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如何提高征管基础数据的质量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征管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税收征管工作,基础数据作为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载体,它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从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从计会部门税票核销、国库对账,到各业务科室出分类税收统计表,各项业务工作已越来越离不开征管系统中的基础数据。因此,基础数据的录入质量直接关系到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税收管理基础工作的提高。但目前在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影响征管基础数据质量的主要原因
(一)纳税人填报基础数据错误率较高
由于部分基础资料都是由纳税人提供或填报,其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基础数据和填报资料的质量。目前,巴里坤县各企业的财务人员文化程度、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税务登记表、纳税申报表不能正确填写,并存在资料报送不全、漏项等问题。例如,企业的经营性质和国标行业等参数经常会填写错误,哈密盛建工程施工有限责任公司巴里坤分公司在填写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时屡次修改,在房屋工程建筑和建筑安装中来回改动;兼营内容经常填写不完整,等等。
(二)税务人员对基础数据的管理存在漏洞
由于负责数据录入与审核工作的部分基层税务干部自身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缺乏一定的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因此在审核和录入各种数据时,随意性较大。如:在给新纳税人办理登记及纳税核定时,对企业行业分类、应纳税种等基础数据核定不准确;在录入退库信息时,往往不仔细审核纳税人资料,对政策掌握不够,在填写退库理由时较随意,这样在会统数据归集时会产生错误,巴里坤县目前的退税大部分都是政策性的退税,可录入时一般都在退税理由栏里填写成多缴税金;没有仔细审核纳税人营业执照中的经营范围,导致在税种鉴定时遗漏了税种;税收管理员、大厅工作人员没有完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形成了无效数据。类似的不准确、不完整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征管信息系统,形成了大量的垃圾数据和冗余数据。
(三)外部信息数据传递渠道不畅
由于税务机关与社会其他各部门间信息化发展不同步,导致部门间信息不能平滑对接和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在当前税收征管系统中,目前掌握的税收信息数据绝大部分是纳税人的申报数据,来自社会其他渠道的信息狭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税源监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共享渠道梗阻,导致税源信息监控的不具体、不系统、不全面。各涉税信息部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信息共享、内外联动的监控机制,造成税务机关与财政、工商、银行、土地、交管、统计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制度不健全,仅限于协作配合,没有实现信息共享,部门间缺乏联席制度,直接影响到税源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四)信息数据考核不完善
目前,税务机关数据质量考核评价指标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互不兼容,有的考核指标甚至互相矛盾,指标设置不科学,个别指标脱离实际,考核办法制定的太细、太繁琐,既不便科学考核,也不利科学管理。比如数据的采集、应用,要求税收管理员日常税源管理工作中应做什么,如何做,应该达到什么效果等缺乏全面认识和合理界定,对数据质量的好坏难以准确衡量,造成干多不如干少,干少不如不干的局面,致使以责任落实与追究为出发点的考核措施往往流于形式,也加重了基层的负担,造成基层疲于应付,甚至诱导基层为部分数据指标弄虚作假。
二、提高基础征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税收信息数据作为税收管理第一资源,作为税收预测、管理、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税收征管工作的依据,贯穿于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全过程,税收信息的完全性和有效利用很大程度影响着税收征管的效率。因此必须立足当前,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基础数据管理,实现税收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着力打......余下全文>>
二:如何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自1994年国地税改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完善,财政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依法治税等方面得到了突出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征管工作仍存在问题,例如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税源不清、漏征漏管、纳税服务不到位、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此,笔者就如何建立高效率的征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加强税法宣传和执行力度,建立新型税收信息化管理系统 工作实际中,由于存在纳税人信息失真情况,决定了税务机关必须具有对纳税人管理的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应包括税收的预测、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税源监控、优惠政策管理、税收资料的收集储藏特别要有纳税人银行信息资料和信用资料的储存。目前,虽然我国在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的进步,金税工程的实施对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但很多工作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不仅有助于降低税务机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有助于实现征纳平等和征纳互信。为了避免征纳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税收问题,税务机关应加强税法宣传,进行纳税辅导,减少纳税人受处罚的几率,减少纳税成本,进而减少了征管成本,从而提高了征管效率。 二、优化职能分配、均衡职能配置 在机构设置时要考虑征纳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执法权力。特别注意如何避免机构设置和业务活动的繁杂或重叠。在日常检查中要注意减轻对纳税人的经营活动的干扰;近年来我国税收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建立了税务系统内部监督、专门监督、纳税人日常监督等各种监督方式,同时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金税工程”的数次提速,使信息化建设取在短短几年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分税制不是分机构,机构分设固然有助于分税制的贯彻落实,但这绝不是必然条件。