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的作者

一:《书谱》的作者是谁?

唐朝孙过庭现在的一般常指香港书谱出版社出版的著名杂志

二:书谱的创作背景

《书谱》是一部书法技巧论著,全书共有两卷。《书谱》的墨迹至今犹存,文末有“今撰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功用,名曰《书谱》”等语,因此引起历代学者对《书谱》的不同看法。或以为另有正文,此仅序言,故题作《书谱序》者;或以为此即正文,分裱两卷,故题作《书谱》卷上、卷下者。近人朱建新所著《孙过庭书谱笺证》认为:《书谱》应是全文,唯屡经装裱,中间已有断失,“卷下”等字失去,故多杂议,而除此以外,尚未有其他的篇幅发现。《书谱》一书概括了篆、隶、今草、章草等多种书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具体要求:“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并揭示了各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认为学习楷、草也应从其它各体中吸取营养,以致“旁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其次,以“执、使、转、用”四字概述了书法技巧原理上的核心问题:“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祛未悟。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所谓执,即执笔,有执得深、浅、长短之分;所谓使,即运笔,有左、右、提、按之类。所谓转,即运笔中的萦纡回绕,曲折呼应;所谓用,即用点画来结字,有向背相让等。揭示了书法入门的要领。再者,分析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等和谐与变化、守法与创新的关系,又提出了“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凛”与“温”相济,“鼓”与“和”互补,以取得刚柔结合,枯润并举的艺术效果。凡此种种,都充满了艺术辩证法。《书谱》还提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以及“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过程,道出了学习书法“由平至险,再由险至平”的三个阶段。此外,孙过庭认识到: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故撰是书,“窥其根源,析其枝派”。于运笔之道详加阐述,因此,后人亦有称之为“运笔论”的。可见,此书也是一部关于书法技巧理论的专著。此书不仅是著名的书学论著,而且也是一部法度严谨,气势飞动的草体书法范本。其书法继二王,俊拔刚断,宋元以后,学书者奉为圭臬。论者以为优人晋人之室,唐贤遗墨,罕与伦比。《书谱》墨迹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宋代薛绍彭《秘阁续帖》、《太清楼》,明代文征明,以及清代安歧、《三希堂》等均有摹刻本。南宋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撰有《续书谱》一卷,分述正、草二体的具体书写方法,凡二十条,分论书体、用笔、用墨、临摹、章法、气韵等, ,对书法艺术不乏精辟之见,如《用笔》中以“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等形象的比喻,为历代学者所重。论“情性”的“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和述“血脉”之 创“粲然盈楮,欲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等观点,亦可供参考。传世有《百川学海》本、《书苑》本、《说 较郛》本及多种石刻本。通行者有上海古籍 的出版社朱建新《笺证》本,上海书画出版社马国权《译注》本和《历代书法论文选》本等。此外,更有多种《书谱》墨迹单行本间世。宋薛绍彭有刻本,可补今墨迹本所缺之文。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余下全文>>

三:王羲之《十七帖》和孙过庭《书谱》,哪个好,哪个更出色?为什么?

为唐孙过庭述历代书法和论书法变迁的专著。据闻原有三卷,但传世仅有上卷。纸本,草书。纵二十七点二且米,横八百九十八点二四厘米。三百五十一行,三千五百余字。衍文七十余字;〖汉末伯英〗下朗一百六十六字,〖心不厌精〗下阙三十字。此帖结体遭美,草法周祥,论书精辟,为有唐书坛巨制,后世奉为圭臬。

宋米芾云:〖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孙承泽云:〖天真潇洒,掉臂独行,为有唐第一妙腕。〗铃有〖宣和〗、〖政和〗、〖北海孙氏珍藏书画印〗、〖梁清标印〗、〖安岐之印〗、〖乾隆〗、〖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帖前宋徽宗泥金书签〖唐孙过庭书谱序〗七字。曾经宋王巩、王铣、宣和内府、元焦达卿、明严嵩、韩世能、清孙承泽、梁情标、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后归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刻本历来有〖薛刻本〗和〖安刻本〗。另有〖太清楼本〗、〖嘉靖本〗、〖停云馆本〗、〖王烟堂本〗、〖钱氏多刻本〗等。《宣和书谱》、《书史》、《清河书画舫》等著录。

