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经题彼得在五旬节那天讲道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这句话在圣经哪章哪节
使徒行传 第二章 14-----47
徒2:1 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
基督教的第一篇讲章
使徒行传二章十四至四十二节是新约中最富于趣味的一段,因为它是基督教第一篇讲章的纪录
二:耶稣的死亡对你有什么启示
当上帝的二子真好…
三:耶稣死后复活的历史确实记录 - 请提供史实资料
这个没有事实证明的,也没有真实的资料。耶稣复活应该只是个传说吧!
四:基督教是怎么来的?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一个,它的教义传遍世界,教众也分布在各个国家,无异于是当今世界第一宗教。
这个庞大的宗教,其起源和发展也历经各种波折。起初,基督教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教派——拿撒勒派。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犹太教教徒们通常都以弥赛亚降临说作为思想武器去反对罗马统治的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罗马征服耶路撒冷以后,犹太教内部由于对罗马统治和人民起义持不同态度而形成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赛尼派、短刀党(西卡尼派)、奋锐党等不同派别,原始基督教的伊便尼派、拿撒勒派等就与其中的艾赛尼派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派别因反对处于犹太教正统地位的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而被斥为异端,从而最终演变、发展成一种新的独立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Jesus)。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玛利亚未被迎娶前,圣灵降临在她身上,使她怀孕。约瑟一度想休了玛利亚,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过来。耶稣三十岁时受了约翰的洗礼,又在旷野中经受了魔鬼撒旦的诱惑,这一切坚定了他对上帝的信念。此后,耶稣就率领彼得、约翰等门徒四处宣传福音。耶稣的传道引起了犹太贵族和祭司的恐慌,他们收买了耶稣的门徒犹大,把耶稣钉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后,耶稣复活,向门徒和群众显现神迹,要求他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宣讲福音。从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产生之初只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犹太教宗派,它的成员以真正的犹太教徒自命。从l世纪中叶起,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犹太人被吸引到基督教的社团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义、组织制度和礼仪等。这样,到2世纪中叶,基督教社团已从没有自我意识的初期阶段发展成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具有独立形态的基督教会。
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直到当罗马对基督教的镇压显然徒劳之后,帝国的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任何以强力消灭基督教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而且要有效地控制帝国,都必须首先维持和基督教会的和平。于是,继311年的《宽容饬令》规定停止迫害基督教之后,313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又颁布了著名的《米兰敕令》,宣布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的合法地位并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罗马统治者开始大力扶植基督教,并逐步使其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之后在392年狄奥多西一世公布法律禁止在任何场所向异教神诋献祭,同时规定基督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因此,这一年一般被看作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开始。
然而,基督教内部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分歧日渐增大,文化传统、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不断促使两大教会不断分裂,但最根本的直接原因则是双方领导集团为争夺教会的最高统治权不断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基督教在1054年彻底分裂。东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正统性”被称为“正教”,又因是东部教会,所以又称“东正教”,而在崇拜仪式中要用希腊礼仪,所以又称“希腊正教”。西部教会则强调自己的“普世性”,被称为“公教”,因为其领导中心在罗马,所以又称“罗马公教”,汉语译作“罗马天主教”。
基督教有六条基本教义:
1、三位一体: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认为上帝就其本质而言只有—个,但是具有三个位格:
圣父,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独一无二的、无所不能的上帝,创造有形、无形的万物的上帝”;圣子,即耶稣基督,是“独一无二的主,为圣父所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凭着他而受造的”,他“为拯救世人而降临......余下全文>>
五:路加福音第一章第26节到第38节讲章
使徒保罗曾写信给提摩太说,“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但愿我们也能以相同的心情和精神,来研究这个故事。
