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理论

一: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贫困理论的概念?

研究、治理、开发和摆脱贫困,这也一直是人类共同的历史使命。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这正如西奥多·W·舒尔茨所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并衷心地希望经济学家们在构筑自己的理论大厦时不要忘记给贫困问题留点地位。但是,贫困作为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为人们所重视,且被纳入理论研究的领域,其历史并不长。贫困问题开始被社会重视,并成为经济学的基本课题之一,则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而真正对此进行广泛关注并进行理论探讨则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贫困理论

如果仅仅从贫困现象成为理论研究的内容来说,贫困理论起源更早,但在这种理论中,贫困并不是研究的主题本身。大约从16世纪开始,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改造人类社会,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理想社会的角度,尖锐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和祸害,贫困作为资本主义制度违反理性原则的集中表现,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这是对贫困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贫困被看作是制度的产物——贫困的根源是私有制;贫困是作为社会不公平的结果看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由此,认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贫困的研究是从政治变革的立场出发的,除了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现象进行归纳和较为详细的描述外,对贫困问题本身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贫困,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贫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研究,涉及到了大量的贫困问题,但这些问题发生的背景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是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最典型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频繁爆发和失业人员大量出现的特殊时期。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困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揭示当首推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最早从制度层次上揭示了贫困的根源。马克思的贫困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及其趋势的理论,具有阶级贫困的性质与制度分析的特点。马克思的贫困学说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吸吮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这种私有资本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就是马克思称之为“雇佣劳动制度”的必然结果。雇佣劳动制度怎样给雇佣劳动者阶级带来贫困化呢?马克思指出:“最勤劳的工人阶级的饥饿痛苦和富人建立在资本主义积累基础上的粗野的或高雅的浪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当人们认识了经济规律时才能揭示出来”。而这个规律,主要是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不断地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提高。随着资本集中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相对地增大,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相对地减少。可变资本相对地减少,从而雇佣工人也相对地减少,因而不断地产生出一个相对的超过资本增值所需要的过剩人口,从而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个过剩人口不是同生活资料相比而成为绝对多余的人口,而是同资本积累相比变为过剩的。马克思写道:“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余下全文>>

二:反贫困不仅是经济行动,还是社会行动

说得有道理。

反贫困最根本的是经济问题,需要提高贫困户的生产能力,收入水平;同时,反贫困也是社会行动,需要社会各部门协同作战,提高反贫困的社会效率。

三: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中外研究贫困问题的学者大多赞成这样的观点,即发达国家的贫困往往是现实原因导致的贫困,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却通常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说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是导致新中国贫穷的主要原因,那么,现阶段的贫困显然有着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影响,包括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和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户籍制度等等,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居民长期处于赤贫状态而不能自拔,城镇居民亦因长期以来只领取低工资而处于低水平生活状态。这些历史因素及其造成的贫穷后果均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得了的,尤其是观念、技能等方面的落后更是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如据有关资料,1998年在湖北农村贫困家庭中,有84.1%的劳动力仍以传统农业即种植业为谋生手段,贫困地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仅占全部劳动力的12.5%。(注:张在全、娄策贵:《湖北跨世纪扶贫战略研究》,载《统计与决策》,1999(6),11页。)再如以往水利建设中对移民生活的考虑就较少,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中国目前有300—600万库区移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注:世界银行:《中国:90年代的扶贫战略》,中文版,44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因此,中国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虽然有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过去数十年中城乡贫困的积累却促使了贫困问题更加突出,部分贫困人口仍然生活在历史的贫困之中。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反贫困政策的实施,历史贫困作为导致中国现实贫困问题的一个影响因素,在经历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后,其重要性正在减退,再过10—20年,历史贫困是应当从中国贫困问题致因中予以剔除的因素。

