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宋统一战争的过程
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岁的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治湖南长沙),威逼朗州(治武陵,湖南常德)。 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假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乾德元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 二月初九,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阳)。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主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宋太祖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命分兵两路: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治梁泉,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两万出归州(治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 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治绵谷,四川广元)、剑门(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十二月,北路军占领利州。 三年正月初,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治普安,四川剑阁)。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吭夔州(治四川奉节东白帝),连克万(治南浦,四川万县)、开(治开江,四川开县)、忠(治临江,四川忠县)、遂(治方义,四川遂宁)等州。 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六月,宋太祖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三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临贺,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兴王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及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 十二月,进至韶州(治曲江,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其阵,占领韶州。 四年正月,宋军攻克英(广东英德)、雄(治浈昌,广东南雄)州。二月,进至马径(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兵,继攻陷兴王府,刘鋹降,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明臣服以求自保,暗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宋太祖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屑浙江)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秋浦,安徽贵池),占领采石(安徽当涂北)。 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八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领的十万救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余下全文>>
二:北宋统一战争赵匡胤先后灭了哪些国家
北宋统一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剩余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一战争。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公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孟昶(公元965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公元968年);潘美率军平定南汉刘鋹(公元970年);曹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李煜(公元975年);之后,吴越钱俶、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主动投降归顺(公元978年);宋太宗率军平定北汉刘继元(公元979年)。
三:北宋统一战争的评价
北宋统一战争历时十八年,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方主要地区的统一,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北宋王朝统一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其军事上的原因,一是先南后北战略方略符合当时南弱北强的情势,二是宋太祖、太宗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法,抓住战机,充分准备,巧妙用兵,获得胜利,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北宋基本统一了古代中国,为社会安定和发展南北经济文化奠定了基础。
四:简述北宋统一过程
北宋统一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剩余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一战争。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公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孟昶(公元965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公元968年);潘美率军平定南汉刘鋹(公元970年);曹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李煜(公元975年);之后,吴越钱俶、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主动投降归顺(公元978年);宋太宗率军平定北汉刘继元(公元979年)。
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古代中国,但也基本统一古代中国。二次讨伐辽国失败,幽云十六州和辽西、辽东还在契丹手中。党项李继迁及其后代后来控制了夏州、灵州、河西走廊,建立了西夏。交州建立的交趾国,也只是成为宋朝的藩属国,即越南的独立。
假途灭虢,袭占荆湖
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岁的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治湖南长沙),威逼朗州(治武陵,湖南常德)。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假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乾德元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 二月初九,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阳)。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主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
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宋太祖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命分兵两路: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治梁泉,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两万出归州(治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治绵谷,四川广元)、剑门(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十二月,北路军占领利州。三年正月初,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治普安,四川剑阁)。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吭夔州(治四川奉节东白帝),连克万(治南浦,四川万县)、开(治开江,四川开县)、忠(治临江,四川忠县)、遂(治方义,四川遂宁)等州。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诱歼主力,灭亡南汉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六月,宋太祖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三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临贺,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兴王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及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十二月,进至韶州(治曲江,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其阵,占领韶州。四年正月,......余下全文>>
五:北宋统一战争中赵匡胤派谁谁统兵灭的南唐?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至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
曹彬为升州(即当年的南京所在州名)西南面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潘美为督监,曹翰为先锋都指挥使。
联合吴越国及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等率水陆军渡江,攻破金陵府(今江蘇省南京市),最终灭掉南唐。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前的敌後作战如下
开宝五年(972年)闰二月,北宋用反间计,让南唐君主李煜赐死了南唐南都留守兼侍中林仁肇。
开宝六年(973年)四月,宋太祖赵匡胤派遣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以修著天下图经为名,从李煜处获取了涵盖南唐十九个州的兵力部署、人口分布等情报。
开宝七年(974年)七月,南唐人樊若水科举不中,上书南唐朝廷言事,也没有回音,於是决定投奔北宋。他利用丝绳和一条小船,在长江采石矶段反覆度量江面宽度,计算出最终结果後,将计算结果和自己关於攻取南唐的计策一并上报北宋朝廷。赵匡胤在得到数据後,给了樊若水院试的机会,赐进士,并且授予舒州团练推官,将其家人接往北宋。後来又加封樊若水赞善大夫,在荆湖之地,依照樊若水的计策建造了数千艘黄黑龙船。
当年九月,北宋派大臣李穆前往南唐宣李煜入汴京,实则是想在开战前扣押李煜,但被南唐大臣陈乔和张洎识破。战争自此开打
六:宋末蒙古对宋的战争,是侵略战争还是统一战争
古代历史是不能用现代观点去完全划分的,否则中原王朝每一次扩疆,都要归为侵略。诸葛亮七擒孟获也将是侵略行为。就跟看待男女关系,你用现在的观念加诸于古代,就是玩笑话。
古代中原王朝的正统是以文化立国,采用汉制,为前朝修史,则为正统,而蒙古跟中原并不直接瓜葛,但忽必烈的元朝可承袭汉制,之后又为前朝修史,则为正统。而其他蒙古的汗国则让蛮夷。
七:北宋统一用了多久的时间?
