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商管理的意义?
1、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锭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
2、合作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
二:企业的质量管理与供应商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意思
品质管理工作中包含质检的工作。
质量就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的特性,质量管理它是一个系统,质量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简单讲,质量管理由从商品企划、设计、工艺、小试、中试、量产的商品化进程,和从供应商管理、入厂检验、过程自检、巡检、入库检验、出厂检验的生产化进程来构成的。遵循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内容。质量管理是个大概念,而质量检验只是质量控制中的一个环节,是包含在质量管理中的。
三:供应商管理的双赢意义
从对准时化采购原理和方法的探讨中可以看到,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合作关系对于准时化采购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良好的供需合作关系,准时化策略才能得到彻底贯彻落实,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准时化采购中供需合作关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与意义。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说,如果不实施准时化采购,由于缺乏和制造商的合作,库存、交货批量都比较大,而且在质量、需求方面都无法获得有效的控制。通过建立准时化采购策略,把制造商的JIT思想扩展到供应商,加强了供需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在开放性的动态信息交互下,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供应商能够做出快速反应,提高了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对制造商来说,通过和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准时化采购,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制造过程与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成本降低了,制造的敏捷性与柔性增加了。
四:供应商分析的重要性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调查 供应商的资信调查:财务状况和相应的置信度; 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调查:供应商生产设施设备情况,产能及产效情况,预测其制造成本; 供应商供货质量保证: 供应商销售战略调查:以便更好的理解供应商的销售目标,制定有效的采购战略; 供应商绩效评价:通过调查分析,平价供应商的供货服务绩效能力与服务水平; 寻找新供应商调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寻找发掘新的供应商。 供应商评价 正式评价:将供应商供货过程的质量、数量、价格、交付与服务的情况,对照企业确定的供应商评价标准,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的供应商评价。 非正式评价:主要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接触过供应商的相关人员对供应商的评价。 新供应商评价:建立企业完善的评价系统,根据采购需求,评价和选择新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的选择不由国药股份决定,对供应商的评价主要是指导采购计划和付款计划 采购管理目标 确保商务部、医院部和麻药部销售的需要; 实现采购合理化; 采购时间 采购总量与结构,采购的存货水平,采购工作流程,采购成本 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优惠的采购价格、最低的采购管理费用; 提升国药股份企业竞争能力,寻找选择有竞争力的供应商结成高效率的供应链系统; 改善企业内部外部的工作关系,采购管理应该有效的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 采购管理工作程序 分析公司现有库存,分析商务部、医院部销售状况,制定采购计划,确认采购需求; 分析确定供应商; 确定价格和采购条件; 拟定并发出采购订单; 跟踪采购订单并催货; 通知储运部和质量管理部接收检验货物; 货款结算; 采购资料建档保存。 高存货水平会掩盖许多问题: 较差的采购质量 不准确的需求预测系统 不可靠的供应商送货 现代存货政策的基础驱动规则: 与存货投资相关的成本不应该超出投资所带来的利润 当存货开始掩盖运营问题时,必须提出存货问题以弄清在它掩盖之下
五:供应商管理有什么作用?
SRM系统能帮助建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窗口,帮助企业实时掌控与供应商相关的库存和物流信息,从而降低库存风险,节约物流运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供应商的生产与备货的预见性,减少材料浪费和库存积压,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与采购方的服务等级。
为你推荐杭州吉利易云科技
六:如何对供应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供应商关系管理主要内容
一、供应商关系管理之供应关系建立
供应商关系建立的第一步是供应关系开发,一是现有供应商的关系开发,通过和现有供应商的合作,对彼此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维护、促进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双方关系越来越稳定紧密。另一种是新的潜在供应商关系的开发,即新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详细的考察、分析、商务谈判、评估等活动转将潜在供应商变为正式供应商的过程。
供应关系开发流程:根据供应物资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开发流程。若是一般重要的物资,比如印刷件等可以简化开发流程,以性价比为导向。如果是选择和企业竞争优势、关键技术相关的重要物资,则应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慎重的选择。流程包括:
(1)寻找供应商: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供应商,比如网站等媒体、同行介绍、行业刊物、公开招标等;也可以从现有的供应商预选库中寻找潜在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价和筛选。
(2)初选供应商:比如通过行业评价、向有意向的供应商发放调查问卷、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与供应商相关人员的交谈等途径尽可能的获得供应商的信息。
(3)实地考察供应商:对于重要物资的供应商,可以派遣采购人员先行考察,对供应商的现场、管理状况、设备状况、常规产品等有个初步的了解。