过庭《书谱》草书,当为规矩作草之范本。虽然亦以萦绕为主,但绝不故意造作,简约原则仍然未泯。尤其两字连绵者不多,偶一为之,益增流美。使转有连有断,极有节奏展次。用笔以圆笔宛转为主,间有方笔亦多情致。特别后半更见飘逸,顺文直下,一泻而成,字随笔转,笔以情动,可谓从心所欲矣。

学草书者,从《书谱》既可增益书学理论修养,又可窥得草法使转,望能于此多驻时日,加意摩娑为好。

四:互乖在《书谱》里的意思?

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不可偏废的两翼。任何强调一家美学思想的企图,非但不能得到一翼,反而会有失去两翼的危险。本文试图以书法美学名篇《书谱》作为个案,通过中和之美、抒情功能、骨气论、道法自然、逍遥自在这五个方面的解读分析,力求从中窥见儒、道两家的文艺美学观念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深远影响。

儒、道两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巨大,对初唐时期孙过庭《书谱》的影响也是如此。《书谱》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书法作品层面,《书谱》作为草书墨迹作品,是一篇千馀年来传诵极广、为人称颂的法帖。二是文本层面,《书谱》是一部文约字简、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奠定了书法理论的基本框架。唐代以后的习书者大都要从中探求书法的奥秘与技巧,其在书法理论史上的地位与文学领域中的《文心雕龙》、《诗品》大致相当,是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图从单纯文本的维度,用审美的眼光来阅读《书谱》,力求探寻文本背后所蕴含的儒、道两家的文艺美学观,以期彰显它们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深远影响。

一、中和之美:“泯规矩于方圆”

力求表现中和之美,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样式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一直追求的最高标准。如果说儒家的中和之美主要表现在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那么道家的中和之美则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勿庸置疑,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书法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源头的古诗相似,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那就是中和之美。简而言之,诗的中和之美,就是“温柔敦厚”,合于此者被称为“诗教”;书法的中和美即“平和简静”,合于此者被称为“神品”。

熟读古代诗书,深受中国古代儒、道文化熏陶的孙过庭,深谙中和之美在书法美学中的重要性。他在《书谱》中曾多处提到在书法学习与创作中都要力争求达到中和之美。

关于书法的学习方法上,孙过庭就字的结体向书法爱好者提出了学书的“三时三变”的学书三阶段论。整个学书的过程,他用平正―――险绝―――平正三段式来表达;学书的总体要求,他用“通会(融会贯通)”一词来概括。显而易见:第三阶段的“平正”不是第一阶段“平正”的简单重复,也不是第二阶段“险绝”的倒退,而是融会贯通了“平正”和“险绝”二者的进一步升华,是返朴归真的一种表现,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和之美。

“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隋殊和璧,异质同妍。”[1]

这段文字可谓孙过庭对书法中和美的精彩总结。它先从整幅作品的点画、结构乃至布局,必须始终操持协调一致,一气呵成,着重突出了一个“和”字。接着列举在迟疾、枯润、方圆、曲直等各对矛盾之间如何掌握得恰到好处,以使整幅作品协调统一的技巧,来说明“执用两中”、“因中致和”之义。最后孙过庭又用美女、璧玉、绘画等比喻,极力形容运用“和而不同,因中致和”的法则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境界,也就是中和美的最高境界。

二、情感表现:“情动形言,领会风骚之意”

儒家“诗以言志”的美学观点,相应地反映在书法形式上就是“书为心画”,主张作品要抒发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正因为书法作品能传达一个书家的审美情感,体现其精神面面貌,所以书坛上才有“字如其人”的共识――虽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模糊的反映。

在《书谱》中,孙过庭通过对汉末以来书法实践的总结,特别是结合书圣王羲之草书艺术的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在书法思想史上......余下全文>>

五:《续书谱·临摹》是哪位作者所作?

宋代

姜夔

六:孙过庭书谱适合写大吗?

