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明修身先修心还是先修行
是先修心再修行吧,所谓“不见自性,修法无益”,见地不到,修行只怕很难上路。
二:为什么修行要先修心
为什么修行要先修心?
修行就是修心,心正则言正,心正则行也正。
其它的修行方法,基本都是向外求法,佛陀曾说:心外求法皆属于外道。
无论是儒释道三家的哪一家,都是从修清净心上下功夫,也就是所谓的定功,儒家修心,因为定功比较低,所以儒家的果位叫圣人,贤人。
道家修定功,最高是四禅八定,所以道家的果位有天仙,地仙等等。佛家也一样修定功,果位都是根据定功,也就是清净心的层次来分的,最高的果位是佛,下面又根据清净的程度分出许许多多的菩萨等。
所以无论是圣贤人,神仙还是佛菩萨,都是修的清净心而成就的。
那么什么是清净心?那就要看我们的心被什么染得不清净了。
比如佛教讲的财色名食睡,有没有影响我们心的清净,贪嗔痴慢疑,有没有影响到我们,色声香味触呢?
迷茫了吧?泄气了吧?
其实我说得一点也不过分,只是在现今物欲横流的年代,不好修,处处都是诱惑。
但也有那么一丁点的人,为了自己的来生后世也好,为了父母和亲人也好或为了那些被人类残忍杀害的有情众生,在默默地努力修行着。
三:何谓修心
摘选自元音老人文章:
那么心是什么?性又是何物呢?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集合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要详细谈它的形象和内容,法相宗《成唯识论》说得很清楚,它可以分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不详细说它了,请读者自己去研读《成唯识论》吧。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古人比为色里胶青,水中盐味,虽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只因众生迷而不觉,不知有此妙体,无始以来,只与生灭和合,变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现在世界得以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而自动化又靠热能,无有热能,即无动力;无有动力,一切都是静止的,死的。同样,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创造发明等,也靠体内的动力,而这动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虽不能眼见,但确实在起一切作用,犹如电虽不能目见,而一切照明、发动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但宗下常两者混用,称心为性,称性为心,我们只要洞悉它们的底蕴,搞清它们的分野,也就不至为之混淆惑乱了。
明白了心和性的形貌和定义,就须进一步探讨“性”——生命的根源——何由缘境而生心?境又因何而生起,以致生死缠绵不断?更须明白,明心见性的含义包括些什么?怎样才可以明它、见它,出离生死?现在让我们分为五节,详细讨论一下。
(一)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我人欲了脱生死,先须知道生死之由来。如欲断其流者,先须识知源之所在,而后方可塞其源、断其流,逍遥于生死之外。那么芸芸众生在六道内头出头没地轮回不已,究竟何由而起呢?释迦佛用两句简约的话告诉我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分析起来,乃是说,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性,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无相灵敏之万能体;它不属迷悟,体绝凡圣。只以众生不觉,无有经验,不知妙体本明,而生一念认明,以本有之妙觉智光,幻为妄明所明。将原为一体之觉明——觉即明,明即觉,非有二致,分为觉明相对——觉外有明,明外有觉,觉为明所明,明为觉所觉,而成能所双立。即《楞严经》所谓“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也。由此无明故(此明觉即吾人通常所说的无明),迷本圆明,将本有无相之真如,转为阿赖耶识(如正常人吃醉了老酒相似)。于是灵明真空变为顽空,复于顽空中,无明妄动,凝结成四大妄色(如来藏性本具之性能地、水、火、风四大种因,因妄动而显相,世界即此四大所凝成)。此即《楞严经》所谓“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也。由有四大妄色,则本有之智光转为妄见,复以彼妄色为所见之境。妄见既久,更抟取少分四大为我,于是妄见托彼四大以为我身——即无明裹定八识潜入身根,四大本是无知,因妄见执受而有知。真心无量,今被无明封固,潜入四大以为心。即所谓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是为五蕴之众生。亦《楞严经》所说“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也。
由此可见,身心世界之所妄起,......余下全文>>
四:为什么中国伦理的秩序就是“礼”的秩序
因为礼是维护秩序的有效手段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治思想曾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它的核心是教人修身律己、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充当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作用。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法治观念传入,礼治遭到了持续的批判。时至今日,学术界对礼文化重新进行研究和审视,学者们认为,剔除其中的糟粕,礼在构建社会秩序、进行道德教化、实现社会和谐方面有着独特价值。 礼是一种社会规范
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祭祀天地、祖先的礼仪活动,是祭祀活动的规则、程序。《说文解字》中说:“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由于礼是由祭祀演化而来,因此人们对礼的态度是敬畏的。同时,这种规范凝聚了同一氏族的崇敬和信仰,因此比较容易被遵守。
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由一种宗教仪式规则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礼中所包涵的秩序等级观念便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礼对秩序的影响是双重的,即规定现实的社会秩序和强化人心对秩序的认同。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由外在强制秩序来确立;另一方面,礼在人心中内化为德,违反礼就是违背道德,礼对人的行为和观念产生了控制和教化。
由此可见,礼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一种法律规范。礼用于规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辨行为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时,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通过礼的教化作用,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道德标准,通过让人们知礼、守礼而实现“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作用。 礼承担了社会规范的基本功能。一是确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在礼所建构的社会中,人们依据角色、身份、等级而确立自己的地位。这种地位秩序不能随意破坏,否则人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僭越”或“非礼”。二是明确社会中每个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了人和人之间的义务责任,协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居于社会各职位上的人各明其责、各司其职,以实现社会稳定有序。三是促进社会成员端正行为、修身养性。礼对个体的人的道德完善与人性培养起了重要作用。认为只要持之以恒地对民众进行礼义教化,就一定能使民众提高道德自制力,从内心深处遵守社会规范,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序。
秩序和道德是礼的追求
礼作为传统社会中维护秩序的有效手段,带有深刻的封建性和落后性。它强化了等级制度和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平等观念格格不入。“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所确立的等级秩序不能违反和逾越,这种等级秩序是以国家权力为中心,强调服从和特权,而忽视了对人本身价值的关心,很大程度上排斥了人权和自由。“礼”以其繁琐的等级制度强化了王权的至高无上,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维护社会和谐、重视道德教化,对于今天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礼以一定的礼仪规范、社会习俗为基础,使社会各层次按一定的方式构成一个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秩序性。礼规定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差别,并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在区分的基础上建立了秩序,明确每个个体的责任意识。人在社会当中,都要担当不同的角色,言行举止要遵从一定的规范。只有人人遵礼而行,社会才能实现和谐。比如,儿女要孝顺父母,学生要尊重老师。在今天的社会里,每个公民,也都要树立秩序意识,认可并遵守社会规则,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积极承担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才有......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