我们先看这事件的背景,再来研读故事本身。
在观察事件背景的时候,要注意两件事:
1·是地点;
2·是人物。
地点
地点是在加利利,而不是揂太;是拿撒勒,而不是耶路撒冷;是马利亚的家,而不是圣殿。犹太是全地的中心,是几百年来神拣选作为他作工的场所。根据我们主一向的说法,耶路撒冷是大君之城。圣殿则是这城的中心,是神的居所,是他向他的子民显现,与他子民交往的地方。
当天使带着大喜的信息来到世上时,他略过了犹太,而到了加利利。许多世纪以来,加利利这个地方一直受到人们的轻视。早在以赛亚时代,这种现象就已经存在了。
但那受过痛苦的,必不再见幽暗。从前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赛9:1)。
即使在以赛亚的时代,加利利已充斥着外邦人,并且人们提到它的时候,都带着一种鄙视。到了耶稣降世的那个时代,加利利是在分封的希律王统治之下,境内建了许多拜偶像的庙宇,它的百姓也沉迷在外邦人的娱乐、竞技中。因此,仍保持自尊和权力的揂太,就对加利利心存藐视。但神的使者加百列,却往加利利去。
天使也略过了大君之城耶路撒冷,到拿撒勒去。拿撒勒位于耶路撒冷东北方约七十里处,是从耶路撒冷往腓尼基的推罗、西顿之中间站。我要在这里稍作停留,因为这对我们下面的研读很重要。拿撒勒矗立在一个山坡上,山脚下就是连接推罗、西顿和耶路撒冷之间的大道。沿着这条大道行走的,有罗马的军人,希腊的商人,希腊的行旅,犹太人的祭司。在我孩提时代,一般人还以为拿撒勒不过是一个不到三千人口的小村落。现在我们知道,当时的拿撒勒,人口至少有一万五千人。它是加利利的一个城,由于地理上的位置,罗马兵丁常在那儿逗留过夜,希腊商人也在那里的旅馆投宿。拿撒勒是酝酿腐化的温床。我不必多加解释,只要你想象一下,就能知道在这些情形下,拿撒勒是一幅怎样的面目。
当拿但业说,“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么?”这话时,他是站在一个熟悉这地方的立场说的。这句话是圣经中常常为人误解和误用的经文之一。我们一般都认为,拿但业说这话是因为蔑视它的地方小,以及它与加利利的关系。但是别忘了,拿但业是这城市邻近的人。他对拿撒勒是一清二楚,他直率的问这句话,没有出于任何诡诈。他实际上是说,拿撒勒这样腐败的地方,还能出甚么好的呢?但是天使到拿撒勒去,到可能是当时那个地区里最腐败的一个城去。
神在人类的历史中行动时,人若使神所设立的场所堕落了,神就不再使用这些场所。那个地区枯萎了,那个城市败坏了,圣殿被摧残了,神的使者就略过这一切。神离弃他所拣选的地域,抛开他所爱的城市,略过了他所设立的圣殿。关于这故事发生的地点,我们就讲到这里。
现在来看人物。这里有两个人:马利亚和约瑟。此处提到了约瑟的名字,但没有说到其它有关约瑟的事。我们可以从马太福音1:18;13:55找到关于约瑟的描述。那里告诉我们,约瑟是个“义人”,他也是一个木匠。我们常说我们的主来到贫穷中,但不要忘了,贫穷是一个相对的词。他诚然不是出身于富豪之家,但也非一贫如洗。在拿撒勒那样的城里,一个木匠之家算不上是赤贫之家。箴言里记载了亚古珥的祷告,“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我想用不贫不富来形容约瑟和马利亚的家境是最恰当的。
马利亚
让我们看看马利亚。基督教会长久以来都错待了马利亚。我们主张,拜马利亚就是拜偶像。但是在我们企图纠正罗马教会过分高举马利亚的时候,我们又往往忽略了她,没有公平地对待她,以致几乎遗......余下全文>>
六:基督教圣经以弗所书5章1-21节有哪些讲解
以下是对各节经文的主要解释,希望对你有用。
弗5:1
所以,你们该效法上帝,好象蒙慈爱的儿女一样。
【注释】
效法者。其希腊文为mimētai,意为“模仿者”。该节是弗4:32的延续和扩展。使徒极力主张要效法上帝,特别是在饶恕上效法。上帝就是模范,是我们竭力要达到的目标,在这点上特别提到了饶恕的精神。因着上帝自己的恩典,真诚坚定的信徒当然是可以学会饶恕的,正像上帝饶恕一样。
蒙慈爱的儿女。或为“蒙爱的儿女”。知道上帝爱我们,是能够效法他的首要之源头(约一4:19)。认识到他是我们的父亲,就鼓励了我们彼此相爱(约一4:11)。那些真诚地称呼上帝为他们父亲的人,必定会不可避免地视其他人为弟兄姐妹。
弗5:2
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上帝。
【注释】
凭爱心行事。或“继续行走在爱中”,“使用爱心说话成为一种习惯”。人的生命要在爱的氛围中度过。关于“爱”(agapē)的定义见林前13:1注释。
基督爱了我们。可以引用到重要的原文证据(参见本册注释第10页),句中应为“你们”而不是“我们”(参弗4:32)。
舍了自己。基督献上自己以显明他的爱,我们也不能做得比此更少。基督之爱的力量如此伟大,以至他愿意甘心奉献自己为祭物。他道成肉身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展现他与天父的爱,因为“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5:19),“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
供物和祭物。圣所的祭祀服务预表了基督的事奉与牺牲行为。基督自我甘愿的牺牲,在古以色列人的仪式中预表出来了。有人提出“供物”和“祭物”两个词之间有差别,“供物”表示没有流血的奉献,而“祭物”表示被杀的祭牲。不过由此译过来的希腊原文并没有暗示这样必要的区分。保罗很可能是借用诗40:6的短语。
馨香的气味。字面意义为“一种闻起来馨香的气味”。天父上帝非常喜悦基督的奉献,也非常喜悦那奉献的精神;然而这并不是说他需要被平息消气或被调和(见罗5:10注释)。对“馨香的气味”的描述,更多见林后2:15注释(参腓4:18)。
弗5:3
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
【注释】
但是(至于)。保罗常常列出显著的对比,来增强他信息的效果,这是其中之一。他现在所要列举的,是与基督奉献的“馨香气味”完全相反的对比,是最令人反感之物。
淫乱。其希腊文为porneia,形容所有不正当的性关系的通常用语(见林前6:18注释)。
污秽。或“不洁”。淫乱与污秽常一起被提到,如林后12:21;加5:19;西3:5。保罗从对圣洁之爱的描述过渡到了对这种不圣洁的爱的描述,来显明这最神圣的感情可以如何被败坏。
贪婪。其希腊文为pheonexia,意为“意欲得到更多”。把这个罪与淫乱、污秽联系在一起看可能很重要(参林前5:11;弗5:5;西3:5)。贪婪是贪心想要更多,而这也是所有肉体罪恶的一个标志。对色欲和财物的贪婪被认为是列在较明显的罪恶之中,且要被所有带着基督徒之名的人所厌恶。多少基督徒预备好了把贪财之罪像淫乱之罪那样同列在邪恶之类呢?贪恋是一种致死的罪,常常在最有声望的圈子中被忽视;事实上,它常常就被隐藏在诸如“竞争”与“成功”等词语的背后。
提。这些罪如此惊人可怕,以致在圣徒中讨论都显得不合宜。为了责备,它们必须被提出来,但却不应该不必要地讨论它们,因为它们不应该出现在圣徒当中。
圣徒。其希腊文为hagioi,意为“圣者们”(见罗1:7注释)。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