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什达城门

一:哪边可以看到外国建筑史的大纲?希腊和罗马的还有英国的,和一些建筑的互相影响?

你登陆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图书馆,但是是付费的。

还有清华大学建筑数字图书馆

欧洲的封建时代,主要意识是基督教。教会不仅统治与震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还控制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会的统治对当时的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于是教堂往往代表了当时当地建筑的最高代表,凝聚着当地的文化,象征着一座座的城市和村镇。

西方古典教堂建筑时期一般认为是从公元313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其发展主要经过了欧洲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因此西欧现存的古典教堂的风格主要有:早期的基督教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以及由于文化交流而产生的混合样式和风格。

一. 早期的基督教式

(1)特点:地下墓窟时期。这个时期的基督教堂其实是没有统一风格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堂和墓葬与住宅是结合的。教堂的平面型制主要是巴西利卡式。出现了钟楼。

(2)发展: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米兰发布勒令宣布帝国内宗教信仰自由,结束了对基督徒的迫害。此后大量的基督教堂开始公开修建。早期的基督教堂没有统一的风格。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早期基督教堂在西欧继续发展。

二.拜占庭式

(1)特点:是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和罗马的的宏大规模的别有特色的综合。占地少而且向高发展,中央是几个小穹隆群,并且重于装饰。教堂的格局大概有三种: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平面圆形或多边形,中央有穹隆);十字式(平面十字形,中央有穹隆,有时四翼上也有)。此外用彩色云石琉璃镶嵌和彩色面砖来装饰建筑也是它的特色。

(2)发展: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建都君士坦丁堡,后来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风格是拜占庭帝国控制和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而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9年被一些当时比较落后的民族灭亡,经过相当长的战乱时期,西欧建立了封建制度。在地域和文化上,两个地区有时有交叉现象。拜占庭是东正教的。按照国家的发展可以氛围三个时期:前期。也是兴盛时期主要是按照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教堂越建越大,越建越华丽,6世纪出现了大穹隆为中心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中期。向高处发展,中央的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并重于修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后期。由于战乱建筑不多也没有新的创造。

三.罗马风式。

(1)特点: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2)发展:罗马风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对罗马的拱券技术不断进行试验和发展,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拉丁十字。出于向圣像、圣物膜拜的需要,在东端增设若干小礼拜室,平面形式渐趋复杂。

四.歌特式

(1)特点:1)使用了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作成了框架式。

2)使用独立的飞券(又称为是飞扶壁)在主堂大厅外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面十字拱四角的侧角处抵住它的推力。

3)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采用坡度较大的两坡面,特别是在教......余下全文>>

二:莫奈威西亚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一、建筑技术特点

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丁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方法.

二、代表性建筑

(一)山岳台(Ziggurat),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lin.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Sargon),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三)后巴比仑王国的新巴比仑城及其城北的伊什达(1shtar)城门,用彩色琉璃装饰.采用在大面积墙面上均匀排列、重复动物形象的装饰构图.王宫内建有“空中花园”.

(四)波斯帝国的帕赛玻里斯(Persepolis)王官,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之间以“三门厅”为联系.仪典大厅石柱长细比很大,石柱雕刻精致.艺术水平很高,但有悖于结构逻辑.

三:古代西亚的建筑特点?

一、历史分期及分布范围

古代西亚建筑又称两河流域建筑,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4世纪。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前16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8-前7世纪)、新巴比仑王国(公元前626-前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前4世纪)。

二、建筑技术成就

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方法。

三、代表性建筑

(一)山岳台(Ziggurat),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lin。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Sargon),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三)后巴比仑王国的新巴比仑城及其城北的伊什达(1shtar)城门,用彩色琉璃装饰。采用在大面积墙面上均匀排列、重复动物形象的装饰构图。王宫内建有“空中花园”。

(四)波斯帝国的帕赛玻里斯(Persepolis)王官,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之间以“三门厅”为联系。仪典大厅石柱长细比很大,石柱雕刻精致。艺术水平很高,但有悖于结构逻辑。