当前,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仍按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推进,这一工作思路决定了国地税机构重组合并势在必行。 三、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执法效率 首先,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要确保其合理使用。税收法律法规赋予执法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裁量是合理和必要的,但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控制,目的是使自由裁量权能够有效地运作,同时防止其被滥用。江西省地方税务局近年针对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自由裁量权条款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裁量标准,此举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税务行政效率,实现了自由裁量的公正,自由裁量权得到了控制。其次,完善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为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要从以下方面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一是要确认执法岗位,按照执法环节、工作时限、工作顺序、合理的确定不同的执法岗位,按照一权多岗的分权原则,使每一个岗位和人员都不能有完整的税收执法权力,以形成同事之间的权力制约。二要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规范系统的岗责体系,即每一个执法岗位均按照重要程度,内容多少等进行考察、论证,科学确定工作标准和权责权限。三要明确责任追究形式,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四是实施岗位的科学控权,对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进行量化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执法隐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重大的执法过错。五是要更加严格的实施责任追究。根据考评结果,对存在执法过程人员,根据其过错责任的大小,进行不同形式的责任追究,以确保执法质量和效率。六是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税收执法水平和监督意识。各级税务机关要严把进入关,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对未通过认证制度的要调离执法岗位。探索实行能级管......余下全文>>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之我见
一、当前在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征管力量薄弱,导致服务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市国税部门为适应当前形势,对所属乡镇分局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通过精简机构,基层分局由过去的行政区划设置,改变为现在的以经济区划设置。虽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办公经费,但从管理和为纳税人服务的角度上看,监控力度大大降低,由于税管员忙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管理中,根本没有精力对纳税人进行深层次的调查了解和宣传辅导,税管员在日常巡查的次数上远远低于从前,对纳税人在征管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知之甚少,影响了管理和服务效能,制约了税收管理和服务质量。
(二)管理手段落后,影响纳税服务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市的税收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税收征管仍处于由传统手段向信息化、程序化、科学化转换的过程中,信息传递、反馈、共享的速度和程度较低,税收征管仍然依靠纸质手工作业,征管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脱开“粗放式”和“人海战术”的鞠绊。纳税人在办证,尤其是在申办一般纳税人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便,既影响了税务机关的办税效率,又挫伤了纳税人的积极性。
(三)考评体系缺乏,服务工作流于形式。税管员制度明确规定,基层税务机关要通过加强对税收管理员工作业绩的考核,其中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必须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更加细化,每一项纳税服务工作都要有具体指标,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到事,考核到单位,考核到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纸质上。通过考核,真正使每一名领导和税管员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实现考核“收入”与考核“服务”并重。
二、加强税收征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职能,健全服务体系 按照人尽其才、人事相依的原则,根据管辖区域、管户数量、税源规模和人员编制对税管员进行定岗定编,实现分类管理,发挥人才优势和潜能。细化分解岗位职能,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行为规则和规范的业务流程,推进税收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税收服务,在机制上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加强税收业务及纳税服务的教育培训。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对税管员开展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在注重提高税收管理员财会水平、数据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掌握的同时,把为纳税人服务的相关要求进行重点讲解,让每位税管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服务知识。
(二)简化流程环节,规范纳税申报
一是简化办税环节,规范涉税文书。对已经纳入CTAIS并可在网上直接审批的,取消纸质文书的审批。二是统筹安排税收调查和日常检查等工作。避免多头重复安排内容相同的调查和检查事项。如对于税务登记、税种认定、减免税资格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等涉税调查事项,实行一次下户、调查办结。对于纳税评估,应针对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各个税种进行综合评估,国、地税联合评估,一年1次,避免多次下户,多头评估。三是规范申报。对纳税人的涉税资料进行规范管理。对已存入CTAIS系统按照“一户式”电子档案管理要求采集的各项基础信息,在纳税人办理登记类、认定类、申报类、审批类等各种涉税事项时,不得再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有关证件的复印件;税务机关在开展税收分析、税负调查等工作时,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涉税信息。对于长期选择电子申报方式报送涉税资料,且数据质量比较高的纳税人,可确定报送纸质资料的时限。如增值税、消费税的纸质申报资料采取年度报送,企业所得税季(月)度预缴申报采用电子申报方式,年度申报采用电子申报和纸质资料报送方式。
