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商圈分析

一:便利店如何写商圈分析

写写周围人群的消费力,写写同类竞争店,写写交通和车站,写娱乐场所,写银行,写相关互补的店。

二:便利店和百货商店的三个商圈层次的顾客有什么不同

便利店就很明显就是以便利为主,首先是24小时营业,方便任何时候想买东西的人。其次是店小货品齐全,而且基本上是大品牌的产品才有的,而且是比较有人气的产品才会销售的,所以理论上是没有过期货。最后就是便利店一般是连锁的,所以销售的东西都比较统一,装修风格也是,只要你在这店买到,别的店都会有。

百货商店的话首先装修一般不会耿豪华和高档,营业时间也很固定(很多私人的想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关你也没办法)。其次就是货品杂而多,很多时候你进去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选什么的好,而且很多牌子你都不知道是什么,虽然货品便宜,所以一般高档货是比较少有的。最后就是质量的问题,因为便宜,而且货品又多,员工又少,所以会存在过期货的风险,因为便宜,所以很多百货店只要进货便宜,一般不会对供应商提供太多的证明,如食品安全检测报告等。

三:店铺商圈分析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商圈分析是指对商圈的构成、特点和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n 商圈分析应考虑的因素

¨ 人口数量及特点

包括居住人口数量、工作人口数量、过往人口数量、居民户数和企事业单位数,及相应人口年龄、性别、职业和收入水平构成等。

¨ 建设状况

包括公共交通、供电状况、通讯设备、金融机构等对于百货商店营销的方便程度。

¨ 社会因素

分析地区建设规划、公共设施(公园、公共体育场所、影剧院、展览馆),以及本地区的人文等,是否有利于百货商店的发展。

¨ 商业发展潜力

包括购买潜力和现有商场的经营状况。这两个因素是对百货商店影响的最直接因素。在对商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时,应计算该地区的商圈饱和度,以了解这个地区内同行业是过多还是不足。在商圈饱和度低的地区建店,其成功的可能性必然超过商圈饱和度高的地区。

商圈的类型

商业区

商业行为集中的地区,其特色为商圈大,流动人口多、各种商店林立,繁华热闹。其消费习性具有快速、流行、娱乐、冲动消费的特色,而且消费金额比较高。

住宅区

居住者在一万人以上,消费习性为消费群稳定,讲究便利性、亲切感,家庭用品购买率较高。

文教区

文教区附近一般有多所学校,该区消费群以学生为主,消费金额普遍不高,消费习性相对较休闲。

办公区

指办公大楼林立的地区,相应的附近会有较多的大型停车场。上班族的消费特点最主要的是时间稳定、集中。

综合区

综合区分为住商混合,住教混合,工商混合等。混合区具备单一商品圈形态的消费特色,一个商圈内往往含有多种商圈类型,属于多元化消费习性。

四:便利店的店铺选址有什么技巧?

便利店店铺开发过程中主要考虑四个因素:一是店址;二是时间;三是备货;四是快速(不需要加工)。在店址的选择上,7-11考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便捷,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在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行动范围内开设店铺,诸如距离居民生活区较近的地方、上班或上学的途中、停车场附近、办公室或学校附近等等。总的来说,7-11特别注意在居民住宅区内设立店铺,而且在决定店铺位置的时候,非常注意避免在下述地点建店,即道路狭窄的地方、停车场小的地方、人口狭窄的地方以及建筑物过于狭长的地方等等。

五:便利店顾客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有关人口数和家庭人口之组成,可参考选址地域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存档的户藉人口数和人口普查资料。所需调查的项目包括:

1.常住人口数

2.家庭及构成

3.人口密度

4.教育程度

5.从事行业

6.自然增加率

7.社会增加率

8.家庭人均收人

9.白天流动人口数

10.年龄构成

11.家庭年支出及支出结构

现就一些主要项目分述如下:

1.家庭人口及收入水平

家庭状况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家庭特点包括:人口、家庭成员年龄、收人状况等。如每户家庭的平均收入和家庭收人的分配,会明显地影响未来商店的销售。如所在地区家庭平均收入的提高,则会增加家庭对选购商品数量、质量和档次的要求。家庭的大小也会对未来的商店销售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一个两口之家的年青人组成的家庭,购物追求时尚化、个性化、少量化;而一个三口之家的家庭(有一个独生子女),则其消费需求几乎是以孩子为核心来进行。家庭成员的年龄也会对商品具有不同需求。比如,老龄化的家庭其购物倾向为购买保健品、健身用品、营养食品等;而有儿童的家庭则重点投资于儿童食品、玩具等。

2.人口密度

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可以用每平方公里的人数或户数来确定。一个地区人口密度越高,则选址商店的规模可相应扩大。

