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最终消除了贝克莱悖论
贝克莱悖论的解决
使分析基础严密化的工作由法国著名数学家柯西迈出了第一大步。柯西于1821年开始出版了几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与论文。其中给出了分析学一系列基本概念的严格定义。如他开始用不等式来刻画极限,使无穷的运算化为一系列不等式的推导。这就是所谓极限概念的“算术化”。后来,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给出更为完善的我们目前所使用的“ε-δ ”方法。另外,在柯西的努力下,连续、导数、微分、积分、无穷级数的和等概念也建立在了较坚实的基础上。不过,在当时情况下,由于实数的严格理论未建立起来,所以柯西的极限理论还不可能完善。
柯西之后,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康托尔各自经过自己独立深入的研究,都将分析基础归结为实数理论,并于七十年代各自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实数体系。魏尔斯特拉斯的理论可归结为递增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原理;戴德金建立了有名的戴德金分割;康托尔提出用有理“基本序列”来定义无理数。1892年,另一个数学家创用“区间套原理”来建立实数理论。由此,沿柯西开辟的道路,建立起来的严谨的极限理论与实数理论,完成了分析学的逻辑奠基工作。数学分析的无矛盾性问题归纳为实数论的无矛盾性,从而使微积分学这座人类数学史上空前雄伟的大厦建在了牢固可靠的基础之上。重建微积分学基础,这项重要而困难的工作就这样经过许多杰出学者的努力而胜利完成了。微积分学坚实牢固基础的建立,结束了数学中暂时的混乱局面,同时也宣布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彻底解决。
二:贝克莱悖论的基本观点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质就是“虚无”。贝克莱深知物质概念是一切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的基石,因此,他千方百计地攻击唯物主义的物质不说,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图达到他取消物质的目的,宣称物质就是“虚无”。他说:关于“物质”或“有形实体”的学说,是“怀疑主义”的主要支柱,同样,一切“无神论”和“不信宗教的渎神的企图,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物质的实体从来就是“无神论者”的挚友,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他们的一切古怪系统,都明显地,必然地依靠它;所以一旦把这块基础去掉,整个建筑就不能不垮台”。他认为,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与之相应的观念。由此得出结论,物质就是“虚无”,他讥笑唯物主义者说:“假如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把物质一词用成和别人所用的无物一词的意义一样”。贝克莱就是这样攻击唯物主义的,但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的客观存在,是人类长期实践所证实的,决不是贝克莱可以取消得了的。第二,存在就是被感知。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例如,我们看到一个圆的形状、红的颜色,嗅到香的气味,把这些感觉集合起来,人们就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并把它当做一个单独事物来看待。由此得出结论,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然而,观念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实体,就是我所谓的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观念只存在于这个东西之中,或者就被这个东西所感知。主观唯心主义在我国也同样存在,明代的王阳明(1472——1528),集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有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哲学叫做“心外无物”。就是说,万事万物,包括月亮、太阳……都存在于他的心中。一般人可能会这样反驳: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它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唯我论的可悲结局,既然,世界只存在于他的感觉中,那么世界上也就只有他一人是存在的了,这是何等荒谬呢!如果我们质问主观唯心主义者,既然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你的感觉,那么当你还没出世之前也就是还没有你的感觉的时候,生你的父母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们是无法回答的。然而,以上反驳是站不住脚的。要了解贝克莱的思想,绝不可把物质与存在(或非物质与不存在)混为一谈。贝克莱的理论是“非物质论”(Immaterialism),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能进行思考的心灵(Mind)和不能进行思考、只存在于心灵之中的观念(Proception)。物质(Material)是不存在的,因为它被证明是一种没有性质的物理客体(参看贝克莱的早期著作)。我们能够感知到主观存在的观念,经验到作为客观实体的心灵。贝克莱的思想绝不等同于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有很大的唯我论倾向,但贝克莱是反对唯我论的。贝克莱指出:我们所感知的只是观念,我感知不到的观念,对于我的心灵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对于别的感知到它的心灵来说,这个观念就是存在的,因为所谓的“心灵”并不是仅仅指我的心灵,而是指所有的心灵,包括永恒不朽的心灵——God,God给予所有观念以感知,于是它们即使不为人所感知,也是存在的,别忘了贝克莱可是个有神论者。对于生身父母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如此解释:我们在没有出世之前自然经验不到父母的心灵,父母的心灵实体对于我们的心灵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其他心灵(比如祖父祖母、父母的朋友们等等)来说我们的父母也是不存在的,他们可以经验到我们的父母的......余下全文>>
三:贝克莱悖论的简介
对于无穷小量所带来的数学本身非逻辑非严谨性的问题,那些曾具体从事微积分研究的数学家们早就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思考,在他们之间并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和争论。从数学的角度看,如何较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或许可以被看成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又只有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进行考察,特别是密切联系当时在欧洲人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基督教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围绕无穷小运算所展开的激烈争论及其内涵。
四:贝克莱的谬误在哪里
晕,上面的回答又被通过了,这个作为备选吧,谁知道那些BT什么时候看见我违规说脏字又删除了...
