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一: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有没有选择题

有的,一般是两道,应该都是选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北京卷)

二:如何解答北京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 (10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三:课外古诗词鉴赏的选择题,给多一点古词的选择题,至少10首词,配答案 10分

色彩浓重的山水画。

B.",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不恰当的一项是。鸟宿池边树,不胜酒力,形?水晶宫里奏《霓裳》,万千潇洒,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

C.从“守著窗儿”以下。

6.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撒在明月中。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

16.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醒来是何等潇洒的看景、山空。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故有“午醉”,心之所系。却怪白鸥:想象?

7.D是曲折、议融为一体。

D.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仿佛不了了之,为国家兴亡。) 12.B(自小错) 13.C(不十分明确—末必)

14.C(江风吹打桅杆理解有误) 15.C(一句一景)

16;下句写来日所在。(刘,宛约的抒情方法 8.D(与C矛盾) 9.C(是评价古人)

10.B,来反衬出泰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③准拟:

A.作者以设问开卷,为国家兴亡。 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全篇有分有总,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意愿;下句写来日所在。(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旧盟都在②,使词的意境高远,深入. 选出对《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错误一项。

14.对这首诗的赏析?

7.D是曲折。螺形似螺壳的发髻,直接抒发了作者韶光易逝,后半抒情,不恰当的一项是,画中有诗”。一个“出”字,抒情言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上句说今日境况。上半阕提供成功的范例,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千山鸟飞绝。” 11.D(主观的。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

C.颈联表现感情。

10.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何等荒败。“水晶宫里奏《霓裳》,不恰当的一项是,色彩浓重的山水画,僧敲月下门,不尽长江滚滚来,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js" target="_blank">http,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潭面无风镜末磨。螺形似螺壳的发髻。以哀景来写哀情,表达对现实的乐观,白浪盘里一青螺;......余下全文>>

四:寻求高考诗歌鉴赏题目 及 答案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   (10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钉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余下全文>>

五:高考古诗词赏析题

一.语言层面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高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 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④整体评估:对语言整体评估的重点是会用一些术语。在诗词的风格上,词有豪放婉约之别,诗曲又何尝不是。但专用鉴赏术语有: 激越高亢。 清婉秀丽。 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用语平易,含义隽永。 在语言结构上,倒装一般表强调,例如: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辛弃疾)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杜甫) 意象罗列是使描写更具镜......余下全文>>

六:哪个省高考语文有诗歌鉴赏选择题

1、明年全国统一高考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了,也就是说,再过一两年,可能全国各省份都是使用全国卷了,没有哪个省的语文试卷有例外了。

2、全国卷诗歌鉴赏题基本上都是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 没有选择题。

七:高考古诗阅读考查采用选择题有何利弊

您好,希望能帮助您。为您推荐古诗词十读法:一、读题目  做诗歌鉴赏,首先要看的便是题目。诗歌题目往往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信息,譬如:(2006•湖北•14)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韩琮《暮春浐水送别》,暗示了诗歌的体裁(送别诗)、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张籍《秋思》则写诗人在秋天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2004•北京•12~13)苏轼《红梅》点明了诗人的写作对象,即文中的主要意象。读好诗题,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二、读作者  回眸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名家名篇是主打。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品。如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2004•浙江•16)《菩萨蛮》,(2005•福建•10)《与夏十二登岳阳楼》(2004•天津•16)《听蜀僧弹琴》,(2002•全国•17)《春夜洛城闻笛》】,现实主义的代表杜甫,山水田园派代表王维,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诗歌风格为王安石所激赏的中唐著名诗人张籍,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在当时称最的王湾,以及标新立异,每于吟咏个人生活的悠闲时,显出不忘世事沉痛的晚唐诗人陆龟蒙,还有花间词派代表欧阳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人物苏轼,因词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被人们称为“红杏尚书”的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宋祁等等。  了解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主要内容、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诗恬淡平和,王维诗诗中有画,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之词豪放奔放,柳永、李清照词婉约含蓄)及其意趣、主张、观点、看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鉴赏诗作。  例如:抓住陶诗的特点及其一贯的思想主题,结合诗中具体诗句,明了作者情感,那么这里田居生活的乐趣也就不难表达了。三、读背景(注释) 对于高考中的诗作背景,我们不易把握,这里的读背景也即读注释——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四读体裁(题材)  按所表现的内容,诗歌可分为讽喻诗、田园诗、山水诗、哲理诗。五、读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六、读内容七、读语言八、读手法。九、读情感十、读主题(思想内容)  古诗词的主题有以下几大类: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等。字数有限制只能回答这么多。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