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风险管理

一:如何控制小微信贷资产风险

。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将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由控制风险向经营风险转变,坚持“收益覆盖风险”和“大数定律”两个原则,考虑客户综合收益能否覆盖风险,而不是单纯考虑单户实际风险水平的高低。同时,完善考核机制,把小微企业不良资产单独考核,在不超过上限且不违背“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下,力促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长足发展。

(一)创新风险管理理念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难题,难就难在如何控制住风险。由于融资渠道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存在需求刚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做大做强小微企业业务的关键点是如何把握和控制好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风险控制门槛太高,没有有效客户,太低则易发生较大风险损失。科学地管理好风险,才能促进小微企业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应中切实把握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关系,将金融服务多样化和客户选择标准化相结合,即对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上、产品覆盖上、客户维护等方面追求多元化,通过多元化提高收益、分散单一客户风险,实现效益和风险的平衡;但在客户选择上坚持标准化,对客户的评级通过技术系统实现,保证评级结论的标准性、及时性以及客户选择风险偏好的一致性。标准化的管理也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下沉创造了条件,避免了因为管理半径延长导致风险判断和客户准入操作性偏差,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提升业务经营能力

商业银行应按照“专业专注”的原则,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建立完善二级分行直接经营管理下的“信贷工厂”专营模式,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提高市场响应能力”为原则,创新二级分行和三级支行构架下“小微企业经营中心-经营分中心”经营服务模式,有效推进专业化平台建设和中后台业务集中处理的经营管理机制。探索创新小微企业业务发展考核机制,改变以考核“信贷和客户增量、增速,全面覆盖”等办法,建立重在有效推动小微企业业务“从全面发展向重点地区优先发展转变;从经营信贷向经营客户转变;从单户营销向批量化营销转变;从主要发展中小型客户向小型、微小型客户延伸转变,提升小微企业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机制。同时,严格制定对客户经理的考核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客户经理风险判断和控制能力,促进其加强对客户“三品三表”的尽职调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他行贷款情况、还款能力、企业主人品、是否有潜在风险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综合评价企业实力。

(三)准确把握客户偿债能力

商业银行应关注小微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风险,通过对小微企业非财务指标的分析来验证企业提供财务指标的真实性,综合判断客户的实际偿债能力。一是通过查看小微企业的银行对账单、税单、水电费收据等凭证,分析企业的经营和资金周转是否正常;结合客户生产计划和生产订单或售货合同,判断销售收入实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二是分析实收资本的可靠性。通过验资报告查看资本金是否足额到位,出资方式是现金还是实物;是否存在土地评估增值相应增加资本公积的方式来增加权益。三是分析小微企业盈利水平的真实性。如企业产品成本与历史同期、同业比较是否异常;其他应收应付款项是否存在非正常的大额资金转移现象等。

(四)加快服务产品创新

将传统商业银行服务与新型投行服务、融资类业务与融智类业务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渠道优势,搭建客户交流沟通的平台,解决小微企业在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人才瓶颈、市场瓶颈等问题,为其做大做强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一是将信贷业务、投资银行、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企业理财、零售产品等综合运用,探索物流产业客户“结算通+联贷联保小微企业贷款+租赁权质押贷款+POS+信用卡+个人网上银行+......余下全文>>

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不好防控,除国家政策支持的信用贷款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用抵押贷款来控制风险。

风险点一:对企业的隐性负债认识不到位。企业负债可以从相关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但以企业股东、法人代表名义从民间融资却无迹可循。“温州跑路潮”便是个最好的例子:从今年4月至今,温州共计有29家民营企业老板出逃,其中大多数企业都是经营鞋业、眼镜业、服装业等实体经济。据媒体报道,仅9月25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据粗略计算,2011年所有出逃企业总资产可能已经超过30亿元。毋庸置疑,“跑路”原因与民间借贷息息相关。

风险点二:企业人员流动性太强,导致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如浙江衢州一家做来料加工的企业,由于用工荒问题导致企业经常处于半停产的经营状态。一方面,来料加工企业依赖于定单,定单量的大量增加导致人员配置的缺乏;另一方面,新招员工对业务的不熟悉及熟练工的频繁跳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波动性。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一家平均利润率较高但周期性利润率波动偏大的企业,并不能赢得风投的青睐。

