,以便更为有效地提供利用;二是对尚未进馆的部分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并尽快将其接收进馆集中保存。我们既不能一下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目标,使得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困难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又不能原地踏步不求进取,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制订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使得这项系统工程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3、要有时代的责任感。我们现在是利用以前几代档案人为我们积累的档案信息为民服务,并且正在逐步使档案工作步入人民群众之中,将我国的档案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那么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又拿什么来为后人服务呢?档案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依据,历史的长河连绵不断,人们需要在一定时期后利用有关的档案来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只有依靠档案,别无其他途径,所以我们这些档案人就一定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唬力为党和国家也为人民群众积累更多的宝贵财富。

三:如何做好档案工作的目标管理认定工作

机关档案是机关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的重要凭证。做好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机关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规范机关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确保机关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全面提升我省机关档案工作的软、硬件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资政惠民”功能,提高档案在“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伟大历史进程中的贡献率。同时,希望大家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汲取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振奋精神,鼓足干劲,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推进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以机关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单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开花,使我省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一、我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依据《河北省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冀档[2003]4号)文件要求,全省“上档升级”工作可以说一直在扎扎实实有序的进行,有力的推动了我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要求,特别是全省各单位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迅猛发展,现行的目标管理办法和标准,很难再引领各单位档案工作更好更快地开展。因此,我局决定对现行目标管理办法和标准进行修订。通过深入到省民政厅、联通河北分公司、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经过认真准备、充分论证,起草了初稿,去年9月中旬又召开省直34家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征询意见。12月下旬,深入到省纪委、省交通运输厅、省人社厅、省国防科工局、省人大、省政府办公厅、省工商局、省林业局、省供销社等9家省直单位用新标准进行了试测评,检验了新认定标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于今年一月正式出台了《河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办法》,此《办法》是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是进一步促进全省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省机关档案工作的全面系统要求。对加强机关档案业务建设,提升机关档案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间,也是新《办法》实施的第一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为了开好这个头、打好这个基础,我局对全省各级机关“十二五”期间计划认定做了全面的统计。各设区市、县(市、区)单位计划认定共有12148单位(次),其中,2011年1839单位(次)、2012年2458单位(次)、2013年2560单位(次)、2014年2552单位(次)、2015年2739单位(次)。省本级“十二五”期间,计划认定172单位(次),省直部门所属单位的等级认定,据不完全统计,达到294单位(次)。从全省各级机关的五年计划来看,大家对新《办法》是认同的,工作热情是很高的。今年计划进行认定的单位申报工作已基本结束,截止到目前,各市今年AAAA级及以上等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申报单位共计109家。省直机关及其所属单位和中直驻冀机关、事业单位的申报工作也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宣传贯彻《河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办法》,使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严肃、准确地掌握标准,保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认定质量,我们采取了培训、超前指导、抓试点、树典型、创经验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工作的开展。

今年,面向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档案人员举办了两期新《办法》专题培训,和三期地矿、省高速公路系统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对《办法》和《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会后又分组进行了骇论和......余下全文>>

四: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内容? 20分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主要任务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我国信息化的五大应用领域如下:经济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农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信息产业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民生、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政府办公、对外服务等;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等;军事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装备、情报、指挥、后勤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关注经济、社会和政务领域的信息化,部分地区包含文化领域信息化。

4.1.1 经济领域信息化

4.1.1.1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过程。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为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基本实现信息体系网络化、自动化,信息采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领域综合化、一体化,信息质量定量化、数字化,信息服务要多样化、社会化。信息引导成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发展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显著作用,农业基本实现信息化。

4.1.1.2 服务业信息化

服务业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主要包括金融、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行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能更准确、快捷地配置社会资源,更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它具有三大特征: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服务的市场和提供服务的主体呈全球化的趋势。信息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器,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使信息资源直接变现为收益,服务业功能更加丰富,服务业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确化转变;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成本,从整体上提高运营效率。

4.1.1.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近年来, 党和国家对信息化的认识逐步深入,从“十六大”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论断,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上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两化融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双赢的战略,就是通过信息化我们可以对我们的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达到带动工业化创新、发展、升级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又可以提高我们先进制造业的水平,反过来促进我们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技术和产业的支撑。还有,两化融合也会催生一批信息化的新兴产业,推动信息时代新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的形成。

4.1.1.4 信息产业

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极大的关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绩。“十二五”期间将以提高计算机企业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积极实施自主创新的标准化战略,及时跟踪国际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发展动态,支持计算机企业通过重大项目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组成技术创新联盟。同时利用社会集中力量的优势,进行若干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在“十......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