2.自然原因。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揭示过好地与差地的收益和地租的差异。对城乡居民而言,自然环境及相应条件的好坏,亦是制约其收入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据“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名单,可以发现几乎都是山区、 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其中有307个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大山区,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0%,如湘西、鄂西就是位居中国中部的湘、鄂两省的贫困地区;迄今仍未脱掉贫困县帽子的几乎均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其中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地区尤其如此,这使得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0%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却要占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注:唐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34、5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就贫困强度指数而言,1994年的宁夏为2.77%,河南为0.66%,广东为0.03%,(注:段庆林:《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基本特征》,载《统计与决策》1999(6),22页。)宁夏是广东的92.33倍, 这种差距因为发达地区发展速度愈快还在日益拉大。洪涝、地震、台风、火灾、病虫害等各种天灾是导致贫困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全国每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人数为2亿多人,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救灾措施,都会有一部分人口因灾陷入困境,即使按1%的灾民生活困难计,每年也有200多万人因天灾陷入贫困。因此,自然条件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天灾更是无法避免,它们使贫者愈贫、脱贫者返贫,甚至使一部分生活水平较高的人口陷入贫困境地,从而是中国贫困问题的长期致贫原因。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向来呈递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因国家施行的是重点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政策,使得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迅速扩大,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平衡,这是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余下全文>>

四:贫困户致贫原因有哪些

1.历史原因。中外研究贫困问题的学者大多赞成这样的观点,即发达国家的贫困往往是现实原因导致的贫困,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却通常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说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是导致新中国贫穷的主要原因,那么,现阶段的贫困显然有着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影响,包括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和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户籍制度等等,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居民长期处于赤贫状态而不能自拔,城镇居民亦因长期以来只领取低工资而处于低水平生活状态。这些历史因素及其造成的贫穷后果均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得了的,尤其是观念、技能等方面的落后更是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如据有关资料,1998年在湖北农村贫困家庭中,有84.1%的劳动力仍以传统农业即种植业为谋生手段,贫困地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仅占全部劳动力的12.5%。(注:张在全、娄策贵:《湖北跨世纪扶贫战略研究》,载《统计与决策》,1999(6),11页。)再如以往水利建设中对移民生活的考虑就较少,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中国目前有300—600万库区移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注:世界银行:《中国:90年代的扶贫战略》,中文版,44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因此,中国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虽然有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过去数十年中城乡贫困的积累却促使了贫困问题更加突出,部分贫困人口仍然生活在历史的贫困之中。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反贫困政策的实施,历史贫困作为导致中国现实贫困问题的一个影响因素,在经历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后,其重要性正在减退,再过10—20年,历史贫困是应当从中国贫困问题致因中予以剔除的因素。   2.自然原因。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揭示过好地与差地的收益和地租的差异。对城乡居民而言,自然环境及相应条件的好坏,亦是制约其收入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据“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名单,可以发现几乎都是山区、 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其中有307个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大山区,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0%,如湘西、鄂西就是位居中国中部的湘、鄂两省的贫困地区;迄今仍未脱掉贫困县帽子的几乎均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其中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地区尤其如此,这使得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0%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却要占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注:唐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34、5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就贫困强度指数而言,1994年的宁夏为2.77%,河南为0.66%,广东为0.03%,(注:段庆林:《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基本特征》,载《统计与决策》1999(6),22页。)宁夏是广东的92.33倍, 这种差距因为发达地区发展速度愈快还在日益拉大。洪涝、地震、台风、火灾、病虫害等各种天灾是导致贫困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全国每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人数为2亿多人,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救灾措施,都会有一部分人口因灾陷入困境,即使按1%的灾民生活困难计,每年也有200多万人因天灾陷入贫困。因此,自然条件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天灾更是无法避免,它们使贫者愈贫、脱贫者返贫,甚至使一部分生活水平较高的人口陷入贫困境地,从而是中国贫困问题的长期致贫原因。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向来呈递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因国家施行的是重点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政策,使得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迅速扩大,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平衡,这是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余下全文>>