风险点三:第一还款来源偏弱所掩盖的问题。由于小企业的生存与上游企业的供求关系密不可分,而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销售收入直接来自大企业的销售渠道,一旦上游流动资金运行不畅,受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它的下游企业,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就是这个道理。此外,许多小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无相关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而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都是小企业的通病。因此,这类企业在经济浪潮中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差。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当从三方面着手:

一、顾名思义,隐性负债之所以称之为隐,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见其庐山真面目的。但真相只有一个,所以信贷员只能通过迂回的方式,才能得到想要的企业民间融资真实信息。企业是不可能独立发展起来的,必然有其相应的生存土壤,通过综合分析其周围企业及企业主资金流向,不失为一种捷径。

二、企业由于经常性半停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采用周期循环性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十分有必要。企业接大订单,原料、机器设备及用工成本增加,所以相应贷款量增加;企业业务淡季,对资金需求小,相应贷款金额也少,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刀刃上,对小企业的财务费用负担也少。此外,企业采取循环性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第一次可能会比较繁琐,但此后在限定额度内续贷则会方便许多,可减少时间、精力上不必要的支出。

三、对于第一还款能力偏弱的企业,则需要以多方位的视角来考量。现金流不足,是因为固定资产投入偏大还是因为经营策略不当导致企业全身供血系统不畅?按季结息不及时,是因为该企业长期投资导致资金周转暂时性失灵,还是因为企业财务状况已陷入恶化无力挽回败局?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是进行扶持还是果断避开高风险,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有这样一种观念十分常见:虽然第一还款能力不强,但如果该客户抵(质)押物足值,抵押率较低,则可以放宽第一还款能力条件。撇开现今国内类似房地产抵押这种看似保值的“安全类贷款”不谈,我们要做的是回到起点贷款当初的目的上来。纪伯伦有句名言讲得十分贴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的确,当发放贷款时我们应当不只是机械地按照流程来办,而应不时地回头看看是否和我们当初定的贷款目的有所偏离,若贷款量有变,则按需调整,最终确定贷款金额;若回款周期调整,是否可以采取循环揣贷款,诸如此类。银行发放贷款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朝好的趋势发展,而不是希望通过无奈之举第二还款来源收回本息。而企业由初创成长期过......余下全文>>

三:小微企业管理难题有哪些

小微企业大多是处于创业期和成长初期的企业,他们的管理难题主要在于: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经济基础条件差,忙于业务经营无暇顾及管理(企业管理者往往将精力集中在如何经营和开拓业务方面,毕竟企业的现金流是第一位的,否则企业无法生存更谈不上管理)。

由于长期注重业务大于注重管理,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才发觉,企业的管理问题已经积重难返,这种状况下如何引进外部智力资源协助企业发展最重要。

建议选择咨询公司,但是管理咨询费用对小微企业来说有一定负担,可以选择“企业管理诊断”或“人力资源管理常年顾问”等服务项目,结合智力咨询服务的长处和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达到”我布署你灵活实施”的效果,可以节省咨询成本,同时企业自主执行力又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小微企业面临哪些财务风险

目前,小微企业主要面临“四大”困难。

一是招工难。小微企业以机械制造业、机械加工业、服装加工业、农机制造业、配件加工业居多。这些行业对工种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也大,没技术的工人干不了,技术好的工人留不住。收入不高,年均1.5万元左右,待遇不好,没有“五险一金”,解决不了食宿问题。致使工厂工人流动性大,岗位不稳定,形成用工荒,招工难局面。目前,农村产业的大发展,农民工返乡就业趋势渐热,他们所从事的种植、养殖、经济作物、棚菜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外出打工收入,就更加剧了以招收农民工为主的小微企业的用工难。

二是税费高,企业负担重。除了现行17%的增值税,5%的营业税,以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十几个税种外,还要缴纳残疾人保障基金、工会经费、河道维护费、人防费、价格调节基金、社会保险费等,并按照“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销售收入”等为依据计算缴费。落实到人头每个职工每年须交纳的各费就高达5000元左右。现在企业法人对依法纳税都有了正确的认识,而对名目繁多的收费确有苦衷。以社会保险费为例,征收标准是以企业上月实发工资额为基数,按20%的固定比例进行缴纳,而企业的工资总额,成分比较复杂,既含有已退休又返聘人员的工资,又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已办理了缴纳社保费职工的工资。其实他们无须缴纳或已经缴了费,而“一刀切”的征收政策规定,让企业难以接受。这种合法不合理的缴费政策,使企业有苦说不出。所以,许多小微企业都是在沉重的税费负担中艰难运行。

