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也必须负的刑事责任是哪些?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订有:1、故意杀人。2、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3、强奸。4、抢劫。5、贩卖毒品。6、放火。7、爆炸。8、投毒。须承担刑事责任。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有没有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新闻?越多越好

青少年犯罪案件——QQ新闻 :news.qq.com/....shtml

华律网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专题:www.66law.cn搐topic2010/qsnfzalfx/

三:青少年犯罪的类型

1、从属性犯罪。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 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例如17岁的骆某在与成年人李某所进行的盗窃活动中,一次又一次的充当“放风”的角色,事后未得任何赃物,但仍心于情愿地去做,仅因为李某平时给他买两碗面条,在他不顺心时说两句安慰的话。为了这个简单的原因,骆某甚至两三个月回家,与李某吃住在一起,连续做案十余次。2、团伙性犯罪。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团伙犯罪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一个人带坏一群人。例如徐某等四人合伙抢劫一案,除徐某外其余三人都是在校学生。先是由徐某提出去打某某,在打人过程中又由徐某提议发生了抢劫他人财物的行为。三名学生被捕入狱后,很是后悔,认识到不该和徐某这样的人混在一起。3、报复型犯罪。有些青少年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或因处理不及时,或因对处理结果不能理解,就采取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别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例如在校生雷某在自己和同学遭到社会流氓殴打,并被抢走钱物,自己 学校、,派出所报告又未得到及时处理后,出于一种报复心理,去打别人,抢夺别人财物和,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毁了自己的前程。再例如17岁的卢某上学时被校警殴打,虽然学校及时进行了处理,但卢某认为处理不当,辍学后,携带木棍,到校将校警打伤。4、冲动型犯罪。青少年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不够冷静,往往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感到后悔的事,例如17岁的杀人犯赵某,由于骑车与他相撞,在遭到殴打和辱骂后,失去理智,掏出随身所带的水果刀,连砍数刀,致人死亡。被判无期后,深感后悔,希望用自己的例子教育别人。5、无知型犯罪。这一类型的青少年罪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甚至入狱后,对自己的罪行仍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例如抢劫犯胡某骑车与他人相撞,要求赔偿未得逞后,就强行抢走他人钱物,并始终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行为,再例如抢劫犯李某认为找别人要点东西,不给打两拳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认为自己是正大光明的找人要,又不是偷偷摸摸地去偷,怎能算犯罪。此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对性生理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出于对性神秘的向往而走上犯罪道路,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区别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犯罪人员.这由法律规定.

青少年犯罪罚般指25周岁以下年龄段的犯罪人员,这是司法实践中,分析犯罪年龄构成界限的习惯划分.这与其他领域关于青少年理解有所不同

五: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有人类学专家曾尖锐地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许还是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倾向)的可能就越大。”“任何一个国家既然以现代化为自己的社会目标,不管其社会个性如何,恐怕均不能幸免现代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犯罪的严峻态势并不奇怪。我们对待青少年犯罪亦是如此。除了前述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与青少年自身存在的普遍生理、心理特点(如机体需要增多、性早熟,和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冲动、模仿某人、猎奇新事物等),以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总体上偏年轻的客观情况,使得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率较高。我们应针对这一犯罪现象,探讨、总结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据报道,今年9月在安徽合肥市蜀山区法院不公开审理一抢劫案件,18个被告中,只有一个19岁,其他均为未成年,最小的才15岁。这是一群在城市游荡的孩子,一没钱就几个人凑在一起,窜到街上,见人峰拥而上,先打后抢。(11)更有甚者,近几年来不断有青少年组成的带有封建帮会色彩和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净干些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抢劫、敲诈钱财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甚至称霸一方。2001年,在北方某城市公园发生了一桩血案,一年仅14岁的少年被捆绑双手,身上被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此案告破后,挖出了一个犯罪团伙。这个团伙共有32人,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12岁,他们成立了“好汉帮”、“神龙教”,还有敢死队,其中有“老大”、“军师”、“打手”等。少年“黑社会”已露端倪!2、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比如,据报道,去年上海市一名17岁的少女因母亲对其管教太严,竟用刀将其母亲砍杀致死。在日本,2001年初,神奈川县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耐心规劝,居然动手“修理”了8名老师长达1小时,造成2名老师下鄂骨折,一名怀孕女教师险些流产。时隔不久,日本西北部一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训斥,放学后用一把小刀连刺老师十刀,致老师惨死刀下。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笔者曾办理的一起郑××故意杀人被害人代理案(案发于1999年8月15日),仅仅是两人因打台球发生口角,郑××就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将被害人连捅四刀而致人死亡。笔者还承办过一起李××抢劫案,李××是一个高中学生,平时在班上表现、学习都不错,在一天打台球时,仅仅是因跟随一个同学找另外一学校的学生出气,主犯在打人过程掏走了30多元钱,结果李××因构成抢劫从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我们所曾办过一起强奸案,三个被告均为未成年人,一个才15岁,但在对付舞厅小姐实施强奸时,显得非常“老练”。另据报道,2001年2月8日,北京海......余下全文>>

