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民俗

一:简述岁时节日民俗的主要类型

岁时节日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1]岁时节日是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岁时节俗一直是民俗的主干。对于岁时节日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但都重视岁时节日民俗的社会服务意义。传统的岁时节日是自然时间与社会生活时间谐调的产物,是在一定生态环境下形成的生活节奏体系。岁时节日自汉魏以来形成体系之后,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段落标志,人们的生产、祭祀、纪念、社交、娱乐等诸项活动大都依傍着岁时节日开展。它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整合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成为民众时间生活的社会依据。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节日“随着人民能力、智力等的发达和经历时间的长久,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它不仅满足了人民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它独特地尽着一种文化功能。”[2]

岁时节日不仅在中国民众传统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同时与中国岁时节日悠久历史相媲美的是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料积存,自《荆楚岁时记》之后,中国有着基本完整的岁时民俗文献系列,以及大量的笔记类杂史资料,还有丰富的田野资料。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利用这些资料对传统的岁时节日民俗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拓了不少新领域,发表了不少具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在岁时节日研究领域还存在着较大的学术空间需要展拓。

二:谈谈岁时节日的民俗有哪些特点

岁时节日主要与岁时节日民俗联系在一起。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节日可分为农时祭祀节日、宗教节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民俗活动内容分单一性和综合性两类。单一性指节日活动目的单纯;综合性节日指节日目的多样化,包含了诸多民俗活动。岁时节日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我们历代祖先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适应生活的、生产的各种需要和欲求而创制出来、修增过来和传承下来的。它凭借着现实的各种条件,发挥着众人的智慧、能力和想象为人们的生存、安宁、健康等要求服务。由于随着人们能力、智力等的发达和经历时间的长久,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它不仅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它独特地尽着一种文化功能。

中国岁时节日有以下特点:

1、农业文化特色。中国岁时节日,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以下节俗活动中可见一斑。元旦前后的立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欠。二月惊蛰节令到来时,民间有预防虫害,预占收成的习俗。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不少节日如蚕月(小清明)、踏青节、禹生日、麦王生日、龙王节、清明等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四月立夏的节俗活动大都是围绕各地生产特点进行的。五月盛夏之初,各种灾害较多,俗称为“恶月”,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夏至许多地方有“祭田婆”、摘新谷荐祖习俗。六月正值三伏酷热季节,易染疾病,因此,许多习俗偏重于消夏抗暑活动,包含有爱护生产力的意义。六月六日天贶节,不少地方农民为保护耕田要祭祀谷神。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九月霜降节令,关系到来年生产的好坏,这一天各地有看晴雨、占收成的习俗。十月一日,一些地区农民庆祝牛王生日,广东有对牛不穿绳的“放闲”习俗,这是农闲之际向牛酬谢的表现,实际上是古代牛图腾崇拜风俗的遗留。十一月“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所谓“一九雪,九九皆有雪”。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谚语“冬雪是麦被”,其含义即在于此。

2、讲究礼仪,风俗与礼俗相结合。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扫墓,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得到集中体现。清明祭扫本来是民间风俗,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变成了礼俗。元宵节张灯风俗自汉代形成之后,历代都以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以礼仪教化人民,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把节日纳入了封建礼教的轨道。

3、传承性与变异性相统一。中国节日具有民俗文化传承性与变异性的一般特点。节日一旦形成,便有一种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时社会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有古老习俗的影子,这是节日传承性的重要表现。中国节日文化根植于数千年的农业文化之中,民间流传下来的许多节日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很多习俗是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接受,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节日风俗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节日风俗也会不断有所变化,有的遭淘汰,有的被更新,总的趋势是积极因素占优势地位,落后的陈规陋习不断被淘汰。如汉代以前上已节的禊祓习俗,魏晋以后变成了郊游活动。简言之,中国节日文化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发展,传承与变异相统一......余下全文>>