要计算一个地区的白天人口,即户藉中除去幼儿的人口数加上该地区上班、上学的人口数,减去到外地上班、上学的人口数。部分随机流入的客流人数不在考察数之内。

白天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多为办公区、学校文化区等地。对白天人口多的地区,应分析其消费需求的特性进行经营。比如采取延长下班时间、增加便民项目等以适应需要。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到商业设施之间的距离近,可增加购物频率。而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吸引力低,且顾客光临的次数也少。

3.客流量

一般在评估地理条件时,应认真测定经过该地点行人的流量,这也就是未来商店的客流量。人流量的大小同该地上下车人数有较大关系。上下车客人数的调查重点为:

各站上下车乘客人数历年来的变化。

上下车乘客人数愈多的地方愈有利。

上下车乘客人数若减少,又无新的交通工具替代的情况下,商圈人口也会减少。

根据车站出入的顾客年龄结构,可了解不同年龄顾客的需求。

一般而言,调查人口集聚区域是企业选择立地的重点。如:

·居住人口集聚区。如新建小区、居民居住集中区等。

·日常上班的场所、学校、医院等,乃白天人口集结之场所,也就是人口聚集地区。

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是人们利用交通工具的集结点,也是人口聚集之处。

体育场、旅游观光地及沿途路线也是人们集聚活动的场所。

4.购买力

商圈内家庭和人口的消费水平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因此,商圈人口收入水平对地理条件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人均收入可通过入户抽样调查获取。比如北京西郊某商厦在立地之初,就对周围商圈一至二公里半径的居民按照分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出家庭样本2000个。经过汇总分析,这2000户居民中,人均收入在月千元左右的约占50%,500—1000元的占 20%,1000—1500元的占20%,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下的10%;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约占10%。由此说明,该地区居民大都系工薪族家庭,属于中等收入水平。

企业在选择立地时,应以处于青年和中年层顾客,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可支配收入较多者居住区域作为优先选址为佳。...余下全文>>

六:商圈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商店的商圈有那几种商圈组成? 10分

任何一家商店的销售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条件的制约,这一地理限制就是以商店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得距离向四周扩展而形成得辐射范围,即所谓商圈。

商店的商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商圈,这是最接近商店并拥有高度密集的顾客群的区域,通常商店的55%-70%的顾客来自主要商圈;次要商圈,位于主要商圈之外,顾客密集度较稀的区域,约包括15%-25的顾客。边际商圈,指位于次要商圈以外的区域,在此商圈内顾客分布最稀,商店吸引力较弱,规模较小的商店在此区域内几乎没有顾客。专业市场由于经营性质是批发,因此商圈的范围很大,根据专业市场规模和经营水平而定。我也是在MBA智库文档那边看到的,不知道对不对。

七:便利店如何制定经营策略

商品科学组合策略  便利店经营面积一般在50-150m2,故要十分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便利店商品组合是关系到便利店经营成败的关键,商品配置不当,会造成顾客想要的商品没有,不想要的商品太多,而且还浪费了便利店货架空间,资金积压,最终会导致经营失利。实施便利店经营商品目录可以相对科学、合理地指导门店经营商品,根据便利店业态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取向强调以即时消费品类(如烟草、饮料、即食食品类)为主、应急性消费品类(如药品类、卫生用品类)、季节性消费品类(如冷饮类)、服务类(如手机充值、出租雨具等)为辅的品类组合,同时根据商圈特点细分目标市场,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特征如校园型便利店及医院型便利店再细分目录。  商品科学订货策略  货架不出现空架、保证商品陈列丰满是做好销售的根本保证。因此,便利店业态在商品订货管理中一方面强调商品订货工作由店长亲自抓,特别是加强重点品类商品库存的管控(如烟草、饮料、牛奶);另一方面根据POS 系统销售数据实施商品科学订货,根据商品历史销售数据结合销售趋势分析,考虑商品在途时间因素,既要保证商品不缺货,又要保证门店合理库存。  新品培育推广策略  年轻人是便利店主要的目标消费群体,针对年轻人对新品需求较多的情况平时应注重新品信息的收集并加强分析,对于适合便利店经营的新品及时加入便利店商品销售范围。并做好新品宣传推广工作以及专门陈列展示工作,营造便利店业态新的销售亮点并满足业态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  价格业态错位策略  便利店业态实施与社区店业态不同的价格策略,提高经营商品毛利率,是提升便利店业态赢利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由于在干道型门店消费的顾客大多数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他们追求的是如何以最快捷便利的方式购买所需商品,这类型的便利店存在价格提升的空间,因此在继续实施与社区店业态不同的价格策略的同时针对不同商圈类型的便利店实施不同的价格体系。  业态营销定位策略  针对便利店业态目标消费群体与其他业态的差异性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在特价商品的选择上,注重品种的精选及特价价格的差异性,实施独立的特价价格体系,在营造销售亮点的同时减少毛利损失;另一方面主动加强与供应商沟通,利用供应商的资源在便利店业态门店开展具有便利店特色的多种多样促销活动,提升便利店业态的品牌竞争力。  成本有效控制策略  便利店业态门店应学会自身对营运成本的核算管理,每月对便利店业态门店各项可控营运成本分析研究,结合门店商圈构成、销售趋势、天气变化等因素,对门店设备投入、人力成本、能耗控制等可控营运成本进行有效监控。  便利温馨服务策略  此举是增强便利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便利店实施优质高效的服务,树立良好的服务口碑,同时拓展新的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目标消费群体求便、求新的观念。

