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贫困理论

一: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贫困理论的概念?

研究、治理、开发和摆脱贫困,这也一直是人类共同的历史使命。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这正如西奥多·W·舒尔茨所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并衷心地希望经济学家们在构筑自己的理论大厦时不要忘记给贫困问题留点地位。但是,贫困作为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为人们所重视,且被纳入理论研究的领域,其历史并不长。贫困问题开始被社会重视,并成为经济学的基本课题之一,则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而真正对此进行广泛关注并进行理论探讨则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贫困理论

如果仅仅从贫困现象成为理论研究的内容来说,贫困理论起源更早,但在这种理论中,贫困并不是研究的主题本身。大约从16世纪开始,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改造人类社会,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理想社会的角度,尖锐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和祸害,贫困作为资本主义制度违反理性原则的集中表现,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这是对贫困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贫困被看作是制度的产物——贫困的根源是私有制;贫困是作为社会不公平的结果看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由此,认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贫困的研究是从政治变革的立场出发的,除了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现象进行归纳和较为详细的描述外,对贫困问题本身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贫困,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贫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研究,涉及到了大量的贫困问题,但这些问题发生的背景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是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最典型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频繁爆发和失业人员大量出现的特殊时期。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困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揭示当首推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最早从制度层次上揭示了贫困的根源。马克思的贫困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及其趋势的理论,具有阶级贫困的性质与制度分析的特点。马克思的贫困学说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吸吮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这种私有资本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就是马克思称之为“雇佣劳动制度”的必然结果。雇佣劳动制度怎样给雇佣劳动者阶级带来贫困化呢?马克思指出:“最勤劳的工人阶级的饥饿痛苦和富人建立在资本主义积累基础上的粗野的或高雅的浪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当人们认识了经济规律时才能揭示出来”。而这个规律,主要是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不断地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提高。随着资本集中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相对地增大,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相对地减少。可变资本相对地减少,从而雇佣工人也相对地减少,因而不断地产生出一个相对的超过资本增值所需要的过剩人口,从而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个过剩人口不是同生活资料相比而成为绝对多余的人口,而是同资本积累相比变为过剩的。马克思写道:“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余下全文>>

二:什么是多维贫困 多维贫困的理论知识

多维贫困是指人的贫困不仅仅指收入贫困,还应该包括诸如可接入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如自来水、道路、卫生设施)、获得的社会福利及保障等指标,以及对这些福利的主观感受的贫困。

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受数据收集以及人类对贫困概念本身认识的限制,人们习惯于用收入、消费或其他货币尺度来测度贫困。事实上,贫困是一种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如世界银行(2003)认为,贫困是人们想逃避的一种生存状态,贫困意味着饥饿、缺医少药、失业、无上学机会以及权利和自由的丧失。可见,贫困意味着福利的丢失。贫困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除收入外,还包括许多非货币的维度,如教育、健康、住房以及公共物品的获得等。有较高的收入并不一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医疗或其他公共物品。这样,如果仅从收入维度测量贫困,可能导致那些教育、健康或其他相关维度处于贫困(短缺)状态的人口得不到及时救助,并且,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看,货币贫困具有可逆性,而非货币贫困通常表现出不可逆的特征。例如,一个身患某种疾病的少年,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可能终生丧失劳动能力;同样,一个处于辍学边缘的儿童,如果没有及时的教育救助,也会失去在未来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陷入长期贫困之中。因此,采用多维度的方法测度贫困,不仅可以加宽和加深人们对贫困的认识,还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瞄准率更高、效果更好的分类救助措施。

虽然,福利经济学家Cannan(1914)、Pigou(1920)等早已认识到贫困和福利问题远非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指标能够轻松描述并解决,但较早明确提出从多维角度来认识贫困与发展问题的学者则是Sen(1976),其“可行能力”理论被公认为是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Martinetti,2000)。

1.Sen的“可行能力”理论

在回答“什么样的平等”这一道德哲学问题时,Sen认为广受关注的三种平等观(功利主义的平等、完全效用的平等、罗尔斯主义的平等)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无法通过将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构造一个完备的理论。进而,他首创了“可行能力”概念,提出了“基本可行能力平等”的构想。其中,可行能力指“人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的能力”(Sen,1980,1984,1985)。

