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统一战争

一:明朝统一战争的战争后续

参见:明太祖北征、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朝残余势力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盘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遂遣军北征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对于北征沙漠的战略方针,朱元璋根据元主滞留塞外之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扩廓帖木儿驻兵定西(今属甘肃),不断南犯的情况,决定:“兵分为二路: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并命大同指挥金朝兴、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张兴祖)等先期进攻山西、河北北部元军,以吸引元军注意力,策应主力作战。诸将受命而行 。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二十五日,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三月二十三日,汪兴祖攻克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二十九日,徐达率师进抵定西。四月八日,大败元军于沈儿峪(在定西北),王保保逃往和林。五月初一日,徐达分遣邓愈招谕吐蕃,自率大军南向攻克略阳(今属陕西)、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汉中),二十三日,回军西安。李文忠部出居庸关以后,于五月初,经野狐岭连败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于白海骆驼山,再败元平章上都罕于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五月二十一日,进逼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辖境),大败元军,缴获甚众。李文忠在回师途中还攻克兴州(今河北滦平),降其兵民3.69万余人。至红罗山(今辽宁锦州境内)又降其居民六千余人。十月初六日,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等班师回朝 。明军此次北征,两路皆获大胜,元朝在近塞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 参见:南征安南、明平交阯之战、安南、黎朝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早在洪武四年(1371年),安南国王陈日坚就被伯父陈叔明逼死,因惧怕明朝反对,陈叔明未敢纂位,乃立其弟陈瑞为国王,后陈瑞在入侵占城时败死,弟陈炜继立,此时陈朝政权已逐渐落入黎季犛的控制之中,他杀掉陈炜,改立陈日昆为王,建文元年(1399年),他又把陈日昆杀掉,建文二年(1400年),灭陈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虞,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与其子汉苍共理朝政 。永乐四年(1406年)一月,朱棣要陈天平“治任以行”,命使臣聂聪陪同,并命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韩观派左副将军黄中、右副将军吕毅、大理寺卿薛品等人率官兵五千人护送。朱棣赐陈天平绮罗纱衣各二袭、钞一万贯、告诫他要宽仁待下,悉心防患,又封胡汉苍为顺化郡公,以示安抚。三月,陈天平进入安南境内,到达丘温,胡汉苍派陪臣黄晦卿等人前来迎接,还以牛酒犒劳护送的明军,卑辞云:“属有微疾,已约嘉林奉迓矣”。黄中等心存疑惑,派骑兵四出侦察,也未发现可疑之处,一路上都是迎接的安南百姓,明军过隘留、鸡陵,进至芹站,周围山道险峻加上大雨泥泞,队伍已不成列。突然,雨雾之中,安南军队伏兵四出,鼓噪之声,震动山谷,似有千军万马,将明军全部包围,一名安南将领隔涧遥呼道:“远夷不敢抗大国,犯王师,缘天平实疏远小人,非陈氏亲属,而敢肆其巧伪,以惑圣听,劳师旅,死有余责,今幸而杀之,以谢天子,吾王即当上表待罪,天兵远临,小国贫乏,不足以久淹从者”。......余下全文>>

二:女真统一战争时期为什么明朝不去镇压,不去干扰。不知道统一后的蒙古不可敌,女真过万不可敌?

说来话长,作为曾经接受明廷赐封的“龙虎将军”、最终却反叛大明的努尔哈赤的干爹,当时镇守边关的大明蓟辽总兵李成梁,故意纵容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部落,养虎为患,起初李成梁以为自己能控制住局势,殊不知,羽翼渐丰的努尔哈赤已然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终于趁着明末流民起义大乱、天灾人祸的局势下,忘恩负义地起兵反明。其实,“万历三大征”全胜时期的大明军力并不差,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只可惜后来万历帝在“萨尔浒战役”之中用人不当,加上明廷内部党争矛盾、军饷财政捉襟见肘、军队士气低下等一系列客观主观必然偶然的原因,导致了满清入关后近三百年的生灵涂炭和水深火热的奴役生活,到今天,满清遗毒仍未扫清!

