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知识点

一:鸿门宴重点语句

1.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2.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

3.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

4.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5.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6.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7.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

8.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9.明天早晨一定要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

10.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

11.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12.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 客人是干什么的?

13.。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肩膀上,拔出剑来切着吃。

14.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5.告辞干什么呢? 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16.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

二:求鸿门宴的知识点,最好分类

三:鸿门宴文言文重点有哪些

一、省略句。如:

(1)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

(2)(沛公)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蒙后省

(3)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5)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6)为(吾)击破沛公军

(7)毋从(之)俱死也

(8)竖子不足与(之)谋

(9)沛公军(于)霸上

(10)沛公欲王(于)关中

(11)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中是很多的,常见的有省略主语,如例(1)承前省主语“沛公”,例(2)蒙后省主语“沛公”;有时文言句中省略了谓语或谓语动词,如例(3),就省略了动词“恐”;有时句中省略了宾语,如例(4)(5),这种省略宾语(或中心语)的情况较常见,所省多是代词“之”;在文言句中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也较常见,如例(6)(7)(8),省略的也一般是代词“之”;此外,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如例(9)(10)(11)。

二、判断句。如:

(12)亚父者,范增也

(13)此天子气也

(1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1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1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在古代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的。文言最常见的判断句形式是“……者,……也”,如例(12),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表示判断语气;这种形式还有几种变式:“……,……也”,“……者,……”,“……,……者也”,如例(13)(14)是用“也”表示判断(例(14)中的“者”是代词“的人”),例(15)用“者也”表示判断;也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或者用较虚化的动词“为”或副词“乃”、“即”、“则”等表示判断,如,例(17);此外,有时句尾用语气词“耳”表肯定兼判断语气,如例(16);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如“不知木兰是女郎”,不过是很少的。

三、被动句。如: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