将“可行能力”理念引入贫困分析,Sen提出了“能力贫困”的概念。他认为贫困对应的是功能性福利的缺失,而功能性福利缺失的背后则是实现功能性福利的可行能力的缺失,即个人的福利是以能力为保障的,而贫困的原因则是能力的匮乏。基本可行能力由一系列功能构成,如免受饥饿、疾病的功能,满足营养需求、接受教育、参与社区社会活动的功能等。一方面,这些功能的丧失是贫困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就是贫困的表现。因而,基本可行能力包括的功能不仅具有消除贫困的工具价值,而且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人类福利。如果将生活看做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功能性活动,而对福利的概括评价则必须表现为对这些组成要素的评价形式。作为一个社会人,理应具备包括获得足够的营养、基本的医疗条件、基本的住房保障、一定的受教育机会等基本功能(Sen,1983),如果个人或家庭缺少这些功能或者其中的某一项,那就意味着处于贫困状态。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发展贫困理论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虽然也强调收入、消费之外的因素,如健康、教育等,但它仅把这些因素看做提高收入和消费的工具或手段。因而,发展贫困理论关注的仍然是个人或家庭是否存在经济上的贫困,对其他因素的考虑只是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人(家庭)现在或未来的经济状况。而可行能力贫困理论认为健康、教育这些因素不仅具有消除收入贫困的工具性......余下全文>>

三:发展经济学里面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是什么?适合不适合于中国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概述

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内容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二是需求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经济含义

1、(核心)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贫困的根源,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根本原因又在于人均收入水平过低——发展前景悲观。“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2、贫困恶性循环,由供给循环和需求循环两个序列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

3、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形成各行业的相互需求,使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供给创造需求”。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不足

该理论的缺陷在于:

1、它混同了储蓄水平和储蓄率,经济增长的启动力量来自储蓄比率而非储蓄水平。

2、认为穷国缺乏储蓄能力的观点不符合事实。

3、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不高,不能只归咎于收入水平,还应当考虑到社会、政治以及其它制度方面的因素妨碍了对储蓄的刺激。

4、市场容量不足的说法有片面性。

5、该理论无视利用外资的可能性。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1]

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金融人才匾乏、金融机构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给你介绍一个网站mba智库百科

四:发展经济学里面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是什么?适合不适合于中国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循环来论述: (1)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有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哗均收入水平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又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低生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从需求方面来看,资本形成同样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这就意味着较低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使得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这样,形成“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效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将两个循环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一方面,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储蓄,也会因为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储蓄。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打破,很难由向下的循环转变为向上的循环,因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困难是难以改变的。要打破恶性循环,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方式,增加储蓄的同时扩大投资,在许多行业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各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以保证投资成功。

不大适应于中国,理论没有考虑到东亚各国普遍的高储蓄率,以及高出口。中国通过引进外资和两头在外的方式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五:贫困化增长的相关理论

贫困化增长最初是由布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后来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将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研究,其基本涵义是:大国经济增长引起贸易条件严重恶化,以致社会福利下降程度远远高于人均产量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改善程度,最终会出现越增长越贫困的结果,因此又叫做“悲惨的增长”。 1991年,彼得·林德特在《国际经济学》中归纳了贫困化增长的三个前提条件,国内学者王如忠(1999)补充了另一个必要条件:一是该国必须是贸易大国,因为只有贸易大国的进出口数量变化才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二是该国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因此贸易条件的下降对福利关系重大,足以抵消因为能供应更多商品而取得的利益;三是国外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无价格弹性的。因此出口供给的扩大会导致价格的猛跌;四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偏向于出口的。判断一国是否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最主要依据就是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价格、购买力、要素)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价格、购买力、要素)之间的比率。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贸易条件能反映出该国的价格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变化趋势。实际中常用的贸易条件有四种不同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以及双要素贸易条件。