(三)创新征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国、地税机关在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基......余下全文>>
四:如何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提高入库质量
从审计和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企业多元化,跨地区、跨市、县经营现象日渐普遍,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总分公司、母子公司、改制重组以及其它类型关联企业越来越多;但因相关联行业之间采用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征管方式导致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亟需进一步加强监管。一是由于企业所得税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缴依据,以会计利润为基础,因此存在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人为转移利润的可能。如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目前采用的是按2%征收率核定征收,年终不再进行汇算清缴;而房地产企业采用按15%所得率预缴,项目结束后汇算清缴。当前房地产企业大多都有自己的建筑工程公司,这样就给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在政策上产生调整所得额的漏洞,由此减少企业所得税。二是关联企业利用内、外资优惠差别,新、老企业优惠政策享受的不同等政策转移收入和费用,偷逃了企业所得税。审计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关联企业的关联调查和监督管理,防范利润的非正常转移,逐步加大反避税力度,保证企业所得税的正常征收入库。(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企业纳税意识。税务部门应把税法宣传、财务人员培训、纳税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为税前扣除规定、纳税调整项目、新出台的政策法规等,真正帮助纳税人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政策信息,如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注重日常性检查,合理确定征收方式。一方面要配备综合素质和责任心较强的人员在税务登记岗位,严把税种鉴定关和征收方式鉴定关;另一方面要注重日常管理型检查,共享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信息,强化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认定管理。(三)是加强反避税调研,确定审核参照标准。通过对反避税调研,尽快出台内资关联企业调查管理办法,主要采集同类企业、产品的市场成本、费用、同类市场销售价格,以形成动态的、分地区、分行业、分产品的含收入、成本、费用等要素的指标信息库,作为转让定价审核调整的参照标准。(四)是实施重点稽查,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对利用内外资优惠差别、新老企业优惠政策享受的不同等恶意偷逃所得税的纳税人,实施重点稽查,加大反避税调整力度和处理处罚力度,保护所得税税基的完整,逐步遏制不合法的“避税”行为。
五:如何提升质量管理
一、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大力开展工程创优活动 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职工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施工企业要始终坚持振兴质量、以人为本、提高质量、教育先行的方针,把质量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报纸、标语等媒介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使全体职工增强质量第一意识、质量取胜意识、质量从严意识、质量自控意识、质量责任意识、质量标准意识、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意识。 编辑推荐: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动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所谓质量保证体系就是指企业为保证工程产品质量,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企业所有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职有责有权、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由线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环环相扣、连结紧密的有机整体。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是按科学程序运行,基本方式是PDCA循环。其中P为plan(计划)、D为do(实施)、C为check(检查)、A为action(处理)。现在,我国普遍采用的是ISO质量保证体系。自从ISO9000族标准引入我国以来,便以其旺盛的市场生命力,迅速在我国企业中生根发芽,为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面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竞争,他已提升到全球化的新高度。企业意识到质量认证是提高质量管理、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于是ISO认证在我国进入高潮。ISO认证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认证工作,保证机构工作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认可制度已经确立,全社会特别是施工企业对质量认证的认识迅速提高,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认证机构和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认证队伍已经形成。当前ISO9000族贯标取证活动已在建筑行业普遍开展。为此,建设部成立了专门机构,出台了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对该项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几年来,获证企业逐渐增多,企业贯标力度进一步加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也有所增强。 3、解决好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在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内部体系运行和外部市场的矛盾。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导致了市场不规范、配套建设不同步等现象。为此,建议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适合建筑行业特殊性的有关方案和措施,积极筹措、统筹规划,搞好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并不断完善,使各类市场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体系,促进企业标准化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是质量标准与建筑企业实际结合的问题。