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的分类有哪些?
审计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照被审计对象的范围、内容或审计的目的来分类,或者按照审计不同的方式来分类,角度不同,分类也不同:
一、按审计内容进行分类
1、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反映其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进行的审计。
2、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包括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
3、财经法纪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部门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所进行的专项审计。
二、按审计主体进行分类
1、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
2、社会审计。也称注册会计师审计。
3、内部审计。也称部门和单位审计。是指由部门内部独立于财会部门以外的专职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
三、按照审计工作进行的时间分类
1、事前审计。是指经济业务发生以前所进行的审计。即对计划、预算的编制,以及对基本建设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等所进行的审计。
2、事中审计。是指在计划、预算或投资项目执行过程中对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
3、事后审计。是指经济业务发生以后进行的审计。
四、以上是审计常见和基本的分类,还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1、审计按其范围分类,可分为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
2、审计按其是否有确定的时间分类,可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3、审计按其执行地点分类,可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
4、审计按其是否受法律的约束分类,可分为法定审计和非法定审计。
5、按照审计工作开始时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可分为通知审计和不通知审计。
6、按照会计报告期进行审计分类,可分为期中审计和期未审计。
二:审计有多少种类?
按审计的业务类型分,可分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是审计机关经常要开展的审计业务。绩效审计,也称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照预先确定的评价标准,对审计项目是否实现预定目标或者达到既定标准进行检查,对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出独立评价,对影响各种效益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改善管理、合理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业务类型,是审计机关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监督。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运用多种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
按审计涉及的领域分,可分为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涉外审计,也称“六大业务格局”。其中,财政审计包括中央财政管理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地方财政收支审计、税收征管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农业资金审计、社会保障审计等内容。
按实施时间分,可分为事后审计、跟踪审计和事前审计。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业务完成之后所进行的审计。跟踪审计也称事中审计,是指在相关被审计事项的发展过程中介入,并跟随被审计事项的发展过程持续进行监督的审计活动,主要包括项目跟踪审计、资金跟踪审计和政策跟踪审计。事前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主要是对计划、方案、预算制定等事项的审查。
三:审计证据类型有哪些
一般都是书面的,从外部直接获取的:如银行询证函、现金监盘表、存货监盘表、固定资产监盘表、被审计单位行业情况、法律情况的了解等,通过被审计单位获取的如:土地证、房产证、银行对账单、车辆行驶证、凭证、账套等。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依据不同的审计类型选用审计方法,是什么?
一般地,不同类型的审计或同一类型的不同审计项目,或是同一审计项目,可能都需要经过不同途径获取多种证据。不同证据要用不同方法才能获得。如实物证据的获得必须运用盘点法,第三方的外来证据要运用函证法或 询问法等。
审计方法(Audit method) 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而不只存于某一审计阶段或某几个环节。审计工作从制定审计计划开始,直至出具审计意见书、依法做出审计决定和最终建立审计档案,都有运用审计方法的问题。
五:审计资产类项目与审计负债类项目有何不同 20分
额~我也挺好奇的
个人感觉资产负债类科目的认定 存在性、完整性、权力与义务、计价与分摊、披露与列报都是近似的~平时针对执行的审计程序也会有相似的程序。不管是风险评估、或是实质测试中程序~~
六:审计和专项审计的区别?
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审计机关为了及时向各级人民政府提供经济信息,促进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审计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审计署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实行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逐步提高项审计调查的比重,争取到2007年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占整个项目的一半左右。重点调查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促进加强宏观管理,完善法规制度”,今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项重点之一也是要加大审计调查的覆盖面和力度。这表明审计调查作为审计方式的一种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加强,而当前审计调查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深感有许多理论尚待探讨,下面就专项审计调查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现实意义
(一)专项审计调查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宏观决策方面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是涉及改革发展的带有体制性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一概以对错评论之,或简单对待这些问题,一般的审计方法有时难以适应,定性处理也不好掌握。而应更多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式,其立足点在于为领导层的决策和政策法规的完善提供依据,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合理不合法的事项不处理但如实予以反映。最近几年,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绝大多数采用了审计调查的方式,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虽然从微观层面看,审计调查的方式使审计收缴、归还原渠道的资金量大为减少,似乎削弱了审计的力度。然而宏观层面表明,通过审计调查把揭露问题与从体制上、机制上深入分析原因结合起来,更有助于领导的科学决策和政策法规的完善。
(二)专项审计调查可以集中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应该说,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各有侧重点和特点。审计主要是针对各个具体的项目和单位,突出 “摸清家底”,进而揭露问题,促进各单位自身加强管理,具有很强的微观性;而专项审计调查在很多情况下针对的是改革和经济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普遍性、苗头性、潜在性的突出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直接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服务,具有相当的宏观性,可以集中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三)专项审计调查可以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专项审计调查更有效地扩大审计监督面,缓解任务重、人手少的突出矛盾,为日常审计(包括行政事业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等)提供基础性信息,减少审前调查,使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更具针对性、科学性,更有利于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善于把握总体概念,注重审计成果的加工提炼,通过专项审计调查实践,更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审计,也应该形成与被审计单位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通过审计调查,从体制上、机制上提出有益于被审计单位的建议或者通过审计的呼吁,帮助被审计单位解决实际困难,而不仅仅是处理处罚,这些措施更会受到被审计单位的欢迎,从而形成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良性互动。