六:什么是多维贫困 多维贫困的理论知识

多维贫困是指人的贫困不仅仅指收入贫困,还应该包括诸如可接入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如自来水、道路、卫生设施)、获得的社会福利及保障等指标,以及对这些福利的主观感受的贫困。

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受数据收集以及人类对贫困概念本身认识的限制,人们习惯于用收入、消费或其他货币尺度来测度贫困。事实上,贫困是一种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如世界银行(2003)认为,贫困是人们想逃避的一种生存状态,贫困意味着饥饿、缺医少药、失业、无上学机会以及权利和自由的丧失。可见,贫困意味着福利的丢失。贫困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除收入外,还包括许多非货币的维度,如教育、健康、住房以及公共物品的获得等。有较高的收入并不一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医疗或其他公共物品。这样,如果仅从收入维度测量贫困,可能导致那些教育、健康或其他相关维度处于贫困(短缺)状态的人口得不到及时救助,并且,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看,货币贫困具有可逆性,而非货币贫困通常表现出不可逆的特征。例如,一个身患某种疾病的少年,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可能终生丧失劳动能力;同样,一个处于辍学边缘的儿童,如果没有及时的教育救助,也会失去在未来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陷入长期贫困之中。因此,采用多维度的方法测度贫困,不仅可以加宽和加深人们对贫困的认识,还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瞄准率更高、效果更好的分类救助措施。

虽然,福利经济学家Cannan(1914)、Pigou(1920)等早已认识到贫困和福利问题远非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指标能够轻松描述并解决,但较早明确提出从多维角度来认识贫困与发展问题的学者则是Sen(1976),其“可行能力”理论被公认为是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Martinetti,2000)。

1.Sen的“可行能力”理论

在回答“什么样的平等”这一道德哲学问题时,Sen认为广受关注的三种平等观(功利主义的平等、完全效用的平等、罗尔斯主义的平等)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无法通过将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构造一个完备的理论。进而,他首创了“可行能力”概念,提出了“基本可行能力平等”的构想。其中,可行能力指“人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的能力”(Sen,1980,1984,1985)。

将“可行能力”理念引入贫困分析,Sen提出了“能力贫困”的概念。他认为贫困对应的是功能性福利的缺失,而功能性福利缺失的背后则是实现功能性福利的可行能力的缺失,即个人的福利是以能力为保障的,而贫困的原因则是能力的匮乏。基本可行能力由一系列功能构成,如免受饥饿、疾病的功能,满足营养需求、接受教育、参与社区社会活动的功能等。一方面,这些功能的丧失是贫困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就是贫困的表现。因而,基本可行能力包括的功能不仅具有消除贫困的工具价值,而且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人类福利。如果将生活看做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功能性活动,而对福利的概括评价则必须表现为对这些组成要素的评价形式。作为一个社会人,理应具备包括获得足够的营养、基本的医疗条件、基本的住房保障、一定的受教育机会等基本功能(Sen,1983),如果个人或家庭缺少这些功能或者其中的某一项,那就意味着处于贫困状态。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发展贫困理论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虽然也强调收入、消费之外的因素,如健康、教育等,但它仅把这些因素看做提高收入和消费的工具或手段。因而,发展贫困理论关注的仍然是个人或家庭是否存在经济上的贫困,对其他因素的考虑只是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人(家庭)现在或未来的经济状况。而可行能力贫困理论认为健康、教育这些因素不仅具有消除收入贫困的工具性......余下全文>>

七:什么是多维贫困 多维贫困的理论知识

多维贫困是指人的贫困不仅仅指收入贫困,还应该包括诸如可接入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如自来水、道路、卫生设施)、获得的社会福利及保障等指标,以及对这些福利的主观感受的贫困。

