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1]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小农经济的缺点:封闭性、脆弱性。对环境的依赖过大。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原始时期便有了商业,但商代才出现商人。请注意他们的区别。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战国重农抑商的表现:贬低商人地位、限制活动范围、盐铁官营。
汉代重农抑商的表现:贬低商人地位、严禁购买土地、盐铁官营。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积极后果:促进了农业发展,强化了封建阶级统治。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余下全文>>
二: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40分
一、选择题:
1--15
D B A A C
C C B B A
C A C B A
16--30
B C C D A
B C C B B
C B B B D
二、非选择题:
31、答:按照当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的法则,这位诸侯王的王位应该归其妻子生的儿子(即小儿子),家业主要也是留给其妻子生的儿子,但大儿子(即妾生的儿子)也可以分得一定的家业。(6分)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应该分别由其大、小儿子和女儿按赡养义务的履行程度平等进行分配。(4分)
32、(1)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3分)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2分)
(2)宋初主要问题:藩镇割据问题(2分)
措施:① 收精兵:杯酒释兵权 ②削实权:文臣治理地方 ③制钱谷:地方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3分)
作者看法:①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造成了地方权力过小、财政困难、军事力量薄弱,导致“积贫积弱”后患,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2分)
(3)体现在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2分)
(4)原因:镇压边疆叛乱;防止军机要事的泄露 (2分)
职能:跪受笔录 (2分)
33、概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2分)
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4分)
评价:积极作用: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分)
消极作用:束缚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易产生暴政;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地方对中央和皇帝的绝对依赖,而缺乏创造力;地方无权,难以实施有效治理。(4分)
三:请提供历史必修一的试题,越多越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答题卡上。)
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2、“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3、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朋友说过:“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最终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放弃了反共立场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国的全力推动 D民族危机的加剧
5、解放战争时期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推翻政协决议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 D陆续对其他解放区进攻
6、“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出自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 C《巴黎公社报》 D《资本论》
7、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列宁语),其中“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8、十月革命的意义不包括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为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为世界无产阶级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D未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是
A、民主选举制 B、民主集中制 C、多党合作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1、党和人民从“文化大革命”中得到的深刻教训不包括: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C、 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制
D、阶级斗争必须长抓不懈
12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 .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13、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定
B.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4、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的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稳定与发展 B.经济与政治 C.和平与发展 D.安全与统一
15、“……一道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an iron curtain has descended a......余下全文>>
四: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
…………………………………………………………………………………………去百度文库找找
五: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程试卷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一)
题目请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