二、专项审计调查的特点
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工作特有的手段之一。它既不同于其他行业调查,也不同于一般项目审计,具有范围广、覆盖面大、针对性强、工作方式方法灵活等特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方式。相对而言,审计主要是针对各个具体的项目和单位,侧重于发现问题,纠正和处理问题;专项审计调查主要是针对改革和经济生......余下全文>>
七:审计按其范围分类,可分为哪些
国家审计是这样分类:财政收支审计(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国有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审计、社会保障基金、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八:环境审计的类型
环境审计是一种单独的种类还是包含在其它类型(财务、合规、效益)之内?有不同观点。(一)在实施财务、合规、效益审计或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事项包括在内;(二)按环保项目实施单独的环境审计,它包括信息真实、财务合规、业绩成果和责任履行各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审计存在的特点:1 宏观与微观的环境保护事项,如一个江湖或水域污染的全面治理,大面积水土流失与土地变质的改造,或只是局部区域或单位环保事项的整治,有些能在财务或效益审计中予以包容,有些则难在其它审计过程兼顾而需单独进行。2 事前与事后的环境保护事项,如对政策、规划、计划、预算的审查,难于纳入其它审计类型。又如对一个区域或单位、产品提出的环境审计报告,是对有关方面的独立鉴证。3 一定范围或系统过程的审计活动,如ISO14000环保认证体系中,环境审计作为实现标准化的一个环节,定期或不定期地予以检查、监督。因此,内控评审或风险评估,实施财务、效益审计都不可欠缺;而独特地对内控或风险事项集中地加以评审,则成为单独的审计项目或类型。环境审计与此类同,它形成专项或综合、整体或局部的审计活动,而专项的、整体的则构成单独的类型。环境审计成为单独的项目时,可能对一定范围、一定时期的环保事项进行全面、整体审计,也可能只就其某些事项的合规性,或是对真实性、效益性实施审计。
九: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审计项目
一、态度端正是首要
所谓态度要端正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要细心、要具有职业敏锐性,态度决定成败。
(一)审计要有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正义心是审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果一个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审计工作采取无所谓的态度,那审计工作是做不好的。同时,审计还是一项得罪人的工作,审计过程中要揭露查处一些违纪违规问题,必然遇到各种阻力和压力。审计人员不要因为审计对象权力比我们大、官位比我们高就底气不足。责任心要求我们要敢审,要理直气壮审计,要有一种虎气,要敢于亮剑。
(二)审计要细心。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大都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人员,他们也在想办法对付审计部门的检查,尽量掩饰或淡化账务处理,使他们的违纪违规行为不露痕迹、不易发现,蒙混过关。审计时,被审计对象希望审计人员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走走过场。还有的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故意寻找话题跟审计人员拉家常、聊天,以分散审计人员的注意力。所以,审计人员要坐得住、静得下心,要睁大眼晶,集中精力认真仔细审计,不放过蛛丝马迹。
(三)审计要有职业敏锐性。审计人员要秉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把被审计单位放在“存在比较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这个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来开展审计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整个审计过程就是一个提出审计假设、验证审计假设、肯定或否定审计假设的过程。这是审计人员应有的基本职业态度。没有这个态度,审计人员就会放松思想警惕。在现场审计中,审计人员的思维要敏锐,不能太迟钝,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就某一事项调查询问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被调查询问对象的表情的微小变化,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要善于结合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判断事情的逻辑性、合理性,从中发现破绽或疑点。
二、准备充分是基础
搞好审前准备工作是做好项目审计的重要基础,审计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
(一)强化审前培训。审计组在审计进点之前,一定要组织审计人员做好审前培训工作,认真学习上级的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工作内容和审计目标;收集和学习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财经制度、政策法规和行业知识,掌握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行业规范、制度规定和会计制度,以及被审计单位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审前培训的功课不做好,许多问题就查不出来,审计项目质量就上不去。
(二)做好审前调查。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审前调查,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工作职责、行业特点、业务流程、岗位设置、收入来源、财务状况,以及以前是否有过审计及整改落实等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内容,加强审计方案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做好审前调查工作,我们审计人员会陷入盲目性、好比瞎子摸象,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审计项目的内容和方向。
(三)认真制定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对具体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的详细安排,是审计项目执行的指南,是保证审计项目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基础。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的作战方案,解决审什么、怎么审、谁来审的问题。审计组要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认真讨论和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清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分工明确。目前,审计机关高度重视审计实施方案制定环节,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少数审计人员对制定审计方案的认识不高,认为是形式主义,诸多应付;有的人员认为自己审计年限长,喜欢凭经验办事。我们要纠正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闭门造车、招搬照抄,用于应付审计审理和整理审计档案使用。二是执行脱节、边打边向,现场审计时将审计实施方案放在一边,凭经验开展现场审计工作。
三、作业到位是关键
......余下全文>>
十:审计资产类项目与审计负债类项目有何不同 20分
一、审计资产类项目,包括:
审计货币资金账实是否相符。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各往来单位资金流动是否合理。
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点,账实是否相符,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是否准确。
二、审计负债类项目。包括:
审计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各往来单位业务是否真实,账目是否清晰。
审计“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及福利发放是否符合工资管理规定。
审计“应交税金”各项税金是否足额申报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