三: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有哪些类型

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节日可分为农时祭祀节日、宗教节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民俗活动内容分单一性和综合性两类。单一性指节日活动目的单纯;综合性节日指节日目的多样化,包含了诸多民俗活动。 天津民间对岁时节日十分讲究,且重奢华,讲排场,求丰盛,对此不惜钱财、人力。岁时节日按农历而行,沿袭至今。 春季节日 打春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中国民间将其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后来民间又将其作为节日,改叫“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 打春牛 本是农民为祈祷丰收的年景而举行的祈祷活动,后来传入城市,成为人们祈福驱难并伴有自娱自乐内容的重要民俗活动。被打的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是由地方长官或村庄里威望较高的长辈主持派人制作,在立春之日将春牛放置一个空旷场地,率人们绕春牛转3圈后对牛进行拜祭。然后用丝绸缠扎的鞭子往牛身上猛打3下,是为“打春牛”,以督促人们春回大地,赶紧耕种。无论是泥牛还是纸牛,都是先用竹子、铁丝、柳条等扎好骨架,或糊泥、或糊纸。若是泥牛,在打春牛时必须将糊在牛身上的泥巴打掉,把骨架同纸牛一样烧掉为止。届时,人们要燃放鞭炮,敲锣打鼓,以此迎接春天的到来。 扮春婆,是在立春的前二三日时,由一些好事者面涂脂粉,做些忸怩丑态,人戏称其为“春婆”。在市井抢吃抢喝,叫做“春婆抢春”。 扮春官 是一些喜热闹之人,通常是请一些光头人装扮,着纱帽大红官衣,倒骑牛背,进行表演,他们时而被人们拖下牛背,时而将纱帽甩掉,露出光头,引逗人们发笑。 迎拗芒 是迎接立春的芒神,拗芒通常也是由真人装扮,其服饰打扮是按每年历法干支,时有改变,有时不戴斗笠,也有时穿芒鞋,或赤一足、赤双足等。用以预示未来一年的雨水大小,年景如何等等。 打春这天,民间讲究吃春饼,吃油炸春卷,有的家庭更做春柳,即用鸡蛋摊片儿切丝,拌上切成小段的春韭。还讲究吃紫心萝卜,称“咬春”,据说吃萝卜可使人们一年不犯困。 如今,民间只保留了饮食上的风俗,打春牛、扮春婆、扮春官、迎拗芒等民俗活动都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陆续消亡。但从杨柳青年画或日常的一些吉祥画中还可以寻觅到这种风俗的踪迹。 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有着古老传统的民族节日。“春节”一词古今词义不同,秦汉时泛指立春后一般日期为春节,魏晋以后很少使用,辛亥革命后实行阳历纪年,以一月一日为新年,改阴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相沿至今。就现代含义而言,春节一词有两种概念,一为狭义的,即仅指阴历正月初一一天而言,民间俗称“大年初一”;一为广义的,即泛指从“大年初一”到“破五”的“过年”习俗活动,历时五六日。天津民间习用的,不仅仅是广义的概念,而且从一进腊月就开始忙年,为过年做着各种准备工作。民间有句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的活动实际上从腊八就开始,持续到正月十六这样一个近40天的时间都是过年或从事与过年有关的活动。春节的概念比广义的更丰富、更长。 天津人喜爱热闹的性格特征,促使民间对过年活动倾注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旧时,不仅有钱的富商大贾要过年,普通的贫民百姓也力争吃顿饺子来度过这辞旧迎新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规定春节放假3天。至今,民间仍然象过去一样,在过年的准备上不惜耗费精力和财力,务求把吃的、穿的、用的准备得丰富齐全,把过年的氛围营造得热烈红火。 忙年 首先是准备过......余下全文>>

四:齐鲁岁时节日民俗特点

齐文化的源头是尊贤上(尚)攻,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思想。主要分为在军事是富国强兵,思路上不拘一格,注重经济的发展,在礼仪方面将就简单实用。是一种重利的文化。

