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诗歌代表作

一:闻一多的主要作品

1920年4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旅客式的学生》 1920年9月  新诗《西岸》。 1922年3月  《律诗底研究》 1922年 清华文学社 《冬夜草儿评论》 1923年 上海泰东图书局 《红烛》(诗集) 1925年 《七子之歌》 1928年 上海新月书店 《死水》 1948年 上海开明书店 《闻一多全集》(1一4册) 1951年 上海开明书店 《闻一多选集》 1955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闻一多诗文选集》 1983年 云南人民出版社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 1985年 武汉大学出版社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 1942年 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楚辞校补》(古典文学研究) 1956年 古籍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 1956年 古籍出版社 《古典新义》 1956年 古籍出版社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 1984年 重庆出版社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 198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

二:结合作品分析闻一多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闻一多诗集简介

闻一多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早年热心于新诗的创新与理论研究,积极倡导新格律诗,以《红烛》、《死水》两部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在20世纪末澳门回归祖国时唱响中华大地。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二、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三、诗歌分析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将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园国家,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列强占了七块土地……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没有忘记那个屈辱的1842年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553年,明朝中叶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在澳门上岸,从广东地方官手中以每年500两白银的代价取得澳门居住权;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抢占香港;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及琉球群岛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七子之歌》引言)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宏壮丽的历史诗篇。

三:体现闻一多诗歌特色的是其代表作的是啥啊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求最佳答案~~

四:闻一多的作品风格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诗歌颂自然、歌颂青春,感情热烈,形式精美,突出地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诗论以提倡“三美”的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散文抨击社会时弊、批判传统文化,其中尤以《最后一次演讲》最为惊心动魄。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代表作《死水》,《红烛》

五:闻一多有什么著名的作品?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余下全文>>

六:闻一多 诗集作品?代表作

闻一多著作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年,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年,上海泰东图书局;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死水》(诗集)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年,上海开明书店;1982年,三联出版社

《闻一多选集》1951年,上海开明书店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校补》(古典文学研究)1942年,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 出版社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年,古籍出版社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年,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七:有关 闻一多 简介及主要作品

闻一多是一位具有独创风格的爱国诗人,在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古典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下,形成了炽热浓烈、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其情感方式为“以凝聚的形式喷射过量的火”,两者相得益彰。独创性、个性色彩向来是他看重并孜孜以求的。早在刚发表新诗时,他就强调:“个性是艺术的神髓,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

写作《静夜》的时候,闻一多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逐渐形成、成熟和稳定。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就是他的爱国诗。闻一多的爱国热情如此火热、狂放、激荡,像火一样烧着,潮一样涌着,然而他的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观却要求以理节情,合乎艺术规范,这样就形成了他炽热浓烈、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静夜》中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对黑暗现实的诅咒和愤激,真是呕心沥血、痴心不绝。

闻一多用绘画理论中的词汇来形容,称之为“色彩”。他说:“色彩即作者个性之表现。此而不存,作品之价值何在?”读闻一多的《静夜》,可以想见其人其情,他对国族的忠烈,以及爱国之情的炽烈深厚。这主要是因为诗人把感情进一步浓缩、挤压,把它贮入艺术的闸门内,以凝聚的形式龚节制地喷发,因而显得深沉凝重。《静夜》把强烈的思想感情注入具体的艺术形象或特定的情境中,使其左冲右突,委曲宛转,激而缓地股股迸射出来,并逐步向纵深开掘,达到情满意酣。这种蕴藉含蓄之美是闻一多继承我国古典诗歌优秀传统的成功尝试。同时,闻一多也注意借鉴西方现代诗歌的象征、暗示等特点,以构成诗歌独特深邃的艺术境界。闻一多爱国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还得力于他对新诗格律音乐美的追求。

对新诗形式作系统、深入研究并取得显着实绩的是现代“格律诗派”。闻一多的《诗的格律》是现代格律诗派的理论集大成者。他主张格律对于诗歌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诗人应带着格律的镣铐跳舞,即按照诗的格律的要求来创造诗歌。闻一多提出“绘画的美”主要强调词藻的重要性。所谓建筑的美也就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他认为旧的律诗可能也有建筑美,但永远只有一个格式,而新诗的格式层出不穷,诗人可以随意创造,固而具有“精神和形体调和的美”。闻一多借鉴英诗的“顿”,根据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提出了“音尺”这一概念,他特别提倡每行由四个音尺构成,其中必有两个“三字尺”的格式,并断言此种格式可使新诗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闻一多诗歌音乐美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把深沉狂放的感情在铿锵顿挫的韵律形式中有节制地抒发出来。闻一多的诗,押韵方式多种多样,但情为根本,都是依情选韵、随情转韵,从而传送出宛转曲折的思想感情。如《静夜》一诗,诗中的情绪,时而平静,时而激越,时而是痛楚,时而昂奋,“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抒情之诗旨在言情。闻一多爱国诗中的情感主要是通过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和以理节情的间离化而曲折、克制的表达。如朱自清所说: “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

