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

一:美国人领养中国孩子需要什么条件

现在我国唯一合法的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必须由社会福利机构(福利院等)完成,所依据的法规是《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1999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9年5月25日民政部发布)。同时,去年发布的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的新规定将于今年5月1号起生效,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不得小于30岁或大于50岁;   (2)体质指数不得高于四十,即不是肥胖症患者,还不能有服用抗忧郁症药物的记录;   (3)领养者必须是已婚夫妇,如果是初婚者则必须至少有两年婚龄,而二婚或者三婚的人则务必有五年婚龄,而且夫妇俩的已往婚史中不得有超过两次的离婚记录;   (4)领养家庭的财产净值必须在八万美元以上,而包括领养儿童在内,全家人均年收入必须至少一万美元。   可见现在中国政府对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的门槛已越来越高,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的情况也已经越来越普遍,随之也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中国目前的外国人收养制度存在着不少的弊端。我认为,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可以不必局限于社会福利机构,这个工作可以由多方面同时完成,比如普通家庭若是实在有困难,并且满足送养条件的可先至民政部门登记,然后外国人有意愿收养中国孩子的可到民政部门登记,然后通过民政部门联系,在收养人和送养人达成收养的合意后办理收养手续。如果按规定收养人需缴纳一定费用的由民政部门直接收取并随后交给当地的社会福利机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社会福利机构的滥用职权,防止福利机构为收取领养费用而做出某些不合法的行为;另一面也可以减少在中间机构(福利院)花费,使收养制度更加便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民政部门的登记才能算合法,其他的收养方式比如自己联系的即使有事实上的收养关系也一致认定为非法,不存在任何的法律效力。

二:外籍人领养中国孩子手续

一、外国人领养中国小孩的材料

(一)跨国收养申请书。

(二)出生证明。

(三)婚姻状况证明;产状况证明。

(四)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五)职业、经济收入和财。

(六)有无受过刑事处罚的证明。

(七)收养人所在国主管机关同意其跨国收养子女的证明。

(八)家庭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收养人的身份、收养的合格性和适应性、家庭状况和病史、收养动机以及适合于照顾儿童的特点等)。

收养人将所有证件和材料通过常住国政府批准的收养组织寄往中国收养中心。中国收养中心批准申请人的收养申请后,向收养人发出《来华收养子女通知书》,向广东省民政厅发出《涉外送养通知》。外国人领养中国小孩,应当通过所在国政府或者政府委托的外国收养组织向中国政府委托的中国收养中心转交收养申请并提交收养人的家庭情况报告和证明。

收养申请书、家庭情况报告和证明,是指由收养人所在国有权机构出具,经收养人所在国外交机关或者外交机关授权的机构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大使馆或者领事馆认证。

END

二、外国人领养中国小孩手续怎么办理

(一)申请登记

1、外国人领养中国小孩的,在接到中国收养中心签发的《来华收养子女通知书》后,与收养登记中心预约办理收养登记日期;

2、收养登记中心接到中国收养中心签发的《涉外送养通知书》通知送养人(社会福利机构作送养人的,通知福利机构负责人)外国人领养中国小孩办理收养登记手续的日期,并做好办理收养登记报批手续。

3、外国人领养中国小孩后,凭《来华收养子女通知书》与送养人(福利机构负责人)签定《送养、收养协议书》。

4、收养人与被收养人见面,建立感情。

(二)审批发证

收养人、送养人、被收养人必须亲自到收养登记中心办理收养登记,收养人交验下列证件、材料:

1、中国收养中心签发的《来华收养子女通知书》;

2、收养人的身份证件正本及复印件;

3、收养人、送养人填写收养登记申请书;

4、收养人、送养人签定的《送养、收养协议书》正本一式三份;

5、收养人夫妻单人大一寸照片各一张;

6、夫妻共同收养子女,有一方不到场的,应出具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收养授权委托书;

以上证件、材料齐全有效,登记机关在收到收养登记申请次日起7日内审批,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规定的,为收养人办理收养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三: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以后,孩子的国籍会改变吗?

国人收养中国儿童是有条件的,收养人夫妻双方均年满三十五周岁,且有正当的收养目的。有可靠的经济来源。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并无受过刑事处罚。

被收养人办理出国护照和《涉外收养证》。有了这两个证件,她才可以顺利出国。外国政府则依据《涉外收养证》,让被收养人加入本国国籍。

四:为什么很多孤儿被外国人收养,而中国人却不收养这些孩子

在美国国内领养孩子很困难,因为大家都很爱孩子,除非个别妈妈因为吸毒、酗酒把孩子遗弃。所以,那些不能生育的或者想要更多孩子的人,就到国外去领养,而中国因为领养政策宽松,是美国家庭从海外领养孩子的最大来源国。