(4)评估供应商:组成评估团对有意向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质量体系、技术要求的符合能力、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资料和现场的评估。
(5)商务谈判:与评估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过程包括①询价:向供应商发出图纸和技术规格、交付要求,月度年度用量等文件资料和样品。②供应商报价:
要求供应商提供书面的报价,并列出报价的明细表。③价格分析:通过对供应商提出的材料成本、加工费用、人工费、管理费、利润等进行分析,并通过货比三家的方法,判断供应商报价的合理性。④谈判:在价格、交期、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的与供应商谈判,签订试用协议。
(6)试订单:对评估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半年左右的小批量试单,进一步评估核实质量、价格、交期、服务等状况。
(7)正式建立供应关系:谈判成功,试单合格之后,发出供应邀请函正式接受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二、供应商关系管理之供应商选择评估
供应商的选择评估是整个采购体系的核心,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依据不同的伙伴关系战略地位而不同,着眼于短期导向的企业关心现在的选择及成果,追求单次市场交换的效率和单次获得的利润最大化,以“QCDS”即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而需要长期合作的的供应商,是以后续一系列交易所带来的双方总利润最大化,包括削减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共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营收为导向,因此需要对其内部管理、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等综合状况进行评估。
质量:是采购物料的首要因素,最终会反映到企业的产品质量、总成本甚至品牌声誉,是衡量供应商的第一要素。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有一套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有效运行的质量体系,然后要确认其设备和工艺能力是否满足所购产品的要求。考察产品的质量不仅要从产品的检验入手,更要从供应商的内部去考察。采购产品的质量要符合生产所需,质量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不合适的。
成本:零部件的成本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和增加利润有明显的作用。成本不仅仅是指零部件的采购价格,还应包括零部件使用过程中和生命周期结束后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具体如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贮等环节指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分为材料成本,定购成本,维持成本和缺料成本。总成本最低是短期交易所最求的目标。但基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不能一味的强调降低采购成本,应该用价值分析方......余下全文>>
七:供应商管理的要点是什么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供应商管理七大体系
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包括七个方面: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货(Delivery)、服务(Service)、技术 (Technology)、资产(Asset)、员工与流程(People and Process),合称QCDSTAP,即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前三个指标各行各业通用,相对易于统计,属硬性指标,是供应商管理绩效的直接表现;后 三个指标相对难于量化,是软性指标,但却是保证前三个指标的根本。服务指标介于中间,是供应商增加价值的重要表现。前三个指标广为接受并应用;对其余指标 的认识、理解则参差不齐,对其执行则能体现管理供应商的水平。
质量指标
(Quality)
常用的是百万次品率。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一个螺丝钉与一个价值10000元的发动机的比例一样,质量问题出在哪里都算一个次品。供应商可以通过操纵简 单、低值产品的合格率来提高总体合格率。在不同行业,标准大不相同。例如在采购品种很多、采购量很小的“多种少量”行业,百万次品率能达到3000就是世界水平;但在大批量加工行业的零缺陷标准下,这样质量水平的供应商八成属于淘汰对象。
质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弥补百万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价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现在供应链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例如更换、 维修、保修、停产、丧失信誉、失去以后生意等)。例如坏在客户处,影响最大,假设权重为100;坏在公司生产线,影响相当大,假设权重为10;坏在供应商 的生产车间,影响最小,假设权重为1。该产品价格为1000元,在上述三个环节各出现次品一个,总的质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_0x1000 + 1_0x1000 + 1x1000)。这个指标有助于促使在供应链初端解决质量问题,在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供应链复杂的行业比较流行,例如在美国,飞机制造业、设备制造行业等设备原厂(OEM)采用得比较多。
质量领域还有很多指标,例如样品首次通过率、质量问题重发率(对那些积习难改的供应商)等。不管什么质量指标,统计口径一致,有可对比性,才能增加公司内 部及供应商的认可度。而且质量统计不是目的。统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表象(质量问题)发现供应商的系统、流程、员工培训、技术等方面的不足,督促整改,达到优质标准。
成本指标
(Cost)
常用的有年度降价。要注意的是采购单价差与降价总量结合使用。例如年度降价5%,总成本节省200万。在实际操作中采购价差的统计远比看上去复杂,相信经 历过的人有同感。例如新价格什么时候生效:采购方按交货期定,而供应商按下订单的日期定 -- 这些一定要与供应商事前商定。
多采购回馈是指当采购额超过一定额度,供应商给采购方一定比例的回扣。这个条款给购卖双方动力来增加采购额。付款条件是指在公司资金宽裕的情况下,鼓励供 应商提前领取货款,但给公司折扣。例如货到10天发款,给采购方2%的折扣等。这两个方面设立具体的指标也未必现实,很多公司把它算作年度采购价差的一部分。
有些公司也统计80%的开支花在多少个供应商身上。其目的是减少供应商数量,增加规模效益。具体指标很难定,因为不同公司、行业,即使同一公司在不同市场 环境下,最佳供应商数量也不同。例如在买方市场下,供应商数量越小越好,这样规模效益好;但在卖方有产能限制、原材料不足等情况下,供应商多,采购方的风 险就相对低。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的统计表明,2004年9.4%的供应商占80%的采购额,这一比例逐年降低,200......余下全文>>
八:品质管理的内容、意义和作用?
