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长如何开展家庭德育教育

德育——家庭教育的灵魂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一些家长把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拥有众多特长,认为特长多就是能力强。因而,家长进行教育时只关注孩子的智育。家长每天只是要孩子学习,练习各种特长,却忽视了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对孩子的教育,应以德为先。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他的一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品德的好坏,则影响他的一生。“微软小子”在谈起自己的成功时,都说最感激父母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才能有他们现在的成就。这些都说明道德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家庭德育的内容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步,德育又是其中的最重要部分,有哪些方面呢? 第一、爱心教育。 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爱心教育包括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等。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 第二、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第三、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劳动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2。家务劳动。3。集体公益劳动。 第四、培育良好品格。 好的品格包括有诚实、正直、勇敢、毅力、进取心、诚恳、谦虚等。对电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富兰克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达到道德圆满的勇敢而艰苦的计划”。他为此特地做了一本小册子,将“勤劳”、“诚恳”、“俭朴”、“节制”、“正直”、“宁静”、“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记录在册,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他这一计划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始终严格执行。 我们知道了德育的内容,那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德育呢?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 第二、从小抓起、从小处着手。 对孩子的德育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还有,对孩子的德育要从小的方面着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三、注重教导结合、启发思考。 家长在进行德育时引导孩子,思考从事例中能学到什么。在讲故事、看电影时,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中学到知识。 第四、用形象性、趣味性的方式。 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要只是用说理的方法,家长要注意使用具有形象性、榜样性的教育。而游戏、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形式,这样孩子就能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第五、经常与孩子交流。 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子女的心理障碍。 第六、与学校合作。 学校教育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德育只在家中谈论还是不够的,还要与学校老师合作,一起对孩子的思想言行进行管理,使孩子的思想认识更加有条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该让孩子不要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做人的起跑线上。因为拥有好的品行和健康的性格,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让孩子阳光地成长,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二:如何看待家庭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认识的深入,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受到全方面的教育。

一、 家庭教育在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形成中起着奠基作用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儒雅的教育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可是现实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当然,社会之大,不可能人人都是道德的模范,犯点小错误也是正常的,“问题学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哪一项的缺失?大家都听过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时时刻刻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不光有养育职责,更重要的是教育职责。翻开历史让我们看一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有无数将才、无数贤人、无数的“大家”并不都是出自名门,但他们却成为了为国捐躯的英雄,成为了文学的泰斗,成为了知书达理的平民百姓,这些充分说明他们的成长与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开的,家庭道德教育奠定了儿童成长的基础。

(一)一举一动见内涵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也是家庭的未来,提高人的素质全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不切合实际的。我认为家庭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还是让我们每一位人父人母重温《孔融让梨》《羊羔跪乳》《岳母刺字》等这些历史小故事吧,用古老的文明滋润孩子那纯洁的心灵,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举止言行都能体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我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今年暑期的一个早晨,我去米线店吃早点,旁边一张桌子坐满了四个人,其中有个七、八岁的女孩一边吃一边说,突然一个喷嚏全部打在了对面的男士的脸上,而女孩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她妈妈忙拿出纸巾给孩子擦嘴,男士没出声,“啪”的一下放下筷子,站起来气冲冲走了。我想这家人德育教育是欠缺的,最起码的礼貌都不懂得。因此说家庭道德教育,是道德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这句话道出了家庭道德教育的内涵,家庭道德教育奠定了儿童成长的基础。

(二)家长要坚持对孩子说“不!”

面对现在家庭模式,孩子早已成为了家庭中的“小皇帝”,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面对孩子的成长,连一个“不”字都舍不得讲,对孩子百般迁就,过分溺爱。我想如果星星、月亮够得着,就会出现打破头的现象,久而久之,就容易成就孩子骄横、无理、任性、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个性。不难看出如今那些问题儿童、问题少年,问题就出在爱的太过头了。这种爱事得其反,养成了一些坏习惯,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有的小孩子为要钱躺在地上打着滚哭,而愈演愈烈,可他捂在眼睛上的小手却留出了一条小缝,不言便知他在观察、他在较量、他在争取,有旁观者说:“不就是几块钱吗?让孩子哭?”,还听到另一种声音:“别难为孩子,再苦也别苦了孩子”,这句话不错,可用错了地方,有的孩子接过父母给的钱偷着跑去了游戏厅,网吧。因玩到了厌学的地步,家长头痛、教师头痛,游戏在研发、玩具在研发,学生的玩瘾何时了?家长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决不能听之任之,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敢于说“不”字。要正确教育、引导。

(三)家长要正确评价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教育的宽松与严厉是相对而言的,宽松不能放纵,严格不能暴力,赏识不能避误,正确评价孩子,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望,有的家长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唯一评判标准,是不公平的。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教育出成绩突出的孩子,有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超过......余下全文>>