三是政出多门,监管太多。一个企业从筹建到经营,要接受工商、国税、地税、城建、城管、环保、质监、电力、水利等部门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检查、收费等管理。这么多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有自己的条条框框。这般对企业轮番检查指导,企业要办个事,跑的环节多、费时长。再加上每年都要接受一次或两次的例行检查和年检,都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还有一些行政执法机构,他们的资金来源不是财政拨款,而是“收支两条线”。罚款和收入挂钩,这些部门就成了小微企业的“常客”。

四是融资渠道窄、成本高。缺少资金、融资困难是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近些年,由于金融危机,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产品滞销,资金回笼慢,存在“三角债”,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资金链条不畅。而国家商业银行从自身的经营风险出发,很少给小微企业信誉贷款。小微企业本身缺少资产做抵押,又得不到国有金融企业的支持。为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小微企业只好走地下融资渠道,借高利贷解决创业和经营的资金需求,不但付高于银行4-5倍的利息,同时也增大了经营风险。

五:如何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在普通人的眼中,金融似乎就是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机构、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似乎只有大中企业才会与金融运作有所牵连。相比之下,小微企业通常更关注产品产销,只要销量持续增长,收入不断攀升,就会忽视其他方面特别是金融风险。

然而,一旦企业面临金融风险出现的问题,就无法立即运用相应的手段化解危机,而蒙受重大损失,甚至濒临破产的危险。所以,在金融已经渗透到市场经济每个角落的现在,小微企业首先要重视金融风险,改变缺乏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的现状。

小微企业面临的常见金融风险

实际上,金融风险并不是由企业自身决策所决定的,而是企业外部的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遍性。由于小微企业规模的限制,其中最常见的不确定性企业金融风险,是源自金融市场风险,其主要表现有:汇率、期货市场变动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及市场价格变化,从而带来盈利能力的风险;资金供应变化带来的资金问题,从而导致持续经营能力风险等。

在金融风险面前,并非所有的小微企业都会招致厄运,其结构性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许多资信状况好、资产收益率高、经营机制灵活的小微企业往往能合理规避风险并不断发展壮大。以张江高科(6.59,0.07,1.07%)技园区为例,每年都有小微企业由于良好的管理发展并上市,但是每年经过大浪淘沙,也有很多小微企业因为经营不善造成资金链断裂而被淘汰关闭。可见,科学的企业管理才是防控应对风险的王道。

金融风险的控制方法,一般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1)控制法是指在损失发生之前,实施各种控制工具,力求消除各种隐患,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因素,将损失的严重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的一种方法。(2)财务法是指在金融风险事件发生后己造成损失时,运用财务工具,对己发生的损失给予及时的补偿,以促使尽快恢复的一种方法。

在金融风险已经席卷的情况下,小微企业受规模限制,企业缺少差异性和制衡机制,金融风险的控制采用财务法比较恰当。

精细化财务管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小微企业如何通过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来防范金融风险?

首先,要确立以金融风险防范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目标,突出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在国外,企业已将金融风险控制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已逐步发展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层面,成为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为此,小微企业的领导者要立足自身实际,大力推行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并选择恰当的财务管理方式促使企业管理迈上新台阶。例如,可用现代信息技术或专业软件实现对财务的科学管理;也可以借助外力,通过外聘专业财务管理团队的方式迅速提升管理水平。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已有专门为小微企业输出财务管理服务的公司,助其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其次,要建立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估体系。小微企业中并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使企业金融风险的防范具有连续性和专业性,必须建立系统的企业金融风险评估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风险定量评估系统,实时预警机制,定期报告制度。如: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上的项目进行分解,挖掘出经营活动各个环节暴露的风险,以及所能承受的风险种类和大小。在这个评估过程中,要考虑四个因素风险的数量和程度、企业自身管理风险的能力和条件、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条件及风险管理的成本。一旦发现金融风险,应立即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再次,建立科学的决策应对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手段。

在目前金融风险的阴影下,经济不景气时期,小微企业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削减成本。但是削减什么?应该在哪里投资来增加竞争力并为将来的发展作准备?

