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代内阁制的历史作用?历史书上是怎么说的?
第一,明朝内阁制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政治制度。
通过明朝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阁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尤其是万历皇帝和嘉靖皇帝被历史学家称之为怠政慵懒的皇帝。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内阁制这一有效的体制使得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得以以一种较为安定的模式运行下去。皇帝怠政,首辅几乎掌握了国家的大权,仅仅在这一点看来,这和现代的君主立宪制的首相领导下的内阁制有很大的可比性。
第二,明朝内阁部分限制了君权,使得国策制定实行存在部分民主科学性。
明代朝廷如果有大事,各部不能单独决定,而是由所有部门在皇帝面前公决,这叫做廷议。廷议这种制度虽然决策采纳权完全在皇帝手中,但是这种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在皇帝怠政的时段,内阁和拥有披红权的内监掌握实权。当然明超的太监也并非全都是魏忠贤似的大恶人,像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成祖朝);舍命救小皇子的张敏(为保护太子朱祐樘,被万贵妃陷害吞金而亡。宪宗朝);细心辅佐孝宗推荐了许多正直有才官员,被奉为贤士的太监怀恩(孝宗朝);推行张居正改革擅书法 算是比较有文化太监的冯宝(神宗朝);忠心辅佐后来的光宗的大太监,也是明朝极少几个被士大夫们称道的明朝太监王安(光宗朝);一直跟随思宗到生命的尽头的王承恩(思宗朝)等等。虽然我们不等奢望,贤良的太监加智慧的首辅的梦幻组合,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部分时期内阁制还是十分完美的。
第三,内阁控制权的争夺,引发党派争夺,政治昏暗。
对于首辅一职的争夺是各大政治利益集团角逐的核心。党派的政治斗争没有使朝政清廉,反而加剧了社会危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在稍微安定的时段,文官集团的勾心斗角也十分严重。张居正正是使用了种种“小人手段”爬上首辅宝座的。
第四,明朝内阁制影响了西方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对其有借鉴作用。
明朝的内阁制被英国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西方内阁制和首相制。在中国明朝成化朝时期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而在后来西方的启蒙运动时,伏尔泰等人也无不赞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完美,虽然他们的赞美只是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传播找个借口或“不恰当的例子”,但是,必须肯定的是,明朝内阁制的确影响了西方的政治体制改革。
第五,明朝内阁制为宦官专权提供了土壤。
太监领袖称司礼监,明代政治最乌烟瘴气时,司礼监便是宰相兼皇帝。明代有名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也只能同司礼监勾结,才能策动当时的政事。但当时朝臣都反对张居正,说他不像前朝宰相,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不该弄权专政——当然,肯定有人是因为张居正改革触动他们的利益,才反对他,不过那个理由可没说错。事实上,张居正这样的擅权者是国家的福气——可惜明代就一个张居正。整个明代政治一直是乌烟瘴气的:太监专权、严嵩这样的祸国大学士、旷日持久的党争,最终把大明带到了死路。
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内阁制度的区别
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重要的差别:
首先,源泉不同。我们的内阁制度是明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废掉宰相一职使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后逐渐形成的。而西方的内阁制度是在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召集一些政府要员在一个小阁楼里开会而逐渐演变来的。
其次,土壤不同。明朝的内阁制度是在专制主义的土壤中产生的,其性质也只能是一种封建专制强化的政治制度。而西方早在希腊罗马时期政治民主化就起步了。西方的内阁制度也才具有浓重的民主色彩,在其形成以后更是获得巨大成功。这也是我们在民国初年把议会制、内阁制度从西方搬回来却不适合是我们的原因了,我们没有使其成功的土壤。
其次,身份和职责不同。明朝的内阁是皇帝旨意的......余下全文>>
二:归纳一下明朝内阁制度与之前丞相制度的区别.