其实能在中国领养孩子的美国家庭经济条件都是不错的。2006年,中国政府调整了有关外国家庭领养中国儿童的政策,对领养家庭的资格做了更严格的规定。过于肥胖者、未婚家庭、年收入低于8万美元的家庭(美国中等家庭年收入约为5万美元),都被认为不符合领养资格。

五:为什么只听说过外国人收养中国小孩,而没听说中国人收养外国小孩??!! 20分

这是国人思想上的一种排外本能,很看重血脉关系,“领养比不上亲生”的观点很深刻

家族中,一家人还分嫡庶,何况收养的

六:为什么老外喜欢收养中国儿童

引发我一连串的思考:想想才发现,确实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收养中国儿童。 但是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观点。有的说法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感觉中国文明古国的魅力。由此对中国的敬佩而产生一种渴望对中国人深入了解的想法。收养中国孤儿无疑提供给他们一种和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亚种人共同生活的机会;而由收养而引出的一系列寻根等后话当然也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的社会。 也有说法是,老外认为我们是未开化的民族。他们是抱着一种救世主的心态,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族。此种论点不无道理。我在国外生活到现在。发现最有趣的就是,大街上宣传耶稣的传教士不找别人,专门找中国人传道。开始不知道各种原因。久了才知道,他们认为现在耶稣的教义才开始真正的传到亚洲。从非洲开始,教义传到哪里,哪里的人就获得财富和幸福。从耶路撒冷到欧洲,到美洲。围绕地球一周,教义到了哪里,哪里马上繁荣富强。而现在教义开始踏足亚洲大陆,中国作为亚洲大陆不可不提的大国。必然成为传道士们搜寻的目标。他们认为这样是在帮助我们,是神赋予他们的使命。所以说如果说老外收养中国孤儿是处于同情,拯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一种论调,我感觉并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就是外国人越来越欣赏东方美。论据是:越来越多的国产明星进军好莱坞。J.罗琳的魔法学校里,竟然校花是个亚裔的华人,而且还把我们的主角哈利波特迷的神魂颠倒。但是话虽如此,我身在国外却是毫无感觉。所以这个解释可能并不能成立,或者说只在小范围内成立。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答案呢?也许老外们也说不清楚吧:)

七: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需要提供什么手续

这个基本是有点困难的

首先你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行

不然的话手续基本办不下来的。

八:为什么美国人喜欢领养中国小孩

生活节奏比较快的朋友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平常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哪天突然不忙了,停下来看看周围,心里会想,“呵,社会变化真快啊”

。特别是这几年,无论是观念上还是言行举止,几乎人人脸上都写着进步的符号,繁荣景象快速增多令人目不暇接。

比如生孩子这个问题吧,有些人就有很独特的想法。这几年,去美国生孩子成为一种富人圈内比较流行的做法,听说每年大概有5000位孕妇要到美国产子。对于这种现象的看法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认为这不是件坏事情。在美国养孩子消耗的是美国的物质、教育等资源,孩子如能成才,日后还可以回国作贡献。

昨晚,

的一个同事告诉我说有个女白领在网上称去美国生孩子能省100万。觉得这个话题更有趣了。很多人可能在思考,为什么这些人都要挺着个大肚子到海外生孩子呢?据我观察,理由有很多,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美国人”的经济基础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住总统套房的。同理,不是人人都能到美国生孩子。有些人倒是很想这样做,但是做不到,没有钱。据了解,前后花费至少花费是10万。

今天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多得不能再多了,中国的富人总体上不多,却占有80%的社会财富。不过,这一小部分人的规模终究是变大了。富豪、央视主持、明星、白领,不愁车子、房子,有殷实的经济基础。我想,这是决定有没有机会让孩子在美国出生的必要前提。

美利坚合众国的吸引力

且不论女白领“省100万”的说法是否正确,美国社会确实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首先,孩子出生后即可获得美国国籍,这是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当然,最好不要把它理解成“媚外”

。我最怕的就是边骂美国,边偷偷的梦想到美国。第二,福利。在美国可以享受公立小学到高中免费教育,而且质量也不会差,大家想一下电影《阿甘正传》里准时、安全的校车就能体会到;“公立大学、研究所学费只要外国学生的1/10

,更容易进入世界知名大学”;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等等不一而足。美国纳税者的钱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孩子的教育方面以及社会养老方面。

另外,教育费用更是很大的一笔支出。虽说我国也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可上大学的花费仍然数目不小吧,而且最近还兴家长给大学生“恋爱费”(真是不可思议)。而很好的社会福利也就意味着生活费用的节省,从医疗福利上来说,中国的水平跟它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个人未来的成长

做父母的没有哪一个不为子女着想的,期望孩子有个美好的前程也是一个原因。这些富人不缺钱,尤为重视后代的教育问题。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大器?我们知道,环境和教育对小孩的成长很重要。与国内相比,美国在环境和教育体制上都占优,或者说更利于子女成长。