可以通过多元化财务管理渠道,采取多管齐下的管控......余下全文>>

六:为什么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越来越大:一个理论分析

这个文章的作者是罗仲伟,任国良,文春晖。

摘要:本文将转型期商业银行在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风险规避变动因素引入HeinerVercelli模型,推导出扩展模型,并利用其从"融资门槛"视角分析中国小微企业"麦克米伦缺口"不断加大的原因。分析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上市后,自身功能属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其风险管理的诉求以及风险规避水平的提升是加剧"麦克米伦缺口"的直接原因。而在转型期商业银行因自身认知能力不足、社会经济制度动态变动、监管政策无法预期而产生的风险规避,则是抬高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门槛的间接原因。针对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七:如何在贷后检查中发现小微企业的风险点

一是提高账户管理能力。将开立基本结算账户作为申报授信或业务的主要条件之一,落实客户销售资金归集工作,全面掌握信贷客户资金流变动情况,加强第一还款来源的监控。

二是提高贷款支用管理能力。差别化地明确约定贷款支用方式,确保小微企业贷款支用合规,建立健全贷款支用台账,规范和完善贷款支用层级审核制度,明确贷款支用逐级审核权限。

三是提高押品管理能力。选择抵质押物要做到形式与品质并重,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市场变化对抵质押物的影响,审慎评估抵质押物价值,定期对抵质押物进行重检,切实起到风险缓释作用。在第二还款来源选择上,优先选择抵质押担保,严格控制关联担保。建立押品的动态监测机制,适时分析、处理押品风险信息,及时识别、评估押品风险,并进行风险提示和控制,实施持续有效监管。四是提高贷后管理自动化水平。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开发小微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私业务系统、对公结算系统的有效对接,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为贷后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八:小微企业面临哪些困难

目前,小微企业主要面临“四大”困难。

一是招工难。小微企业以机械制造业、机械加工罚、服装加工业、农机制造业、配件加工业居多。这些行业对工种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也大,没技术的工人干不了,技术好的工人留不住。收入不高,年均1.5万元左右,待遇不好,没有“五险一金”,解决不了食宿问题。致使工厂工人流动性大,岗位不稳定,形成用工荒,招工难局面。目前,农村产业的大发展,农民工返乡就业趋势渐热,他们所从事的种植、养殖、经济作物、棚菜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外出打工收入,就更加剧了以招收农民工为主的小微企业的用工难。

二是税费高,企业负担重。除了现行17%的增值税,5%的营业税,以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十几个税种外,还要缴纳残疾人保障基金、工会经费、河道维护费、人防费、价格调节基金、社会保险费等,并按照“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销售收入”等为依据计算缴费。落实到人头每个职工每年须交纳的各费就高达5000元左右。现在企业法人对依法纳税都有了正确的认识,而对名目繁多的收费确有苦衷。以社会保险费为例,征收标准是以企业上月实发工资额为基数,按20%的固定比例进行缴纳,而企业的工资总额,成分比较复杂,既含有已退休又返聘人员的工资,又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已办理了缴纳社保费职工的工资。其实他们无须缴纳或已经缴了费,而“一刀切”的征收政策规定,让企业难以接受。这种合法不合理的缴费政策,使企业有苦说不出。所以,许多小微企业都是在沉重的税费负担中艰难运行。

三是政出多门,监管太多。一个企业从筹建到经营,要接受工商、国税、地税、城建、城管、环保、质监、电力、水利等部门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检查、收费等管理。这么多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有自己的条条框框。这般对企业轮番检查指导,企业要办个事,跑的环节多、费时长。再加上每年都要接受一次或两次的例行检查和年检,都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还有一些行政执法机构,他们的资金来源不是财政拨款,而是“收支两条线”。罚款和收入挂钩,这些部门就成了小微企业的“常客”。

四是融资渠道窄、成本高。缺少资金、融资困难是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近些年,由于金融危机,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产品滞销,资金回笼慢,存在“三角债”,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资金链条不畅。而国家商业银行从自身的经营风险出发,很少给小微企业信誉贷款。小微企业本身缺少资产做抵押,又得不到国有金融企业的支持。为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小微企业只好走地下融资渠道,借高利贷解决创业和经营的资金需求,不但付高于银行4-5倍的利息,同时也增大了经营风险。