四:塔司干柱式和复合柱式分别长什么样

古代埃及建筑  一、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  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  本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陵墓。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  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  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其一是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其二是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二、风格特点:  高超的石材加工制作技术创造出巨大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追求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古代西亚建筑  一、范围及时期  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四世纪。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公元前16世纪)、亚述帝国(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年~公元前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  二、建筑技术成就:  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代表性建筑  (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三)、后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及其城北的伊什达城门,用彩色琉璃装饰。采用在大面积墙面上均匀排列、重复动物图像的装饰构图。王宫内建有“空中花园”。  (四)、波斯帝国的帕赛玻里斯王宫,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之间以“三门厅”为联系。仪典大厅石柱长细比很大,石柱雕刻精细。艺术水平很高,但有损构造逻辑。古代希腊建筑  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风格粗犷,防御性强。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历史分期  古风时期: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纪念性建筑形成。  古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纪念性建筑成熟,古......余下全文>>

五:哪个网站能找到:外国古建筑的特点?急用!

(六)风格特点

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内部空间高旷、单纯,具有导向祭坛的动势和垂直向上的升腾感。

15世纪以后,法国发展为“辉煌式”哥特建筑;英国发展为“垂直式”哥特建筑。

(七)中世纪的世俗建筑

1、威尼斯总督宫:立面极富创造性。欧洲中世纪最美的建筑物之一。

2、半露木构建筑:市民建筑,木构涂彩色,以表现轻快的性格。

中古伊斯兰建筑

一、范围

7~13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的建筑;

14世纪以后的奥斯曼帝国建筑;

16~18世纪的波斯萨非王朝、印度、中亚等国家建筑。

二、结构技术

使用多种拱券,采用大小穹顶覆盖主要空间。纪念性建筑为求高耸,在其下加筑一个高高的鼓座,起统率整体的作用。

三、主要建筑类型

清真寺、陵墓、宫殿。

四、建筑的一般特征

清真寺与住宅型制类似;普遍使用拱券结构。装饰纹样受《古兰经》的限制。

五、清真寺的主要型制

封闭式庭院,周围有柱廊,院落中有洗池,朝向麦加方向做成礼拜殿。西亚的清真寺大都采用横向的巴西利卡型制。

六、各地的代表性建筑实例

耶路撒冷的圣石庙,集中式圆顶建筑;

大马士革的大礼拜寺,早期最大清真寺;

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印度的泰姬陵,号称“印度的珍珠”,是世界建筑精品之一。

文艺复兴建筑与巴洛克建筑

一、年代

以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为起点,广义的指到18世纪末近400年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狭义的指到17世纪初结束的文艺复兴,后来传至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各自的文艺复兴建筑。

二、风格特征

抛弃中世纪的哥特建筑风格,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采用古代希腊罗马柱式构图要素。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一)早期(15世纪),以佛罗伦撒为中心

意大利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佛罗伦撒主教堂大穹顶,设计者是早期文艺复兴的奠基人——伯鲁乃列斯基。

府邸建筑。美狄奇—吕卡尔第府邸————早期文艺复兴府邸地典型作品。建筑师是米开罗佐。

教堂建筑。巴齐礼拜堂,伯鲁乃列斯基设计。

(二)盛期(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叶),以罗马为中心

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地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设计。是当时有重大创新地建筑,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

法尔尼斯府邸,小桑迦罗设计。追求雄伟的纪念性,有较强的纵轴线,门厅为巴西利卡形式。

劳伦齐阿图书馆,较早将楼梯作为建筑艺术部件处理的实例。米开朗基罗设计。

文特拉米尼府邸,威尼斯文艺复兴府邸的代表。龙巴都设计。

圣马克图书馆。券柱式控制立面,体型简洁明快。珊索维诺设计。

(三)晚期(16世纪下半叶)以维晋寨为中心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晚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名为“帕拉第奥母题”。

圆厅别墅。晚期文艺复兴庄园府邸的代表。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世创作产生影响。

奥林匹克剧场。帕拉第奥设计,第一个把露天剧场转化为室内剧场,为剧场型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尤利亚三世别墅。维尼奥拉设计,抛弃了传统的四合院制,在建筑布局上取得进步。

麦西米府邸。帕鲁齐的杰作,把建筑平面、空间和艺术形式一起做了完整、细致的处理,在功能上有所突破。

四、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出现手法主义的两种表现

1.教条式的模仿过去大师的创造手法,为柱式制定繁琐而死板的规则。

2.追求新颖尖巧,堆砌建筑装饰构件,致力于追求光影变......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