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 教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我在刚开始做辅导员的时候就有过这方面的失误。曾经因为一个女生在课堂上讲话,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批评了有半个小时,结果该女生在办公室嚎啕大哭,弄得我又被动又紧张,把整个初衷搞砸了。这件事每次想起来我都非常的后悔,不就是在课堂上讲话的了吗,有必要如此大动肝火吗。后来我改变了和学生谈话的方式。学生有什么错误尽量的把学生叫到外面去说,而且谈话的声音不大,还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当学生发展非主流的兴趣爱好时,只要是健康的,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班有个学生,有一段时间经常的请假,说是身体不舒服要看病,可是我发现他根本没有病,他在说谎,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才讲了实话,原来是要准备参加一个歌唱比赛,我当时就说,这是好事啊,我支持。还找我们系的声乐老师帮他指导。他知道我支持他以后就不一样了,请假次数减少了许多,每次参加歌唱比赛都会高兴的告诉我,让我帮他出主意,我也经常的鼓励他。他参加了多次的比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再次,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作为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保持清醒头脑,使这种珍贵、纯洁的情感向着有利与生活、学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教和学的互动是在师生的交流中产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现象。教师只与个别班干部和“优等生”交流,学生只愿与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交流。教师在上面讲,讲完了就走,学生做完笔记就算完成了任务。

首先,教师同学生交流沟通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而每个学生又有天赋条件差别,家庭环境的差别,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更有一些因家庭不幸,失去了亲情,性格扭曲的,或是因社会不良影响染上恶习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班上有个学生成绩很差,大一开学初经常旷课、迟到,平时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后来通过同他家人联系,才得知他的父亲早在他六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又改嫁了,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生活费和学费都是村里人凑的。了解情况后,我认为他不好好学习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系。因此,我常常找他谈心,从感情方面开导他,感化他,关怀他。慢慢地,这位同学开始发生了转变,下半个学期迟到、旷课现象逐渐减少,上课的状态有了较明显的好转,也开始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上的活动,各方面表现都有了进步。

其次,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学生交流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学生,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如果教师能以亲切的语气随口叫出一位学生的名字时,他会感到愉悦,尤其是在师生接触交往的最初阶段,教师能很早记住他的名字,更会产生某......余下全文>>

二: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着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体罚,学生也必须绝对服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关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师生关系也受到这种金钱关系的污染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

三、 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爱生的基础,而正确的教师观则是学生尊师的基础。教师的学生观大致可分为两类:有的教师却片面地认为学生中调皮捣乱者多,愚蠢不可教育者多,因而他们处处与学生相悖而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教育。与之相反,有些教师认为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听话的还是顽皮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可以教育好的,因而他们总是以满腔热情、坚强的意志、高明的教育教学艺术把学生教育好。可见,教师的学生观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教师不仅应有正确的学生观,而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往往是教师的学生观的反映。学生尊敬教师,是向师性的反映,不能代表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两个极端:尊师心理和轻师心理。师生双方都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冷静、客观、全面地考察分析对方,才能树立比较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从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 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因素。

教师的民主作风对生关系的影响极大。有些教师不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不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努力,而只是盲目地追求个人权威,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的要求和做法是否全合乎教育规律和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一味要学生言听计从。他们还任意惩处学生,使学生受到心理压抑却不......余下全文>>

三: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语文班 谢晓川【摘要】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的发展影响相当明显。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课堂气氛的前提、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润滑剂。进而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平等待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为人师表。【关键词】师生关系 必要性 途径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物质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但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往往影响更大。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那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有什么作用呢?以下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课堂气氛的前提要愉快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智力活动环境,教师学识的渊博、语言的生动,推理的清晰,是提高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因为它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畅通,反应迅速,学习效率提高。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人的道德品质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对人际关系的亲身体验,学生正是在与老师真诚的交往中,感受着人间的真、善、美,体验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这种坦诚友好,关心理解的真情,对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真情去对待别人,而且在实践中通过反复体验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最终成为固有的个性品质。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润滑剂少数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进生得不到老师应有的关怀,使学生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自卑感不断增强。当后进生自尊被老师一次次无情地伤害时,学生的自尊和自卑在心理的天平上产生严惩错位,导致他们和教师搞对立,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由此可见,做后进生思想工作的关键是改善师生关系。从而对教师的教导易于接受并变为自己的行为。其次,师生关系的改善可以改变后进生在集体中的地位,消除同学们对他们的歧视,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间的平等,以及做人的尊严,从而循序渐进地改变其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的贯彻新课程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过程,正在由不成熟的人向成熟的人过渡。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但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的容器。而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赖于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是说教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样,把学生当作泥土或石膏任意捏塑。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其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究,明白事理,理解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获得学习、做人和生活的能力。......余下全文>>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征是什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策略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赖以传授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学生人生初期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使他与社会与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影响他整个的人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师,面对当代社会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日益扩大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的现实,应不断地思考自身职能,使学生们在富于教育性的师生关系中不仅获得知识与智能的发展,而且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

