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
优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诸多道德理念,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誉千年,在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放眼河山,黄鹤楼依然耸立、紫禁城仍旧巍峨;长江水依然奔流到海、武昌鱼仍是中华名菜;山东有孔庙、敦煌有石窟;李白的文字、纳兰的故事、苏轼的词谱成了“明月几时有”的乐章;清茶,水酒,依然论英雄。细细数来,民族文化,始终在我们身边,息息相关。旅游,有古城的瑰丽;武侠,有诗仙的豪情;一茶一饭,有中国五千年茶文化、食文化的深刻积淀。借助这样无刻不在的平台,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可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弘扬的出发点。多一分细心和探究,可以在点点滴滴间渐渐还原历史的足音,滕王阁的解说里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蓬勃气势、莫高窟的壁画上既篆刻着一段历史的奇绝工艺完美想象,也写下了另一段历史的落后与愚昧。走近历史,了解历史,文化,是最好的窗口。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淀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各异质文明空前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个性的文化,也才是世界性的文化。我国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哪个朝代都被统治阶级强调,同时也被广大人民所认可,因此我认为,要在大学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我们是有优势的,而现在首先就是要“固本”,即要倡导传统文化及美德的教育。这有两个必要,第一,要培育民族精神,首先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民族的历史,以及千年来的精神传承。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民族精神的生长点。
中华民族拥有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现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鲁迅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抗洪精神精神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精神群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我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并且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寻找到本位。此外,面对现今如此纷杂的社会,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改革开放固然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同时也给国内外企图破坏我国发展进程的势力有可乘之机,而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人善于接受新文化,同时也容易被不良文化所侵害,形成错误的世界观、方法论。因此,在教育中强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使学生们先做到内心世界的充实,有了民族底气,有了文化底蕴,面对各种文化的渗透,才不会迷失方向,丧失中国人的本色。
二: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因为这是你与生俱来的信仰和天赋
汉族,古之谓,华夏族。历史悠久,文明璀璨夺目,究其原因也正是信仰造就的。汉族的信仰,从古至今,由伏羲八卦开始推,千万不要小觑八卦和《易经》,异于其他任何宗教信仰,这也是作为汉族人的骄傲。八卦从太极开始推到两仪、四相、八卦……无限无穷,说现代点就是二进制码,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可知中国人信的是天、地,大自然。这是一种无神论,中国人也是最早的无神论者。易经包罗一切而衍生一切。汉族的信仰可以这么理解,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只要我们按照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来行事那么我们就是正确的就会受到上天的庇佑,做的事说的话就是正确的,即为顺应大道(天道、地道、人道),否则就是违背大自然运行规律的,如做恶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是不可避免的,不会因为祈祷或者悔过而免于惩罚,大自然是公平的,正义的,不会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也是汉族信仰和其他宗教信仰本质上的区别,其他信仰往往做了错事悔过即可免受惩罚上天堂。汉族人的信仰不能偏执的认为是道教,其实道教仅仅是汉族信仰的一个小部分。汉族信仰推演,按时间推演:从太极生两仪----西相----伏羲八卦----六十四卦的《易经》----诸子百家,老子,孔子,荀子,孟子,韩非子,墨子,孙子等等,以上诸子的学说都直接源自于《易经》-----之后有了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等等诸家----衍生出了各方各业各门各派——可以这么讲,中国人的一切都来自于易经,我们说话方式,思考的方式,历史,政治,信仰,文化,习惯,风俗,审美,道德,就连我们吃饭拿的筷子都是来自于《易经》或者八卦。如果有人在这里要反驳儒家不是易衍生而来,我想说,孔子亲自著的仅有的两本著作,《周易十翼》和《春秋》。孔子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坚定拥护者,更是信仰易文明的伟人。现在的汉族主要还是信仰“易教”,姑且指代其为汉族信仰的统称,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但又一直信仰着按照中华文化来行事做人,汉族的血液里已经深刻的融入了“易”这种中华文明的根。佛教的禅宗即是非常深刻的融入了“易”文化的产物。汉族的其他信仰以人数排,依次为:佛教(禅宗),佛教其他宗,道教,基督系列,伊斯兰教,不可知论者,神秘论者,无神论者。------------------说的通俗些,汉族人的信仰其实就是中华文明,易文明。
懂了没有 你是中国人 中华文明是仅存的唯一一个古文明
三:传承中华文明的诗文 5分
经典诵读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欢迎莅临祥发小学!早在2006年,我们学校便开展了“诵经典诗文,做文明少年”的活动。同学们在课后经常诵读经典,学习传统文化。
请看,这是我们同学自己创作的古诗配画,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粹,每年我们都会开展故事比赛,评出古诗大王。我们每位同学都能背过一百多首诗呢。同学们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也学习了我国灿烂的文化,总而总之,“诵经典诗文,做文明少年”活动是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关于读书、朗读的活动,请看,这是我们同学在朗读课文,他们可真投入啊!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指导儿童日常学习和生活,大到读书修身,小到洗漱,事无巨细,要求严格、具体、详明。《弟子规》是我们学校的“必修课”,它琅琅上口,是一本指导我们行为的好书。我们每个同学提起弟子规来都熟读能诵,并处处按照弟子规上的要求去做。
诵经典诗文,做文明少年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有更加繁多的收获!