贯彻ISO9000标准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灵活运用,才能具有较强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建筑企业的施工生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且多数是手工操作,各工序之间的穿插错纵复杂。这给过程控制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产品具有普遍的单一性,难以形成模式化的重复生产,不可能按照固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控制,而必须针对每一个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策划,制定生产程序。建筑产品先有顾客后有产品,顾客参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在材料采购、服务、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中融入了顾客的意见。如何做好与顾客的协调工作,将关系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为此,一是促使广大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质量管理进行再认识,对企业体系文件进行再学习、再培训,并从思想、组织、行为上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注重各个基础环节,加强以班组为单位的基础管理,适当时应对职工进行一定范围的管理知......余下全文>>
六:修改病句:加快管理提升工作,为提高质量效益提供保证。
1.缺少主语。2,加快。。。。。。工作,似乎动宾搭配不当。3,质量和效益在句中是并列的,要加顿号。
改为:我们要推进管理提升工作,为提高质量、效益提供保证。
七:如何提升管理质量
一、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大力开展工程创优活动 1、强化质量教育,增强职工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是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施工企业要始终坚持振兴质量、以人为本、提高质量、教育先行的方针,把质量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报纸、标语等媒介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使全体职工增强质量第一意识、质量取胜意识、质量从严意识、质量自控意识、质量责任意识、质量标准意识、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意识。 编辑推荐: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动质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所谓质量保证体系就是指企业为保证工程产品质量,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企业所有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职有责有权、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由线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环环相扣、连结紧密的有机整体。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是按科学程序运行,基本方式是PDCA循环。其中P为plan(计划)、D为do(实施)、C为check(检查)、A为action(处理)。现在,我国普遍采用的是ISO质量保证体系。自从ISO9000族标准引入我国以来,便以其旺盛的市场生命力,迅速在我国企业中生根发芽,为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面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竞争,他已提升到全球化的新高度。企业意识到质量认证是提高质量管理、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于是ISO认证在我国进入高潮。ISO认证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认证工作,保证机构工作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认可制度已经确立,全社会特别是施工企业对质量认证的认识迅速提高,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认证机构和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认证队伍已经形成。当前ISO9000族贯标取证活动已在建筑行业普遍开展。为此,建设部成立了专门机构,出台了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对该项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几年来,获证企业逐渐增多,企业贯标力度进一步加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也有所增强。 3、解决好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在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内部体系运行和外部市场的矛盾。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导致了市场不规范、配套建设不同步等现象。为此,建议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适合建筑行业特殊性的有关方案和措施,积极筹措、统筹规划,搞好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并不断完善,使各类市场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体系,促进企业标准化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是质量标准与建筑企业实际结合的问题。贯彻ISO9000标准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灵活运用,才能具有较强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建筑企业的施工生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且多数是手工操作,各工序之间的穿插错纵复杂。这给过程控制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产品具有普遍的单一性,难以形成模式化的重复生产,不可能按照固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控制,而必须针对每一个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策划,制定生产程序。建筑产品先有顾客后有产品,顾客参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在材料采购、服务、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中融入了顾客的意见。如何做好与顾客的协调工作,将关系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为此,一是促使广大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质量管理进行再认识,对企业体系文件进行再学习、再培训,并从思想、组织、行为上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注重各个基础环节,加强以班组为单位的基础管理,适当时应对职工进行一定范围的管理知识培训。按照体系的要......余下全文>>
