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句出自哪里?)

出自《大般涅盘经》。

据说佛陀涅盘时,他的母亲摩耶夫人的灵魂从天下降,在棺木前涕泪悲泣。佛祖为尽最后孝道,自棺中而起为母留下五句偈语: 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个世界空苦无常,是因为众生被生与死的法则所束缚. 如果生与死的法则没有了,从而进入佛家所说的无生无灭、本性自在的寂灭涅盘 这里乐应该是让他母亲不要为他的涅盘感到悲哀 涅盘状态是无生无灭的即是永恒又是刹那,并没有所谓的‘乐’,而是大自在的圆满状态。

《别译杂阿含经》也有。

尔时佛告诸比丘。诸行无常。迅速不停。无可恃怙是败坏法。应当速离趣解脱道。

释提桓因复说偈言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乃名涅盘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有住时不可保信。是怀败法。以是义故。汝诸比丘。于诸行所应知止足生厌恶想。离于爱欲而求解脱。

是佛世尊入涅盘后人寿转减。以是义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有住时不可保信。是坏败法。

比丘当知。彼佛世尊入涅盘后人民转减。于时山相于今已灭人民死尽。是故比丘。诸行无常是变易法。不可恃怙会归磨灭。汝等应当于诸行所宜知止足生厌恶想。离于爱欲而求解脱。

彼佛世尊入般涅盘人命转减。以是义故。诸行无常是变易法。无有住时。不可恃怙。会归磨灭。是故宜应于诸行所生于止足厌恶之想。离于爱欲而求解脱。

复告比丘。此山名字并及国人。不久亦当悉皆灭尽。我亦不久当入涅盘。以是义故。诸行无常。是变易法。无有住时不可恃怙。会归磨灭。是故比丘。宜应至心于诸行所生止足想厌恶之心。离于爱欲而求解脱。

以是义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金刚经》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什么意思?

当多年后佛陀涅盘时,他的母亲摩耶夫人的灵魂从天下降,在棺木前涕泪悲泣。佛祖为尽最后孝道,自棺中而起为母留下五句偈语:

世间空苦,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个世界空苦无常,是因为众生被生与死的法则所束缚.

如果生与死的法则没有了埂从而进入佛家所说的无生无灭、本性自在的寂灭涅盘

这里乐因该是让他母亲不要为他的涅盘感到悲哀

涅盘状态是无生无灭的即是永恒又是刹那,并没有所谓的‘乐’,而是大自在的圆满状态

三:佛经 说 生灭灭以 寂灭为乐 什么 意思

佛陀:“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

等同佛陀于涅槃经:“诸法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行者于不可知测的时空常受无明之苦,皆因诸法无骸故,无法实受生灭变化所生之境遇,若行者得以圆灭己妄之执意,皆离实相之正因,如是行证者即名圆灭无明妄执者,此行者即了圆灭己妄然得安乐之妙义~诸境皆因妄生起义,圆证诸妄即得安乐~

四: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是什么意思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转一段:

诸行无常,行,是指造作的业果,也指规律,万法缘起,没有固定常在的一种轨则。

是生灭法,因为有所造作,必然有生有灭。

因为第七识执取见分为我,分别相分为外境。就有生灭的念头在造作。

若要反妄归真,不执取生灭,见自本性,也就是阿赖耶的自证分,则当下圆满具足,无欠无余,这也就是所谓的寂灭。

也就是华严经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生灭法)而不证得。若离妄想执著(生灭灭已),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皆得现前(寂灭为乐)。

寂灭离苦乐对待法,所以是常乐我净。

五: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

人生诸个行业都是无常的,都是有变数的,这是无常,这个就是生灭法,有生就有死,这个是人生的真实面貌。既然知道了有生有死的的循环道理,就应该了断生死,这个就是灭已,寂灭为乐,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证悟到了这个境界,可以了脱生死,生命达到永恒,智慧之门打开了,洞彻宇宙天地,乐趣是无穷的。这个才是人生的真相。

六:“语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是什么意思

这句偈语是来源于《楞严经》---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要了知这个偈语的内涵,可直接去听闻师父讲解的“菩提道次第摄修心要”之“下士道---念死无常”。这里可浅略讲解。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行”,刹那刹那在变化之意,是指我们宇宙的万事万物是刹那刹那变化的,而不是常有、不变的,譬如人有生、老、病、死的无常变化,城市面貌日日、月月、年年在发生变化。众生就看到这些宇宙万事万物是有生有灭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执着于这些生灭的表象,就会痛苦、烦恼。以一个家庭为例,过春节时,一家人团聚了,过了初一、十五,一家人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打工的打工,又各自忙碌,各奔东西了,是不是“诸行无常”呢?大家看到这样表象的生灭就产生了痛苦和不舍了。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为什么我们不看这生灭现象背后的实质呢?另举一例来说明这个道理,请问菩萨:现在师父不讲话了,您听得见师父的声音吗?(居士答:听不见了。)但是,如果您听不见师父的声音,那您又为何回答师父的提问呢?因此,您并不是听不见,而是“没有听见师父说任何话语”。菩萨是否了解?师父说话时,话音生起了;师父不说话时,话音消灭了,师父说话是有生有灭的现象,但菩萨能够感知师父说话和感知师父没有说话的本性灭否?(居士答:未灭。)是的,“生灭灭已”,当我们不随生灭现象的外境所转,我们就灭除了对生灭现象产生执着的痛苦;“寂灭为乐”,我们也从而灭掉了所有因执着生灭幻相而产生的痛苦烦恼,这就是圆满寂静,这就是究竟的快乐。

七: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四句话出自哪部佛经?

大般涅槃经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