谢谢大家,请各位领导继续参观。
四:传承中华文明 浸润经典人生是什么意思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离不开普通话。 漫长人生,更离不开经典书籍对我们的精神哺育。
五: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的征文1500字,
范仲淹自强不息……他们的所作所为这是一本浓缩着我们伟大祖国的伟大历史的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骄傲,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读完这一本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如欣赏着中国的历史更迭,这就是让我们们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报效祖国,树立伟大志向。
一到家里、要养成良好习惯。民族英雄的精神更让我为之称赞,树立高尚情操,我便津津有味地看起了这一本书,传承我们中华的文化,这本书分有七章,说着的语言是中文,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三: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伟大呀:文化血脉源远流长、文化成果灿烂辉煌:戚继光热爱祖国,我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我在中华文化中穿梭、郑成功团结统一,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二、大禹勤劳勇敢,难道不足以让我们引以为鉴吗:一,为祖国的事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
我想,身上流着龙的血液,这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是中国人、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则要建设祖国、明确学习榜样。四、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豪的祖国。阅读着它
六:践行国学,传承中华文明的诗句
启迪智慧门殿 创造华夏辉煌
发掘智慧宝藏 开创华夏未来
七:中华文明传承了多少年
中国的夏王朝是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的,因此中华文明可以说是传承了四千多年。
尧舜禹时代尚处于原始社会,没有国家,因此不算文明。这一时期有几百年。
我则认为,夏王朝不是典型的国家,是部落联盟的性质,因此应该把商王朝算作中国文明的起源。
在商朝,尤其是盘庚迁殷以后,中国的文明已见雏形。国家机构、祭祀已经像个样子了。因此,中国文明又可以说是从公元前1300年开始的。这样说,中华文明传承了3300年。
西方人的看法还要晚些,他们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甲骨文,因此大约有3100年左右。这个看法狭隘了些。
八:十八大关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的提案
弘
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1.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从《弟子规》开始《弟子;2.
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自古以来,“;3.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行道德启蒙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循循善诱,以
事;一、目标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二、诵读内容安排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
中
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道德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因为它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
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涵盖了中国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根基和灵魂,它不仅是每一个中
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我校学习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
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学习中华经典,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为有经典、有
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学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1.
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从《弟子规》开始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
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俗语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
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所以,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开始学习《弟子规》是
非常必要的。
2.
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从孝悌开始自古以来,“孝”是中国人的第一美德。“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头两篇便是针对孝顺父母、尊重长
辈而作。难以想像一个父母不爱、兄长不亲的人长大后如何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学校从《弟子规》入手,以孝心教育为核心,通过学习经典激发学生感恩意
识。针对经典中承载的传统道德对于当前独生子女的思想、行为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3.
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园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如果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信用都没有,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来强化学生的诚信
教育。《弟子规》第三、四部分讲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他人诚实守信。毫无疑问,高尚的品德须从小培养。在孩子刚刚懂事就深入浅出地进
行道德......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