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病交加的梵高

一:新材料作文: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绚丽的画,他曾经满怀感慨的说 20分

行啊,就是因为他生活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如此优秀的作品。所以可以这么写吧

二:名家写梵高的散文

冯骥才写的【最后的梵高】,有点长,可以看一下,我觉得不错

三:向日葵竟能引来蜜蜂驻足花蕊,令人称颂.这是真的吗

梵高油画《向日葵》赏析

引言:

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给了我一个强烈的思考:画向日葵不是一种热爱生命的表现吗?为何梵高在艺术面前走向自我毁灭呢?于是,我开始关注他的生平,追问梵高是何人,何人是梵高。

参考文献:

《梵高传》作者:欧文·斯通

文森特·梵高(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

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梵高的愿望和信念。可是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了间歇性精神错乱,病发之时陷于狂乱,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他不愿增加别人的负担,自杀身亡,享年只有37岁。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是这幅画有16朵的《向日葵》。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的房间。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亦是热爱生命选择生活的表现,但为何却成了梵高苦难生命的缩影。他自己则成了向日葵的背叛者,如此看来热爱生命与选择灭亡并不矛盾。梵高身为一个画家,成就了艺术却蔑视了生命。

他曾说过:我想用《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梵高许多以向日葵作为主题的作品一直在冲击着我的思想,一个如此热爱向日葵的画家为何却为如此轻视生命,自己选择走向生命的尽头。

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

以前听过台湾某艺人见到梵高《向日葵》原画泪流满面的报道,心想未免夸张,可当我见到这幅《14朵向日葵》时,也不由黯然叹息:这样拼了老命出力地画,不疯才怪,不短命才怪。

自从梵高画了一组11张向日葵油画后,向日葵就属于梵高。《14朵向日葵》隔邻是高更的《梵高画向日葵》从未有人为向日葵投注这样激烈专注的热情!梵高化的向日葵好像在燃烧,浮雕般色彩如此强烈厚重,感情笔触如此饱满有力,真正是天真充沛生命旺盛的太阳旋转之花。梵高嗜画向日葵,因向日葵是追光拜日的农民之花。画向日葵即画太阳......余下全文>>

四:梵高对于光与色的理解

这种色调与向日葵永远朝向太阳的精神又如此吻合。“无论多高多大,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这就是向日葵的精神。他的多幅作品诠释了深奥的流体力学现象。

梵高语录:“我需要太阳,我被它那可怕的热与光吸引了,离开了太阳就无法永远真正的绘画。”“越是年老丑陋,贫病交加,惹人讨厌,越要用精心设计的颜色为自己雪耻。”“我要让画面的美出自我的内心,而不是出自颜料。”

五:凡高的代表作及其简历

Vincent简介及年表

1853 3月30日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鲁特·曾德特,是荷兰新教牧师泰奥多勒斯·凡·高(1822-1885)和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期(1819-1907)的长子。

1855 2月17日,文森特的姐姐安娜·科莉妮娅·凡·高诞生。

1857 1月5日,凡·高一生的知已、他的弟弟提奥诞生。

1859 3月16日,妹妹伊丽莎白·凡·高诞生。

1862 3月16日,妹妹威廉敏娜·凡·高诞生。

1866 于泽芬伯根寄宿学校作最早的图画。

1866 从曾德特的乡村泽文伯根的寄宿,凡·高进入蒂尔勃格的文法学校;在巴黎,形成后来手印象主义流派的画家们开始在柯弗·盍尔布瓦聚集。

1867 5月17日,弟弟科尼利斯·凡·高诞生。

1868 3月离开蒂尔勃格文法学校。

1869 3月进古皮尔艺术公司海牙分店当店员,后又去布鲁赛尔分店工作。

1871 举家迁往赫尔瓦尔特。

1872 开始与提奥通信,后者在上学。

1873 5月,文森特迁往伦敦分店,爱上了房东女儿厄休拉·洛耶,6月,提奥进入古皮尔公司布鲁赛尔分店工作。

1874 向厄休拉求婚失败,回荷兰;10月至12月在巴黎古皮尔总公司,后返伦敦。

巴黎纳古尔照相馆举办了首次印象派画展

1875 5月,被调往巴黎古皮尔公司,热衷于神秘主义和宗教。10月,其父母迁往埃顿。

1876 3月被古皮尔公司解雇;得到根据米勒《晚祷》刻制的版画。4月在英国拉姆斯盖特当教师,后又在艾尔沃思当助理牧师。12月返埃顿。

1877 1月至四月在多德雷赫特书店任职,5月赴阿姆斯特丹,和叔叔扬同住,为投考神学院积极攻读。

1878 7月,放弃在阿姆斯特丹的学习,在埃顿作短期逗留后,于8月入布鲁赛尔为期三个月的福音传道学校,但未能取得牧师的任命。赴蒙斯附近博里纳日矿区,作非正式传教。

