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性格

一:袁绍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心胸狭隘,好猜疑,自大无谋

二:《三国演义》中袁绍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袁绍的性格特点大致分为以下4大点:

袁绍的性格特点1、太过自负:

本来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屑这么做,最后被曹操抢了去。

袁绍的性格特点2、好谋无断:

喜欢分析出谋却迟迟不敢决断,这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袁绍的性格特点3、多疑:

因为这点把手下重要谋士押入大牢,冷了人心。

袁绍的性格特点4、目光短浅:

从携天子以令诸侯上还有最后的官渡之战中都可以看出袁绍是和目光短浅的人。这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三:袁绍是什么样的人 从性格可以看出袁绍为人

袁绍这个人好谋无决,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爱名利,从讨伐董卓时,为了当盟主,不惜自己大量的钱和军粮。而且独断专行,自大,不听逆耳忠言,偏听偏信,田丰的建言换来的是牢狱之灾,听信郭图谗言杀掉田丰,执意让高览张合出兵导致被围攻,最后投降,不懂得识人用人,郭嘉,许攸,赵云都曾经投身袁绍帐下却不得重用。反而是颜文两位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深得信任。而且犹豫不决,胆小多疑,立继承人的事情一直犹豫。

四:袁绍的性格特点分析 三国人物袁绍的性格有哪引些特点

袁绍的性格特点: 自负其实,自高自大,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官渡大战失败后,加上个忧郁寡欢。

赵忠:“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

荀谌:“袁氏一时之杰。”

鲍信:“袁绍为盟主,因权夺利,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

沮授:“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公孙瓒:“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

曹操:“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 袁绍的性格特点

和洽:“本初乘资,虽能强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

荀攸:“绍以宽厚得众心。”

郭嘉:“袁绍有恩于民夷。”

王粲:“袁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以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范晔:“袁绍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天下胜兵举旗者,莫不假以为名。及临场决敌,则悍夫争命;深筹高议,则智士倾心。盛哉乎,其所资也!”“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赞曰:“绍姿弘雅,表亦长者。称雄河外,擅强南夏。鱼俪汉舳,云屯冀马。窥图讯鼎,禋天类社。既云天工,亦资人亮。矜强少成,坐谈奚望。回皇冢嬖,身穨业丧。”

三国人物性格分析 袁绍的性格特点

陈寿:“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於羽远矣!”

《献帝春秋》:“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苏夔:“近者刘荆州之意气,袁渤海之纵横,当其吐纳荆扬,鞭笞河朔,猛将厉于雕鹗,谋臣盛于云雨,从容啸咤,有席卷八荒之心,固以震倘肆椋熏灼宇宙者。”

五:袁绍袁术吕布张邈的性格

吕布不用说了,反复无常,要不张飞怎么叫他三姓家奴呢。贪财,好色,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吕布确实是武勇至上,无愧人中吕布。只不过他正面的是武勇和胆识,负面的是为人和性格。

袁绍呢,就从官渡之战的失败我们看出,袁绍是典型的为人爱慕虚荣却华而不实。喜欢摆排场,算是礼贤下士,但是却不能给人以充分地信任,偏听偏信而无主见。有大志却无有大略。这就决定了他不会成为一代枭雄。

袁术纯属小人,单从虎牢关孙坚借粮和关羽温酒斩华雄来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额小心眼,没度量和斤斤计较。这个人注定就是一个被历史遗弃的悲剧人物。

至于张邈,更是一个不讲究的人,当初汴水之战张邈义正言辞地痛斥袁绍骄矜之色,袁绍就命令曹操杀了张邈,多亏曹操苦苦相劝才作罢,可是后来张邈却背叛 了曹操,经陈宫的劝说,投奔吕布,并在曹操攻打徐州为父报仇的时候,劝吕布袭击兖州,好悬端了曹操的大本营。这样的人,说实话真不怎么地。虽说当时是乱世,但是却要懂得知恩图报,即使不能图报也不能恩将仇报啊。

六:请分析三国演义中孙权,袁绍的人物形象,性格(举出事例做具体分析) 15分

孙权:

正面:能采纳意见,不会一意孤行,可以看清楚形势。

反面:没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气势,偷袭荆州都不乘势灭了刘备,益州可以不要然后出兵曹操嘛。