保证进公司的原料附和公司的要求;以最低的成本(物质.时间.人力等),创造高效益;保证公司的产品附和客户的所有需求;
以下是品管人员职责说明书
一. 品质经理:
1.督导各部门提升产品质量,防止异常发生,达到公司的品质目标.
2.协调及推动各部门按ISO9000各要素运作.
3.召开各种品质会议,协调各部门处理品质异常问题.
4.审核相关部门呈交的品质文件.
5.对进料品质进行最终判定,并推动IQC、QE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辅导、稽核、评估、追踪改善等.
6.定期主持召开供应商评审会议及对供应商评估
7.督导QE主管及时处理生产品质异常问题和客户投诉的回复追踪,确保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8.督导产品可靠性测试和新产品试投产的品质改善及可靠性测试
9.对成品的品质进行最终判定,
10.协调IQC验货的各项工作.
11.督导并审核品质周报、月报表.
12.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二、品质保证主管:
1.确认及更改公司之品质体系有效文件,维护公司品质体系有效运行.
2.根据公司程序文件指引指定切实可行的二、三级支持文件
5.定期制定内部评审及管理审查计划,推动各部门人员执行ISO9000之要素.
6.协调及督导各部门对品质体系中出现不符合项目的改善和追踪是否有效,并记录存档,汇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7.分配及安排外部评审之时间和评审前准备工作.
8.督导各部门正式文件之排版及校正,并进行统一编号的标准化管理.
9.督导内部文件之文件分发、回收、保存、更改作业.
10.协助品质经理相关的品质管理工作
11.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三、QE主管:
1.根据工程资料内部要求及时对产品的有关项目组织实验室测试
2.制订品质计划.
3.对各种材料及成品之检验标准书进行审核.
4.即时处理客户抱怨及退货,以确保客户满意.
5.主持每周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6.统计、分析各品质会议,并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
7.统计、分析各阶段品质不良,并推动各部门改善,以达到目标.
8.针对材料不良辅导供应商分析、改善.
9.做好品质记录,以便追溯.
10.稽核评估供应商,并做好相应记录.
11.考核下属业绩.
四、IQC主管
遵照并执行公司的品质管理制度.并督导全体IQC人员确实执行;,尽最大能力完成任务.
2对IQC的总体事物进行规划,制定IQC内部之品质检验计划、目标,并督导完成.
3.工作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IQC的日常事务至组长,并督促其完成.
4.培训计划的执行.制定IQC年度、季度、月份的培训计划,并对实验员的指导考核.
5.完成对检验标准书、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工作.
6.品质鉴定与判定.针对IQC进料检验时的材料异常,相关标准作鉴定与判定,并签署意见.
7.对每日、每周、每月的品质检验表的审核.
8.对内与各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协调处理IQC日常事务,对外与各供应商主动沟通,了解供应商品质状况,并督促其进行品质改善.
9.每月协助品质经理定期召开三级供应商评审会议,督促供应商的品质改善。
10.对下属业绩考核
五、职员
1. IQC
中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0—25周岁.熟悉IQC的工作流程,至少1年外企IQC工作经验.了解ISO9000质量体系.会使用卡尺,光普仪,投影机等量测仪器.会电脑基本操作.
2. 量测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 压铸模产品和需外加工产品的品质重点及注意事项.
4. 不合格品的处理.
5. 相关表单的填写.
6. 其它.