1879 由于工作过于热情,被教会解雇,这段悲惨的经历给他打下了印记;后开始的流浪生活;阅读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的著作;推崇夏尔·德·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画派和海牙画派的艺术;由于贫困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开始画素描。

1880 与家庭日益疏远的时期。春游奎姆,住在矿工家,开始的的道路;临摹米勒作品。10月,赴布鲁赛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与布鲁赛尔之荷兰籍画家凡·拉帕德来往;提奥给予经济支持。

1881 埃顿时期(1881年4月12日-1881年12月30日)

4月,离布鲁赛尔,去埃顿与父母同住;向新寡表姊凯·沃斯求婚不成。12月与家庭发生龃龉,离家赴海牙。

1882 海牙时期(1881年12月31日-1883年9月12日)

跟偿姊夫安东·莫夫学画;开始与怀孕的、被遗弃的克拉西娜("西恩")·玛丽亚·霍尔尼克同居中,并因此与莫夫决裂。8月,凡·高一家迁至埃因霍温附近纽南;搜集英国报刊插图,画了许多素描和水彩。

1883 德伦特及纽南时期(1883年9月-1885年11月27日)

9月,与西恩,赴荷兰北部之德伦特作画。开始画油画。12月回到荷兰南部之纽南,起初与父母同住,后来离家独住。

1884 画水彩和"织工"习作;与父亲关系紧张;与凡·拉凰德甚为相得;6月研读欧仁·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与本村姑娘玛戈特恋爱,以不幸结局告终。

1885 安特卫普时期(1885年11月28日-1886年2月28日)

为《吃土豆的人》绘制了约五十幅农民头像;3月26日父亲骤然去世,为埃米尔·左拉之《萌芽》及其他......余下全文>>

六:凡高的爱情和他的耳朵

荷兰后期印象派大画家凡高,是一位以其独树一帜的画风、荒诞不经的行为、令人悚然而惊的举止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闻名遐迩的传奇式人物。塞尚曾称他为“狂人”。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小文杜里认为:“凡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然而,这样一位艺术大师生前却备受社会的冷漠。长期的恶劣条件下无休止的作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萦绕心头的忧愁和郁闷使他患了精神病。除艺术之外,他得不到一丝人间的温暖。最后,他终于毅然决然地自己结束了那短促而宝贵的生命。爱情的破灭温桑·凡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北部布拉邦特省的一座小市镇,父亲是一个牧师。笃信宗教的父母企望让他承继父业,凡高却秉性孤僻,急躁易怒;其貌不扬,却有一颗仁爱之心。父亲送他去邻近城镇的一所寄宿学校上学,学校生活十分清苦,但他从不戚戚于粗粝薄衫的生活,喜欢独自一人收集植物和昆虫标本,或躲在一旁发呆,同学视他为“小野兽”而对他避而远之。1869年秋天,因家境日趋贫困,16岁的凡高不得不独自谋生。经叔父介绍,在海牙的古比尔美术商行当一名小职员。他诚实可靠,聪颖勤奋,不久成为一名模范职员,被晋升后派往伦敦分行。在伦敦,他突然对房东太太的女儿厄休拉一见钟情,这位姑娘在郊区一家卖洋娃娃的商店工作,兼任幼儿园的保姆。单相思的凡高认为她是位绝代佳人,对她一往情深,为之神魂颠倒。凡高外表丑陋,大脑袋上满头红色短发,大鼻子,高颧骨,紧蹙的浓眉下一双深陷的绿色小眼睛,紧抿的嘴唇显示出一副凶狠的模样;额头上布满了皱纹,走路时佝偻着背,活像一个小老头。这样一副面孔自然不会使姑娘喜欢。厄休拉用冷言冷语和讪笑回答他的追求,使款款深情的凡高初恋破灭,精神非常痛苦。他满怀忧伤地离开伦敦去巴黎。凡高工作了6年后,1876年美术商行老板嫌凡神经过敏而将他辞退,更增添了他内心的痛苦。

一位热心的小教士在巴黎,他住在蒙马尔特大街,受失恋和生活无着的煎熬,夜间孤身一人,形影相吊,便不断地吸烟,读《圣经》、狄更斯和左拉的作品以解愁。1876年春,他返回伦敦,在贫民区的学校教法语。旧情依依,感情笃厚的凡高仍去找厄休拉,发现她已出嫁。绝望的凡高无心继续教书,接受了一位卫理公会教士的邀请到怀特柴泊贫民窟做慈善工作。这工作使他目睹狄更斯笔下所描绘的贫苦人的悲惨处境,使他第一次萌生了想利用绘画表现心中所感受的愿望。弟弟提奥建议他去学画,但他突然决定象父亲一样做个牧师,便来到布鲁塞尔神学院。1878年夏天,他在比利时南方一个矿区传教,他对矿工的悲惨生活深感情,他教孩子读书,安慰老人,照顾病患者。当时正值疫病流行,他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守护着工人,并将自己的衣食用具等分给穷人,自己宁愿睡在草袋子上。这种做法越出教规,惹怒了教会,1879年7月被解除教职。

