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威关于教育的三个思想是 ?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还活着是其它?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
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
首先,杜威从生物化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出发,在批判传统教育无视儿童本能和性向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和天性生长的过程。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道:“教育即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v]认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否运用适当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不断的“生长欲望”。基于此,他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方面的本质作用,提倡教育要遵循儿童生长规律,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其次,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即生活。在他看来,儿童的生长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因此,可以说“教育即生活”。[vi]他还指出,教育的过程就是眼前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提倡教育要与儿童当下的生活融合,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环境过好当前的生活。
再次,杜威还从知识获取的途径出发,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新组织”。杜威把求知的过程与知识本身看成同等重要,视二者为同一物体。认为教育就是促使儿童主动去经验一切事物,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他十分重视儿童亲身经历的活动,认为只有通过亲自去做,儿童获取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因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学中心原则:“从做中学”。
(二)关于教育的目的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个过程,除了这种过程本身,教育并无其他目的,指出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所决定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外界社会和人们强加的过程以外的目的。他视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如果在过程之外设立其他的目的,那么教育过程就失去了意义。他认为良好的教育目的应当是根据受教育者个人活动、需要和能力制定,而不是受制于社会政治目的。但他在1919年来华演讲,看到当时中国正如火如荼开展的“五四运动”时,又说“教育的目的是要养成配做社会良好分子的公民”。[vii]可以看出,他之前所说的“教育无目的”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三)关于教材和课程
在强烈批判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的基础上,杜威提出应当以儿童直接经验组织教材以及课程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他认为传统教育把“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这与儿童的天性相违背的,同时,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存在着致命的弊端,它割裂了课程与儿童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生长、发展。因此,他强调组织教材应当从“儿童当前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学校教学的科目不应当是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等,课程应当是儿童本畅的社会活动,应该是具体的社会需要的活动作业如:木工、铁匠、修理工等。
(四)关于教学方法与步骤
基于“从做中学”的原则,杜威认为教学方法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应用活动将教学方法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并指出儿童的直接经验活动应当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材,提倡通过直接、主动的活动使儿童获得个人直接经验。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灌输式、宣讲式的教学方法,认为它仅重视教师和教材的权威,而忽视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根据对人的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即: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在情境的内部有个真实的问题;学生占有知识资料并进行观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方法是否有效。他批评传统教育方法是填鸭式的教育,不能在教学过程......余下全文>>
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出处
杜威教育理论形成的标志是1897年出版的《我的教育信条》,这是杜威早期的一个纲领性的著作,篇幅虽短,却透彻地阐明了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杜威以后的教育著作都是对它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耽。”三个命题皆于此著作中被提出,此后一直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主旋律,成为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命题,从而也构成了杜威整个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 。
三:杜威教育思想有哪些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一)论教育本质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揣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二)教学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
是关于怎样做(howto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
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
教育。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余下全文>>
四: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与生活有何区别
答:“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大师教育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大师教育
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大师教育
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大师教育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师教育
“教育即生活”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向往的?教育怎样为创造美好生活尽力?教育又怎样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足与弊端?尤其是,教育本身怎样才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典范?大师教育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首先,学校生活应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我行我素。
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教育改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要给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充分的和明显的影响。杜威的希冀是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大师教育
两者相同点: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分离;认为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承认教育对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大师教育
不同点:(1)定位不同。前者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核心,后者认为教育也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生活包含教育。(2)前者强调了生活的重要性,对系统教育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后者更强调两者的契合。(3)后者更注重把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
五:怎么理解杜威说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中国的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教育在生活中方方面面中体现。
六: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异同
哎,我的耳朵就是成都,就可见我的旧相册刚才那会我家孩子还写诗上瘾了还是?还是卸掉,这就叫爱。
七: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么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J].乡村教师,1930-03(9)//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