2.SQC
中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0—2......余下全文>>
九:供应商管理中怎样对供应商分类管理
1、战略供应商
指那些对公司有战略意义的供应商。例如这些公司提供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可能是唯一供应商。存在对公司的存在至关重要。更换供应商的成本非常高,有些乃至不可能。对这类供应商应该着眼长远,培养长期关系。
2、优先供应商
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虽然可在别的供应商处得到,但公司倾向于使用优先供应商。这是与战略供应商的根本区别。优先供应商是基于供应商的总体绩效,例如价格、质量、交货、技术、服务、资产管理、流程管理和人员管理等。优先供应商待遇是挣来的。例如机械加工件,有很多供应商都能做,但如果公司优先选择供应商A,把新生意给这个供应商,就是基于A的总体表现。
3、考察供应商
一般是第一次提供产品或服务给公司,对其表现还不够理解,于是给一年的期限来考察。考察完成,要么升级为优先供应商,要么降为淘汰供应商。
4、消极淘汰供应商
不应该再得到新的产品。但公司也不积极把现有生意移走。随着主产品完成生命周期,这样的供应商就自然而然淘汰出局。对这种供应商要理智对待。如果绩效还可以的话,不要破坏平衡。维持相对良好的关系就更重要。
5、积极淘汰供应商
积极淘汰供应商不但得不到新生意,连现有生意都得移走。这是供应商管理中最极端的例子。对这类供应商一定要防止“鱼死网破”的情况。因为一旦供应商知道自己现有的生意要被移走,有可能采取极端措施,要么抬价,要么中止供货,要么绩效变得很差。所以,在出手之前,一定要确保另一个供货渠道已经开通。
6、身份未定供应商
身份未定供应商的身份未定问题。在分析评价之后,要么升级为考察供应商,要么定义为消极淘汰或积极淘汰供应商。
十:如何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
供应商关系管理主要内容
一、供应商关系管理之供应关系建立
供应商关系建立的第一步是供应关系开发,一是现有供应商的关系开发,通过和现有供应商的合作,对彼此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维护、促进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双方关系越来越稳定紧密。另一种是新的潜在供应商关系的开发,即新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详细的考察、分析、商务谈判、评估等活动转将潜在供应商变为正式供应商的过程。
供应关系开发流程:根据供应物资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开发流程。若是一般重要的物资,比如印刷件等可以简化开发流程,以性价比为导向。如果是选择和企业竞争优势、关键技术相关的重要物资,则应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慎重的选择。流程包括:
(1)寻找供应商: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供应商,比如网站等媒体、同行介绍、行业刊物、公开招标等;也可以从现有的供应商预选库中寻找潜在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价和筛选。
(2)初选供应商:比如通过行业评价、向有意向的供应商发放调查问卷、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与供应商相关人员的交谈等途径尽可能的获得供应商的信息。
(3)实地考察供应商:对于重要物资的供应商,可以派遣采购人员先行考察,对供应商的现场、管理状况、设备状况、常规产品等有个初步的了解。
(4)评估供应商:组成评估团对有意向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质量体系、技术要求的符合能力、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资料和现场的评估。
(5)商务谈判:与评估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过程包括①询价:向供应商发出图纸和技术规格、交付要求,月度年度用量等文件资料和样品。②供应商报价:
要求供应商提供书面的报价,并列出报价的明细表。③价格分析:通过对供应商提出的材料成本、加工费用、人工费、管理费、利润等进行分析,并通过货比三家的方法,判断供应商报价的合理性。④谈判:在价格、交期、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的与供应商谈判,签订试用协议。
(6)试订单:对评估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半年左右的小批量试单,进一步评估核实质量、价格、交期、服务等状况。
(7)正式建立供应关系:谈判成功,试单合格之后,发出供应邀请函正式接受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二、供应商关系管理之供应商选择评估
供应商的选择评估是整个采购体系的核心,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依据不同的伙伴关系战略地位而不同,着眼于短期导向的企业关心现在的选择及成果,追求单次市场交换的效率和单次获得的利润最大化,以“QCDS”即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而需要长期合作的的供应商,是以后续一系列交易所带来的双方总利润最大化,包括削减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共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营收为导向,因此需要对其内部管理、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等综合状况进行评估。
质量:是采购物料的首要因素,最终会反映到企业的产品质量、总成本甚至品牌声誉,是衡量供应商的第一要素。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有一套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有效运行的质量体系,然后要确认其设备和工艺能力是否满足所购产品的要求。考察产品的质量不仅要从产品的检验入手,更要从供应商的内部去考察。采购产品的质量要符合生产所需,质量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不合适的。
成本:零部件的成本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和增加利润有明显的作用。成本不仅仅是指零部件的采购价格,还应包括零部件使用过程中和生命周期结束后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具体如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贮等环节指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分为材料成本,定购成本,维持成本和缺料成本。总成本最低是短期交易所最求的目标。但基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不能一味的强调降低采购成本,应该用价值分析方......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