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日的由来

一:"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来历

2000年5月,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原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团市委将每年的5月25日确立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向中国大中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谐音"我爱我")确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倡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珍爱自我,追求更高生活质量。

二:5.25心理健康日的由来

为引导大中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中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

此后(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选择“5.25”是为了让大学生便于记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随后,“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全国的高校得到认同,全国的高校都利用这一天开展着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认为这一天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节”。

三:5.25心理健康节的由来

为引导大中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中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

此后(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选择“5.25”是为了让大学生便于记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随后,“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全国的高校得到认同,全国的高校都利用这一天开展着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认为这一天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节”。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车宏生教授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的举行,说明心理学受到老百姓的重视。社会的发展需要心理学,希望这个活动能推广到全国各地。”如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全国大学生活动的一个著名的品牌,其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

2000年首届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围绕主题,提出了自己的口号:“我爱我——给心理一片晴空!”。

2001年第二届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改善人际沟通能力,口号是:“我爱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空间”。

2002年的第三届活动主要围绕“自我”方面展开,口号为:“我爱我——了解我自己”。

2003年的第四届活动主题针对“非典”,以危机干预为主题,口号为:“我爱我——危机"理性"成长”。

2004年,活动主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和人际关系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孤岛”。这一年的5月2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团中央和教育部将这一天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校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开幕式。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有误解,不到了药物治疗的程度,就不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障碍。例如: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是适应性和与人沟通的问题,二、三年级学生则以情感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等问题为主,而毕业生主要是就业压力等问题。所以引导他们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更有意义。

“世界心理健康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

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把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定在5月25日,是用心挑选的。首先,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长久以来,5月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和年轻人一样的活力和激情。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首选的活动......余下全文>>

四:520学生健康日的来历

为引导大中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中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

此后(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选择“5.25”是为了让大学生便于记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随后,“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全国的高校得到认同,全国的高校都利用这一天开展着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认为这一天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节”。 赞同0| 评论

五:525心理健康日的有关问题

心理知识:

判断题: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

2、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

3、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不是都有心理疾病。(√ )

4、心理压力不总是有害。(√ )

5、害羞经常是由不熟悉的人或情境因素引起的。(√ )

6、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

7、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 ,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8、 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

9、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 √)

10、 气质和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没有有好坏之分 。

11、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 (√ )

1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 ×)

13、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 (× )

14、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 )

15、心理咨询师不应该帮助求助者解决具体的困难,而应该帮助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 )

16、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 ( ×)

17、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包括对自我,本我和超我的研究。 (× )

18、人格障碍是指某人的人格特征严重偏离在特定文化观念、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的模式。(√ )

19.判断是否为变态心理,最终应该通过心理测量或医学鉴定来确认。( √)

20.互相之间愈接近的人人际关系就愈好。(× )

二.选择题

1、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 C)

A补偿 B 分离 C 幻想 D 升华

2、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D )

A 自由联想 B 显相联想 C 阻抗 D 移情

3、下列哪一种治疗中最强调角色扮演 ( A)

A 心理剧 B 意识训练 C 家庭治疗 D 交朋友

4、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C)

A 刻板印象 B 社会吸引 C 从众 D 服从

5、不是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D )

A.“成人感”出现 B.独立性增强 C.评价能力提高 D.身体发育快

6、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周围的一切,这叫什么心理现象( B)

A 明适应 B 暗适应 C 色弱 D 视觉后像

7、你认为“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下列不是产生诱因的是( D )

A.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B. 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 C.优势地位的丧失 D.生活过度挥霍而产生罪恶感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 D)。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9、考试焦虑主要属于(A )方面的问题。

A.情绪 B.气质 C.性格 D.行为

10、最先提倡对来访者进行无条件的积极......余下全文>>

六: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宣传条幅怎么样写 15分

用心去改变自己 用爱去改变社会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