三:明朝统一战争,明朝统一,明朝全国有统一口语吗,明朝

朱元璋建国后,南京方言就是国语,朱棣将首都搬到北京后就是北京方言。不过那个时候方言与现在的方言差在差异

四: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都是由北向南统一,只有明朝是由南向北统一?

单说北方统一南方也不准确,应该是“起于东南,成于西北。”主要原因是:

战争说到底打的是后勤,说白了也就是钱和粮,而东南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带,历来就是中国的钱库和粮仓。只要东南一乱,政府就筹不到钱粮,也就基本丧失了武力平叛的能力。所以只要东南一乱,那么这个王朝也就基本上完了。(清朝没有因太平天国而灭亡,是因为取得了外援)这就是起于东南原因。

但是在东南很难统一全国,反而是来自西北的势力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东南的重要性必然会成为官军的首要打击目标,而东南一带地势平坦难以坚守,当地居民生性文弱,难以招募到优秀的兵员,而且东南不产战马又远离产马区,无法建立骑兵。而西北陕西、山西恰恰相反,这里民风彪悍尚武,可以就地征兵;三秦之地土地肥沃,可以就地筹粮;西北紧邻蒙古、新疆等产马区,可以建立强大的骑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抵挡官军的进攻,而慢慢积累实力,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兵出函谷关,精锐的骑兵几天内就能打到洛阳城外。

这就是为什么历来都是“起于东南,成于西北”。

接下来再说为什么明朝是南方统一北方。

1.元朝的建立者是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统治的中心在北方,靠近草原的西北地区更是重点,而南方是统治薄弱地区。

2.由于火器的使用,骑兵的优势逐渐丧失,步兵的优势逐渐加强,来自南方安徽、福建一带的山民由于天生的铁脚板,所以行军速度远比北方人要快,是优秀的步兵。

3.蒙古人以骑兵为主,在江南水乡和以步兵为主的南方军队作战处于劣势。

4.朱元璋策略对头,尤其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称王就不会引起元朝的注意,来自元朝的压力绝大多数都被称王陈友谅的人抵挡,朱元璋反而趁机扩充实力。

5.元朝官军在长江流域没有大规模的水师。

6.朱元璋占据了拥有“帝王之气”的南京,这是当时唯一一个有汉人占据的帝都,在舆论上拥有了“王天下”资格。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是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王朝。

五:明朝的对外战争有哪些

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虽然蒙古人偶有胜仗,但基本都是被明军追亡逐北。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捷,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端俘虏到南京来,此战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后灭亡,从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时代统一的政权,之后的二百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轮流坐庄,却早已不具备抗衡中原的实力,或依附于明朝,或偶尔骚扰,却终难再锨起大风浪。

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难河战役中大破鞑靼军主力,蒙古各部纷纷向明朝称臣,此战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各部落的实力,并瓦解了蒙古部落的内部。战后明朝以势力均衡的原则对蒙古的几个主要部落进行册封,明朝在北方的武功达到了极盛时期.

明正统14年,瓦刺大军在土木堡将明军打得全军覆没,并俘虏明英宗,名将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大破也先大军,迫使其交还英宗。蒙古军的兵败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先在内讧中被杀,分散的蒙古部落又重新接受了明朝的册封

公元1517年,明朝水师在广东屯门和西草湾接连重创葡萄牙水军,葡萄牙军队损失惨重,之后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转而以欺诈手段骗取了澳门。此战对明军的影响在于,明朝的战船和火炮都在此战后吸取欧洲的技术得到了改良和革新。

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名将戚继光等致力于平倭战争,奋战数十年后终于平定倭寇 明朝抗倭援朝战争,历时七年打败日本,不但确保了国土的平安,更使日本龟缩于岛中不敢扩张达300年。

明与清(后金)之间的萨尔浒决战两个国家的一场大搏斗,明朝主动发起了进攻,而且经过了近一年的备战,投入了空前多的兵员和物资,结局吃了败仗,明朝全局失败.

