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军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与通过R的电流I的关系.他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了实验器
(1)由实物图知,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滑动变阻器、电阻、电流表、开关,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图所示.(2)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所以是电阻R断路.D正确.(3)由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其量程为0.02A,所以其示数为0.38A.(4)由图3知,当电流为0.6A时,功率为3.6W,根据公式P=UI=I2R得R=PI2=3.6W(0.6A)2=10Ω当电流为0.2A时,电功率为P=UI=I2R=(0.2A)2×10Ω=0.4W故答案为:(1)见上图;(2)D;(3)0.38;(4)0.4.
二:小军同学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耍验时,称取2.4g镁条在密闭的容器
小林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g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空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g.【提出问题】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g呢?是否发生了其他反应呢?【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______(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______.【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A.木炭 B.红磷 C.硫粉选择的理由是______.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的混合物所致.【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_.
答案
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产生氧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
【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②造成的;【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只和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分析选择;而木炭和硫粉都和氧气反应产生新的气体,故选择红磷;【实验结论】根据化学反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产生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的缘故;【评价与反思】由镁条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氮气、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够支持燃烧等.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②;根据化学反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实验探究】B;只有红磷和氧气反应不产生新的气体;【实验结论】氧化镁和氮化镁;【评价与反思】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三:(2014?大庆)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
(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拉力F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不省力.(2)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2,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由滑轮组公式可得:F=12(G+G0);(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6组数据中,钩码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00%=GhFs×100%=GhFnh×100%=GnF×100%=3N2×2N×100%=75%.故答案为:(1)不省力;(2)F=12(G+G0);(3)75%.
四:(2014?巴中)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图)发现在蜡烛A的另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
(1)在实验时发现在蜡烛A的另一侧看到两个像,这是因为玻璃板的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因此可换一块薄玻璃进行实验就可以了;(2)实验中,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这样可确定像的位置.(3)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答案为:薄玻璃;像;不能;虚.
五: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塑料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甲
空小桶的重力;甲、乙;F 3 -F 4 ;F l -F 2 =F 3 -F 4
六:(2010?济南)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进行了下面的思考:设想在盛满水的容器中
(1)根据题干中已知,如果用一个大小相同的其他球体替换水球A,那么该球体收到的浮力应当与水球A受到的浮力F浮完全相同,所以小军的猜想“浸没在水中的球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大小相同的水球A所受浮力的大小,即等于跟它大小相同的水球A所受重力的大小;(2)任意形状的物体在浸没在水中时,其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自身的体积;(3)根据上述题干已知,依此类推,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总是与跟它浸在水中的那部分体积相同的水所受重力的大小相同;(4)提出一条建议:溢水杯内的水要加到和溢水口相平的位置(合理均可);(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规范严密,必须换用几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故答案为 (1)等于;(2)排开;(3)相同;(4)溢水杯内的水要加到和溢水口相平的位置(合理均可);(5)液体;
七: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
要求被排开液体的重力,得用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桶的重力才可,所以d是测量空小桶的重力的;要求塑料块的浮力便用a、b两图便可,用F1-F2求出,最后关系式F1-F2=F3-F4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
-
-
故答案为:空小桶的重力;a,b;F3-F4;F1-F2=F3-F4;
八: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1)为了使像更清晰,要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因为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在水平桌上铺一张白纸,纸上垂直放一块平板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然后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果玻璃板后方的蜡烛被点燃了,将很难看清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是否重合.(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可知,需要填写的空白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是虚像;所以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故答案为:(1)较黑暗.(2)a d b c,玻璃板后方的蜡烛被点燃了.(3)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4)A1′,不能,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九:研究课上,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做了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向右依次是他做的实验及相
根据实验可知,气体是由上到下充满试管的,充满氨气的试管能形成喷泉且加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得出氨气的三点性质.故答案为:(1)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2)氨气(极)易溶于水;(3)氨气能跟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