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一:近代史学习的心得体会

从中学开始我们就已经学习历史,比如说有中国古代史,世界历史,中国近代史等内容。 但是随之知识面的增大,年龄的增长,每次学习历史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次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虽然学习的时间有限,但是还是收获良多。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近代史应该是比较枯燥的。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任课老师都是比较有激情的,讲的也很清晰易懂。也很懂得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老师会适当讲些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引起我们的兴趣。

虽然已经学习了那么多年的历史,但是一直以来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划分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清楚的了解到中国的近代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夜的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是一段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入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这三十年中主要经历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为新中国而奋斗的中国革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通过这次近代史的学习,听老师的讲解和观看老师所播放的影像资料加深了我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同时也对一些杰出的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说曾国藩以前只是知道这个名字,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他是一名很有智慧的军事家;对家庭,对事业都很有责任心,并且他还写了120万字的家训,这对后人来说不可置疑都是无价之宝。在学习过程中我对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艰辛也有了愈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从耻辱和艰辛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感到自豪.

我想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学习好中国近代史,把这一段屈辱历史铭记于心,把它作为今后我们工作,生活,乃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财富与精神动力.时刻谨记"落后就要该打",所以同时,作为未来教师的我更会努力学习好自己的知识,认真完成我们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己个方面的能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服务。学习近代史,让我有了愈加强烈的民族荣辱感,将来我一定要用马克思的思想来鞭策自己,要求自己,希望能为国家做出哪怕是一丁点的奉献。

二:中国近代史学习体会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学习体会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我们的前辈学者根据种种调查、研究、论证,认定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认识已经为全部革命实践和历史发展所检验、证明。现在一些出版物上有说“两半论”是所谓毛泽东的“失误”,影响了中国反封建任务完成的;有说外国侵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并不能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有说辛亥革命以前为封建社会,以后为资本主义,无所谓“两半”的;有说“半封建”不准确,妨害与“境外”同行交流接轨的,等等。对历史上传流下来的学术概念有疑问,应当讨论、阐述,但事实终归无法改变。

半殖民地指民族不独立,国家领土主权遭到破坏,重点讲的对外一面;半封建指长期的封建制度开始崩溃,但没有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重点讲的对内一面。它们互为表里,密切不可分,取消其中的一面就不存在另外的一面。中国多了一个外国侵略,少了一个民族独立,多了一个外国支持的封建统治势力,少了一个工业化、近代化。中国社会历史要前进,必须反帝反封建,取得民族解放独立,打开走向近代化的道路,认定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指出这个历史真理,这就是它的意义。说什么提出“半封建”延误了中国反封建任务的完成,那么,这个“全封建”除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废除了的封建土地制度和推翻了的蒋介石政权又是什么呢?说外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不能改变社会制度,那么,英国占领香港、日本占领台湾和东三省,是不是对那些地方实行殖民统治?说辛亥革命以前为封建社会,以后为资本主义,那岂不是说,辛亥以前以后都不存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踪影了吗?这一些,不管出于什么设想,实在是不通之论。科学研究只追求对事物的客观认识,与“境外”境内是否接轨全不相干,就像中国革命、中国历史走自己的路,与“境外”态度如何,毫不相干一样。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其他任何社会一样,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民族压迫与近代工业同时存在的下降与上升两条线,两个走向的矛盾运动,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体运动的两个方面,两种方向。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推进了黑暗深渊;民族工业、新的社会力量出现,给中国前景带来了光明。否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那既是否定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与封建统治下在黑暗深渊里下沉,也是否定经济基础变化、新的社会力量出现,以及中国开始朝着光明的前景行走。照那些否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说法看来,中国近代110年的正反两面,实际上什么都不再剩下,只剩下了漆黑一团或者白茫茫一片。

革命与改良方面的问题,报纸上有专文论述,不去重复。有两点在这里强调一下:

(一)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脊梁或者说是贯穿于其中的主旋律?回答是革命运动,人民起义。中国严肃的历史著作是这么叙述的,西方严肃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也是这么讲的。因为事情的本来面目就是那样。美国首屈一指的中国问题学者费正清于80年代出版的一本主要讲孙中山、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书,题目就叫《伟大的中国革命》。他出版的另一本书题目叫《观察中国》,叙述中国革命,一直讲到“四人帮”垮台。他说,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主要是由于不了解近代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历史的基调是革命。“基调是革命”确实讲到了中国近代史的点子上。谈论革命与改良,首先必须抓住中国近代历史的脊梁或者基调。人们不管赞成与否,对此是无法否定,也无法王顾左右而言他的。

(二)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独立国。但中国除了部分地区,到底又没有变成外国殖民地,这与历史的脊梁即革命运动、人民起义又是什么关系?在此且看看义和团这个由农民群众掀起,一直受人贬责的历史风暴。义和团抱着排外思想,带有不少封建愚昧......余下全文>>

三:谈谈对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使我获益匪浅。任何事情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去做才能在做事的具体过程中体会出有哪些不足与缺点 — 实践出真知。当我们有不足或缺点时,我们不必害怕、不必彷徨,更不要讳疾忌医。我们应该听从他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也是在错误和不足中逐渐修改完善最终才成为真理的。

就拿几次土地法的改革来说吧,在第一次土地改革时,我们是没收所有人的土地然后在平均分配。这样,虽然看起来比较公平但对于大多贫苦农民来说他们本来就没有没有多少土地还要没收他们的土地,这不等于要他们的命吗?所以我们在第二次土地法中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改为没收地主的土地然后进行平均分配,这对千百年来没有土地而受雇于地主的农民来说真是喜从天降!其实,就这锭事情来说,本身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贫苦农民本来就没有多少土地,即使有也大多是些贫瘠的土地。这样的土地白给地主,地主都不一定愿意要。但这小小的改变却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使他们相信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才能过好日子。这为以后革命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现实生活中,我何不尝试这样一些小小的变动有可能给我们带了异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一个企业每月要给他们的员工发放工资,在发放工资的同时要扣除一部分钱作为因迟到、缺工等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补偿。如,应付你工资2200元,除去因迟到次数太多而扣除的200元全勤奖外直接发给你2000元。但这样总是不能唤起那些迟到同志的早到意识。后来,企业在发工资时,改为先直接发给你2200元,然后再由你主动交出200元作为迟到的费用。这下,果然奏效:他们以后就不愿在迟到了。

伟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愿承认大生产的错误而上演了文革时的又一次错误。犯错误就像撒谎一样:有时候,谎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总是担心这一句谎言被别人戳穿而又去撒十句谎言为这句谎言圆谎;同样,你又担心这十句谎言被戳穿而又撒一百句谎言为这十句谎言圆谎……这样,我们每天在为圆昨天的谎而劳神费思能不觉的累吗?长此以往,将撒下一个弥天大谎。

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放弃虚荣,踏踏实实的学习,不必怕犯错误,更不必怕犯了错误被别人指出错误。这样,我们在学习中会少走很多弯路以便尽快的把我们培养成一批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四:学习中国近代史某一历史事件后的心得体会 600字左右,不要太多

巴黎和会,说明弱国无外交!中国作为协约国出川欧洲,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出了力!而巴黎和会上却把中国被德国占领的青岛划给日本!这就是弱国无外交!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