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静夜

一:静夜 闻一多 赏析

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第二节,写海地的神人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哗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像,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没有后一节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节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见惯的景变得空灵、美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前后两小节诗虽有写实与想像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

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

二:闻一多的<静夜>

静 夜

闻一多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接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三:《静夜》感受到了作为诗人的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特点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四:读闻一多《静夜》鉴赏100字

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第二节,写海地的神人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哗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像,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没有后一节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节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见惯的景变得空灵、美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前后两小节诗虽有写实与想像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 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

五:《静夜》是谁的作品

郭沫若的《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

分析

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

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

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感情

通过描写月夜松林的精致,想象“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浓浓的思念之情。

总结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六:《太阳呤》《死水》《静夜》读后感

作者憎恶的“死水”不仅仅是路旁的一个臭水沟,而是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从诗人闻一多创作、发表、出版《死水》的有关情况可看楚“死水”象征的社会现实:

一、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死水》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二、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1926年3月18日,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发生.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

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诗歌中反映的厌恶、失望是作者理想中美丽的祖国形象在现实面前碰壁后产生的一种过激情绪.而隐藏在揭露丑恶的背后,是对祖国无比强烈的眷恋之情和为祖国利益而献身的决心.

七:太阳吟 死水 静夜有什么特性?为什么称它为诗? 5分

大恨大爱的闻一多

大恨,往往形诸笑骂歌哭。

逗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龙绳武(曾认蒋介石为干爹)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地

上述文字出自文学大家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历史的现场为上个世纪40年代,文字却是四十多年后的追述。汪曾祺就读西南联大时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四十年了,连先生衣着的颜色都记得那样清晰,这样的文字是值得信任的。汪先生之笔,如太史公之笔,虽寥寥数语,却将闻一多先生在国民党逗云南王地龙云的府邸旁若无人,出言无忌痛骂大独裁者蒋介石的情态,描摹得好一个淋漓尽致。

这是闻先生的切齿痛骂,是对千夫所指的大独裁者蒋介石的痛骂。

闻先生会怒骂,也会嘲笑!

不妨读一则朱自清先生的日记。

(1942年10月20日)参加莘田(罗常培字莘田)、锡余(汤用彤字锡余)、心恒(邵循正字心恒)与柳贻徵晚餐会。安排十四讲,内容为中国历代诗与文学作品。我讲宋诗之思想。晚饭膳食甚好。餐后我们谈及中国书信的敬语,一多一概称之为逗虚伪地。如往常一样,我受不了他的一概抹杀,用很谦虚的语调与之争论,谓此种虚伪或有必要。他立即带着傲慢的微笑回答说:他并没有说绝对无此必要。对其极端的说法保持沉默,但认为那不正确。(《朱自清全集》日记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自清是闻先生的知音。政治上他们是战友,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西南联大十位教授联名致信蒋介石放弃内战力争和平,十位教授中就有闻一多与朱自清。私交上他们是能以生死相托的知交,闻先生遇刺后,就是朱自清先生将闻先生的遗稿整理结集出版。性情上,他们一位锋芒毕露,一位则内敛温和。闻先生与朱先生的围绕着中国书信的逗敬语地之争,其实已不完全是纯粹的学术之争,本质上已是一个文化之争。朱先生是一个谦谦君子,雍容大度,与人为善,尽管他对闻先生逗一概抹杀地式的断语不以为然,也只是以逗保持沉默地以应对闻先生的逗傲慢的微笑地。可在闻先生看来,逗敬语地则是一份虚伪,是一份逗中国式隐忍地。

闻一多曾给自己刻过许多图章,其中有一方是逗叛徒地。他为别人题了词,也常盖上这方图章。他曾经解释道:逗为什么叫‘叛徒’呢看因为我要做一个旧世界的叛徒!地由此足以见出,闻先生逗傲慢的微笑地,不仅是对旧文化的傲视,也是对旧世界的无情嘲笑!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闻一多先生曾一度置身学术,极少关心政治。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至云南昆明,闻一多先生随之南下。他曾带领很多学生从湖南步行至昆明,三千里长途,沿路所见,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国难当头,闻先生怎能再做他的逗何妨一下楼主人地看怎能再自我麻醉于他的逗一杯酒,一本诗地的诗酒人生看怎能对逗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地熟视无睹看怎能对逗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地充耳不闻看《静夜》是诗人20世纪20年代的歌吟,《静夜》又何尝不是20世纪30年代诗人心迹的写照看诗人悲天悯人,《静夜》中的那一句逗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地,正是执教西南联大时的闻先生的内心独白。

诗人在他的象牙塔里再也无法安然了,他走出了个人的天地,于是诗人就这样成了坚定的民主斗士!成了旧世界的逗叛徒地!