1880年,27岁的凡高在忠实的弟弟的帮助下,决心去学画,便开始去博物馆临摹伦勃朗、米莱的画,渴望能去布鲁塞尔美术学院学习。这时他依靠在画店工作的弟弟提奥的接济,但这点钱只够他糊口,没有多余的钱购置衣服和绘画材料,不得不常常只吃栗子充饥。这年冬天,他一直努力学画,去博物馆学习荷兰风俗画。长期节衣缩食,使他的身体日渐衰弱。

对生活的憧憬1881年,他回到埃登和父母住了半年。他已厌倦孤寂的独身生活,对新寡的表妹吐露了倾慕之情,但遭到了拒绝。这时他对宗教也改变了看法,一次竟与父亲很动感情地吵了起来。他喊道:“对你们资产阶级的宗教我领教过了,你们全是些伪君子,我和你的宗教永远分手了,我追求的是艺术的福音。”他毅然弃家去海牙跟他的堂兄毛威学画,但他不满意毛威让他不断去......余下全文>>

七:古代有哪个男的很痴情??

中国古代痴情男子 1. 尾生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2.牛郎 天上人间的生离死别,鹊桥相会的幸福团员,演绎着古老的爱情, 3.梁山伯 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4.焦仲卿 悲声难挽仲兰住,哭音相随孔雀飞 5.赵仲始 初,秦始皇新定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始皇帝乃北击匈奴,筑长城万里;南征百越,置桂林、南海、象郡。拓疆裂土,功盖五帝三皇。大哉!始皇帝!盖秦之亡者,暴以治国者也.始定百越之时,秦之南海尉赵佗遇今越南主安阳王蜀泮,战于螺城。螺城者,金汤之固也。昔越人恶 于禽兽,制巧弩以御之,今乃以之用于战。佗带甲十万,久攻不下.佗与众属议,遂行和亲之计,以知越之实情。乃使仲始求婚于安阳王女媚珠。安阳王迫于佗甲之众, 不敢逆。 仲始者,佗之长子也。文质彬彬,满腹经纶。媚珠,越绝色女子也。据越俗,仲始居于越,久之,两 情相悦,如胶似漆。然仲始终不敢忘父之命也。居数月,仲始于螺城备守具悉。及走,不舍妻情,告于媚 珠曰:“中国之律,父命不违;今且走,日后战起,何以寻汝?”媚珠曰:“妾有鹅毛服,为记于途,君可寻焉。” 仲始归,具情告于佗。佗遂发兵击螺城。安阳王泮自谓乃和亲,亲如一家,不置守备,浸于酒色。事起,城旦日破。南逃,至暮夜山,临海滨,追兵急。泮对天长叹:“天何以亡吾?!”士言于泮 曰:“ 非天也,乃王之女也。请诛之。”泮怒,遂剑斩媚珠,既而投海自尽。 仲始随妻鹅毛之记,追至暮夜山,见妻尸,心如绞痛。葬妻毕,投井而亡。 媚珠既亡,血流大海,蛤蚌食之,化为明珠。民以古螺城仲始投井之水洗之,珠乃愈明。 悲哉!人言:“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呜呼!古今人几人能哉! 6.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7.陆游 游园惊梦遗留《钗头凤》.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8.苏东坡 “料得年年肠断处”,懂得了作者永久的深情与悲哀。 9.有一个华山畿的故事一直被称为“小梁祝” 南朝乐府诗《华山畿》总共25首,这是第一首: “华山畿”,华山的脚下 “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你已经为我死了,我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欢”,亲爱的,你要是还爱我的话,那就把棺材为我打开吧。 这位士子在一家旅店见到一个美女,“悦而无因,遂感心疾”。花不知名分外娇,偏偏只爱上陌生人。没有任何理由地爱上了那个女子,于是得了心病。 回家后他的母亲问他怎么回事,他如实相告。于是老太太就到华山脚下去找那个女子,说明情况。女子听了很感动,把蔽膝,也就是系在腰前的围裙脱下来交给老太太(闽南的芗剧《山伯英台》有“讨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丝、割裤带寄赠,据说是闽南风俗。)女子让把蔽膝偷偷放到病倒的士子褥子下面。也不知道那围裙被施了什么魔法,母亲回去这样做了,士子的病减轻了。想不明白的是,那个士子偏偏有一天掀开席子,看见了女子的围裙,于是烧成灰,吞下去自杀,留下遗嘱,下葬的时候要从华山经过。送葬的车到了女子门前,拉车的牛死活不肯走,女子出来说:“等我一会儿”,然后进屋去沐浴更衣,梳洗打扮,出来唱着这首歌。“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于是,棺材自动打开,女子投身棺中,棺材合上就再也打不开了,家里人没办法,于是就把他们合葬了,叫“神女冢”,就是埋葬神女的坟墓 莫名其妙爱了还可以理解,莫名其妙去死真是不好理解,也没说遇到什么阻力,也没说那女子不喜欢那男子......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