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播学中,自我互动理论和镜中我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自我互动的本质是与他人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会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行为方式对他人的期望进行理解、解释、盯择、修改、加工,并进行重新组合。它更多的是强调自我对自我与社会联系的认识。而“镜中我”理论主要是通过对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前者更加注重就将社会期望进行自我的内部消化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后者更注重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认识自我,少了一种自我交流。而且这种自我认识状况的深浅取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他人的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客观、越准确。但是自我互动对自我的认识取决于自己对他人或社会期望的理解、修改、加工、重组的全面深刻。
二:人内传播中的代表理论,“自我互动理论”、“主我与客我理论”有何不同?怎么区别? 10分
“主我(I)”是真实的自己,“客我(Me)”就是他人评价中或者自我评价中的那个自己,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二者不断互动,形成自我。“主我”和“客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而这个对话和互动的过程揭示的就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主我”同“客我”进行对话、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代表本能的、自然的、自主的“主我”同通过观察到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角色期待而后进行自我反思的“客我”,使得双方共通意义的空间扩大了。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更多的是强调自我对自我与社会联系的认识。
三: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有什么区别
区别
前者对自我进行了区分
后者注重自我的动态研究
四:自我的理论观点
詹姆斯的“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的先驱。他是自我概念的创始人,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彻底的经验主义》中,对“自我”概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詹姆斯认为“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身体、特质、能力、抱负、家庭、工作、财产、朋友等的总和”,把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the empirical self)指人们可能经验到的一种对象,即与世界的其他对象共存的存在物。詹姆斯认为:“每个人的经验自我,就是他试图用‘我’(me)来称呼的一切”。詹姆斯认为“我”与“我的”很难区分。他反对将“从属于我的”东西与“真正的我”区别开,自我与世界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我的身体、服饰、妻子儿女及财产都是自我本身的各种关系,参与了自我的构成。经验自我又分为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三种成分。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詹姆斯认为物质自我的核心部分是身体,因为人一生中总是通过身体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并依据身体提出各种需求。社会自我指一个人“从同伴那得到的承认”,即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最特殊的社会自我是他的恋人的态度。精神自我就它属于“经验的自我”而言,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或主观的存在。具体地说,指他的心理能力或性情。“纯粹自我”指一个人知晓一切东西,包括自我的那些东西,所以又称为能动自我或主动自我。詹姆斯在论述纯粹自我时,是以“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理论为依据的。个人同一性就是“现在的自我与它想起的那些过去的自我相同”。纯粹自我是由不断更迭和传递其内容的当下思想所构成。詹姆斯把作为对象的个人称为经验自我(me),把当下思想看成是纯粹自我(I)。他认为纯粹自我接受不同的感觉并影响感觉所唤起的动作;它是兴奋的中心,接受不同情绪的震荡;它是努力和意志的来源,意志似乎从此发出命令。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学中阐述了他的自我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来自人的本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追求各种个人欲望的满足和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的特征;本我是人的生物性本能,只知快乐,活动盲目。“超我”来自社会文化,是个体在成长经历中已经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的种种文化信念,其中以道德、信仰为主要内容,超我是人内化了的社会道德原则。这些社会文化与道德信念对个体的要求,往往以牺牲个人服从整体为主,甚至要求个体行为完全道德化,因而与本我相对立。“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处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与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协调矛盾,尽可能地寻找权宜之计,是个体最终行为表现的决策者,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只有自我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罗杰斯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最初,罗杰斯也不重视自我概念,但他在临床上发现他的患者倾向于用自我来叙述,所以才重视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罗杰斯继承了詹姆斯的观点,认为自我包括主格我(I)和宾格我(me)两个方面。他认为宾格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本体,它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我的有意识的态度系统而形成的;主格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虽然它在宾格我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但它具有面向未来的特征,使人可能超出现有的宾格我的框架,使人的行为......余下全文>>
五:关于社会互动主要有哪些理论
社会互动没有一个统一的互动理论。
在欧洲,德国的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互动
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相对应的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他的研究也影响了美国社会学家。
在美国,作为早期人类互动的研究者和代表人物,乔治.H.米德的研究重点是行动——某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全部反应。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类反应与动物反应不同,我们在作出反应之前要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而且人类拥有自我——一个我们与之交流的内在的“人”,就像我们与别人说话一样。米德把与我们自己交流的行动看做人类意识的最重要的特征。他强调人类互动是以为文化所定义的符号的意义为中介的。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符号互动论
是指强调符号和意义在人类互动中之重要性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米德创始。H.布鲁默,米德的学生,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原则:(1)根据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我们对之采取行动(2)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3)在任何情境下,这一解释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许多活动是常规性的,并涉及我们无意识中获得的且想当然的许多定义。我们的共享定义指导着人类活动,甚至当这些定义与客观现实不一样时也是如此。
有时,社会情境的定义并不很清楚,通过互动,一个人可以领会期待和被期待。
有时,习惯性行为发生变动,人们对某种情境的定义也有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在实质性问题上为社会价值观的未来重大转换奠定了基础。
批评者认为,该理论仅仅关注个体互动方式,造成一种个人拥有无限自由的错误印象,忽视了社会结构、社会历史、社会经济对我们的约束。
后来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别建立了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1)芝加哥学派:人文科学方法,人的行为无法预测、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进行个案研究、非结构访问。(2)衣阿华学派:实证主义方法,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
本土方法论