八:质量改进通过什么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改进无非通过完善制度、提高人的能力、完善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九:如何加强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拓展非税收入征管工作
(1)加强基础管理,进一步提高征管质量 以贯彻落实《税收管理制度》为重点,全力抓好户籍管理的登记、调查、审查,“两率”的提高;各税种的确认变化和管理;减、免、退税的调查、审核、审批,核定征收企业的调查、审核、审批。切实加强征管基础建设,努力做到:基本情况清楚,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础工作扎实,基本程序应用规范,基本制度严格遵守,不断提高税收管理能力。 (2)加强税源管理,进一步组织好收入 要加强税收收入预测分析,在掌握企业当前业务经营状况和税源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同行业税负和预警下限。深化纳税评估,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依据清理陈欠,深入企业,搞好调查,着力提高税收的质量和水平。 (3)加强基层税务所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要全面落实纳税服务规范,加强纳税服务咨询辅导,搞好“一站式”服务。加大对企业自行网络申报和企业自行采集认证系统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认真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税收公告、政策宣传单、板、画等。加大税法宣传普及和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税收法制观念和税法的遵从度。 (4)加强社会综合治税力度,进一步扩大协税护税成果。 要发挥协税护税小组力量,不断加大对零申报企业、个体户、停业户、在逃户等协助管理工作,扩大协税护税成果。 通讯员:陈慧敏/大连市国税局园区分局
十:如何认识新常态下的财税政策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征管改革的认识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深化征管改革的前提。从当前情况看,要突出强化以下四种观念:一是要强化改革观念。充分认识深化征管改革对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防止税款流失、堵塞税收漏洞、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作用,消除对深化征管改革的等待观望思想、畏难发愁情绪,进一步提高推进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强化依法治税观念。改变传统的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按新的征管模式履行职责,按章办事,依法征收,体现执法公正。三是要强化服务观念。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深化纳税人对征管改革的理解,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配合的支持。四是要强化全局观念。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
二、优化要素,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优化征管要素,即优化纳税主体、征收主体和服务主体,其实质就是健全税收服务体系,为征管改革的全面深化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一是积极改进税收宣传的途径和办法,优化纳税主体。建立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除设立办税服务场所外,还要建立税法公告制度,确保纳税人及时、准确地了解税收信息。因此当前加强和改进税收宣传,关键要健全和延伸税收公告制度,为纳税人提供现行有效的税法信息、纳税指南,对政策法规的变动、变更及时公告,促进纳税意识的提高。可采取在办税服务厅设立“税法咨询窗口”、开通公开咨询电话、建立定期信息发布会制度等形式,传达辅导税收政策,以畅通纳税人了解税法的渠道,引导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二是深化“文明办税,优质服务”活动,优化征税主体,明确服务主体。税务部门征税的对象是纳税人,服务对象也是纳税人。要在强化税务人员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的同时,重点简化办税手续、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办税程序,养成文明、热情的办税行为,营造良好有序的办税环境。通过快捷、准确、规范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税务事宜办理等服务工作,加深征纳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强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要适应改革需要,下大力气提高税务干部素质,突出稽核查帐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税收会计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强化职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税收聚财职能和监控能力,确保国家财政收入。衡量征管改革的成败得失,也主要以能否有效地组织税收收入为标准。因此要以新的征管模式为依托,不断强化税收聚财职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1、巩固和完善纳税申报管理机制,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一是要完善纳税申报管理制度。简化申报手续,建立科学、简便的申报程序。归并统一申报表格式,设计简便易行、填写方便的申报表,方便纳税人。二是对外强化申报制约机制。试行分类管理的申报管理办法,把纳税人按申报情况分为A、B、C三类,与日常税务稽查工作相结合,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纳税申报不正常的纳税人,加强日常检查,加大处罚力度,促其尽快走上正轨。同时,强化“以票管税”,对不能按期申报的纳税人严格发票使用控管。三是提高申报准确性。加强对零申报、负申报等异常申报现象的稽查,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堵塞税收流失漏洞,四是积极推行电话申报、邮寄申报、远程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手段,方便纳税人,提高申报质量和效率。
2、建立严密科学的税务稽查体系,突出稽查的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税务稽查是组织收入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新的征管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根据“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健全稽查工作制度,规范稽查行为,提高稽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坚持分类稽查制度,提高稽查的针对性。按重点稽查、日常稽......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