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1ml低分子肝素相当于9500IU抗凝血因子Xa。在预防和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应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在血透中,通过血管内注射给药。不能用于肌肉注射。脊髓/硬膜外麻醉或脊髓腰椎穿刺时,低分子肝素的给药时机应遵循特殊注意事项(参见【注意事项】)[u]皮下注射技术[/u]皮下注射时,患者易取卧位,注射部位为前外侧或后外侧腹壁的皮下脂肪组织内,左右侧交替。注射针应垂直、完全插入注射者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的皮肤皱褶内,而不是水平插入。在整个注射过程中,应维持皮肤皱褶的存在。预防性治疗下列推荐内容常规适用于所有全麻下施行手术的患者。硬膜外麻醉施行手术的患者,因理论上有增加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可能性,术前是否注射应酌情考虑。使用频率:每日注射一次剂量:* 中度血栓栓塞形成危险的手术对于中度血栓栓塞形成危险的手术,而且患者没有显示有严重的血栓栓塞危险,每日注射2850IU(0.3ml)就可以有效起到预防作用。大约在术前2小时进行第一次注射。* 高度血栓栓塞形成危险的手术:髋关节和膝关节手术使用的剂量应该随患者的体重进行调节。每日注射的剂量是:38IU/kg- 术前,例如手术前12小时- 术后,例如手术后12小时- 以后每日使用,一直到手术后第三天从手术后第四天起剂量调整为57IU/kg。可从下表中依据患者体重范围决定剂量体重(kg) 从术前到术后第三天每日每次速碧林R 从第四天起每次速碧林R <51 0.2ml 0.3ml 51-70 0.3ml 0.4ml >70 0.4ml 0.6ml* 其他情况:对一些具有高度血栓栓塞形成危险的手术(尤其是肿瘤)和/或患者(尤其是有血栓栓塞疾病病史)。2850IU(0.3ml)低分子肝素就足够了。治疗持续时间:依据血栓栓塞形成危险度来选择抗凝治疗时间。对所有病例,这个治疗可辅助其他一些标准的治疗方法如下肢用弹力袜,一直到患者能完全走路为止。对于普外手术,肝素的平均使用时间小于10天。一些骨科手术尤其是髋关节手术,如果需长时间抗凝治疗,可持续使用肝素或随后口服抗凝药物。尽管如此,这些治疗中所伴随的相对危险至今仍未评估。实验室监测:[u]在整个肝素治疗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小板计数(参见【注意事项】)。[/u]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并不影响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因此治疗中检测该项指标没有意义,也无需检测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治疗性用药* 对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的治疗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任何怀疑,就应尽快用适当的检测手段予以确定。使用频率:每日2次注射,间隔12小时剂量:每次注射剂量85IU/kg可依据患者的体重范围,按0.1ml/10kg的剂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见下表体重 每次速碧林R 40-49kg 0.4ml 50-59kg 0.5ml 60-69kg 0.6ml 70-79kg 0.7ml 80-89kg 0.8ml 90-99kg 0.9ml ≥100kg 1.0ml当选择了对应于患者体重的剂量后,应将注射器垂直,调整推杆至所需刻度,从而获取所需的注射剂量。应注意对体重大于100kg或低于40kg的患者,估计用量......余下全文>>
二: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治疗持续时间: 依据血栓栓塞形成危险度来选择抗凝治疗时间。对所有病例,这个治疗可辅助其他一些标准的治疗方法如下肢用弹力袜,一直到患者能完全走路为止。对于普外手术,肝素的平均使用时间小于10天。 一些骨科手术尤其是髋关节手术,如果需长时间抗凝治疗,可持续使用肝素或随后口服抗凝药物。 尽管如此,这些治疗中所伴随的相对危险至今仍未评估。 实验室监测: 在整个肝素治疗过程中,必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参见【注意事项】)。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并不影响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因此治疗中监测该项指标没有意义,也无需监测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 治疗性用药 ·对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的治疗 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任何怀疑,就应尽快用适当的检测手段予以确定。 使用频率:每日2次注射,间隔12小时 剂量:每次注射剂量85IU/kg 可依据患者的体重范围,按0.1ml/10kq的剂量每12小时注射,见下表 当选择了对应于患者体重的剂量后,应将注射器垂直,调整推杆至所需刻度,从而获取所需的注射剂量。 应当注意对体重大于100kg或低于40kg的患者,估计用量比较困难,可能出现低分子肝素用量不足或出血症状,对这些患者应当加强临床观察。 治疗持续时间: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0天,包括用抗VitK制剂平衡的时间(参见【注意事项】监测血小板计数)。除非禁忌,口服抗凝药物应尽早使用。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性心肌梗塞 每日2次皮下注射861U抗Xa因子/kg的低分子肝素(间隔12小时),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推荐剂量:在160—325mg的负荷剂量后,口服剂量75—325mg)。 