五:贫困户致贫原因有哪些

1.历史原因。中外研究贫困问题的学者大多赞成这样的观点,即发达国家的贫困往往是现实原因导致的贫困,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却通常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说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是导致新中国贫穷的主要原因,那么,现阶段的贫困显然有着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影响,包括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和禁锢人们思想观念的户籍制度等等,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居民长期处于赤贫状态而不能自拔,城镇居民亦因长期以来只领取低工资而处于低水平生活状态。这些历史因素及其造成的贫穷后果均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得了的,尤其是观念、技能等方面的落后更是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如据有关资料,1998年在湖北农村贫困家庭中,有84.1%的劳动力仍以传统农业即种植业为谋生手段,贫困地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仅占全部劳动力的12.5%。(注:张在全、娄策贵:《湖北跨世纪扶贫战略研究》,载《统计与决策》,1999(6),11页。)再如以往水利建设中对移民生活的考虑就较少,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中国目前有300—600万库区移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注:世界银行:《中国:90年代的扶贫战略》,中文版,44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因此,中国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虽然有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过去数十年中城乡贫困的积累却促使了贫困问题更加突出,部分贫困人口仍然生活在历史的贫困之中。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反贫困政策的实施,历史贫困作为导致中国现实贫困问题的一个影响因素,在经历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后,其重要性正在减退,再过10—20年,历史贫困是应当从中国贫困问题致因中予以剔除的因素。

2.自然原因。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揭示过好地与差地的收益和地租的差异。对城乡居民而言,自然环境及相应条件的好坏,亦是制约其收入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据“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名单,可以发现几乎都是山区、 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其中有307个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大山区,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0%,如湘西、鄂西就是位居中国中部的湘、鄂两省的贫困地区;迄今仍未脱掉贫困县帽子的几乎均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其中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地区尤其如此,这使得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0%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却要占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注:唐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34、5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就贫困强度指数而言,1994年的宁夏为2.77%,河南为0.66%,广东为0.03%,(注:段庆林:《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基本特征》,载《统计与决策》1999(6),22页。)宁夏是广东的92.33倍, 这种差距因为发达地区发展速度愈快还在日益拉大。洪涝、地震、台风、火灾、病虫害等各种天灾是导致贫困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全国每年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人数为2亿多人,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救灾措施,都会有一部分人口因灾陷入困境,即使按1%的灾民生活困难计,每年也有200多万人因天灾陷入贫困。因此,自然条件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天灾更是无法避免,它们使贫者愈贫、脱贫者返贫,甚至使一部分生活水平较高的人口陷入贫困境地,从而是中国贫困问题的长期致贫原因。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向来呈递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因国家施行的是重点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政策,使得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迅速扩大,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平衡,这是中......余下全文>>

六:翻译:This eassy started with the premise that the theory or explanation of poverty that is hel

应该是This essay started with the premise that the theory or explanation of poverty that is held shapes the type of anti-poverty efforts that community developers pursue.吧?

eassy——essay

本文以贫困的理论或者解释为前提,塑造了社区开发人员努力追求的反贫困类型。

七:反贫困政策的实施存在那些利弊

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

标题注释:本文是Ka Lin的"Vulnerabilities and Social Provisioning :Patterns,Changes and Trends in Transitional China"一文的改写和扩展,该研究为芬兰科学院中国社会政策研究项目所资助。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中国贫困类型的变迁过程,分析了贫困群体的特征和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变化。它以历史分析和制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中国反贫困政策演变的过程,阐释了导致这一进程的制度因素,从而为读者展示中国贫困及反贫困变迁的一般途径。本文也对中国反贫困经验作了评估和总结,从而把贫困问题的研究从经验描述和政策分析层面推进到理论分析的高度。本研究将对理解政策变迁的逻辑,深化对国家反贫困战略制度背景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贫困/制度变迁/政策分析/市场经济

在中国,贫困研究的焦点往往是贫困的度量和发生率问题,或者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政府的反贫困政策效应。这种研究取向与萨迈德(Samad ,1996:38)对亚洲贫困研究的评论相一致。在此评论中,作者抱怨亚洲的贫困研究缺乏理论深度。而沈红(2000)在对中国学者贫困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后也认为,这些研究很少能给读者提供充分的理论阐释。姑且不论他们的评论是否恰当,这些评论都隐含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即对贫困的研究不应仅停留在经验描述和政策分析的层次上。因此,本研究把阐释的重点放在贫困类型变迁和导致变迁的制度性因素上,并试图通过这些努力来展开对贫困的理论探讨。