八:便利店选址,符合什么条件属于商圈

人流量必须大。周围人群。夜生活比较嗨的。

九:请懂便利店的人帮我分析下这样的城市适合开便利店么 5分

便利店的经营成功与否,和选址关系密切。选址正确,店铺可以存活;经营正确,店铺可以红火。选址是质变,而经营是量变,先有选址的成功才能有经营的成功。若店铺选址先天不足,其它部门再强也无力回天。而选址的理论方法也是各有各的一套,没有通用规则。因此,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便利店选址三大忌讳,一般来说,避开这些忌讳,然后按照企业对选址的一些基本标准来操作,店铺的销售就基本可以保证,不至于开出与预测相差悬殊的失败店。

一、店铺的立地条件

所谓立地条件主要是从显眼度、迎客度,聚合度、可视性等方面来说的。立地条件与商圈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不同概念,立地是先于商圈的。所谓“立地条件太差”也很难有固定的标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店铺。但总有一些指标是可以通用的,笔者认为重点指标有以下几点:

1、面宽不得小于4米——面宽小于4米的店铺很难让顾客注意到,显眼度有明显缺陷。一般来说面宽大于6米以上店铺为佳。

2、门前台阶不得高过1.5米——便利店是迎合顾客,而不是吸引顾客。这样的店铺迎客度有明显问题。

3、地下店铺或二层店铺——这属于选址最基本的问题,设在地下室或楼上的便利店主要缺点是:顾客进出不方便;店铺位置不醒目而难以招徕顾客,从而违背了便利店主要提供方便的原则。

1、店铺动线——店铺附近有很多顾客,但顾客是否需要经过目标店呢?顾客是必须路过店前;还是需要为了购买特意来到门店呢?这就是聚合度的问题。

2、店铺的其它缺陷,例如面积小于30平米,西晒,风口,从主路上看不到等等问题,都是影响店铺销售的原因。

总体来说,店铺的立位问题属于细节问题。这些细节问题表饥上看无足轻重,但当某一点达到一个极限时,就成为店铺开设与否的关键指标,尤其是针对便利店这种微型业态来说。例如在一个较好商圈里,某一店铺面宽只有3米,即使面积超过30平米,原则上该店铺也应舍弃。店铺的显眼度、迎客度、聚合度、可视性等方面指标其实和风水学是相通的。风水学预测店铺的依据,无非亦是朝向,房型,死角,山水,风向,日照,死穴等,其实大多数都是店铺的立位条件的验证。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两者在分析店铺优劣时,是一致的。

二、店铺商圈人口

商圈人口:在店铺商圈范围内活动人口的数量,活动人口包括居住人口,办公人口,学习人口等。同样一个问题,多少商圈人口我们认为过少呢?具体标准如下:

1、社区消费为主或高档社区店户数小于1000户之店铺则认为商圈人口不足,商圈人口不足,导致客票数不足,从而导致店铺经营容易失败。3000—4000个社区商圈人口支撑一个店的经验理论是基本适用于国内便利店的。

2、办公客流为主的店铺(商务店)需要的客流支撑同样在3000人以上,按照大厦的面积、容积率、访客比例基本可以推算出商圈内人口的数量。

3、商业街店(客流店)的人口基数至少要超过6000人。商业街大多数是共享客流派生客流,客单价较低,且入店率也会比一般店铺低很多,因此对人数要求高。但一般繁华区,闹市区都会超过这个基本标准。

说明一点,店铺商圈人口过少的店铺一定不能开,但并一定意味着超过这个标准的店铺就可以开设。这些忌讳只用来否定店址,并非能够正面评价出优良店铺。

三、店铺客流

如果说商圈是一个宏观概念的话,那么客流就是一个对应的微观概念,它和商圈是相互印证的。店铺客流包括门前实际客流和经过商圈人口推测出来的理论客流,是重要的微观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门前......余下全文>>

十:商店三个层次商圈的顾客比例是否对所有零售商都适用?考虑一下便利店和百货商店的三个商圈层次的顾客有何不

基本都适用吧,具体是多少数字不好说,只能是大概。后者更多是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差异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