丞相就是皇帝的高级私人秘书,而朱元璋担心这个秘书的权力过大,影响皇位,所以取消了丞相制度,每天公文自己过目,而他的儿子朱棣就没有他爹这么敬业了,所以还要找人分担,就成立了内阁制度首辅大人一人,次辅一人,群辅五人,换汤不换药,而且他们人数众多 ,这就形成了以他们为首的文官集团,他们的实力恐怖到可以威胁皇帝,所以这是朱元璋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三:概述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
1. 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但体系完整,模式固定。2.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3. 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4. 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5. 内阁中矛盾激烈,尤其嘉靖以后。
四:明朝内阁制度的评价
在永乐朝以后,内阁权力加强。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中人才济济,皇帝不能再胡来。 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五:明朝内阁制度的重要影响
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因此明代的君主专制比前代尤甚,助长了君主专制。 形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权。明代内阁因缺乏法定的地位和权力,只是政务的辅助机构,通过票拟、修旨来辅政,但大学士的票拟最终要通过皇帝的朱批,而明代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宣宗时大臣章奏除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参照内阁的票拟披红。宣宗以后,人主怠荒,深居内宫,不亲政事,不见大臣,又把太监当作心腹委以重任,朱批便由秉笔太监处理。司礼监便凌驾于内阁之上,内阁权力仅止于票拟。无论皇帝亲自掌权或者是假手于司礼监代批,大学士只能承旨办事,由是司礼监便趁机窃柄专权。明之阁臣即使有理想,有主张者,也必须先勾结宦官不可,否则一切政事都受到宦官阻梗,不能上达皇帝,如张居正为有明一代能臣,其任首辅时亦要密结司礼太监冯保,才能策动当时的政事。至于阁臣之不肖者,更争相谄媚逄迎宦官,助阉为虐,狼狈为奸,助长宦官的气焰。综观明代宦官为祸之烈,实与废相后,内阁无实权,加上君主过于宠信宦官,使宦官得以居中用事所使然。 演成朋党倾轧。明之内阁上受君主箝制,内受宦官操纵,阁臣之欲握权柄者,皆不免以不光明之手段得之:一方面要交结内监;另一方面则又须倾轧同列之大学士,遂演成朋党之祸。即在明代内阁权任处于最高峰时,阁臣间为争夺”辅“地位,往往互相倾轧,愈演愈烈,甚至不惜朋党台谏,依傍宦官,世宗时之严嵩任首辅,威权不可一世,但却为阁僚徐阶所倾到。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出任首辅,也是因为内结司礼监冯保,逐高拱得来的。阁臣倾轧之剧烈皆因明代内阁没有正式的权力,没有合法的地位而引生的流弊。 导致政风因循。明代阁臣绝大多数是由进士而翰林,而拜命入阁,他们大都是十年窗下,久在翰林苑,舞文弄墨之士,并无实际的政治经验,一旦入阁,大都昏庸而无识见,阁臣为保官秩,大都庸庸碌碌,而很少勇于任事,敢作敢为。由于明代内阁受所处的地位和职权的限制,权力由皇帝授予,而宦官又居中窃柄,阁臣于是只能对皇帝唯唯诺诺,对宦官俯首听命而不敢有违,一辈阁臣都碌碌无能,遂使政风因循腐化。再至张居正之循名责实,积极有为,却不免被目为越权专政,非议四起,死后更落得削爵抄家的下场。继之为政者,惩张居正之败,多随俗浮沉以求免祸,唯取媚皇帝以巩固权力,于政事则无所主张,政治遂因循积弊,日甚一日。 总而言之,“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 。在某程度上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没有宰相,令皇权失却制衡;加上内阁无合法性;故无实权;事事听命于皇帝,造成君主独裁。如遇上昏庸之主,又会导致宦官为祸。而且内阁首辅为求争取权力,往往依附宦官,排挤异己,更助长了宦官的气焰。由此可见,明内阁的出现与其政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影响深远 。
六:明朝内阁制度确立的原因
明代内阁设立是因为明成祖由于多次亲征,无法亲自处理国政,且国事繁多,因此募贤才辅佐国事,帮助皇帝分担压力,是皇帝的一个咨询机构和秘书机构。
明代内阁的性质是随着时间由皇帝的顾问、秘书机构向政府领导机构逐渐过渡的.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咨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