闻一多是诗人,是唯美派诗人,他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异常苛刻。《七子之歌》他自认为并不能代表他的诗歌成就,从未将他选入诗集,但其中的《澳门之歌》却在他逝世50多年后澳门回归祖国时被谱曲,唱遍了中华大地。

殊不知这首歌曲有着他的《死水》《......余下全文>>

八:闻一多写照

大恨大爱的闻一多

大恨,往往形诸笑骂歌哭。

“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龙绳武(曾认蒋介石为干爹)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

上述文字出自文学大家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历史的现场为上个世纪40年代,文字却是四十多年后的追述。汪曾祺就读西南联大时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四十年了,连先生衣着的颜色都记得那样清晰,这样的文字是值得信任的。汪先生之笔,如太史公之笔,虽寥寥数语,却将闻一多先生在国民党“云南王”龙云的府邸旁若无人,出言无忌痛骂大独裁者蒋介石的情态,描摹得好一个淋漓尽致。

这是闻先生的切齿痛骂,是对千夫所指的大独裁者蒋介石的痛骂。

闻先生会怒骂,也会嘲笑!

不妨读一则朱自清先生的日记。

(1942年10月20日)参加莘田(罗常培字莘田)、锡余(汤用彤字锡余)、心恒(邵循正字心恒)与柳贻徵晚餐会。安排十四讲,内容为中国历代诗与文学作品。我讲宋诗之思想。晚饭膳食甚好。餐后我们谈及中国书信的敬语,一多一概称之为“虚伪”。如往常一样,我受不了他的一概抹杀,用很谦虚的语调与之争论,谓此种虚伪或有必要。他立即带着傲慢的微笑回答说:他并没有说绝对无此必要。对其极端的说法保持沉默,但认为那不正确。(《朱自清全集》日记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自清是闻先生的知音。政治上他们是战友,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西南联大十位教授联名致信蒋介石放弃内战力争和平,十位教授中就有闻一多与朱自清。私交上他们是能以生死相托的知交,闻先生遇刺后,就是朱自清先生将闻先生的遗稿整理结集出版。性情上,他们一位锋芒毕露,一位则内敛温和。闻先生与朱先生的围绕着中国书信的“敬语”之争,其实已不完全是纯粹的学术之争,本质上已是一个文化之争。朱先生是一个谦谦君子,雍容大度,与人为善,尽管他对闻先生“一概抹杀”式的断语不以为然,也只是以“保持沉默”以应对闻先生的“傲慢的微笑”。可在闻先生看来,“敬语”则是一份虚伪,是一份“中国式隐忍”。

闻一多曾给自己刻过许多图章,其中有一方是“叛徒”。他为别人题了词,也常盖上这方图章。他曾经解释道:“为什么叫‘叛徒’呢?因为我要做一个旧世界的叛徒!”由此足以见出,闻先生“傲慢的微笑”,不仅是对旧文化的傲视,也是对旧世界的无情嘲笑!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闻一多先生曾一度置身学术,极少关心政治。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至云南昆明,闻一多先生随之南下。他曾带领很多学生从湖南步行至昆明,三千里长途,沿路所见,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国难当头,闻先生怎能再做他的“何妨一下楼主人”?怎能再自我麻醉于他的“一杯酒,一本诗”的诗酒人生?怎能对“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熟视无睹?怎能对“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充耳不闻?《静夜》是诗人20世纪20年代的歌吟,《静夜》又何尝不是20世纪30年代诗人心迹的写照?诗人悲天悯人,《静夜》中的那一句“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正是执教西南联大时的闻先生的内心独白。

诗人在他的象牙塔里再也无法安然了,他走出了个人的天地,于是诗人就这样成了坚定的民主斗士!成了旧世界的“叛徒”!

闻一多是诗人,是唯美派诗人,他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异常苛刻。《七子之歌》他自认为并不能代表他的诗歌成就,从未将他选入诗集,但其中的《澳门之歌》却在他逝世50多年后澳门回归祖国时被谱曲,唱遍了中华大地。

殊不知这首歌......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