闻一多在谈到自己作诗的体会时说:“我自己作诗,往往不成于初得某种感触之时,而成于感触已过,历时数日,甚或数月之后,到这时的琐碎的枝节往往已经遗忘了。记得的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绪的轮廓。然后,再用想像来装成那模糊影响的轮廓,表现在文字上,其结果虽往往失之于空疏,然而刻露的毛病决不会有了。空疏的作品读者看了不发生印象,刻露的作品,往往叫读者发生坏印象。所以与其刻露,不如空疏,英诗人华兹渥司作诗,也用这种方法。”这个“冷处理”的过程,貌似平静的回忆中的情感逐渐消逝,代之而起的是逐渐强烈的,已经纯化、浓缩过的情感,当积聚到一定时候,就将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因此,它是“冷中有热”,经过搁置的感情不是冷却了,而是更凝聚、膨胀,白热化。

“静夜”意象是对现实和文化的批判性隐......余下全文>>

八:结合作品分析,闻一多,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首《红烛》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开卷“序诗”,而1923年9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又系诗人公开刊行的第一部诗集,由此可知该诗在闻一多诗歌艺术生涯中的奠基性地位。解读《红烛》,也就为我们破析诗人的内心世界、心理结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须知,闻一多正是从《红烛》时代起步,走上了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道路。

在中国传统诗学的思维模式中,诗人的抒情达志通常都不是无所顾忌的自我喷发,它大多需要假托一定的物象形式,而且这一物象形式又还不是诗人别出心裁的创造,而是千百年来中国诗人的历史遗产。这些诗的“有意味的形式”在中国诗歌长河的波涛里浮动闪熠,赋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以激情、以灵感。

同“五四”时代的其他一些诗人比较,闻一多显然对中国传统诗学的感情更为深厚,在接受西方诗学营养的同时,他未曾放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最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其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亦是烂熟于心的,就这样,“红烛”作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就被现代诗人闻一多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下来。当他为自己第一个诗集题名作结时,“红烛”也就首先清晰地浮现了出来,这就是《红烛》诗集的取名及《红烛》序诗的缘起。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诗人闻一多在其创作的第一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他不是单纯的自我表现、自我刻画(尽管他对自我表现的《女神》颇为欣赏)。自我表现、自我刻画的西方浪漫主义诗学并没有在他的心灵世界居统治地位;诗人的自我抒写有意识地附着在一定的“模式”当中,他对“模式”的体认与他对自身的体认在同时进行,这些创作心理都显然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有关,所以说,《红烛》意识结构的表层洋溢着传统诗学的余香。

但是,《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的现代翻版。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诗人属于“五四”的、属于个体的那个“自我”与属于传统文化的、属于民族心理沉淀的“自我”又是如此错综复杂地绞结在一起,互相有补充、有说明、有申发,但更有矛盾、冲突,由此而诞生了一首奇特的《红烛》。

而这又是现代诗区别于古典诗歌的动人之处。

中国古典诗歌的以物明志,是在物我间融洽无隙的境界中进行的,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并没有刻意强调说“春蚕”、“蜡炬”仅仅是外物,也没有在与这些外物相对应的地位上再寻找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无所用心地叙述着外物的状态,其实也就是在叙述着诗人自己。李商隐诗歌素以绵密富丽的意象著称,这一特征就更引人注目了。但接受了“蜡炬”原型的闻一多在整体的思维模式中却有悖此道。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入欣羡的红烛中去,自我与红烛取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诗人是诗人,红烛归红烛,这是其“离”;但又要吐出心来比一比,这是寻找两者间的精神联系,是认同的努力,故又可谓是“即”,这一离一即,便奠定了全诗的基本情感方式及文化品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样的奠基性意义:①“离”是诗人意识的起点,“即”是努力的趋向,“离”与“即”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②从“离”到“即”,在矛盾冲突的痛苦中勾勒着诗人的情感走向,也是诗歌的基本格局。③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离”是当代文化的显现,属于诗人的真切体验,“即”则是古典文化的诱惑,属于诗人朦胧中的理想归宿。“离”与“即”将发生的冲突,也就是诗人内在的两种文化的冲突。

接下去,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