初始的86IU抗Xa因子/kg剂量可通过一次性静脉推注和皮下注射给药。 治疗时间一般在6天左右达到临床稳定。依据患者体重范围调整剂量 因为没有低分子肝素同溶栓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资料,故如有必要进行溶栓治疗,建议停止低分子肝素治疗,并随访患者。 实验室监测: 在整个肝素治疗期间,必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参见【注意事项】)。可能需要测定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最好使用酰胺分解法)以估计患者个体敏感度,尤其是对临床上无效,出血或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在治疗第二天肝素注射后3到4小时之间采血检查,检测值一般为0.5-1IU抗凝血因子Xa/ml。 血液透析 通过血管注射 对于无出血危险或血透持续4小时左右的患者,应在透析开始时通过动脉端单次注射大约65IU/kg剂量的低分子肝素。 可依据患者体重范围调整使用剂量 如有必要,可依据患者个体情况或血透技术条件调整使用剂量。如有出血危险,可将标准剂量减半。
三: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作用机制有何不同
肝素药理:
1、抗凝血:
(1)增强抗凝血酶3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
(2)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3)增强蛋白c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2、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3、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4、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与此相关,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药理:
因子Ⅹa活性,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其抗凝血因于Ⅹa活性/抗凝血酶活系用化学或酶法使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平均分子量约为4~6kD。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1.5~4.0,而普通肝素为1左右,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
四: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注意事项
警告:不同浓度的低分子肝素可能用不同的单位系统(非标准单位或毫克)表示,使用前要特别注意,仔细阅读相关产品的特别说明。血小板减少症由于存在发生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过程中,应全程监测血小板计数。罕见有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报道,有时很严重,可能与静脉或者动脉血栓有关。在下列情况下该诊断需要被考虑:血小板减少症任何有意义的血小板数量下降(达到基础值的30至50%)在治疗中,原来的血栓情况继续恶化在治疗中出现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这种情况下低分子肝素治疗必须被停止。这些效应可能为免疫-过敏反应性的,首次治疗报道主要发生于治疗的第5天和第21天之间,但如果有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史,可能发生得更早些。如果有肝素(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史,必要时才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每天一次进行仔细的临床监测和血小板计数评估。如果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应该立即中止治疗。如果肝素(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应该考虑使用另一种不同类型的抗血栓药物进行替代。如果没有,而又必须使用肝素的话,可以考虑使用另一种低分子肝素。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每日一次监测血小板计数,并尽早终止治疗,因为有首发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在替代治疗后病情继续发展的报道。(见【禁忌】)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对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价值有限。当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低分子肝素时应特别注意,因为它们可能与增加出血风险有关:-肝功能衰竭-严重动脉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病史或者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器质性损伤-绒毛膜-视网膜血管疾病-脑部、脊髓或眼外科手术的术后期老年人建议在开始治疗前应评价肾脏功能(见【禁忌】)。高钾血症肝素能抑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而导致高钾血症,尤其是血浆钾升高或血浆钾有升高风险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或那些服用可能引起高钾血症药物的患者(例如ACEI,NSAIDs)。