那么,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何积极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作初步的思考。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可行性策略

(一)、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说民主是架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

(三)、放宽视野,鼓励学生批判。只知道盲目服从,一味接受的学生永远只能生活在权威、老师的阴影里,成为知识的奴隶,老师应放远目光,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出发,鼓励学生向书本、向教师、向权威挑战,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四)、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教学过程,实则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的培养,同时他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他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作好表率作用。

此外,教师要更好地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必须不断充电,完善自我。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补充新鲜血液,才能正确地给学生以指点,顺利地和学生合作,学生才会因教师无形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并在老师的身教影响下乐于求知,积极探索。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人际关系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大量事实表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其心理则会健康发展;

反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有敌对思想、自卑感,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大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关系适应良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假如师生感情好,老师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同样,在良好的师生......余下全文>>

五: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芙蓉田学校 覃德辉

师生关系 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它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过硬的教学水平,更加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融入到学生中,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和了解学生。

老师就要更多的关注学生,走到他们中间去,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让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忘记你是他的老师,而是把你当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有耐心,面对犯错学生时,要充分了解情况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要多关系和鼓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多发现他们的好处,并适当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

其次,投其所好。先与他产生共同的话题,再加以引导。

三、人格上尊重学生?

从心理角度看,初中生的心理已经基本成熟,但还有待完善。他们特别重视人格的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注意这一点,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多么切,他们也无法理解。?

勿庸置疑,老师批评学生,也是师爱的一种体现。但如果老师动辄公开批评或训斥学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但不理解,不接受这份爱,反而会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四、感情上关心学生?

从感情上来说,每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是人之常情。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老师关心学生,可以让学生在感情上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关心学生,不仅仅是指学生生病时送水送药,更多的是了解学生,乃至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苦痛,排解他们的忧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关注他们的生活,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遇到困难,由于家庭成员的纠纷而终日焦虑不安,学习后对自己的成绩不满而感到忧虑,等等。老师要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使学生切实地、具体地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对老师所要求的会自觉地、积极地做好。?

五、工作中信任学生?

老师信任学生,是师爱的一种很深刻的表现,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有效的方法。信任是心与心的直接交流,无需语言解释,学生能心领神会,并在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动力。即使是一个很顽劣的学生,如果老师肯信任他,让他去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他也会做得非常出色。而且,在信任他的这段时间内,他违反纪律的现象要少得多,甚至有可能完全改掉自己的缺点。?

爱是互相的,学生在理解了老师的爱之后,也会以爱回报教师。他们回报的方式就是尽量少让老师为他们操心,自己尽可能地按老师的要求管束自己的言行。这样,学生原来被动地由教师管理教育而变为自我管理教育了,而且表现得相当主动积极。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教育效果却大大提高了。