六:近年青少年犯罪数据 5分

近年青少年犯罪数据:

1、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50年代、60年代,中国曾经成功地创造了世界上最低犯罪率的奇迹。

2、这几年(2004-2009年)青少年犯罪数据,谢谢在2001-2003年罪犯构成情况进行调查中发现30岁以下罪犯和20岁以下罪犯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001年80.1%和22.4%,2002年82.4%和26.2%,2003年83.3%和23.7%。

3、公安部统计显示,2005年到2007年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5%。其中,18至25岁的青少年人数同比下降4.5%;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同比福降11.4%。

青少年违法犯罪采样调查:

七:青少年犯罪案例

不需要案例 我可以清楚的告诉你是为什么``

因为我是切身经历了堕落还是坚持的选择..

初中! 尤其是现在的初中! 只有三种人:一种是被学校和老师保护的学习尖子。 一种是整天被人欺负,没有尊严甚至连还手的勇气都被剥夺的可怜孩子,他们被当成出气桶,笑柄,跑腿的和取款机,每天定时有人问他们要钱,没有就免不了被拉到厕所狠狠的教训一顿..

还有一种就是欺负人的人,他们有名气,会打架,整天三五成群聚一起,专挑好欺负的人欺负,敲诈,打人更是家常便饭...

那青少年犯罪者是哪来的?

一种是天生喜欢欺负人的 ` ` 一种是给人欺负的受不了所以想报仇的人。他们要么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变的和他们一样整天欺负别人,那就不会被人欺负。 要么就是寻求帮助,找那些社会的大混混,花点钱,原以为能出了气了。但是哪有那么简单?混的人早已经把良心让狗吃了,见你有钱哪里还愿意放过你?那么你就会被他们控制,由小混混欺负变成被大混混欺负` ` `他们到你家里去拿钱,要你把你爸爸妈妈的车送给他们 ` ` 然后不管你死活让你面对家人的职责(这算好的),更有的就是给你洗脑,让你跟着他们混。

然后你学会抽烟,喝酒,磕药,打架,变的不愿意回家,变的缺钱花,钱哪来?从别人那去抢,去偷,去要...

这就是一个好孩子变坏的过程 ` `

小学六年加初中三年,我算是三种人里面例外的一种。

也是唯一顺利毕业后,没有染上一点坏毛病的人。

看着过去的熟识面孔,现在堕落的样子 ` 我爱莫能助。 走出来只能靠自己,他们堕落了...而我只能看着他们堕落` ` 有时候还要迫不得已的让他们堕落的更快一点`

变坏以后呢??? 那就处在犯罪边缘了` `

因为钱。

你在外面混,肯定家长是反对的,肯定你是没有零花钱的。钱哪来?泡吧要钱,抽烟要钱,上网要钱,喝酒吃饭都要钱...