LZ举的例子写的数量还太少了,我写过八尺20个字以内的。写大了,至多会增强“猛”这种势,但不代表说处能写大呀~要是我的笔够大,丈二的纸写两个字我都想试试呢~~艺术这东西,自己试过才知道,书谱当然也是可以写大的。如果别人一说不能写大,然后你照着做,那么你就失去了一次宝贵的艺术体验的机会了。加油。

七:孙过庭《书谱》是自己撰文并书写的吗

孙过庭《书谱》是自己撰文并书写的。

初唐书论,最重要的还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且见解精辟独到,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从而成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孙氏主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在《书谱》中一以贯之,对中国书法的"表情"本质做了科学而鲜明的揭橥与反复而深入的论述。

首先,孙氏在阐明由掌握篆、隶、草、章各体书写不同特征,进而上升为书写艺术时说:"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就是说,在掌握了各体书写特征之后,还要以"凛"与"温"、"鼓"与"和"等各种艺术手段,使文字的书写具有"风神"与"妍润"、"枯劲"与"闲雅"等多种相反相成的阳刚与阴柔之美,才能升华到艺术的境界;只有进入了这种艺术的境界,才能实现书法"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最终追求,书法作品也才能具有"千古依然"、"百龄俄顷(书家一生中不同时期的情怀于书作中顷刻可见)"的长远审美效验。"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就是表达、体现作者的个性与情感,即表情达性。这里,孙氏一语道破了书法艺术的根本,这是有重大意义的。情感--这一中国书学的根本命题,在孙氏以前,除去东汉蔡邕《笔论》在阐述书法创作心态时提到"欲书先散怀抱",以及南齐王僧虔《笔意赞》在阐述如何体现"神采"时提到"心手达情"之外,向来无人论及,更没有人把它视为书法创作的根本追求,而孙氏竟破天荒地、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书法这门表现心灵的艺术的真谛,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八:《书谱》到底都说了啥

《书谱》3700余字,共有47个自然段,分为 8个大段。

第一大段自《书谱》开头起,至“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追朔书法的源流,并对世人公认的几位祖师爷作一比较评说。

第二大段自“余志学之年” 起,至“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叙述自己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及自己对书体、笔法、学习态度、方法上的认识体会,以供后学者采择。

第三大段自“又一时而书” 起,至“睹迹明心者焉。”分析书法作品的优劣,是具有其特定因素的问题,不是固定不变的。

第四大段自“代有笔阵图七行” 起,至“非训非经,宜从弃择。”自叙其《书谱》中的取材选择之精,详析其取舍范围及所尊崇之重点,也涉及所研究的书体——真、行、草——并对当代流传的伪劣产品给予驳斥,启导后学。

第五大段自“夫心之所达” 起,至“纵未窥于众术,断可极于所诣矣。”说明书本无一定之体,随作者思想感情而变化风格;而思想感情之变化又必须与目前实际相结合,方能形神融合,心手相应。推其本源,仍须在心精手熟上用功夫。心精思则全局无遗,手熟练则下笔无滞,自然会言忘意得,翰逸神飞了!

第六大段自“若思通楷则” 起,至“慕习之辈,尤宜慎诸!”指出书法之进步会与年俱增,但亦不可存偏激之见、自以为是。断定自矜者必归失败,自卑者尚可发展。更指出不可以自己偶然有得而轻视古贤,目无余子,而致遣讥后世,学者要谨慎又谨慎。

第七大段自“至有未悟淹留” 起,至“得鱼获兔,犹吝筌蹄!”总说写字要各方面的适当配合,看似互相矛盾,却又相辅相成。虽然只是为一个字的小事,也要知道这是有机配合的整体,必须全面照顾到,才能避免偏向,损害整体艺术,才能达到高标,入而能出,推陈出新,使书法艺术获得新的发展。

第八大段自“闻夫家有南威之容” 起,至“垂拱三年写记”,全文完。表明对别人书法的评议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而不要只凭虚名的随声附和,或凭时代之古老而盲目赞誉,必须公平、求实。并以自身的经验作为论证,最后表出自己撰写《书谱》的内心想法及不与时俯仰的高尚作风,也等于对当时某些不良气息给以针砭。

九:孙过庭<书谱>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孙过庭(646~691),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