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一:如何克服贫困的恶性循环

5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拉格勒 纳克斯对均衡发展理论

作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

在供给方面,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

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收

入。要打破这种贫困恶性循环,必须进行大规模、全面的投资,

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通过同时在许多工业部门之间相互提

供投资引诱,使各部门的投资有利可图,资本形成就能实现,恶

性循环就能摆脱。

不适用

二:发展经济学里面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是什么?适合不适合于中国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概述

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内容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二是需求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经济含义

1、(核心)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贫困的根源,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根本原因又在于人均收入水平过低——发展前景悲观。“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2、贫困恶性循环,由供给循环和需求循环两个序列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

3、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形成各行业的相互需求,使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供给创造需求”。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不足

该理论的缺陷在于:

1、它混同了储蓄水平和储蓄率,经济增长的启动力量来自储蓄比率而非储蓄水平。

2、认为穷国缺乏储蓄能力的观点不符合事实。

3、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不高,不能只归咎于收入水平,还应当考虑到社会、政治以及其它制度方面的因素妨碍了对储蓄的刺激。

4、市场容量不足的说法有片面性。

5、该理论无视利用外资的可能性。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1]

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金融人才匾乏、金融机构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给你介绍一个网站mba智库百科

三:如何评价贫困恶性循环和大推进论

大推动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一、大推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推动理论经济效果

外部经济效果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进行,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这样就可以克服发 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狭小,在需求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为增加储蓄、提供再的资本创造条件,有助于克服在供给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单个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增加社会净产品。

2、资本来源于国内

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其所需的资本是巨大的。因此,罗丹特别强调最小临界规模,即小于此规模,则地区经济不能实现腾飞启动。在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这些资本从何而来呢?罗丹认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内。在不降低国内原有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本增加。二是国际。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决不能仅仅依靠国内资本,还要依赖大量的国际和资本引进。

3、重点领轻工业部门

大推动的重点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大推动的方向并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而是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的初期,应把资本主要投向经济社会基本设施,以及具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而不是重工业部门。

4、计划

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因为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而非利润;其次,数额巨大;再次,基础设施周期长。因而必须由来承担。

二、评价:

自大推动理论面世以来,已为多数发展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在区域经大推动理论济发展实践中得到印证和反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和治病良方。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大推动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三个不可分性"。但在实际中,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可分趋势,而且忽略了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其次,在实践中,大推动所需巨额资本难以找到。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自身无法筹集,国外支持也难以保证。再次,大推动理论过分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而忽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因此,大推动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也没有成功的案例。

四:发展经济学里面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是什么?适合不适合于中国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循环来论述: (1)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有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哗均收入水平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又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低生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从需求方面来看,资本形成同样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这就意味着较低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使得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这样,形成“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效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将两个循环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一方面,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储蓄,也会因为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储蓄。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打破,很难由向下的循环转变为向上的循环,因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困难是难以改变的。要打破恶性循环,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方式,增加储蓄的同时扩大投资,在许多行业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各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以保证投资成功。

不大适应于中国,理论没有考虑到东亚各国普遍的高储蓄率,以及高出口。中国通过引进外资和两头在外的方式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五: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贫困理论的概念?

研究、治理、开发和摆脱贫困,这也一直是人类共同的历史使命。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这正如西奥多·W·舒尔茨所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并衷心地希望经济学家们在构筑自己的理论大厦时不要忘记给贫困问题留点地位。但是,贫困作为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为人们所重视,且被纳入理论研究的领域,其历史并不长。贫困问题开始被社会重视,并成为经济学的基本课题之一,则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而真正对此进行广泛关注并进行理论探讨则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贫困理论

如果仅仅从贫困现象成为理论研究的内容来说,贫困理论起源更早,但在这种理论中,贫困并不是研究的主题本身。大约从16世纪开始,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改造人类社会,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理想社会的角度,尖锐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和祸害,贫困作为资本主义制度违反理性原则的集中表现,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这是对贫困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贫困被看作是制度的产物——贫困的根源是私有制;贫困是作为社会不公平的结果看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由此,认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贫困的研究是从政治变革的立场出发的,除了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现象进行归纳和较为详细的描述外,对贫困问题本身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贫困,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贫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研究,涉及到了大量的贫困问题,但这些问题发生的背景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是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最典型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频繁爆发和失业人员大量出现的特殊时期。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困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揭示当首推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最早从制度层次上揭示了贫困的根源。马克思的贫困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及其趋势的理论,具有阶级贫困的性质与制度分析的特点。马克思的贫困学说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吸吮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这种私有资本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就是马克思称之为“雇佣劳动制度”的必然结果。雇佣劳动制度怎样给雇佣劳动者阶级带来贫困化呢?马克思指出:“最勤劳的工人阶级的饥饿痛苦和富人建立在资本主义积累基础上的粗野的或高雅的浪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当人们认识了经济规律时才能揭示出来”。而这个规律,主要是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不断地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提高。随着资本集中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相对地增大,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相对地减少。可变资本相对地减少,从而雇佣工人也相对地减少,因而不断地产生出一个相对的超过资本增值所需要的过剩人口,从而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个过剩人口不是同生活资料相比而成为绝对多余的人口,而是同资本积累相比变为过剩的。马克思写道:“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余下全文>>