鲁文化的源头是亲亲尚恩,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思想文化。注重礼节,是儒家文化的前身。更注重与社会礼仪。是一种尊礼的文化。但是实用性不强。传统的文化是仁,礼。注重人伦,纲常,宗法,秩序稳定。

望采纳

五:中国岁时节日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及重要性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由来已久,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个性,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一)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产生发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内容宽泛、涵盖面较广的社会文化现象,指的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有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象。大体说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先秦发生期。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汉代定型期。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已、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融合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唐宋高峰期。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明清稳定期。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岁时节日形成体系之后,它逐渐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协调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段落标志,也成为民众时间生活的社会依据。多年来,人们的生产、祭祀、纪念、社交、娱乐等诸项活动大都依傍着岁时节日开展。

(二)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重要性

岁时节日民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它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不仅调节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整合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调适着人们的精神意绪,而且更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情感,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这也是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传统节日不仅成为民众情感的寄托和释放点,而且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延续和发展,对于培养民族心理认同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并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现状

当今,随着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呈现了让人担忧的状况。

(一)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呈现逐渐被淡化的趋势

首先,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着华夏大地,它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毋庸置疑,面对这股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文化也必将被这股浪潮所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淡化。

其次,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已经告别了饥寒贫穷、解决了温饱,并逐步向全面小康化迈进。而中国的传统岁时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传统节日的这些功能趋向淡化,势必会引起人们观念和意识的淡化,也使传统节日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诱惑力和影响力。具体表现在如今中国传统岁时节日,大如春节、中秋节,小如清明节、重阳节等,人们表现为不再热衷,而在悄然淡化。

(二)西方节日的冲击加剧传统岁时节日的淡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人有了更多的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并得到了极力的推崇,不仅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大有超越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之势。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特别热衷那特有的狂欢和浪漫气氛的洋节,洋节逐渐呈......余下全文>>

六:什么是岁时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是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那里保存着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及天文历法等各类民俗文化遗产。它不仅在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厂作用,而且具有民俗学的研究价值。

七:什么是岁时习俗

岁时习俗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之类的 www.wealink.com。baidu.

八: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文章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林美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09822081)

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部分。传统节日文化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而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中熠熠生辉。同时,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等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和谐;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而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被淡化了。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中秋赏月吃月饼等等。而且,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了一种吃的节日,其中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的东西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对此,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笔者认为此举是及时的,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①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  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

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通过团拜、探亲等仪式活动密切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余下全文>>

九:节日文化和节日民俗是不是一个意思

我认为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一个意思。

节日文化是指一种过节的程序与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例如清明节,中国人进行上坟祭奠,表现的是一种慎终追远、崇拜先人的文化;如果进行踏青春游,则是一种亲近自然、远足运动的文化。

节日民俗则是指那些民间过节的习俗,有的是有一定积极作用,有的没有作用但无害,有的确实是落后的、有害的习俗。人们应该移风易俗,文明过节。例如上坟,植树栽花是良俗、三叩九拜无害、焚烧浪费是恶俗。

十:怎样看待岁时节日民俗在旅游中的地位?

民间风俗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迷人世界,它广泛地存在于民间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劳作山林、织造畜牧、岁时节日、信奉崇拜之中,民间风俗本身蕴含着深刻的异质文化内涵。而旅游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旅游者变换原有的文化环境,探奇求知,改变生活节律,吸取其他地方的地域文化。地区民间风俗中蕴含着许多有助于激发游客旅游好奇心和旅游兴趣的成分,对吸引游客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民间风俗中许多行为活动成分本身就是特色的旅游吸引物。民间风俗是祖先创造和积累下的文化财富,它对群众的行为方式、旅游观念、景区建设、旅游讲解内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规划开发民间风俗文化,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旅矗文化价值,改变原有的部分迷信成分,引导民俗文化发展,使其为地域旅游经济发展服务。

岁时节日民俗可以让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后,休息假日之余放松自己的心情,带着家人及朋友出去游玩,感受节日的快乐,同时也能把中国的传统节日继续发扬下去,其意义深远重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哦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