从环境方面来看,美国的科技水平没得说,云集了世界上权威的专家学者,并且尊重学术的程度相对较高。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对孩子的个人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并且到有了美国国籍,到全球180多个邦交国都是免签证的,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至于教育那可说的就更多了。这两天也听到高考“状元”得重奖的新闻,觉得有点无语,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旧模式真是顽固啊。美国教育不会如此宠爱高分者的,反而更欣赏有能力、有热情、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教育模式的迥异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优劣,接受美国教育的中国孩子在记硬背方面可能示弱,但日后成为各行各业精英的却可能性很大。高分不一定低能,但更不一定能成才。

但是父母将孩子生成美国人,不要给孩子一种投机和钻空子的心态,因为美国这个社会不喜欢投机心态特别强的人。当投机很多的时候,美国可能就会立法来治理。毕竟美国对待孩子教育的这些福利是美国老百姓辛辛苦苦纳税来支撑的,不是天上掉馅饼,所以没掸肌侧......余下全文>>

九:为什么美国人喜欢领养中国小孩

小凯里的故事只是在美国千万个中国孤儿得到无微不至关心照料的事例之一。在中国的猴年春节里,洛杉矶唐人街上最大的一家中餐馆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春节联欢会,三四百位碧发金眼的白人太太和先生,个个带着小到一两岁、大到六七岁的中国儿童,其中大部分是女孩,来参加这个有着浓郁中国风味的节日聚餐。会场里,稚声稚气的声音“妈咪”“爹地”叫唤个不停,会上还举行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目,一张中国彩色大地图放在会场正中,让一个个打扮得象美国巴比娃娃那样的却是黑发黑眼的孩童上前来用小红旗插在她们的出生地:“广东”、“广西”、“辽宁”、“安徽”、“河南”、“北京”、“山东”等省市,其中安徽、广东、辽宁成为红旗最多的地方,有时候孩子们插错了地方,他们的爸爸妈妈笑着走上来为他们补正,一边亲热地抚爱着孩子,一边用不太标准的汉语纠正。那份亲情、那份慈爱,丝毫看不出这些孩童是他们从中国刚领养的孤儿。专题:美国人爱收养中国孤儿 有一个叫国书的小女孩特别可爱,圆圆小脸上闪动着灵气的微笑,一头黑发,扎着两支中国式的乌油油的小辫子。她轻巧地走上来,径直将一面小红旗插到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广西,而且还不偏不倚地正好插在她的领养地南宁。然后小国书奔跑着下来,全场都响起了掌声,为小国书灵敏机智欢呼。她依偎在妈妈苏姗·玛莎的怀里,稚气地笑着。

这一幕就是南加州的会员在一起庆祝中国的春节。可以说,在美国,这是一批对于中国最有感情的美国人家庭,孩子已经用血缘把他们与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此,这一辈子都很难分开了。

为了解小国书的生活,我来到了苏姗的家。

住在洛杉矶高级住宅区圣马力诺市的苏姗·玛莎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她与中国的渊源关系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她的丈夫在香港的美国领事馆工作,她在香港教书,从那时候他们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进苏姗的住宅,迎面就是一幅刘海粟的国画,左首边则是一幅复制的清明上河图手卷,书房客厅中的书架上、百宝柜里放着一尊尊中国出土的陶器、铜器。苏姗的丈夫前几年去世了,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苏姗一个人在家常常会想起与丈夫在香港的那一段美好的时间,于是她就想领养一个中国女孩。

苏姗说,虽然我还不会说中文,但是在香港那段日子中,使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尤其是那种处事哲理,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我们在这儿有很多的英文中国哲学书,例如《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等等。只要你读进去,你就会越来越有兴趣。我的丈夫是个中国通,他会讲很好的中文,还知道不少中国文物方面的知识,我们收藏过很多中国的文物。特别是中国的鼻烟壶,几十年之前在香港购买这些东西都非常便宜。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纸上作业后,苏姗得到了中国方面领养机构的通知,开始定期获得了一些待领养小孩的照片。从寄来的照片和介绍中,苏姗马上就看上了一个黑头发、大眼睛、文静而又美丽的小女孩。那就是国书。

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广西小女孩,出生在1997年,她的名字是南宁桂港母亲之爱孤儿院的阿姨们给取的,苏姗说,这个中文名字非常大气,我很喜欢,所以我就没有给她另外再取英文名字,她在纸上用英文给我写下:“国书·玛莎”(GUOSHU MASHA),小名就是书书。苏姗说起领养的过程,苏姗充满感情。为了领养书书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往返文件作业化去了大半年,最后在中国寄来的照片中,苏姗挑中了秀气的书书,但是当时还没有完成文件作业,还得等待。但是苏姗想念小书书,于是她向在中国方面提出,能不能看一下书书。中国方面开始有些为难,但是事情总是可以通融的,孤儿院的阿姨答应把孩子带出来,让苏姗远远地看看书书。于是苏......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