三: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如果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即使学校再努力,也是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实效。本文就目前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略陈管见,并以此就教于同行!一、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两大方面:(一)养不教或养教失调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自己责无旁贷。只要能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费,把孩子送进了学堂,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他们要么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而忽视孩子的学业品德,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要么是对孩子的事情不热心,只顾忙自己的事;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爱理不理,不和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学习不给予督促,更谈不上帮助。(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法不当的几种类型:1.溺爱型 他们由于“望子成龙”心切,不注重养成教育,过分溺爱子女,明知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批评教育。更有甚者,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全部精力用于学习,把爱无限地倾洒在孩子身上,他们对日常生活大包大揽,把孩子置于“保险柜”里,生活在“安全圈”里,殊不知,正是这种关心和保护,养成子女挑吃、拣穿,害怕吃苦等不良品德。并且由于平时过多保护,盲目赞同,使孩子形成蛮不讲理、过度自我和攻击的心理,缺少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和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2.过多干涉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处处以成人标准要求他们。在对待孩子学习上,不是耐心引导,而是动辄呵斥、打骂,使孩子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结果窒息了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一些性格敦厚而内向的孩子因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忧郁寡欢,惶惶不可终日,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引起多种疾病发生。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因家长那凶暴的形象和粗俗的语言使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从而自卑自弃,或犟拗抗争,或破罐破摔。3.期望过高型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能客观地分析及孩子智力的差异,基础的好坏,而单纯以考试分数来确定孩子的优劣。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或出现错误,有的家长动辄打骂,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说谎、作弊、自卑、怯懦随之产生。 在棍棒的施压下,有的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肯定,平时虚报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考试时则投机取巧,有的涂改成绩单或干脆撕掉成绩册。家长只顾分数的高低,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过度焦虑、恐慌,失败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意志。由于家长教育孩子方式不当,给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势在必行。二、改变家庭教育现状、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一)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向协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两个教育者 ——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以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 要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加强家、校的双向协调。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余下全文>>

四:谈谈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知识教育重要,道德教育更重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道德 教育。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让同学们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时效观以及信念观,让他们明确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只有一直保持进步,才能在竞 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让他们树立起立志成才、刻苦钻研的精神,并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加强大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家庭教育在整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教育在孩子成才过程中起着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而教育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内涵。这里主要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关怀孩子,是家庭教育之根本所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庭应当怎样去做呢?

首先、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起着积极作用。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

其次、家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先天优势来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才能。

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好噪子,音质纯美、音域宽广,这就为培养他们成为歌手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性;有的孩子生来好观察,这就为他们学绘画、搞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记忆力好的孩子,学外语可能会成功;好思考的孩子,学理科搞思辩可能有乐观的前景……根据孩子的遗传素质,因势利导,让孩子如鱼得水,能有效地发挥他遗传优势,培养他成为有大用之才。

第三、家庭要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过滤,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育时代一去不复返,传统一元化道德观念的瓦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家庭德育环境的多种德育源的产生和发展,社会道德层面上多种道德信息的传播,大量道德媒体的辐射,社会影响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这些都使家庭道德教育在大环境中走出了封闭模式,直接面临社会变革的八面来风。 开放时代的到来,导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伴之以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以及社会群体阶层化的出现和加速形成,都使得家庭教育置身于多元道德观念互相冲突的社会当中。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社会控制逐渐松弛,新生的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难题横亘于父母面前。

在正义与邪恶面前孩子迷茫;在个人利益极度膨胀,在物欲横流、贪利成风、功利为上的社会现实面前,孩子贪利自私;孩子言语粗俗,懒惰,放任、不懂礼貌、嫉妒。因此,应打破封闭,实行开放,加强引导、严格要求,大胆地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分析解剖其丑恶现象,去认真阅读理解社会这部错综复杂的教科书,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社会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鉴别力、判断力和批判力、自我教育力,学会自动筛选过滤社会信息,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树立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道德观念。坚守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财不占,取财有道,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信念。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的良好品质。

第四、家庭担负着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责任。

父母要努力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生活技能”,不单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心理能力。这是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也是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

1、让孩子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甚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的奋斗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和老师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因而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视了自己的短处,因而产生骄傲情绪,瞧不起别人。这时,做家长的就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身上......余下全文>>

六:联系你自己的经历,谈谈家庭教育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关怀孩子,是家庭教育之根本所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庭应当怎样去做呢?

首先、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起着积极作用。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

其次、家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先天优势来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才能。

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好噪子,音质纯美、音域宽广,这就为培养他们成为歌手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性;有的孩子生来好观察,这就为他们学绘画、搞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记忆力好的孩子,学外语可能会成功;好思考的孩子,学理科搞思辩可能有乐观的前景……根据孩子的遗传素质,因势利导,让孩子如鱼得水,能有效地发挥他遗传优势,培养他成为有大用之才。

第三、家庭要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过滤,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育时代一去不复返,传统一元化道德观念的瓦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家庭德育环境的多种德育源的产生和发展,社会道德层面上多种道德信息的传播,大量道德媒体的辐射,社会影响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这些都使家庭道德教育在大环境中走出了封闭模式,直接面临社会变革的八面来风。 开放时代的到来,导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伴之以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以及社会群体阶层化的出现和加速形成,都使得家庭教育置身于多元道德观念互相冲突的社会当中。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社会控制逐渐松弛,新生的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难题横亘于父母面前。