九:如何应对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小微企业主要面临“四大”困难。   一是招工难。小微企业以机械制造业、机械加工业、服装加工业、农机制造业、配件加工业居多。这些行业对工种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也大,没技术的工人干不了,技术好的工人留不住。收入不高,年均1.5万元左右,待遇不好,没有“五险一金”,解决不了食宿问题。致使工厂工人流动性大,岗位不稳定,形成用工荒,招工难局面。目前,农村产业的大发展,农民工返乡就业趋势渐热,他们所从事的种植、养殖、经济作物、棚菜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外出打工收入,就更加剧了以招收农民工为主的小微企业的用工难。   二是税费高,企业负担重。除了现行17%的增值税,5%的营业税,以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十几个税种外,还要缴纳残疾人保障基金、工会经费、河道维护费、人防费、价格调节基金、社会保险费等,并按照“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销售收入”等为依据计算缴费。落实到人头每个职工每年须交纳的各费就高达5000元左右。现在企业法人对依法纳税都有了正确的认识,而对名目繁多的收费确有苦衷。以社会保险费为例,征收标准是以企业上月实发工资额为基数,按20%的固定比例进行缴纳,而企业的工资总额,成分比较复杂,既含有已退休又返聘人员的工资,又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已办理了缴纳社保费职工的工资。其实他们无须缴纳或已经缴了费,而“一刀切”的征收政策规定,让企业难以接受。这种合法不合理的缴费政策,使企业有苦说不出。所以,许多小微企业都是在沉重的税费负担中艰难运行。   三是政出多门,监管太多。一个企业从筹建到经营,要接受工商、国税、地税、城建、城管、环保、质监、电力、水利等部门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检查、收费等管理。这么多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有自己的条条框框。这般对企业轮番检查指导,企业要办个事,跑的环节多、费时长。再加上每年都要接受一次或两次的例行检查和年检,都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还有一些行政执法机构,他们的资金来源不是财政拨款,而是“收支两条线”。罚款和收入挂钩,这些部门就成了小微企业的“常客”。   四是融资渠道窄、成本高。缺少资金、融资困难是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近些年,由于金融危机,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产品滞销,资金回笼慢,存在“三角债”,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资金链条不畅。而国家商业银行从自身的经营风险出发,很少给小微企业信誉贷款。小微企业本身缺少资产做抵押,又得不到国有金融企业的支持。为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小微企业只好走地下融资渠道,借高利贷解决创业和经营的资金需求,不但付高于银行4-5倍的利息,同时也增大了经营风险。

十: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着手

企业人员较少、资金不充裕、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昂贵这些都是小微企业管理的难题,还有其他难题具体如下:

1财务风险

1.1小微企业资金链容易断裂。小微企业把通常把利润作为企业传统财务战略核心,而把资金链作为一项简单的生产工具。一方面,小微企业把短线投资看得很重,通常把多余的资金都投入经营活动,同时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缺乏一整套完备的内部资金控制制度,任由企业的“一把手”主观决策,有时会导致企业所持资金甚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债务风险。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由于内控缺失导致其应收账款管理不严格。由于小微企业处于成长期,想要快速的增加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的销售方式导致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小微企业由于对客户信用的了解不够充足,没有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措施,可能会导致应收账款收不回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1.2.小微企业资信度较低。小微企业会计控制系统缺失或不完善导致其财务信息严重失真,重短期效益,轻长期规划,资信较差,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惜贷,这成为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不少小型微型企业帐目不规范,很多微型企业没有专业会计人员,有的连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都不清楚。

1.3.财务决策容易失误,面临现金风险甚至财务危机。小微企业往往没有严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缺乏专业的分析与预测,又由于小微企业往往一人当言,缺乏科学的财务分析,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的产生。另外,业主只对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感兴趣,而忽视了指标掩盖下的问题;过分注意利润和销售的增长,而忽视手中掌握的现金;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使企业的变现能力降低,导致资金沉淀;小微企业盲目扩张规模,缺乏相应的短、中、长期计划。

2.经营风险

2.1.员工、技术等方面的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员工、过程、基础设施或技术对运作有影响的类似因素的失误而导致亏损的风险。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人员不稳定,容易流失。另外,小微企业因采取低成本战略,往往缺乏对操作系统或项目的检查或评估,没有指定明确的操作要求,这些问题会对小微企业产生隐藏的操作风险。

2.2.小微企业创业初期所面临的持续成长风险。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是处于创业初期,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要大于经营风险,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根基薄弱,若管理混乱,不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相应的授权,缺少合理的规划,因为一开始的小成绩过分自信,企业将会面临持续成长的风险。

3.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差

小微企业发展起点较低,内部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忠诚又有才干的财务人才;其管理人员往往没有经验,缺乏管理及风险意识,所以缺少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导致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