事例:兄死安局势:孙策死后,吴国上下动荡,周瑜领兵权在外,随时有可能夺权。孙权特召来周瑜,让基业与周瑜一探。孙权没有直接动武夺权,先礼后兵,如果周瑜敢反估计也活不长了。以此收买人心,并且曹操打消了乘虚而入的念头。

有才者上:

周瑜没有夺权,孙权也委以重任给他,赤壁一战全权授予,表示了信任。周瑜死后也遵照遗言让鲁肃上台。后来吕蒙变样能文能武,孙权也提携他为大都督,偷袭荆州不费大军,甚至一兵一卒未损。在刘备70玩大军攻来时也把陆逊给扶上台,一举反败为胜。

骄傲动武,当断不断:

孙权在位期间发动了数次战争,孙权虽有才华但是领兵统御不强,出兵合肥也没带上什么军师,导致太史慈被杀。还有一次死了董袭等数位将领。偷袭荆州后不乘胜追击反而求和,失去了2分天下的机会。

孙权一生提拔人才,建设东吴,虽过世也有但不至于盖过其功。导致吴国成为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生子当如孙仲谋!

袁绍:

有统一天下的心但无能力,袁绍其实本来是想当一名汉室忠臣,率先杀了十常待,知道天下将乱就狠下心来灭了粉丝韩馥,并且趁着公孙瓒与幽州刺史不和时插上一腿。一举灭了公孙。

正面:胸怀天下

反面:优柔寡断,不听忠言

事例:袁绍趁乱夺冀州——反客为主

袁绍由于知道冀州地广粮多,不顾恩情反客为主,并且射杀盟军公孙越。虽然手段恶劣但是是一个霸主该有的魄力。一个字:狠

送功与人:

袁绍有了一定实力似乎骄傲自大起来,当时天子贫瘠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袁绍,但袁绍却放弃了机会,导致老曹得了中原。当老曹封他为太尉时却不受,还嫌弃官小。

有才不用(用人不当):

田丰沮授逢纪郭图许攸蒋义渠,颜良文丑张颌高览韩猛淳于琼。河北英雄如此多,可惜啊,却败给了曹操。

七:曹操和袁绍的性格区别是什么?

曹操狡诈果断,广纳良言,同时又猜忌心较重,

袁绍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心无大局

八:温酒斩华雄当中可看出袁绍有什么性格特点

能看出袁绍有私心。

我们看到书中袁绍有句话,叫做:“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袁绍说的是大实话,在后文中有颜良二十御合战败曹操名将徐晃的战例,有文丑双战张辽、徐晃不败的战例,可见颜良文丑确实厉害。

那么,颜良文丑为何不在呢?

演义中说了,袁绍在得知曹操发布的檄文之后,“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按照常理,既然袁绍聚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员出征讨伐董卓,怎么可能不带上自己的得力武将?是因为颜良文丑另有要事?是因为颜良文丑要包围渤海?都不是。当时的渤海郡并没有敌人窥视,而颜良文丑也一直没有在反抗董卓盛会中出现。

为什么出现这样怪异的事情?

因为袁绍有私心。

袁绍为何要参与反董卓联盟?因为袁绍被董卓通缉,在天下无法立足,虽然董卓表面上给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的官职,可是袁绍自认为自己是四世三公之后,其野心根本不在小小渤海一郡之地。而当十八路诸侯公推袁绍担任盟主的时候,袁绍更是慷慨激昂,许下一番誓言,貌似真的想为汉家除残去秽。

可是,袁绍不过是在演戏,袁绍不希望董卓被很快击溃,甚至希望董卓一直存在下去。就犹如盗贼的存在,使得百姓必须借助官差一样。董卓的存在,使得天下士大夫都会团结在袁绍这个盟主的旗帜下,听其号令,服其管束。

于是,当董卓在虎牢关战败之后,曹操建议追击,如果大部队前进的话,完全有机会击溃董卓。可是袁绍不听。

其他诸侯不出兵,大都是不敢出兵,要知道在当时除了孙坚曾经和董卓交手打过胜仗,多数诸侯都被吕布打的心胆俱裂。

可是袁绍不是不敢,而是不愿意。他的王牌,颜良文丑依然没有出现。

放走董卓,袁绍才可以继续在关东称雄,借助盟主大旗,拓展他的袁氏大业

九:袁绍简介及评价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汉末著名军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年)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评价:

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