在正义与邪恶面前孩子迷茫;在个人利益极度膨胀,在物欲横流、贪利成风、功利为上的社会现实面前,孩子贪利自私;孩子言语粗俗,懒惰,放任、不懂礼貌、嫉妒。因此,应打破封闭,实行开放,加强引导、严格要求,大胆地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分析解剖其丑恶现象,去认真阅读理解社会这部错综复杂的教科书,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社会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鉴别力、判断力和批判力、自我教育力,学会自动筛选过滤社会信息,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树立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道德观念。坚守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财不占,取财有道,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信念。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的良好品质。

第四、家庭担负着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责任。

父母要努力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生活技能”,不单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心理能力。这是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也是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

1、让孩子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甚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的奋斗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和老师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因而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视了自己的短处,因而产生骄傲情绪,瞧不起别人。这时,做家长的就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才不至于盲目自大。教育他们懂得客......余下全文>>

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道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能从更广范围内规范人工行为,比如有的是法律没有规定,但是道德上不允许,所以被人谴责,自己也会羞愧(恬不知耻的人除外)。然后要树立起道德旗帜,最先拯救的应该是家长。因为道德形成是小时候受的影响,家长有直接的责任。其次是老师和学校,这倒不是说老师没有道德,只是老师应该不仅仅是教书,还应该育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够成才。

八:对孩子的教育是智力重要还是德育重要为话题的范文

教育有目的性 、阶级性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更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而引导着思想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培养人为目的的,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

每个人从出生他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如果幼儿时期没有得到好的教育,他的善良本性也许就会丧失。所以说,幼儿的德育教育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培养我们幼儿良好的品质、爱国情感,不仅能让孩子的自身素质提高,对孩子的未来工作以及生活都是有着很好的作用。大方面讲,更能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对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起着巨大的点击作用。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孩子虽小,但他们是具有可塑性的,在孩子0至6岁这一关键期,孩子是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家园共育成为我们教师与家长的不老话题,就要做到双方一致坚持不懈的教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则是他们天命的启蒙教师。孩子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也是家庭行为规范。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他使孩子们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等,为社会化奠定基础。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对子女或年幼者施加意识的教育或无意识的影响,对受教育者实施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的教育。①家庭德育作为家庭的重要职责,既是德育工作的起点,也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点,更是国民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学校和社会德育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尤其在因材施教和初步养成教育等方面,是无可替代的。因此,为了使子女形成良好得道德品质,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德育的优势。

但近些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道德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受到了冲击:家长们普遍重视智力发展而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以及处事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教养方法,与孩子之间有沟通障碍,发达的网络充斥着不良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等等。使得家庭德育的功能不仅没能得到良好的发挥,甚至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这主要是因为家长们对家庭德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并且缺乏科学有效的德育手段以及高效的的与能力而造成的。

希望你喜欢

九: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情况有哪些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在与一些学生家长的交往中,他们常常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我对他们讲,学生的教育来自多方面,学校的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综合教育和影响。我和他们讲了很多,自己也综合了下面的很多内容。

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综合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我们进行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就必须正确认识家庭、社区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动态地分析、研究和把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的关系,探寻其内在的运作规律。

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可以说,它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教育者总是根据特定社会关系的要求,去培养新生一代的道德品质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只有生物属性的婴儿(自然人)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人,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就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逐渐形成适应于社会生活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会遵守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能为社会所需要所容纳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正是人的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人,刚生下来,仅是一个具有生物属性的自然人,虽然其已具备潜在的社会属性。如果长期脱离社会,其潜在的社会化遗传因素就会逐渐丧夫。“狼孩”的发现就是一个例证。在正常的情况下,当人脱离母体后,就被置生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各种社会因素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他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所要求的成员。与此同时,个体也会随时随地对周围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作出各种反应,反作用于社会环境,从而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至于人在与社会的互相作用中,个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人格,具有怎样的行为方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离开母体后第一个接触的环境,即家庭环境。可以说,家庭环境在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在小学生道德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中的活“细胞”,具有繁衍后代、嗣续、消费、教育等多种社会职能,尤其是道德启蒙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可取代的。

在家庭中,父母对于女在思想品质上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儿童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明显。这在客观上是由血缘关系、物质生活依附等特殊关系所决定的。它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儿童的可塑性强,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这种先声夺人的影响在孩子的心灵中必然留下难以消抹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延续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重视对于女的教育,效果最理想。二是影响的时间长,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同渡过的。这种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思想品质的形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定势导向作用。三是亲子关系的深层心理效应。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最亲密、情感也深切、最真实。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善于模仿的孩子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家庭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微观社会关系。父母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状况、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态度等因素,对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均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这种“先入”式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相比,往往是有更多的奠基性“走向”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没有专门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随环境而转移的,以潜移默化的“亲子”影响为主的离散性教育,分散在千家万户之......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