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受数据收集以及人类对贫困概念本身认识的限制,人们习惯于用收入、消费或其他货币尺度来测度贫困。事实上,贫困是一种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如世界银行(2003)认为,贫困是人们想逃避的一种生存状态,贫困意味着饥饿、缺医少药、失业、无上学机会以及权利和自由的丧失。可见,贫困意味着福利的丢失。贫困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除收入外,还包括许多非货币的维度,如教育、健康、住房以及公共物品的获得等。有较高的收入并不一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医疗或其他公共物品。这样,如果仅从收入维度测量贫困,可能导致那些教育、健康或其他相关维度处于贫困(短缺)状态的人口得不到及时救助,并且,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看,货币贫困具有可逆性,而非货币贫困通常表现出不可逆的特征。例如,一个身患某种疾病的少年,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可能终生丧失劳动能力;同样,一个处于辍学边缘的儿童,如果没有及时的教育救助,也会失去在未来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陷入长期贫困之中。因此,采用多维度的方法测度贫困,不仅可以加宽和加深人们对贫困的认识,还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瞄准率更高、效果更好的分类救助措施。

虽然,福利经济学家Cannan(1914)、Pigou(1920)等早已认识到贫困和福利问题远非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指标能够轻松描述并解决,但较早明确提出从多维角度来认识贫困与发展问题的学者则是Sen(1976),其“可行能力”理论被公认为是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Martinetti,2000)。

1.Sen的“可行能力”理论

在回答“什么样的平等”这一道德哲学问题时,Sen认为广受关注的三种平等观(功利主义的平等、完全效用的平等、罗尔斯主义的平等)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无法通过将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构造一个完备的理论。进而,他首创了“可行能力”概念,提出了“基本可行能力平等”的构想。其中,可行能力指“人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的能力”(Sen,1980,1984,1985)。

将“可行能力”理念引入贫困分析,Sen提出了“能力贫困”的概念。他认为贫困对应的是功能性福利的缺失,而功能性福利缺失的背后则是实现功能性福利的可行能力的缺失,即个人的福利是以能力为保障的,而贫困的原因则是能力的匮乏。基本可行能力由一系列功能构成,如免受饥饿、疾病的功能,满足营养需求、接受教育、参与社区社会活动的功能等。一方面,这些功能的丧失是贫困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就是贫困的表现。因而,基本可行能力包括的功能不仅具有消除贫困的工具价值,而且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人类福利。如果将生活看做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功能性活动,而对福利的概括评价则必须表现为对这些组成要素的评价形式。作为一个社会人,理应具备包括获得足够的营养、基本的医疗条件、基本的住房保障、一定的受教育机会等基本功能(Sen,1983),如果个人或家庭缺少这些功能或者其中的某一项,那就意味着处于贫困状态。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发展贫困理论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虽然也强调收入、消费之外的因素,如健康、教育等,但它仅把这些因素看做提高收入和消费的工具或手段。因而,发展贫困理论关注的仍然是个人或家庭是否存在经济上的贫困,对其他因素的考虑只是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人(家庭)现在或未来的经济状况。而可行能力贫困理论认为健康、教育这些因素不仅具有消除收入贫困的工具性......余下全文>>

八:如何评价贫困恶性循环和大推进论

大推动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一、大推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推动理论经济效果

外部经济效果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进行,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这样就可以克服发 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狭小,在需求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为增加储蓄、提供再的资本创造条件,有助于克服在供给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单个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增加社会净产品。

2、资本来源于国内

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其所需的资本是巨大的。因此,罗丹特别强调最小临界规模,即小于此规模,则地区经济不能实现腾飞启动。在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这些资本从何而来呢?罗丹认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内。在不降低国内原有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本增加。二是国际。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决不能仅仅依靠国内资本,还要依赖大量的国际和资本引进。

3、重点领轻工业部门

大推动的重点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大推动的方向并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而是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的初期,应把资本主要投向经济社会基本设施,以及具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而不是重工业部门。

4、计划

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因为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而非利润;其次,数额巨大;再次,基础设施周期长。因而必须由来承担。

二、评价:

自大推动理论面世以来,已为多数发展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在区域经大推动理论济发展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反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和治病良方。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大推动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三个不可分性"。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可分趋势,而且忽略了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其次,在实践中,大推动所需巨额资本难以找到。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自身无法筹集,国外支持也难以保证。再次,大推动理论过分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而忽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因此,大推动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也没有成功的案例。