治疗期间,高钾血症的风险增加,但通常是可逆的。对有高钾血症风险的患者应监测血浆钾水平。脊髓/硬膜外麻醉/脊髓穿刺和伴随用药放置硬膜外导管或合并使用可能影响止血的其他药物如NSAIDs,血小板抑制剂或其他抗凝药物会增加脊髓/硬膜外血肿的风险。外伤或反复硬膜外或脊髓穿刺也会增加风险。因此,下列情况下应该对个人受益/风险经过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合用一种神经轴麻醉剂和抗凝药物治疗:·对于已经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神经轴麻醉剂的益处和风险必须经过谨慎权衡。·对于计划使用神经轴麻醉进行选择性外科手术的患者,必须谨慎权衡使用抗凝药物的益处和风险。对于进行腰穿,脊髓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低分子肝素注射和脊髓/硬膜外导管或穿刺针的插入或去除之间应该有足够的间歇时间。应该经常监测患者有关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如果发现神经损伤,必须进行紧急治疗。水杨酸,非甾体消炎和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或治疗静脉性血栓栓塞疾病以及防止血液透析中发生凝血时,不建议合并使用阿司匹林,其他水杨酸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当这些联合用药不可避免时,应进行谨慎地临床和生物学监测。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以及非Q波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中,每日给予低分子肝素和325mg阿司匹林。(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u]给药途径[/u]不能肌肉注射。在缺乏可靠治疗方案的情况下,脊柱或硬膜外麻醉时应尤其小心。使用/处理说明见【用法用量】。低分子肝素使用前应肉眼......余下全文>>
五:使用低分子肝素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吗
需要定期检查,如果延长超出1.5倍,需要暂时停药。
满意请采纳。
六:怎么计算低分子肝素钙的给药剂量
治疗持续时间: 依据血栓栓塞形成危险度来选择抗凝治疗时间。对所有病例,这个治疗可辅助其他一些标准的治疗方法如下肢用弹力袜,一直到患者能完全走路为止。
对于普外手术,肝素的平均使用时间小于10天。 一些骨科手术尤其是髋关节手术,如果需长时间抗凝治疗,可持续使用肝素或随后口服抗凝药物。 尽管如此,这些治疗中所伴随的相对危险至今仍未评估。 实验室监测: 在整个肝素治疗过程中,必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参见【注意事项】)。
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并不影响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因此治疗中监测该项指标没有意义,也无需监测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 治疗性用药 ·对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的治疗 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任何怀疑,就应尽快用适当的检测手段予以确定。 使用频率:每日2次注射,间隔12小时 剂量:每次注射剂量85IU/kg 可依据患者的体重范围,按0.1ml/10kq的剂量每12小时注射,见下表 当选择了对应于患者体重的剂量后,应将注射器垂直,调整推杆至所需刻度,从而获取所需的注射剂量。 应当注意对体重大于100kg或低于40kg的患者,估计用量比较困难,可能出现低分子肝素用量不足或出血症状,对这些患者应当加强临床观察。 治疗持续时间: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0天,包括用抗VitK制剂平衡的时间(参见【注意事项】监测血小板计数)。
除非禁忌,口服抗凝药物应尽早使用。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性心肌梗塞 每日2次皮下注射861U抗Xa因子/kg的低分子肝素(间隔12小时),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推荐剂量:在160—325mg的负荷剂量后,口服剂量75—325mg)。 初始的86IU抗Xa因子/kg剂量可通过一次性静脉推注和皮下注射给药。 治疗时间一般在6天左右达到临床稳定。依据患者体重范围调整剂量 因为没有低分子肝素同溶栓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资料,故如有必要进行溶栓治疗,建议停止低分子肝素治疗,并随访患者。 实验室监测: 在整个肝素治疗期间,必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参见【注意事项】)。
可能需要测定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最好使用酰胺分解法)以估计患者个体敏感度,尤其是对临床上无效,出血或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在治疗第二天肝素注射后3到4小时之间采血检查,检测值一般为0.5-1IU抗凝血因子Xa/ml。 血液透析 通过血管注射 对于无出血危险或血透持续4小时左右的患者,应在透析开始时通过动脉端单次注射大约65IU/kg剂量的低分子肝素。 可依据患者体重范围调整使用剂量 如有必要,可依据患者个体情况或血透技术条件调整使用剂量。如有出血危险,可将标准剂量减半。
七:低分子肝素是否会破坏自身抗凝功能
不会破坏抗凝功能,只会暂时性的抗凝,毕竟药物半衰期才3.5小时,低分子肝素比肝素的安全性要好很多,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