对贫困问题的制度性研究最早是由汤森德(Townsend,1971:421996:18-32)。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我们就有必要把贫困问题放在权利资源和社会分层的背景中去考察,并把这一问题与制度变迁相联系。由此,本文以历史和制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去描述贫困类型的变化和贫困群体的变化,从而给读者展现了中国贫困类型变迁的一般途径。它又回顾了国家反贫困战略的变化,阐述政策演变过程及其推动力,进而评估中国反贫困战略的成功及其意义。

一、国家贫困状况的转变

建国伊始,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和技术条件的落后,新中国的经济重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期的战乱和政治动荡,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留下“一张白纸”(按照毛泽东的说法),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的长期禁运,把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相隔离。这些状况造成了共和国早期相当高的绝对贫困率。如在1949~1977年之间(除1956年),国民人均卡路里日摄入量少于2千克(郇建立a ,2003),这反映了当时食品的严重短缺和绝对贫困现象的流行。后来,在国家的努力下,绝对贫困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直到这个时期末(以1978年为例),仍有2.5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IOSC,2001)。

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国家通过社会主义运动,逐渐建立起一个以集体为单位的社会网络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在农村,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土地私有制,国家把农民组织起来纳入到人民公社的体系中,从而使公社成为农民福利的依靠。由于这一集体制体系起到相当的保障作用,农民的生活资源虽然短缺,但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贫困。正如关信平所说:在前三个十年中的最初十年,农村贫困并不见得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农民的收入是平等分配的(Guan,2003:75)。在城市,通过对工商业的所有制改造形成了公有制企业(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他们雇佣......余下全文>>

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项目

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别 天然气资源的经济安全重大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宗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管理科学部 金融产业经济学研究 冉光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 电子商务环境下多渠道供应链协调优化与合作策略研究 张旭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公司并购、控制权结构与内部资本配置行为 曾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产权控制路径下的资本投资与配置效率研究 刘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整合TCE和RBT视角下的战略联盟资产与治理关系研究 龙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面向小样本多属性决策的软集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肖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渠道关系中专项投资不对称的形成机制及作用效果研究 钱丽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管理科学部 控制权配置、制度环境与国企高管腐败:理论与实证研究 徐细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管理科学部 考虑特征空间异质性的分类技术及其在商务智能中的应用研究 王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管理科学部 供应中断下多级物流网络系统优化设计模型与算法研究 何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管理科学部 不对称信息下定价、生产与销售激励合同的联合决策研究 徐鸿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管理科学部 多因素采购机制设计中拍卖、谈判与合同的比较选择及结合策略研究 黄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的微分对策均衡解研究 张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约束优化及其一些相关问题的近似解研究 黄学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学物理科学部 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对企业投资低效率行为的影响及治理机制研究 黄新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 包容性增长范式下多层次区域统筹城乡发展道路研究 周文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 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战略研究 康继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黄英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傅蕴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 基于应急预案管理的应急决策动态优化与协同机制研究 于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管理科学部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优化与应用研究 但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公允价值、行为异化与经济后果 刘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科学部 大股东自利动机与上市公司资本投向研究 郝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管理科学部 一类非线性数学期望-G期望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徐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数学物理科学部

九:为什么说美国贫困问题是它的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1

美国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述评 2005年11月——2006年4月,笔者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学习和研究。在此期间,笔者就美国的贫困(poverty)、无家可归者(homeless)与反贫困政策等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实地参观考察了许多社会福利机构,了解并实际参与了他们的一些活动和项目,对美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困政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国贫困和无家可归问题的现状、分析反贫困政策和构成和演变,尝试对美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困政策作出评价,并总结出对我国反贫困政策的启示。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其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但其国内的贫困和无家可归者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平等、反贫困、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等问题也是受到普遍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对于美国贫困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福利政策的效果、反贫困政策的取向等问题,在美国学术界和知识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论,这也反映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一、美国贫困问题的现状:悲观与乐观

