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目标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是什么

确认收入的准确和完整,主要防范企业少记收入,来调整利润

二:主营业务收入确认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首先,确定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目标一般包括:

1.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数额是否合理、正确、完整;

2.确定对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

3.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再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

1.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注意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期是否一致。特别要注意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对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审查,主要是采用抽查法、核对法和验算法。

3.选择运用以下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作比较分析:

(1)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由结构和价格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2)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各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清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

(4)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4.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的现象。

5.抽取企业被审计期间内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审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一致,编制测试表。

6.实施销售的截止期测试。截止期测试是实质性审计测试中常用的一种具体审计技术,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业务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推迟至下期或提前至本期,防止利润操纵行为。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该注意把握三个与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有着密切关系的日期:一是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二是记账日期;三是发货日期(对服务业则是提供劳务的日期)。检查三者是否归属于同一适当会计期间是营业收入截止期测试的关键所在。

围绕上述三个重要日期,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选择三条审计路线实施营业收入的截止期测试:

一是以账簿记录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直至记账凭证,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目的是证实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有无多记收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容易追查至相关凭证记录,以确定其是否应在本期确认收入,特别是在连续审计两个以上会计期间时,检查跨期收入十分便捷,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其缺点是缺乏全面性和连贯性,只能查多记,无法查漏记,尤其是当本期漏记收入延至下期,而审计时尚未及时登账时,不易发现应记入报告期收入而未记的情况。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高估营业收入。

二是以销售发票为起点。从报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票存根查至发运凭证与账簿记录,确定已开具发票的货物是否已发货并于同一会计期间确认收入。具体做法是抽取在报表日前后使用的若干张发票存根,追查至发运凭证和账簿记录,查明有无漏记收入现象。这种方法也有其优缺点,优点是较全面、连贯,容易发现漏记的收入;缺点是较费时费力,有时难以查找相应的发货及账簿记录,而且不易发现多记的收入。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两点:

(1)相应的发运凭证是否齐全,特别应注意有无报告期内已作收入而下期初用红字冲回,并且无发货、收货记录,以此来调节前后期会计利润的情况;

(2)被审计单位的发票存根是否已全部提供,有无隐瞒。......余下全文>>

三:8、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有(    )

(1)证实营业收入的真实性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审查、证实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记录的金额是实际发生的。

(2)证实营业收入计价与分类正确性

对企业营业收入进行审查时,应严格审查各项收入的分类是否合规、合理,查明有无相互混淆、影响应纳税额及利润正确性的情况。

(3)证实营业收入的完整性

查明有无混淆不同会计期间营业收入界限,人为调节企业营业收入的现象等。

笑望采纳,谢谢!

四: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20分

可以选用下面的程序:   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   2实质性分析程序:   (1)针对已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有关项目,并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进行以下比较,同时考虑有关数据间关系的影响,以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   1)将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异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2)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查明原因;   3)比较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季节性、周期性的经营规律,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4)将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5)根据增值税发票申报表或普通发票,估算全年收入,与实际收入金额比较。   (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3)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4)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如通过检查相关的凭证等);   (5)评估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   3.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   4.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以低价或高价结算的方法相互之间转移利润的现象。   5.抽取若干张发货单,审查出库日期、品名、数量等是否与发票、销售合同、记账凭证等一致。   6.抽取若干张记账凭证,审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票、发货单、销售合同等一致。   7.结合对应收账款的审计,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   8.对于出口销售,应当将销售记录与出口报关单、货运提单、销售发票等出口销售单据进行核对,必要时向海关函证。   9销售的截止测试:   (1) 通过测试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且金额大的发货单据,将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同时,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选取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且金额大的凭证,与发货单据核对,以确定销售是否存在跨期现象;   (2)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前后销售和发货水平,确定业务活动水平是否异常(如与正常水平相比),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截止程序;   (3)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4)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检查有无未取得对方认可的大额销售;   (5)调整重大跨期销售。   10.存在销货退回的,检查手续是否符合规定,结合原始销售凭证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结合存货项目审计关注其真实性。   11.销售折扣与折让:   (1)获取或编制折扣与折让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取得被审计单位有关折扣与折让的具体规定和其他文件资料,并抽查较大的折扣与折让发生额的授权批准情况,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核对,检查其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合法、真实;   (3)销售折让与折扣是否及时足额提交对方,有无虚设中介、转移收入、私设账外“小金库”等情况;   (4)检查折扣与折让的会计处理是否......余下全文>>

五:主营业务收入审计说明怎么写

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无异常~~~~

实施审计程序后,未发现主营业务收入确认异常~~~~

希望帮到你~~~

六:如何对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

一、销售与收款是企业重要的业务循环,具体包括为:

1、企业利润形成的基础是主营业务收入,款项的及时收回是企业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

2、从企业业务循环的角度看,销售与收款是形成企业利润和现金流入的主要方面;

3、从审计的角度看,对销售和收款的确认既影响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额,也影响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管理费用,最终会体现在企业的利润额中;

二、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重点是发现可能存在的虚记问题,具体包括为:

1、通过对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的评估,分析可能在营业收入上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2、进行控制测试来发现可能形成风险的环节,评估重大错报的风险水平;

3、进行营业收入的分析程序来发现疑点,进行凭证抽查和截止期测试来寻找销售虚记的证据;

4、对应收款项执行函证程序来发现应收款项高估和营业收入的虚记;

三、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目标共5个,包括为:

1、确定利润表中记录的营业收入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营业收入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包括对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

4、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

四、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1、实施营业业收入的分析程序;

2、编制或取得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进行账表核对;

3、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正确性;

4、进行销售截止测试;

5、审查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确定主营业务收入是否恰当地在损益表上披露;

7、企业有无混淆各种收入的界限,将正常的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或将其他业务收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列示。

七:具体审计目标是什么,是怎么回事?

根据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教材《审计》的记载,具体审计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检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所包含的每项认定是否真实。具体包括: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即检查这些交易是否真实发生。

2、完整性。即检查已经发生的交易是否被瞒报或漏报。

3、准确性。即检查真实发生的交易,是否按正确的金额反映。

4、截止。即检查本期的交易是否均在本期反映,本期所反映的交易是否包括了其他期间的。

5、分类。是否按正确的方式对各类交易分类反映,如固定资产出售收入是否被列为主营业务收入等。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即检查已经列报的资产、负债是否真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即检查所列报的资产是否所有权归被审计单位,负责是否为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3、完整性。即是否存在瞒报、漏报资产或负债的情况。

4、计价和分摊。即检查真实存在的资产或负债,金额是否正确,是否正确摊销。

三、与列报和批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检查批露的内容是否真实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检查应当批露的是否均已批露。

3、分类和可理解性。检查批露的内容是否正确分类,表述是否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检查批露的内容措辞是否准确、金额是否恰当。

八:营业收入的主要审计程序有哪些

1.将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变动是否异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

2.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查明原因;

(1)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2)将实际的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3)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如通过检查相关的凭证等);

(4)评估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

(5)抽查一个月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比较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口径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配比原则。

3、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

4、销售的截止测试:

(1) 通过测试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天且金额大于的发货单据,将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同时,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选取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天且金额大于的凭证,与发货单据核对,以确定销售是否存在跨期现象;

(2)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前后销售和发货水平,确定业务活动水平是否异常(如与正常水平相比),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截止程序;

(3)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4)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检查有无未取得对方认可的大额销售;

(5)调整重大跨期销售。

5、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6、获取或编制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与营业收入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7、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序。

九:营业收入审计的概念

营业收入审计

一、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

营业收入项目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以及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其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利润表中记录的营业收入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营业收入均已记录;确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包括对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适当;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定营业收入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

二、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取得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2.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注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的要求,企业销售商品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满足时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因此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主要测试企业是否依据上述五个条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具体说来,被审计单位有关采取的销售方式不同,确认销售的时点也是不同的:

(1)采用交款提货销售方式,应于货款已收到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同时已将发票帐单和提货单交给购货单位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对此,注册会计师应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发票帐单和提货单是否已交付购货单位。应注意有无扣压结算凭证,将当期收入转入下期入账,或者虚记收入、开假发票、虚列购货单位,将当期未实现的收入虚转为收入记帐。在下期予以冲销的现象。

(2)采用预收帐款销售方式,应于商品已经发出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对此,注册会计师应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收到了货款,商品是否已经发出。应注意是否存在对已收货款并已将商品发出的交易不入账、转为下期收入,或开具虚假出库凭证、虚增收入等现象。

(3)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应予商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将发票账单提交银行、办妥收款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对此,注册会计师应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发货,托收手续是否办妥,货物发运凭证是否真实,托收承付结算回单是否正确。

(4)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商品的,如果代销单位采用视同买断方式,应于代销商品已经销售并收到代销单位代销清单时,按企业与代销单位确定的协议价确认收入的实现。对此,应注意查明有无商品未销售、编制虚假代销清单、虚增本期收入的现象;如果代销单位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应在代销单位将商品销售、企业已收到代销单位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5)销售合同或协议明确销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义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余下全文>>

十: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程序与财务报表认定有何关系

主营业务收入是财务报表的核心内容,主营业务的多少,内容是否真实对财务报表的认定起作重要作用。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