六:什么是贫困陷阱

所谓“贫困陷阱”,通常地讲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区域等主体或单元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掉进这种“贫困陷阱”,要想从里边跳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贫困陷阱”为什么能够相对地把人锁定在贫困中,其基本原理是这样

的:因为你穷,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因为你穷,你就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赚钱的机会因而与你无缘;因为你穷,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因而使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日益边缘化;因为你穷,就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蹶不振而荒度人生。

但是,“贫困陷阱”虽然很深,要想从里面爬出来很难,但它也绝不是一个“天坑”,也绝不是一个“黑洞”,不是所有的人掉进去就再也见不到天日了。那些个善者、勇者、智者、韧者,经过一番努力和拼搏,从而逃离苦海,重见光明者不计其数,对于这些成功者来说,改变自身命运的秘诀究竟是什么?这是许多人想要知道的答案。

需要肯定一点,世上绝没有什么救世主。你总企盼着有一只仙鹤把自己叼出“贫困陷阱”,然后放到桃花源里过神仙般的生活,这种梦想是绝对不会成真的。我的家乡有这样一户老雇农,解放十多年了还穷得叮当响,全家住在一个窝棚里。1962年,地区来了个大干部,他不能容忍让自己的“阶级兄弟”再过这样的穷日子,于是带领社员帮他盖了两间土坏草房。这草房一住就是40年,修了再修,补了再补,早已是漏雨透风的危房,现在已经传到孙子辈了。对于他家来说,要想过好日子,不知下一个关心他的“大干部”何时来临。这种“扶不起来的天子”,外力再大,恐怕也难去穷根,“贫雇农”的帽子算是戴定了。

要想跳出“贫困陷阱”,得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有言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人暂时穷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得没有志气,穷得低三下四,穷得萎靡不振。我在乡下,曾见过这样爷俩,老爹的媳妇死了,与已成年尚未娶妻的儿子相依为命,手里只要有两钱,赶快去小铺买二两酒喝了。如此下去,其光景可想而知。与此截然相反,有多少寒门学子,奋发苦读,终成大业;又有多少落魄之人,重整旗鼓,再展宏图。只要穷则思变的精神还在,以艰韧不拔的毅力顽强地探索摆脱贫穷的路径,迎来光明的前途就大有希望。

把有限的资源更多一些配置到智力开发上,这是摆脱贫困的一条基本经验。既然掉进了“贫困陷阱”,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哪还有钱搞什么智力投资。这种诘问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但只要做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就能得出一个新的解。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这样一个近乎于赤贫的家庭,父母共有七个子女,根本功不起孩子读书。老大老二靠勤工俭学读完了初中,后参加工作有了收入,从微薄的收入中又挤出少许工资资助弟妹先后读完高中和大学。就是采取这种大帮小,前帮后的滚动发展模式,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使这个大家庭的主要成员均由教授、检察官、律师、机关干部、公司经营者、富裕农户组成,从整体上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这个家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贫困之中坚户了教育优先的原则,改变和提升了家庭成员的智力结构,从而踏上了富裕的坦途。

要跳出“贫困陷阱”,还有一条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千方百计接近和融入主流社会,在跟随时代潮流中改变观念,提升能力,扩大活动范围,增强竞争力。如果你居住在一个山沟里,两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种三亩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切都按照老祖宗的规矩办,那你只能是一辈子又一辈子地受穷。如果你知道山外的世界很精彩,而且不停地琢磨它,接近它,寻求......余下全文>>

七:为什么说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第一要义是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循环来论述: (1)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有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又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低生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从需求方面来看,资本形成同样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这就意味着较低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使得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这样,形成“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效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将两个循环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一方面,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储蓄,也会因为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储蓄。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打破,很难由向下的循环转变为向上的循环,因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困难是难以改变的。要打破恶性循环,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方式,增加储蓄的同时扩大投资,在许多行业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各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以保证投资成功。

但是这个理论不大适应于中国,理论没有考虑到东亚各国普遍的高储蓄率,以及高出口。中国通过引进外资和两头在外的方式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八:为什么说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第一要义是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循环来论述: (1)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有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又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低生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从需求方面来看,资本形成同样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这就意味着较低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使得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这样,形成“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效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将两个循环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一方面,即使有了投资引诱,也缺少储蓄可以用来投资;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储蓄,也会因为投资引诱不足而难以消化储蓄。这两个恶性循环相互联系,很难打破,很难由向下的循环转变为向上的循环,因而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困难是难以改变的。要打破恶性循环,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方式,增加储蓄的同时扩大投资,在许多行业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各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以保证投资成功。

但是这个理论不大适应于中国,理论没有考虑到东亚各国普遍的高储蓄率,以及高出口。中国通过引进外资和两头在外的方式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九:如何冲破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

跳出来。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