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2、教师要有良好的品质和人格

3、教师要有一颗宽容心

4、提高素质,锻炼工作能力。

5、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观

6、交换位置、让师生间多一些理解

7、虚心接受批评,让师生关系成为知已

七: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 教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我在刚开始做辅导员的时候就有过这方面的失误。曾经因为一个女生在课堂上讲话,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批评了有半个小时,结果该女生在办公室嚎啕大哭,弄得我又被动又紧张,把整个初衷搞砸了。这件事每次想起来我都非常的后悔,不就是在课堂上讲话的了吗,有必要如此大动肝火吗。后来我改变了和学生谈话的方式。学生有什么错误尽量的把学生叫到外面去说,而且谈话的声音不大,还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当学生发展非主流的兴趣爱好时,只要是健康的,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班有个学生,有一段时间经常的请假,说是身体不舒服要看病,可是我发现他根本没有病,他在说谎,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才讲了实话,原来是要准备参加一个歌唱比赛,我当时就说,这是好事啊,我支持。还找我们系的声乐老师帮他指导。他知道我支持他以后就不一样了,请假次数减少了许多,每次参加歌唱比赛都会高兴的告诉我,让我帮他出主意,我也经常的鼓励他。他参加了多次的比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再次,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作为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保持清醒头脑,使这种珍贵、纯洁的情感向着有利与生活、学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教和学的互动是在师生的交流中产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现象。教师只与个别班干部和“优等生”交流,学生只愿与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交流。教师在上面讲,讲完了就走,学生做完笔记就算完成了任务。

首先,教师同学生交流沟通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而每个学生又有天赋条件差别,家庭环境的差别,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更有一些因家庭不幸,失去了亲情,性格扭曲的,或是因社会不良影响染上恶习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班上有个学生成绩很差,大一开学初经常旷课、迟到,平时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后来通过同他家人联系,才得知他的父亲早在他六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又改嫁了,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生活费和学费都是村里人凑的。了解情况后,我认为他不好好学习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系。因此,我常常找他谈心,从感情方面开导他,感化他,关怀他。慢慢地,这位同学开始发生了转变,下半个学期迟到、旷课现象逐渐减少,上课的状态有了较明显的好转,也开始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上的活动,各方面表现都有了进步。

其次,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学生交流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学生,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如果教师能以亲切的语气随口叫出一位学生的名字时,他会感到愉悦,尤其是在师生接触交往的最初阶段,教师能很早记住他的名字,更会产生某......余下全文>>

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并不因为教师把他们当成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而就成了完全被动的客体,相反,学生始终是自身意识与活动的主体。

(2)在整个现代教育过程中,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景、内容、方式、条件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而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也不再是通常所见的对教师提问的一种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3)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为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只有建立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保证学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在学校中出于什么地位,其主体性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在师生关系着的态度。在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是师长,传授知识,做好榜样;应该是朋友,在学生遇到心理障碍,经济困难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应该是参谋,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一、注意心理沟通,以情激情

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来建立师生关系外,还应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优秀的教师会以一个手势、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停顿,或者一个淡淡的微笑,拍拍头、抚抚肩,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启迪学生的智慧。当然,教师如果本身精神萎靡不振,这种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绝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应以情激情,教师爱他的学生,学生也就爱他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一把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师生关系和谐,就容易发生教学的积极反馈,这样就必然会给教师带来信心和激情,教师也就越讲越起劲,越讲越愿讲。教师的情感再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就越听越愿听,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识。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自愿地去学,去掌握新知识。如此循环下去,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师生心理信任感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体察学生的心理,透过学生的外部表现,甚至眼神的细微变化,观察他们的内心愿望,进而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尊重他们唤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摆脱施教者与被施教者之间的心理束缚,使教为学服务。学生发表了与教师不同意见时,教师应虚心听取,做出公正评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态度热情,主动接近他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自卑感。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其次是用真情与博爱填充课堂。入情才入理,入理才能入心,学生入心才能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走入学生,了解学生爱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的愉快教学的素材,将思想政治课中的点点滴滴融入其中,体现了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宽容的心态。另外,我们要把爱洒向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品学较差的学生。当他们取得成绩、进步时给与肯定和赞许。 二方面是教师要勇于承认失误,体现师生间的平等。“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肯定会有失误之处,如说错一个概念、一时理解的错误等等。有些教师为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就刻意地回避错误、为自己“辩护”,这样做反而是适得其反,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威信,还使学生产生反感。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失误,应立即承认错误,并要用于说出“对不起”三个字。这样就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要改正。 三、调节课堂气氛,组织好人际合作

在众多的同学与教师这一集体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会发展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上老师注重组织好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合作,调节好师生、......余下全文>>

九: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经常问老师题目,然后遇到老师都打招呼,上课讲纪律,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去找老师聊聊天什么的。。。。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做一个课代表or学习拔尖...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