六:明朝嘉靖年间有哪些战争

庚戌之乱

明中叶,蒙古鞑靼部兴起,统一了蒙古各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蒙古俺答率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重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八月,俺答遂引兵东去,自古北口入犯,长驱至通州,直抵北京城下。时勤王兵四集,仇鸾也领兵来。明世宗即拜仇鸾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兵部尚书丁汝夔请问严嵩如何战守。严篙说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因而丁汝夔会意,戒诸将勿轻举。诸将皆坚壁不战,不发一矢。于是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之后,仍由古北口退去。事后,严嵩又杀执行他的命令的丁汝夔以塞责。因这年是庚戌年,史称"庚戌之乱"或"庚戍之变"。

抗倭战争

嘉靖二年(1523)六月,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使臣宗设、谦导与细川氏使臣瑞佐、宋素卿,因争夺对明贸易,在中国土地上相互厮杀。宗设格杀瑞佐,又以追逐宋素卿为名,大掠宁波、绍兴一带。杀掳明朝指挥刘锦、袁琎等,夺船出海而去,此即震动朝野的"争贡之役"。此后,明朝政府要求日方惩办宗设及倡首数人,放回被掳中国官民,缴还旧有勘合,遵守两国所订之约,如此方许换给新勘合,继续贸易。日方没有答复这些要求,致使双方贸易实际中断。由是倭寇走私贸易猖獗,并伺机多方掳掠。二十一年,倭寇由瑞安入寇台州,攻杭州,侵掠浙江沿海。二十三年,许栋、汪直等导引倭寇,聚于宁波境内,潜与豪民为市,肆行劫掠。倭寇在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大肆烧杀掳劫,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达数十万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激起中国朝野上下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反抗。福建巡抚在谭纶、戚继光、总兵俞大猷等领导下,东南沿海军民浴血奋战,抗击倭寇。三十二年,俞大猷率精兵夜袭普陀山倭寇老营,重创倭寇,又在王江泾歼灭倭寇两千人。四十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痛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四十四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七:明朝主要战争

1.这里是明朝的一些著名战役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至四月明攻河南之战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至八月明攻河北、大都之战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至二年(1369年)二月明攻山西之战

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太原之战

明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至十二月明攻陕甘之战

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明灭夏之战

明洪武四年(1371年)闰三月至六月夔州之战

明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阶、文之战

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太祖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明太祖第三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至八月明太祖第四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至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明平云南之战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曲靖之战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至六月明太祖第五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至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明太祖第六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至三月明太祖第七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明太祖第八次北征沙漠之战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明靖难之役

明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真定之战

明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至十一月北平之战

明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郑村坝之战

明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白沟河之战

明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至三月夹河之战

明建文三年(1401年)闰三月滹沱河之战

明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至十二年(1414年)三月明平交阯之战

明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至六月明成祖第一次亲征漠北之战

明永乐十年(1412年)八月神投海之战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至六月明成祖第二次亲征漠北之战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六月海埚之战

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至九月明成祖第三次亲征漠北之战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至十一月明成祖第四次亲征漠北之战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至七月明成祖第五次亲征漠北之战

明正统元年(1436年)十一月至十三年(1448年)十月麓川之役

明正统三年(1438年)二月至四月狼山、兀鲁乃池之战

明正统六年(1441年)十二月麓川之战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三月至天顺五年(1461年)正月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至八月土木之役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北京之战

明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至二年(1466年)四月大藤峡之战

明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红盐池之战

明储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刘六、刘七起义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春西海之战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秋黑河墩之战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七月至四十四年(1565年)春明抗倭的战争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二月至五月王江陉之战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至八月乍浦、东沈庄之战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至五月台州之战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新河之战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花街之战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上峰岭之战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长沙之战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横屿之战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林墩之战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冬仙游之战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春至四十五年(1586年)四月......余下全文>>

八:明朝是统一的吗残元势力不属于中国吗

要看用什么标准衡量。如果仅以统一汉族为标准的话 ,明朝是统一的。

如果按下面的标准衡量明朝没有统一,目前的天朝也没有统一。

1、要真正消灭了前政权包括当时的各割据政权;2、要恢复前一统一政权的疆土或至少要恢复前统一政权之前的那个统一政权的疆土;3、统一后要有一段和平期——哪怕是短时间的和平。用这三点来衡量,毋庸置疑,中国古代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清为“统一王朝”,而明则无论如何都不能算“统一王朝”。

因此,史学界在明是否为“统一王朝”上的分歧,主要是标准的分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