========================================================
和上面拉开距离
我用tonrry回答的被封了......
很抱歉,那文章我没看完,罗素搞理论研究还真不是一般的没条理……
既然罗素认为“这些篇对话我打算只考察第一起连同第二篇的开头部分,因为这以下所讲的一切在我看来是不那么重要的。”那我们也应该被允许不看完他的文章。
------------------------------------------------------
先简单的答复一下:
1.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谬误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我们说它存在,是因为它在我们的感知(意识)内。”对于这个唯心主义的命题,我们要指出其错误,只能依据唯物主义:既罗素下面说的“他以为他是在证明一切实在都是属于心的;其实他所证明的是,我们感知的是种种性质,不是东西,而性质是相对于感知者讲的。”既贝克莱说的只是我们感知到了一种存在的非全部性质,而不是这个存在的全部——他没能证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他提出的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完满。
2.罗素认为贝克莱观点的谬误在哪里?
上面引用了。
3.如何反驳我的观点?
我不能反驳。
-----------------------------------------
下面加以详细解释:
关于存在、感知和实在的问题,还是要看看黑格尔的《小逻辑》、海得格尔的《存在与在》、《庄子》、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一卷,甚至笛卡尔的《方法论》,以便于巩固自己的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的信仰。
你看,我用了“巩固”,既是说明唯心还是唯物,在自己能思考并已经能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便已经倒向一边了。
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奇妙无比,我们认为自身同样奇妙。我们睁眼即看到一切,闭眼即一切皆空——不如说是闭心——这完全可以成为唯心主义最有说服力的依据,那么当今伟大的、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们如何反驳呢?公平的讲,没有任何办法,因为谁的经验能超出自身以更有说服力呢?
唯物主义说:
第一,世界先有物质,然后才有意识。
第二,意识是具有高度发展和组织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第三,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但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就从前面提到的该死的公平来驳倒他们:
第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告诉我们,地球以及宇宙这个物质已经存在的时候,还没有人类,所以意识后于物质。但是先于意识的物质真的存在么?谁个人看到了先于意识的物质呢?很明显,那时候还没有他。
第二,我也这么认为。
第三,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我们同样可以说我们所知的物质全部在我们的意识内。唯物主义者并不能告诉我们任何意识外的物质,他只要举例了,那就以为着他所指的事物已经在你我的意识内了。
不管这是无赖的、视而不见的否认还是严肃的论证,唯物主义面对唯心主义没有任何办法。甚至我们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内心总会有“天啊,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它应该是存在的。”等一系列的唯心主义想法。
既然要公平,那么我们仍旧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驳倒唯心主义:
既然存在既是被感知,那么我们至少应该也承认在我们意识内被感知的这种存在,它,在别人的感知内是另一种样子的——如若不然,我们怎么还有争执呢?即便是这样,为什么一个人死了,可这个被感知的世界在其他人看来却没有什么变化呢——除了少了这个人以外?
我们还得承认,我们对物质的认识总是会随着认识的增加......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