开始,只是借。然后就是偷,再是明目张胆的要,最后是抢!!

用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弄钱 ` ` 这才走上了不归路`

`

可悲的是 ` 没有注意到本应该给孩子学习的地方,变成了逼人走上绝路的场所 `

被欺负怕了的学生,恐惧学校,所以厌学。有些偏激一点的,更是直接就寻死..

不然就是被怒火冲破了脑袋,一爆发起来失去了理智,拿着菜刀砍死人,结果也害了自己的一生....

这不是老师家长们可以采取措施的世界,被欺负的孩子如果告诉家长老师,只能换得一时的平静。但是面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换来的只是变本加厉的报复以及警告!!!

对此,对于那些被欺负的人。我只能抱以同情,我也曾经历过那段时光,被打的遍体鳞伤依旧不肯低头,要让他们知道你难缠,再也不敢惹你` ` ` 对于欺负你的人,至少也要让他们付出一点代价...

八:青少年犯罪案例

一条围巾撕裂6个家庭 杭一女高中生命丧同学之手

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随后这一消息被警方证实。截至昨天上午,5名加害者悉数被杭州警方抓获。令所有人惊异的是:他们竟是死者的同学。

昨天下午,记者获悉案件大致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这起命案不仅毁了6个孩子的前途,撕裂了6户家庭,也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关注。

其实早在半年前,杭州萧山区一名高二男生,也为一件不起眼的小碰擦,将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学生杀害。而这名出身贫寒之家的女学生受害时,刚参加完高考,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

这两起凶杀案中,死者和加害者都是处于花季中的少男少女。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拿刀杀人,而且杀的还是自己的同学?十几岁的孩子心里究竟有多大的仇恨,使得他们必须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全都归于暴力?

对生命尊重教育的缺失

昨晚,记者采访了杭州市青少年热线心理咨询师杨迪老师。听到又一起学生杀人案,她感到非常痛心。“这起命案再次折射出我们长期以来在孩子教育中的一个缺陷——‘对生命尊重’的教育缺失。”

“这导致我们的青少年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对自己生命的漠视。除了伤人,杀人,还包括自杀。”她说,正是由于学校和家庭情感教育的苍白,更强壮、更聪明的青少年一代,反而少了善良之心、同情之心。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更关注的是孩子或学生如何去竞争,而如何爱护、同情、帮助别人慢慢淡出。“这种冷漠是最可怕的。”

青少年犯罪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教育无效或失败的直接后果。惩罚从来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生敞亮,使人生的终极可能性敞亮。毫无疑义,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中的问题虽然是复杂且多方面的,但这样的追问亦是必须的: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救赎的可能在哪里?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律师点评]

一、追根青少年犯罪

(一)欲望的囚徒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全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与再分配,使不同收入层的分化加剧。"恐贫症"成了公众的社会性心病,人成了欲望的囚徒。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的潜在欲望获得了"合法化"的地位,结症也许在于肯定个体欲望的自由权利的同时,个体欲望的自由被同时夸大了。于是社会结构和心理的失衡便成为犯罪的诱因。

(二)终极关怀的缺失

主流意识形态的解冻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带来了价值判断的多元与生活方式的个性化,终极关怀不得不让位于"及时行乐"的唱词。各种价值观并存所造成的混乱,让正处于人生的弱脆期和敏感期的青少年无所适从。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和健全,可以减少由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激化的犯罪行为,由于社会保障是作为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保障,至少能够消除和减少那些为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发生的犯罪行为。"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论是否适用于社会进化?我们如何保护弱势群体?这些问题都亟待探讨、回答。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可乘之机

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流量的增多,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同时,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而有人把犯罪现象视作"现代化的副产品"。"有钱就有一切"成为行动纲领,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做,以致陷入了急功近利、不择手段、道德沦丧、理智毁灭的境地。

(五)同辈交往中的负面影响

同......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