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国平作品《家》的读后感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见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珐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二:读周国平的《成为自己》写读后感
您好,提供范文一篇,仅供参考。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当然,假期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全不在同一档次,毕竟,谁有本事在读完一本科幻小说或是漫画之后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于是乎,我的同学们只好拿起平时只放在书架上冲样子的名著读了起来。 我却幸运得多了。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直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责任感”。不过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吏得势的道理?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希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
三:周国平读后感论幸福
周老师的幸福观,仍然是符合他一贯的思想主线,将重点放在了对灵魂以及生命本身的享受上,集中表现在,亲情 爱情 个人理想对于外在的追求,更多的是顺其自然,有些无为而为的感觉。以下是关于周老师论幸福的一段访谈,希望对你有帮助。
周国平:就像你说的,幸福确实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如果问我的看法,比较简单地说,我觉得幸福就是过得快乐。但是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不同的人对快乐也有不同的看法。按我自己的体会,我就觉得要看人生最重要的快乐是什么,那些东西应该是幸福最重要的内容了。我觉得最重要的快乐是两种快乐。一种是生命本身的快乐,属于人最古老的但可能是永恒的快乐,比如说爱情、亲情,像这种东西,是永远存在的东西。
主持人:是所有人都会追求的。
周国平:不论哪一代人,不论这个社会怎么发展,物质多或少,这个东西都可能是永恒的,都是对于人来说不能缺的,是人得到以后都会感到快乐的。我自己感觉人生中特别快乐的时刻、幸福感特别强烈的时光,就是两个时光。一个是年轻的时候,青春期谈恋爱的时候。那种快乐是无比的,那时真觉得是一个完全新的世界在你面前,许多未知的幸福的事情在等待着你。那种心情很特别。
主持人:对未来特别憧憬。
周国平:对。还有一个时光是自己刚有了孩子,初为人父、人母的时候,那种快乐也是极为强烈的。这一部分,我把它称为生命本身的快乐和享受。享受生命是幸福本身重要的内容。
还有一种快乐是灵魂的快乐。这是比较高的快乐、精神性的快乐,比如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的电影、欣赏一个好的艺术品。这是从接受的方面来说。从创造那方面来说,自己做精神的创作、写作都是幸福的事情。一个好的艺术家特别大的快乐也是在创作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
主持人:一个是生命的快乐,一个是灵魂的快乐。
周国平:对。
大部分人只是在追逐幸福的表皮
主持人:现代人怎么样才能追求到你所说的那两种幸福呢?
周国平:我们这个时代在幸福这个问题上误区挺大的。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现在人们的问题不是怎么追求的问题,是人们好像不重视这两种快乐,没有想到去追求的问题。我觉得生命、灵魂这两种东西是人性中最深刻的东西,而往往人们追求的都是比较表面的东西,生命和灵魂之外的比较社会性的东西。现在人们对名、利这种东西看得太重要了,财富、金钱、名声被摆在太重要的地位,而我恰恰认为名和利这种东西,正好是人生比较表皮的东西。
所以,还应该回到幸福的源头上来,这个思想先要澄清,然后才能谈到方法的问题,怎么样追求的问题。
解密幸福不是哲学家的专利
主持人:您本身是一位哲学家、作家,您觉得普通大众怎么样才能领悟到您所说的幸福呢?
周国平:其实这和一个人是不是哲学家,他从事的是什么样的职业,关系不大。这个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这是人性方面的东西。人说到底就是一个生命,因为所有的人都是有灵魂的,都是有精神上的要求。如果他有这样的条件去实现这种精神上的愿望,比如我选择了写作这样一个工作,我来做当然有我的快乐。但是我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资历、能力发展出来,实现出来,都有这样一种要求,而当他做到的时候都会感到特别大的幸福。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不是属于某一些特殊人群的。我觉得是这样。
许多人为了不想要的东西搭上一辈子
主持人:但是现在好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周国平:这是比较难办的事。可能是这个社会生存的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诱惑又太大。基本上人们的愿望都是怎么产生的?是人与人比出来的,社会刺激出来的。看看人家有这个东西,我也要。人家买了豪华......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