贫困是一种多元性、综合性社会现象,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收入贫困是现代贫困最重要的概念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1美国一般以处于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贫困规模。贫困线由家庭规模和家庭总收入这两个因素来确定,并且每年都要重新测算、核定。如果一个美国家庭的年总收入低于“基本需求(basic needs)”就被认为属于贫困家庭。2005年美国家庭贫困线如下:单身收入9570元,2口之家12830元(2004年是12490元),3口之家16090元(2004年是15670元),4口之家19350元(2004年是18850元),5口之家22610元(2004年是22030元),6口之家25870元(2004年是25210元),7口之家29130元(2004年是28390元),8口之家32390元(2004年是31570元)。8口以上的家庭,每多一人增加3260元(2004年是3180元)2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03年的12.5%上升到12.7%,总人数从3590万上升到3700万,增加了110万人,平均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详情参考:www.xschina.org/show.php?id=7246

参考资料二

关键词】 美国;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社会保障;

【英文关键词】 American; absolute poverty; relative poverty; social securi-; ty;

【中文摘要】 长期以来,每逢无法预知的社会风险,只有极少数人能保持安全感。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全社会的人,或者至少大多数人,无论在发生 什么意外事故的情况下都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标准,得到起码的保证。社会 保障减少了由发生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不平等,从而大大消除了造成社会差 别的主要因素。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到林登·约翰逊总统,美国联邦政 府制订......余下全文>>

十:初三政治题

一、调整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必要性

毋庸讳言,20多年扶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我国开发式扶贫战略的正确性。但是,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的贫困形式出现了明显不同于过去的新特点,农村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新的攻坚阶段。这意味着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严重边缘化,如果仍继续沿用传统的区域开发的方式进行扶贫,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在农村贫困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78,2004和2005年进一步扩大到3.20和3.22。2000年东、中、西部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分别为2.30、2.49和3.62,2004年变化为2.57、2.85和3.82;与2000年相比,城乡差距均有所扩大,西部城乡差距最大并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城乡差距扩大最快,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都有低估的问题,但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低估程度远远大于农村居民纯收入。如果再把城镇居民的医疗补贴、教育补贴等因素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而这是在我国保持30年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扶贫开发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出现的,显然,我国广大的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村的贫困人口,很难从经济增长与改革成果中分到应得的利益。

(二)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严重边缘化,因疾病、年龄、人力资本不足等因素导致劳动能力不足而陷入贫困的农民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这主要包括: 缺乏或无劳动能力、无生活稳定来源、长期患病的困难家庭、三无家庭、自然灾害导致困难的家庭以及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这些家庭多属于绝对贫困家庭,基本处于“不救不活”的状况。国际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当一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总数下降到总人口的10%以下时,这部分人口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全面的经济增长摆脱绝对贫困状态,而且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也不可能摆脱贫困的状态。因此,传统的区域性开发式扶贫受到了挑战,迫切需要一种比区域性扶贫战略更加精确的瞄准机制来帮助他们脱贫。

(三)我国农村除了近3000绝对贫困人口以外,还有近6000万的低收入人口没有实现稳定脱贫,遇到天灾人祸,极易返贫。2001年到 2005年贫困人口下降的比率非常缓慢,只下降了0.7%,贫困人口只减少了562万人,2003年贫困人口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很大程度上与贫困地区的资源环境约束有关。作为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典型代表之一的甘肃省是个很好的例子。该省现有41个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工作县,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高寒阴湿区、干旱荒漠区、边缘山区、石山林缘区,生存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发,返贫率极高。

(四)即使我们不考虑扶贫对象有无劳动能力以及贫困地区的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边际效果仍然会不断递减,甚至成为负数。从全国来看,2001—2002年年均扶贫投入分别为“八五”和“九五”时期的 3.7倍和2倍,而每年减贫的效果不到这两个时期的一半和1/3,每年大约300亿元的扶贫资金主要投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这些县所覆盖的贫困人口不到62%。这表明,继续沿用目前的开发式扶贫方式,对于解决剩余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可能是事倍功半。

(五)政府扶贫投资的运作方式本身,也有一个效率问题。在扶贫资金的总量中,总有一部分被扶贫工作的“传递渠道”所消耗。如果考虑到腐败现象和监管的难度,扶贫资金的效益会更低。审计署的一项审计报告称,1997年至1999年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向全国592个国定贫困县投入扶贫资金488亿元,经审计,查出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