灭南平、武平之战:(公元963年)
荆南(南平)、湖南(武平)地处长江中游交通要冲,可切断后蜀与南唐联系。建隆四年(公元963年)正月,赵匡胤乘周行逢、高保勖死,应继位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子周保权的邀请平息叛乱,命慕容延钊率10州兵赴湖南,以借道荆南为名,一举夺占江陵。继位的高保勖侄高继冲被迫投降。三月,周保权已平息叛乱,并严守要隘,阻止宋军入湖南。慕容延钊兵分三路,水陆并进,继续向湖南进军,先占岳州(今湖南岳阳),继占朗州(今湖南常德),俘周保权,荆、湖皆平。
灭后蜀之战
宋平荆、湖后,即做灭后蜀准备。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发兵5万分两路攻蜀。王全斌、崔彦进率北路步骑3万自风州(今陕西风县东北)沿嘉陵江南下,刘光义、曹彬率东路步骑2万自归州(今湖北秭归)逆江而上,分进合击,直指成都。蜀主孟昶闻讯,派兵扼守利州(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剑阁东北)、兴元(今陕西汉中)等要隘。十二月,宋北路军连破兴州(今陕西略阳)、西县(今陕西勉县西)、嘉州(今广元东北嘉川城)、剑门,打开入蜀通道。三年正月,在东路军配合下,进围成都,迫使孟昶投降。
灭南汉之战
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九月,赵匡胤在劝降南汉被拒后,派潘美、尹崇坷率10州兵,从彬州(今属湖南)向西,避开险地,迂回攻克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又以声东击西战法,诱出南汉主力,连破州县,直逼韶关(今属广东),大破象阵,击败10万南汉军阻截,攻取韶关,抵达王府(今广州)。南汉灭亡。
灭南唐之战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赵匡胤命曹彬、潘美率水陆军10万从荆、湖沿江东进,进攻南唐,连克重镇,夺占采石,在江宽水急中,成功地架设浮桥济师,在吴越军配合下,直趋金陵(今南京)。次年正月,宋军强渡秦淮河,击败10万南唐军,直逼金陵城下。五月,又歼南唐10万援军,南唐后主李煜被迫投降,南唐亡。
统一吴越、福建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赵光义施加压力,又迫吴越王和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先后归附。
统一北汉之战(公元979年)
平定南方后,遂转向北方。围城打援,降服北汉。宋太祖赵匡胤曾三次进攻北汉,均被辽国援军挫败而回师。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吸取教训,采取先派兵阻援,扫清外围,后攻太原的战法,再次发兵进攻北汉。命郭进在石岭关部署兵力阻击辽国援军;命解晖攻取太原周围要地;亲率潘美等将领兵围攻太原。三月,郭进大败辽援军,太原成为孤城。后经两个月激战,北汉主刘继光举城投降,北汉亡。太宗乘胜转攻幽州,未克,后在高梁河之战中被辽军击败。至此,除燕云十六州外,基本完成统一大业。
从公元963——979年,共16年。
八:北宋时北方出现了哪些战争
我复制人家的:北宋辽金 西夏 时期战争年表(简) 北宋建隆三年至 太平兴国 四年(962—979年) 北宋统一战争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正月至三月 荆湖之战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至三年正月 宋灭后蜀之战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至三年正月 剑门之战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二月 夔州之战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九月至四年二月 宋灭南汉之战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十至十二月 韶州之战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至八年十一月 宋灭南唐之战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十一月 采石之战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正月 秦淮河之战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十月 皖口之战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至五月 宋灭北汉之战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至景德元年(辽乾亨元年至统和二十二年,979—1004年) 北宋与辽的战争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年) 高梁河之战 辽乾亨元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满城之战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雁门之战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瓦桥关之战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南宋建炎元年(982年—1127年) 北宋与西夏的战争 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年) 岐沟关之战 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冬 君子馆之战 辽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 代州之战 北宋端拱二年(辽统和七年,989年) 徐河之战 北宋淳化四年至至道二年(993—996年) 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咸平二年至三年(999—1000年) 河北之战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 澶州之战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至三年 鄯州之战 西夏 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 延州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 好水川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 定川寨之战 辽重熙十八年(西夏延嗣宁国元年,1049年) 河南、凉州之战 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 昆仑关之战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五月 断坞道之战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 宋收复河、岷等州之战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 定羌城之战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末至九年初 邕州之战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 富良江之战 北宋元丰四年(西夏大安七年,1081年) 灵州之战 北宋元丰五年(西夏大安八年,1082年) 永乐城之战 西夏天仪治平元年(宋元祜二年,1087年) 西夏、吐番攻宋之战 金朝开国前一年至天会三年(辽天庆四年至保大五年,1114—1125年) 金与辽的战争 金开国前一年(辽天庆四年,1114年) 宁江州之战 金开国前一年(辽天庆四年,1114年) 出河店之战 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 达鲁古城之战 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15年) 护步达冈之战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 晏州之战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 宋江起义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至四年 方腊起义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 帮源洞之战 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至南末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 宋金战争 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至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 太原之战 金天会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1125—1127年) 金灭北宋东京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