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一:什么是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

复式记账方法是在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会计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其他一些会计方法中,如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都必须运用复式记账法,进行相关反映。所以,在全部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中,复式记账法占有重要位置。复式记账法包括几种具体的方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等。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在我国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记账方法,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文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应该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在相关账户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可以清晰地表明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便于试算平衡和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在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在商品交换中,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借贷记账法。“借”、“贷”二字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借贷资本家以经营货币资金的借入和贷出为主要业务,对于借进的款项,记在贷主名下,表示自身的债务增加;对于贷出的款项,则记在借主名下,表示自身的债权增加。这样,“借”、“贷''二字分别表示债权(应收款)、债务(应付款)的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日趋复杂化,记录的经济业务也不再仅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逐步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这时,为了求得记账的一致,对于非货币资金借贷业务,也利用”借“、”贷“二字说明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因此,”借“、”贷“二字逐步失去了原来的字面含义,转化为记账符号,变成会计上的专门术语。到15世纪,借贷记账法逐渐完备,被用来反映资本的存在形态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会计学者提出了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即所谓”资产=负债十资本“的平衡公式。根据这个理论确立了借贷的记账规则,使借贷记账法成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世界各国都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使得会计成为一种国际信息,成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

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仅此一个,没有其他的依据了。

三:什么是复式记账法?为什么要进行复式记账?

所谓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最复杂、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至于哪一方记增加金额,哪一方记减少金额,则取决于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和业务性质。

复式记账就是利用会计方程式的平衡原理来记录经济业务,其主要作用:

(1)复式记账能够把所有的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从而使账户能够全面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2)复式记账对每笔会计分录都是相互对应地反映每项经济业务所引起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因此,应用复式记账原理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可以通过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

(3)根据复式记账结果必然相等的平衡关系,通过全部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可以检查账户记录有无差错。

综上所述,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这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国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做法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复式记账方法,在中国使用过的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三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也是使用借贷记账法。

四:复式记账原理的含义特点分类

复式记帐的特点

采用复式记帐法,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反映。运用复式记帐法登记的结果,一是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能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骤;二是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检查帐户记录的正确性。它是一种科学的记帐方法。

借货记帐法

1、借贷记帐法的记帐符号

借货记帐法以“借”、“货”二字作为记帐符号。

2、借货记帐法的帐户结构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结构。资产类帐户中,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资产成本费用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结构

与资产费用类帐户的结构道理一样,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要素在会计恒等式的右方,按照会计惯例,对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损益类帐户的结构

损益类帐户包括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帐户。每个会计期末,企业要将当期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与之配比的支出相抵消,收入大于费用支出的部分,即为利润;反之,收入小于费用支出的部分,即为亏损。期末,收入类和费用类帐户的本期发生额要全额结转到计算当期利润或亏损(“本年利润”帐户)中,以确定当期损益。因此,收入类和费用类帐户没有期末余额。

收入类和利润类帐户中,收、利润的增加额记贷方,其减少额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或利润结转后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则在贷方。

费用类帐户中,费用的增加额记借方,其减少额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则在借方。

3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简述复式记账原理,其优点是什么?

复式记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是平行记账,可以进行试算平衡进行对账!

六: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是什么?

“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原理。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反映的资金平衡关系。

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司,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耿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七:复式记账的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根据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在世界及我国的会计发展史上曾经采用过和正在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有:“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等。各种复式记账法在其基本原理相同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的不同。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从1994年起统一全国企事业单位的记账方法为“借贷记账法”。从而确立了借贷记账法的地位。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复式记账法和借贷复式记账法比较在复式记账法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借贷记账法了。所谓复式记账法是以“借”、“贷”两个字做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

八:历史上曾出现几种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曾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三种,但现在规定使用的只有借贷记账法一种。

复式簿记的演变,从它的萌芽到接近于完备形式,大约经历了300年左右(13世纪初至15世纪末)。这一演变过程都发生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商业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当时,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发达的商品经济,特别是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中十分活跃的商业(包括海上贸易)和银钱兑换业,都迫切要求从簿记中获得有关经济往来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经过一段孕育时期以后,簿记的方法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科 学的复式簿记法在意大利诞生了。

卢卡·帕乔利  这一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佛罗伦萨式——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1211—1340年)。这一阶段以1211年佛罗伦萨银行家采用的簿记为代表(这是保存的意大利最古老的会计账簿,现收藏于佛罗伦萨梅迪奇。拉乌莱芝纳图书馆)。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转账;

记账对象——仅限于债权债务人(人名账户);

记录形式——叙述式(借贷上下连续登记)。

(2)热那亚式——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一1494年)。这一阶段以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为代表(这是会计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明显具备复式记账所有特征的会计记录,现收藏于热那亚古文化馆)。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复式;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人名账户)外,还包括商品、现金(物名账户);

记录形式——左借右贷账户对照式(两侧型账户)。

(3)威尼斯式——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1494一1854年)。这一阶段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著名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正式出版为代表。本书的出版,使得复式簿记的优点及方法很快为世人所认识,并广为流传,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至1854年,爱丁堡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出现,会计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复式;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现金(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外,还包括了损益与资本(损益账户与资本账户);

记录形式——账户式。

理论依据

资金运动的任何时点:资产=权益,即资金去向、资金来源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二者对立统一。

任何经济业务必然引起资金从一定来源取得(来龙),存在于一定的去向(去脉);或从一种去向(来龙)转变为另一种去向(去脉);或从一种来源(来龙)转变为另一种来源(去脉)。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每笔经济业务均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以上的对应账户中登记,一方面登记其来源,另一方面登记其去向。所以每笔经济业务入账后都能保持资产=权益。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一)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1.指明记入账户的方向

借方:资产、费用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减少。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增加,资产、费用减少。

2.指明账户的对应关系

借方 账户与贷方账户对应,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3.判别账户的性质

借方余额为资产类账户,贷方余额为权益类账户。

(二)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

由于任何经济业务必然引起资金去向与资金来源等额变动,所以要以两个或以上的对应账户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即复式记账。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方向相反、金额相等,因此,若资金去向增加记借方,则资金来源增加记贷方,反之,亦反。

(三)试......余下全文>>

九:复式记账法如何理解

复式记账,就是对任何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中反映,同时登记在相应的明细账中。

它更能全面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记账方法。

十:简述复式记账法及其理论基础

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最杂、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至于哪一方记增加金额,哪一方记减少金额,则取决于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和业务性质。

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