九:权利贫困什么意思

权利贫困的概念来源于三大与贫困有关的理论。

一是“社会剥夺”和“社会排斥”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缺乏必要的资源,不易获取食物、参加活动、拥有公认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并且被排除在一般的居住条件、社会习惯和活动之外时,即为贫困。与该理论相联系,“社会排斥”主要指一个社会成员被排斥在一般社会大众应享受的各种社会经济待遇之外。

二是"能力理论"其核心意义是,必须考察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功能方面的实际能力,能力不足才是导致贫困的根源。只有能力才能保证机会的平等;没有能力,机会平等是句空话,也就是说“真正的机会平等必须通过能力的平等”才能实现。“能力理论”的一大贡献是强调解决贫困和失业的根本之道是提高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发放失业救济。

三是“社会权利贫困”理论。该理论认为,公民权利的改善是循序渐进的。首先是公民的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言论和行动自由;其次是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指政治参与和选举权利;最后是公民的社会权利,即建立制度化的社会政策,向弱势团体提供医疗、失业、住房、教育和救济的保障。

权利贫困的具体表现:?首先,权利相对不足。与贫困相联系的权利主要涵盖社会公正和适当的资源分配权、工作权、医疗权、财产权、住房权、晋升权、迁徙权、名誉权、教育权、娱乐权、被瞻养权、以及平等的性别权等12大类。

其次,权利贫困是指获取社会权利的机会和渠道不足。权利存在是一回事,而能否得到获取这些权利的机会又是一回事。权利贫困的一大表现是,城市贫民无法或难以享受其他人群所能够享受的机会,包括得到工作机会、投资机会等等。它表明许多穷人的贫困状况不是主观因素造成的,而主要是客观社会环境所导致的机会不公的结果。

再次,权利贫困表明现有权利没有得到法律保证。 最后,社会权利贫困的另一表现是权利失而复得的机会很少。许多贫民并非生来贫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他们日益走向贫穷。但他们一旦贫困就再没有机会由贫变富,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社会权利的“贫困”。而富人一旦经营失败,企业破产,往往能够东山再起。因此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帮助穷人变富的机制,那么在争取权利失而复得的过程中富人和穷人的机会是不可能平等。

十:贫困证明里怎么才算贫困啊?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并广东111111学院: 是 省 ( 县) 镇 (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 2006 年考入 广东工业大学,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 该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2006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 特此证明。                      经办人: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                    2007 年 8月 23日 上述情况属实。 经办人: 街道办事处、镇或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公章)   2007 年 8月 25日 我是***,来自**班,本人在上一学年度中认真学习,工作积极,生活简朴,成绩良好,能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 思想上本人能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同时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党章的学习活动,在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思想上进, 学习上。本人刻苦努力奋发图强,力争上游,在认真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本人还能积极自修其他课程,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凭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本人每年都考出好成绩, 工作上认真负责,听从上级安排,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对大工作,秉公办事,作风扎实,不欺上瞒下,同时能较好的关心同学 ,帮助同学,因此也取得了很好的信任 在生活上,本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已被认定为贫困家庭,困难学生,家里仅靠父亲打工维持生活,但是人穷志不穷,本人在校能遵纪守法,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自己基本符合助学金申请的审评条件,故提出申请,望领导给予批准。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是。。。系。。。班的一名学生,出生在一个贫困山村,那里交通阻塞,经济落后。因为家庭困难,我现在十分需要领导、学校、国家帮助我,帮我和我的家庭度过难关,让我能有幸和其他的同学一起顺利完成学业。 然后写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遭遇突发事件,家有几口人,尽量把自己家里写得困难些,什么爷爷奶奶病重啊,债务啊,从小家境就不好啊,多写点。然后再写自己学习如何刻苦,成绩如何优异 ,学习成绩突出。再写热心于帮助同学,关心集体,追求上进等等。 还可以写参加学校社会活动充实了自己。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学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真诚希望领导给我一次机会,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我会努力好好学习,争取上进!只要自己一有能力,就马上回馈社会,帮助所有有需要的人。特别的是我一定要成为一个能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和巨大贡献的人。【 最后一段要这样写】 此致 ......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