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赶集的作文 600字
我们杨巷人,除了过年,最盼望的无非是三月初六赶集了。赶集一直会持续四五天,到那时街上到处都是各种小摊子,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今天恰逢赶集的第一天,尽管是阴雨天,但一点也没影响到人们的情趣。上午六七点钟,大街上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个个彩色的帐篷拔地而起,人也渐渐多起来。到了下午人就更多了,摩肩接踵,几乎无法走路。
吃过饭不久,我约了好朋友蒋姝文、陆萍和罗佳伊一起去赶集。刚到街角,热闹声迎面扑来:叫卖声、音乐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咦,那边有好多人围成一个圈,好像在看些什么,还不时发出阵阵哄笑和掌声。我十分好奇,便挤了进去。原来在耍猴呢。两只小猴既可爱又搞笑,它们穿着一件棕黄的长毛衣,瘦削的脸上一双眼睛出奇的大,细长的尾巴在身后绕成了一个圈。其中一只把前面的两只爪子放在一起,然后身体微微向下弯曲,这是在给人们作揖呢,那可爱的样子真逗人;另一只用爪子放在嘴上摸了一下,再向大家一挥,哇,这是在抛飞吻呢,人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挤出了人圈,我们又发现有人在卖小兔子。那些兔子有白色有灰色的,眼睛就像红宝石一样闪亮,好奇地望着外面的行人,身上的皮毛像雪花一样洁白,还很柔软。它们被关在一个小笼子里,有的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笼中的青草,有的则在呼呼大睡。随着人流,我们继续往前走,发现了飞镖游戏,如果十二个飞镖全射中气球,便可以得到一个大毛绒玩具。陆萍和蒋姝文有些心动了,便玩了一局。刚开始,两人都挺顺利的,可一不小心,陆萍射偏了一个,手就不听使唤了,蒋姝文也不行了。最后两人射中了八个气球,才得到了一个小挂件。
快乐的时间过得真快,半天很快过去了,赶集真是太有趣了。盼望着明年的赶集早日到来。
二:去赶集三年级作文300以上
赶集是我国农村日常生活的写照。今年我有了一次赶集的经历。
那是妈妈带我去乡下姑姥家,正巧赶上那里的集日。我忘记了一路的疲惫和颠簸,急忙嚷着去赶集。走在赶集的路上,我的心情格外兴奋,脚步匆匆,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的路,我走进了集市。这里真是人山人海,整条小街都沸腾了。街道不宽,但很长,一眼望不到头。街道两旁摆满了日用品、还有鸡鸭鹅、小鱼小虾、锅碗瓢勺……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看见三五成群的人们,有说有笑,有的挎着土篮子,有的推着小车子,据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来购物的。我的耳旁不时响起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鸡鸭鹅狗喧叫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在这里我的眼神都不够用了,我被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做的手工艺品吸引了,她做的娃娃楚楚动人,小老虎枕头惟妙惟肖。这位老奶奶就是所谓的民间艺人吧!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女娃留做纪念呢!
这次赶集经历使我至今难忘
三:作文《赶集》怎么写
我家赶集的变化
我生活在一个农民大家庭中,家庭成员有爷爷、奶奶、伯父、婶娘、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和我,他们经常去赶集。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三代人的赶集方式也日渐新潮。
听爸爸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常是爷爷去赶集。爷爷去农贸市场,肩上总不忘挑副沉重的扁担,扁担上钩着箩筐,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农产品,如土豆、番茄、玉米等。返回时,爷爷的肩膀轻松了许多,箩筐里偶尔还会躺上肥皂、盐、针线什么的,都是些日常生活必需品。
又过了好些年,赶集人由爷爷变为伯父。伯父的赶集方式比爷爷轻松多了。伯父每次去赶集,少了肩上的扁担,却多了一辆农用车。伯父轻轻松松开车去赶集,既不费力,带的农产品还只多不少。
现在电脑普及了,相继互联网在农村出现了,赶集人又由伯父变为哥哥。哥哥运用电脑每天足不出户,利用互联网在电脑上搜索农产品交易信息。后来,哥哥又学会了网上购物、网上销售,只要鼠标一点,就“高枕无忧”了。
我家的赶集人由爷爷变为伯父,由伯父变为哥哥,赶集方式由挑扁担变为开农用车,由农用车变为互联网,这是科技发展给农村带来的成果。我家在变化,整个农村都在变化,农民的家庭条件在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真是:
三代人赶集各不同,
爷爷赶集肩挑扁担,
伯父赶集脚踏油门,
哥哥赶集手点鼠标,
科技产品走进农村,
祖国明天民富国强!
四:赶集作文300个字
终于放寒假了,我高兴地和妈妈来到乡下外婆家玩。第二天,我和妈妈、外婆去“赶集”。路上,我问妈妈:“什么是赶集啊?“妈妈笑着对我说:“要过年了,家
家户户都要上街置办年货,卖东西的特别多,人们都赶来买东西的,就是赶集。”“那只有过年赶集,平时赶不赶集呀?”“平时也赶集,人们都有约定的日子。”
我高兴地说:“那一定很好玩了!”我们来到集市,果然像妈妈所说的那样。哇,人可真多!人们说说笑笑,这群往东,那群往西,几乎肩碰肩,头碰头,你挨我,
我靠你,缓慢流动,真是人流如潮。我们也加入潮涌的人流。卖东西的排在大街两边,卖衣服的,卖挂浪门对的,卖山药箩卜的,卖花生瓜子的,一个摊点挨着一个
摊点,各种年货琳琅满目。“大甜梨,5块钱3斤”“呢子棉袄削价卖,过来瞧一瞧、看一看。”……一个比一个叫得起劲,一家比一家喊得热闹,买东西的与卖东
西的讨价还价,争论声,吆喝声,说笑声,摩托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真热闹!我和妈妈、外婆来到卖衣服的地方,外婆看中了一件衣服,经过讨价还价,还得
150元,再少不卖,外婆有点舍不得,妈妈说“行,就150,装起来!”很豪爽地掏出一叠百元票子,外婆高兴地买下了衣服。如今党的政策好,人们的生活水
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瞧,买的人笑咪咪,卖东西的乐得合不拢嘴。买便宜货的少了,买价格贵的多了,掏的小钱少,通红的百元大钞多了。一会儿,妈妈
和外婆手里的东西已经拎不动了,才开心的回家了!我对外婆说:“下次我还跟你们来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