(又称常人方法学、民族方法论)是分析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一种社会学方法。按照本土方法论者的观点,所有日常社会互动都遵循着某些背景假定或“规则” ,这些假定或规则形成了有序沟通的基础。违规试验已经表明了各种背景假定在人类互动中的重要性。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假装并不明白谈话背后没有明说的一些假定。
许多主流社会学家认为,对于社会学的一些主要(宏观)问题——如社会设置的特性以及社会中的权利运用等——而言,本土方法论差很远。但本土方法论正是把揭示社会交往的各种规则作为其中心目标的。
角色理论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互动双方都需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进行交往,一方角色失调,就可能中断或改变互动的方向。互动还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预知他人的反应。另一方面,没有另一方来互动,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
实际上,角色理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联系非常紧密。
拟剧论
艾文.戈夫曼关于人类互动的研究被称为拟剧论,这种理论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它宣称人们是在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并且人们的表演要接受观众的评判,观众对于可能解释演员真实性格的某些过失非常警惕。这种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余下全文>>
六:自我知觉的理论概述
符号互动论者强调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去理解自我知觉。米德(1934)认为自我知觉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通过个人在与他人互动中扮演一定角色形成。个人在扮演角色时,他人期待他按照相应的角色规范去行事,因此自我知觉可以反映出他人对个体的态度。库利(1956)认为自我只有在社会互动中才能产生,其中想象其重要作用,他用“镜像自我”来说明自我知觉的形成,它包括三方面: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个体想象对自己形象的评价;上述两方面结合便产生自我感受或自我知觉。自我知觉理论是由D.J.比姆(D.J.Bem)在1972年提出,主要阐释行为是否影响态度。当问一个人关于某事物的态度时,个体首先回忆他们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经发生的东西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动的工具。自我知觉,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它可以是有关自我的一套观念,也可以只是有关自身认识的一些直觉,但不论是观念还是直觉,都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准确的自我知觉,有助于个体的社会调适和心理、行为素质的良好发展。
七:人内传播的相关理论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象征互动论》1969-人能够进行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认识外界和他人的同时也认识着自身.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不是这种反映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立的特点. 内省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以解决现实目的为目的的自我反思,称为内省式思考米德-内省是在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时才会活跃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和他人有密切联系内省式思考不仅是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明确的互动机制 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我,是自我意识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意识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也体现着这种互动.客我可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动形成新的自我.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互动的介质是信息主我——I客我/宾我——Me米德认为:⑴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⑵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⑶客我可以改变主我,主我也可以改变自我,二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由此看来,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而互动的介质就是所谓的有意义的象征符(significantsymbol).在这里,有意义的象征符可以是音声的,也可以是形象的.米德认为,有意义的象征符不但能够引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够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应,人内传播的思考活动,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来进行的.
八:集合行为的理论
社会学家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集合行为的机制和过程。以下是研究集合行为有六种理论:(一)斯梅尔赛的基本条件说(二)模仿理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触及行为、这时他们便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代表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G·Tarde)。(三)感染理论集群行为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集群中,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四)紧急规范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五)匿名理论在集合行为中个体所以会作出他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作出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六)控制转让理论在集合行为中,个体把自己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了别人。
九:自我传播的特点及作用
(一)自我传播是个体(个人)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与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正常的神经系统是自我传播的基础,大脑存储的信息多少也与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自我传播并不是绝对地与外部环境隔绝,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自我传播的范围严格地限定在个体内部,信息在自我意识内流动,不能为他人所共享,因此我们说,自我传播并不属于社会传播的范畴。但是,由于人的意识、思维的形成是具有社会性的,所以自我传播这种非社会传播也具有社会性。
首先,人类的“自我”意识来自于社会性互动。库利的“镜中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我想象在你眼里我是什么人,我就是什么人。”米德接受了库利的理论,他指出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的社会过程而得到发展的。个体在许多其他个体的平均期望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一个“普遍化的他人”(thegeneralizedother)。这个过程主要是在儿童时期完成的,当然成人也不断地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调整“自我”的概念。但是,自我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即个人会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重组。
其次,自我传播的内容来自体外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按照唯物主义立场,人的意识都是来自于人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实践。自我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是人类思考的内容都是源自外部的信息,或是直接受到外界信息的刺激,或是早已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自我传播是建立在人类的知识结构基础上,也就是人脑存储的信息的基础上,而这都来自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
最后,自我传播的过程也是模拟社会传播进行的,是“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社会传播的内化。
(三)自我传播是其他传播方式的基础。自我传播以思考为核心,是人体内的信息处理过程,其他任何传播所传递的信息在经由个体感觉器官进入大脑后的一切流动,包括选择、解码、判断、决定、编码等思考的过程都属于自我传播的范畴。自我传播构成一切外向型(人际、组织、大众)传播的前提和基础。
十:心理学上的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各自是什么意思啊?
现实自我:社会个体存在;客观存福
镜中自我:内心个体;意识决定
理想自我:道、佛、真如等;强调天人合一,和谐自然,认识并提升镜中的那个我达到理想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